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公主把敌国质子拐回国了 > 第63章 第 63 章

公主把敌国质子拐回国了 第63章 第 63 章

作者:木子非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9 17:12:31 来源:文学城

沈淮序将纸条靠近烛火烧了。

且末帝姬能在大夏出现,还是在大夏与北齐边界,手伸得真长。

那看来大夏之前那些小波动,并非他多疑,确实与且末有些关系。

抛开他们之前相识那微不足道的友谊,且末是蠢蠢欲动、所图不明的敌国,沈淮序本不该冒险,但他心中仍有不安。

沈淮序穿上衣服,夏霁屋内的烛火已灭,应是睡下了。

他将自己的行踪告诉小六:“你在客栈等着,若是一个时辰后,我还未回来,你带剩下的人护送夏霁回宫,别去浔阳,告诉夏明帝且末帝姬来此,尽快给北齐传信。”

小六应下,沈淮序拿起剑,带了六名侍卫赶往城西。

且末帝姬披了一件深色外袍,扮作大夏女子,身边只带了一人,沈淮序策马而来,侍卫站在他身后。

帝姬笑道:“沈淮序,你不必如此防备我吧,我还能杀了你不成。”

沈淮序让侍卫退后,他走至帝姬面前:“之前大夏那几名刺客,可是且末人?”

“多日不见,你见我第一面便是质问么,是你又能奈我何,我杀的又不是北齐人。”

沈淮序眼眸深深,整个人笼在月下深处:“你究竟想干什么?”

帝姬:“我再问你最后一次,你跟不跟我回且末,叫上赵荣烁,那个赵染也还算讨喜,也可以稍上。”

“休想,帝姬还是少些其他心思吧,吴鸿飞在且末可好?”

沈淮序虽然与吴鸿飞并无私交,但且末和北齐、大夏文化、习俗并不相同,想必他的日子并不十分顺遂。

帝姬笑得肩膀微微颤抖:“他啊,死了。”

“什么?”沈淮序惊慌出声,帝姬已然跳上马车,她不再看沈淮序一眼,“既如此,别怪我没好心提醒你,且好自为之吧。”

敬酒不吃吃罚酒,别怪她没给过机会,沈淮序是你自己非要往死路上走,怨不得她。

吴鸿飞死了,如此大的事沈淮序从未听说。

沈淮序望着马车渐去的背影,他越来越捉摸不透了。

回到客栈后,小六匆匆迎上:“殿下你无事就好。”

沈淮序一夜辗转未眠,待他回北齐后,得先同赵荣烁商议此事。

夏霁昨夜睡得早,醒的亦早,天未亮便看到沈淮序房内还燃着烛火,不一会他从屋中走出,主动交代:“昨夜且末帝姬来寻我,她邀荣烁、赵染和我一同回且末。”

夏霁不明所以,沈淮序道:“吴鸿飞已经死了,她此番来者不善,可能冲北齐而来,我需要尽快回去,之前临安城那些事是且末人所为,告诉你父皇注意且末动向。”

从汾城可以直接走水路北上回北齐,回北齐走水路比陆路会快一天左右。

沈淮序没有多留,带着人上了船,大夏护送他的士兵撤回半数之多,因着渡头没有那么多船,还需保证夏霁安危。

送沈淮序走后,夏霁先命一人回宫,向夏明帝回禀且末之事,她带着其他人策马去了浔阳。

盛夏,蝉鸣阵阵,河边边芦苇丛生。

沈淮序一行分为两船,船夫戴着斗笠,身子瘦弱但船行驶得格外稳妥。

船悠悠驶离岸边,周围水汽氤氲,起了一层蒙蒙的雾,湖面平静如镜,没有一丝波澜。

沈淮序上前询问道:“船家,半日可否上岸?”

船家:“不出半日便到了,客官莫急。”

沈淮序站在船尾望着南岸,已然不见夏霁一行的身影,白雾中几道黑影格外明显,他不由得眯起眼睛细看,是几艘同他们一样的船。

刚刚渡头没船,这些船明显晚于他们,怎会冒出如此多。

他握紧手中的剑,低声对身旁侍卫:“注意警戒,那几艘船有问题。”

太监们缩在船篷中,侍卫拔刀站在船四周,沈淮序的船与身后几艘船越来越近,两船相近时,冲出一匹黑衣人,持刀而来,飞身跳上沈淮序的船,侍卫们的目光被跳上船的刺客吸引,身后船夫摸起船中暗藏的剑,一刀捅在沈淮序身后的侍卫身上,侍卫口吐鲜血,还未挣扎便扑通一声掉落水中。

沈淮序回身,举起剑挡下船夫正对他面门的一击,一脚踢在船夫胸膛上。

黑衣人跳上船,两方厮杀,空气中血腥味弥漫,周围的河水染成鲜红,又慢慢消融于水中。

沈淮序跟随裴凝学武,但他们人手不足且对方都是一等一的高手,众人都不同程度地负了伤,他们之中无人会划船,侍卫踉跄着跑到沈淮序身边:“殿下,如今该怎么办?”

沈淮序一剑刺向面前刺客:“大家往水里跳,不会水的人抓住水上的浮板。”

大家纷纷跳入水中,刺客紧追不舍,侍卫喊道:“殿下快走,我们断后。”

*

夏霁在阿静和侍卫护送下,下午到了浔阳,浔阳不比临安,整个浔阳城也只有两间客栈,街上百姓三三两两,但穿着他国服侍的客商却不少。

因着浔阳城是客商聚集地,客栈虽少,但建得倒颇为气派,她们订了几间房住下。

“胡闹!”夏明帝看着侍卫送的信,杨芷本欲帮衬着暂时隐下夏霁跑去浔阳的事,多派些人手保护她,杨芷劝道:“浔阳一向太平,昭儿这次身边人手多,陛下放心。”

夏明帝叹息:“都是你惯坏她了。”

*

夏霁一直没得到沈淮序的消息,亦不知他是否回了宫内,既然已经说好,她相信沈淮序不会失诺,便老老实实在浔阳呆着。

但以她的性子,几天便把整个浔阳摸透了。

当年一战之后,如今浔阳内很多老人是土生土长的北齐人,虽然大夏当年占领了浔阳,他们不欲归于大夏,能走的便随着大伙儿回了北齐,腿脚不便不能远行的便留了下来。

偶有一些客商留在此,便多些青壮力量,还能帮衬些城里老人。

街角处一家小的成衣铺子便是一个老妪打理,门前的匾额虽然颜色已褪,但被擦得不染尘埃,据周围人说开在此处有几十年了,夏霁这几日没事便来这转转,除了街上行人,此处算是色彩最明亮的地方了。

夏霁说道:“婆婆,北齐与大夏有何不同,为什么有些人宁愿跋涉百里也要回去呢?”

老妪望向远处:“老婆子我也好久没回去了,许是没什么不同,还不是喝一样的水,吃地里的粮食。”

夏霁:“那婆婆您知道沈恬将军么?”

老妪眼角的皱纹微动,眼眶不由得红了:“在浔阳无人不知沈将军,他还来过我铺子里呢,要给家里小儿子定做身衣服,但他又不知道长多高了,后来便罢了,沈将军英勇威武,他的儿子定也不会差。”

*

沈淮序从小水性不错,但身上受了些刀伤,身后刺客又紧追不舍,他不得不绕远,在河中游了很久,天色暗下来时,才爬到岸边。

“谁?”眼前刀剑上寒光一闪,沈淮序猛地又跳入河中。

“殿下!是我们。”听得侍卫的声音,沈淮序在河中露出半个头,确认是北齐侍卫才又重新游到河边。

他们奉命来接沈淮序,但迟迟不见,在河边等了一天。

他们上前把沈淮序扶起,沈淮序望着身后幽深如墨的河面:“我们回行路上遇到刺客埋伏,你们可有船?”

侍卫摇摇头,他们只备了马车和快马。

沈淮序上岸后不久,又有几名刺客跟来,北齐的侍卫将其拿下,还未来得及询问,他们便咬下口中毒囊自尽了。

偶有几名随他而来的刺客和太监过了许久爬上岸边,沈淮序留了两人在此接应。

他上了马车,一行人换下身上湿衣服简单包扎了身上伤口,马车匆忙往望京赶去。

马车一路不停,沈淮序等人终于脱险,一天的疲累后在车中睡着了,醒来时日头正盛。

沈淮序从车帘中向外望去,因昨夜天色已深,他并未细看,如今才发现护送他的侍卫手臂上皆缠着白布。

“停车,”沈淮序跑下车,确认了同行者皆手臂戴白布,他盯着他们的手臂,宫中侍卫若如此定是宫内有人没了,他声音发颤,“这...是谁?”

侍卫低头应道:“是陛下驾崩了。”

赵巡前日上早朝后,身子不适,经太医院医治也药石无灵,当晚他就走了。

赵巡正值壮年,怎会突然驾崩了,沈淮序问:“太医可说是为何原因?”

“属下不知。”

他们只是城中巡视禁军,负责接应沈淮序,如此秘闻只怕得当面问赵荣烁,禁军侍卫们人手交替驾车,快马加鞭片刻未歇,仅用了一日便回了望京,车上已备好丧服。

沈淮序回到望京时已过了亥时,宫钥本该落下,但因沈淮序回宫,特意为他开了一扇门。

太监手中的灯笼照着宫中白幡,侍卫们手臂上戴着白布,值守的婢女们头上戴着白绢花,皆低头不语,偶尔的蝉鸣是宫中唯一的生气。

赵巡的灵柩放在乾清宫内,按例赵荣烁和赵染应在守灵,沈淮序从马车上跳下,直奔乾清宫。

他一路奔跑,漆黑夜色中,两个白色身影跪在灵柩前,待得走近时,他整理下衣冠,跪在赵荣烁身旁。

赵荣烁侧过头望向他,憔悴得不成人样:“淮序,你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