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攻略女首辅是科举人的第一要务 > 第121章 第 121 章

攻略女首辅是科举人的第一要务 第121章 第 121 章

作者:我与小狸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3 01:17:18 来源:文学城

金山关驿站外,曲吟混在几名官员中间,盯着使团的人马贡载进进出出,忙得乱作一团。

虽则如今的关城连至整个九边,都是金山关总兵一人说了算,平日里越俎代庖地兼管着不分文武的百般权柄,那都不值当大惊小怪。

奈何对方一改常态,突然将这接待使团的事务,彻底让出不管。

那自家张大人身为同知,自然要领着一众文臣班子,将这责任接揽下来——

虽然这本就该是同知的分内之职。

此前的曲吟没跟任何藩国的来朝使团有过接触,他追随张大人赴任金山关之前,曾经辖制过的平遥县,不过是位靠西北的一个小小关隘,根本就轮不上使团入境的差事。

这下子也算小小开了眼界。

几个官吏的腿都站麻了两遍,那驿站里头总算忙活完,堪堪落下了脚。

一个细长眉眼的白脸使臣,顶着满脖子的汗匆忙迎了出来,张口就是高呼一声“老爹。”

金山关的同知张大人不在,居他之下的副职通判,便是在场几名文臣中的最位高者。

曲吟虽为张知洲的心腹幕僚,但他受限秀才功名,身上并无正经官职,这会儿也只能旁观听从。

通判姓周,年已过四十,闻听对方出格的称呼,先是眉头一皱。

“怎么又叫‘老爹’这等俗称?”

那旬丽国使臣,见怪不怪地连忙应着不是,嘴上讨好地解释起来,“是小的嘴快疏漏了,忘了应该尊称上国老爹您一声天使大人的。”

汉话说得倒是顺溜。

可他又是“小的”,又是“老爹”,这下连曲吟都听得险些呲牙咧嘴了,反倒是周通判显然与藩国使团打过交道,纠正无果之余,只得无奈地适应下来,冲着这人问。

“使团的正使何在?”

对方忙行礼道:“小的车植,就是这次的冬至使。”

周通判意料之中的轻轻颌首,上下打量他一眼道:“你们此番远道而来,舟车劳顿,今日就不忙着搜检了,等明日辰时到衙署隔街的尊文馆去,切记备好文书。”

荀丽的正使车植脸上一喜,又是感激不尽地送人。

“多谢老爹体贴,小的一定带好文书备查。”

短暂的接见安置过后,一班文臣就乌泱泱走了,除了周通判等几个职权高重之人,剩余的官员不过在衙署点个卯,就照旧回了总兵府上当值。

周通判视若无睹,手下这群人的应付,冲着曲吟略微示意,就当先进了衙门。

几人一声不吭地走到半程,遂与曲吟泾渭分明地分开了两路。

曲吟早已习惯,自去同知署堂内找他家大人。

堂内窗扇大敞,只象征性地摆了两个炭盆,供给着微乎其微的热气,案上堆满了公文政卷,张知洲正凝神执笔批勾着。

曲吟自知比不上自家大人的身体结实,老老实实地虚掩上门窗,安静地坐回下侧的桌案后。

良久,张同知将文书合起,走到他桌前屈指轻叩。

“大人。”曲吟立刻起身,一五一十正色道:“使团已安顿好,周大人预计明日进行搜检,只是不知为何没安排在衙署,反而定在了尊文馆。”

“是有这个习惯。”张知洲含笑,“这里头的缘故你还不知道,我朝泱泱大国,对藩邦从来是礼待包容之气量,这些荀丽人来朝,沿途经报层层城关,与驻辖官员互致礼物,有来有馈,两方亲近往来,岂不正体现了藩国与我朝一心。”

他继续道:“使团入城搜检贡品,少则也有几日停留,虽是公差公办,却难免与之应酬,所以也不必太过严肃。”

曲吟一听了然,暗道难怪选在了尊文馆这么一个中庸清雅之地。

一番了解下来,他虽不图人家东西,也不由对明日荀丽人用什么来交换期待起来。

想来该是一些荀丽国的风俗土产。

谁知翻过天去,他跟在张知洲身后迈入尊文馆内,就被里头的喧嚣鼎沸,吵得两耳嗡鸣——

堂内主位空悬,下首左右两边依次排开数张案几,一边空荡荡的,另一头却扎扎实实挤了二,三十个荀丽人。

放眼望去不分高矮胖瘦,皆是面白细眼的长相,排着队想与左侧上首的大献官员碰杯。

听见门外众人脚步,又一溜烟地坐回原位。

曲吟余光望向那人气旺盛所在,顿时腹诽一声难怪了。

那席间主陪正是鸿胪寺序班——朱庆。

曲吟与他还曾小有渊源,因这序班一职通常要与外邦藩国接触,是以选拔多考虑天南海北的边民出身,取其对当地习俗交融,语言熟悉的优势。

左首的这位朱序班,就是精通北戎话和荀丽话的翻译。

荀丽使团的一众使臣碰见朱庆,俨然一副他乡遇故知的热络喜态,连那最稳重的正使车植,都忍不住地眉眼顾盼着使劲。

奈何氛围再融洽,见到张知洲携众官员入座,场面立时安静下来。

张知洲是个沟壑内敛,气质随和之人,当先抬掌虚虚一按,态度宽抚道:“本官今次先为接风使团,搜检过关的事务咱们宴后再谈,诸位使臣远道而来,只管放松就是。”

车植不敢抬头,两步绕至场中,恭恭敬敬行了个跪礼。

“是,小的全听张天使吩咐。”

使团众人齐齐谢过恩,曲吟耳朵尖,从杂声中准确捉住了一声轻嗤,按照方向正是从周通判的座位传来。

曲吟心道难怪周大人心里不舒坦。

这位车正使瞧着惯会见人下菜碟,稍早还对着他们几个一口一个老爹,简直不知礼数,俗不可耐,这会儿面见同知大人,倒是立刻慎言中听了。

还挺知道好赖。

他这稍一走神,场上已是恢复了热闹,似乎是朱序班起兴提议了什么,很快两个衙吏合力搬抬了一个半人高的箱子进来。

车植回过头用荀丽话说了一句什么,紧接着末席上一位身材细长的使臣,从箱子中取了一对怪模怪样,三片合绑的无刃花刀出来。

他双肘灵活一绕,伸脚从箱中挑出一只大如蒸笼的圆帽,轻轻巧巧地顶在了头上。

挑头的朱序班摸出一只竹哨,节奏怪异地配合吹起——

那场中的使臣气息一沉,骤然跳起舞来。

曲吟观之诧然,此人能够列席,自然在使团中肩负要职,居然一声令下,就能舍下身份作伶人一般当宴扮乐,这在大献仕人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舞完毕,两方人已经热络起来。

曲吟最期盼的赠礼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他顶着对桌含羞带臊的目光,将这位身量墩圆的荀丽国通事,不远百里带来的一副颂汉墨宝收下,并回送了一方好砚。

墩圆通事居然很识货,喜不自胜地捧着澄泥砚,用拗口的几句官话谢恩老爹。

旁的大献官员就比他有经验多了,曲吟大致扫过见出手最大方的,也不过是周通判的一本藏书。

他倒也算个妙人,拿着换回的一顶荀丽纱帽,悔得暗自瞪眼。

酒过三巡,曲吟既非正经要员,索性离了席去散散酒气。

尊文馆形如方塔,有七层之高,曲吟绕至最上的一层台廊,眺望塞外的灼灼日光,也颇有些豪情在心间萦绕。

“曲西席。”

身后冷不丁冒出一人,醉眼尚算清明地同他招呼:“昔日我奉命在平遥县翻译新缴的北戎书信时,曾对曲西席,曲大家在军阵法门上的才能,久久震动不敢忘啊。”

曲吟见他饮了酒,并不自矜身份,连忙诚惶诚恐道:“曲某不过一介幕僚,愧于大人如此盛誉。”

“我和张二是会试上的同年,曲西席在我面前不必紧张。”

曲吟见朱庆朗声大笑,很是有些至情至性,才后知后觉他口中的张二,就是张知洲了。

曲吟愣了愣,“原来朱大人是我家大人的至交!”

“不错,我与张二虽然异地为官,但书信上长有来往,还是他升任金山关同知后,未免落人口舌,才有意中断。”

他饶有兴致,“我此番前来也是受张二请托。”

曲吟心里百转,不禁暗叹张大人的智计高远,原来是先使团一步预设了应对,将负责协同使团进献以及返乡回程的陪官人选,提前周旋了下来。

要想在使团来朝一事上,和总兵掰掰手腕,这最核心的陪官位置必然要握在自己掌中。

而能从鸿胪寺一干京员中,顺利指中朱庆,非是谢大学士出力点了头。

曲吟自个儿摸清了脉络,便平添了两分底气,和朱庆并肩立在栏边,好奇地问:“在下方才瞧见使团中人,俱是对大人态度热切,是有什么缘故?”

朱庆回身朗声笑道:“你猜得不错,我本就是九边雪塬县人,城池虽小,从前却一直是荀丽国来朝途径中的第二道关卡。”

他继续讲,“也是因此,我初入鸿胪寺后,曾两度出任荀丽使团的陪官,当今荀丽王奏请继位时,我还领命出使,在荀丽王城外的谢恩亭颁了诏书。”

曲吟恍然大悟,原来真是有故人的一层典故。

朱庆却像是知道他所想,转而徐徐叹道:“可今次这位冬至使与我并无旧交,他对我态度亲近,说来说去,还是受尽了我朝大多陪臣,酷爱对使团百般贪索的影响。”

这隐情更是出人意料,曲吟暗暗皱眉。

这使团陪官一职,通常是朝中直接指派,又不是什么外放的地方官,仗着天高皇帝远,惯爱使那一套地头蛇似的,在自己治地层层盘剥的习惯。

若真到了朱序班所说,成了层出不穷的陋象,难道使团面圣时不会请奏伸冤,就真自愿当锯嘴葫芦,任人宰割不成?

他觉出不对劲,可要是朱庆夸张,陪官盘剥使团的现象仅仅个例,又如何解释屋里那群荀丽人,好容易遇上朱庆时,恨不能喜极而泣的感念景象。

朱庆兜头吹了一阵冷风,面色愈发清醒下来,扭头看向他。

“不独荀丽一国,你可知为何天下藩国,都要甘心吃这闷亏?”

他冷冷嘲道:“盖因为他们被捏住了短处!”

曲吟回了住处,彻夜辗转到了清晨,在去衙署的路上仍是百思不得其解。

等迈进衙门大门,他才被眼前一幕镇住,愣愣得回过神来。

空院子里堆散着小山似的货物,许多连箱笼都被抽敞着,露出里面无数荀丽国特产的药材和棉布。

最中央另有四名衙吏,守着几只不起眼的箱子。

曲吟带着笑上去探听,“这是什么宝贝?分明都挪进了整个金山关最安全的地方,还值得几位亲自看守?”

领头那人左右看看,确定无人,才压低了嗓子,跟他通风报信。

“小曲师爷,这是周通判早上才从贡品里搜检出来的,有一样算一样,全是夹带的禁物!”

曲吟视线猛地审去,果不其然在箱盖缝里,看见几把兵器,下面还压着些寒光闪闪的佩具,想来该是些甲胄。

他心里咯噔一声,“是谁做的?好大的胆子!”

领头的衙吏摇摇头,不愿多说什么,只冲着衙署大堂的方向指指,示意他快些过去。

“荀丽的正使车植在哪?”

“一刻钟前,就被提到同知大人跟前等候发落了!小曲师爷快去,还能赶上审问处置。”

他心里渐渐有什么沉坠下去,昨日在尊文馆里听到的话,似乎马上就能看到现实。

如果连武器甲胄这等违禁品,都能随着使团被夹带进来。

那也许有更多货物,会被运送到大献境内。

难怪会被捏着短处。

原来是有利可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