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公竟渡河 > 第3章 斧冰(3)

公竟渡河 第3章 斧冰(3)

作者:阿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1 04:15:58 来源:文学城

下午从歙县乘船,到始新,至晚是第二日中午。当夜,程献卿并不打算闭眼小憩。拿了一本扬州书坊里刊行的《文选》,拌着糖渍花生下酒,偶时而放下书,听一耳朵船人吹牛。这要比和海宁程文宇听伶官唱《子夜四时歌》要闲适许多,春花秋月比之天地自然,格局到底是小了,他抬头看着月亮,忽然觉得这一轮弯弓走得太快,起身搂住船人肩,笑着说:“阿郎不见西风向面,这是在拦路呢,不如与我饮酒。”

船人一路上听了许多献卿诳语,但对这种豪放的举止还是不太适应,没有松握着棹的手,抖了抖肩:“程郎君说笑了,饮酒了便不好到始新了。”

献卿放下手,他有一张略带青茬,瘦削苍白的脸,此时长眉微皱,问:“林中飞鸿号叫,头顶明月偕行,这是多么珍贵的共游的机会,为何急着回始新呢?”

船人一时没有听懂他的意思,只当他醉了,没有回应,奋力划船。

忽而飞鸿销迹,月隐云山。献卿坐了回去,将腿架到了桌上。船人的无动于衷,令他被迫回忆了一下月初汪作云寄来的信。

汪中正,汪作云,扬州响当当的大人物,信中所见言辞却诚恳真挚。他说:司徒府查验时发现我将你定了二品,已提前通知过我,我已经改好了,定稿很快会下达。我之所以给你寄信,是想给你问询,在更正时,我参考了你作的《达庄说》与此前和你的交往经历,将你定了三品,而我大兄看了你的文章,对你的才华也非常欣赏,不知道六月你是否有闲与我共往洛阳。

汪作云大兄名作山,字东篱,曾任丹阳、临川二郡太守,大业十三年征拜散骑常侍,冠戴貂蝉、佩水苍玉,煊赫无比。

他欣赏献卿什么呢?

是状文所述:才貌瑰杰,志清遥深吗?

程献卿捞起木桌上的细颈白玉壶,仰头痛饮,大笑:“今天地之间不容有士,士当死!”

综观大小中正定品状,权家世品德,从来没有如此佻达无理的状文。献卿作程文宇侍读近十年,读遍圣贤,读的是士为知己者死、在约思纯,因而与海宁程文宇交往,也不觉得卑而下。但汪作云所更状文,衣景慕向往之情,行轻蔑讥笑之事,却让他在海宁再也抬不起头——更恐怕,不只是海宁。至于去洛阳,想来汪作云拿他十七岁写的《达庄说》当一回事,洛阳之说也不过信口一提罢了。

酒水滑进敞开的衣襟,他怒而摔壶,银瓶乍破,碎玉之声于月下回响。

邮人的信还未发到,次日日中,程献卿已经回到了始新,做回了大母眼中温文尔雅的君子。他回来时程确还在千里行,程王氏在绣坊,只有大母和程冰持在家。大母先问他近来写过什么文章,程郎作何评价;可有识得什么冠冕人物,姓甚名谁。再问他吃食如何,是否遇到烦心事。他一一回应了,便回了自己的屋子。

他回了屋子,前面只在一旁称“是是”的冰持就溜了进去。

冰持开门见山:“阿兄,我抢了你给修徽姐姐的信看。”这话不是假的,最初她要看信总要先和修徽闹一会儿,后来修徽自知抢不过,就随她了,但本质还是抢。程献卿松了松青袍的衣领,瞥了一眼小妹,用鼻音哼了一下:“你书没了。”冰持给他演了一个原地跳起,但还算冷静的跳回了原地,没跳到他脖子上。她上下打量了他一下,勾着他的胳膊,径直往内堂走:“书没了是小事,吃饭的家伙不能没有。”献卿借着她的力气走,揣着明白装糊涂,问:“什么吃饭的东西?”程冰持听了,脚步一顿,没有再开玩笑:“前程,阿兄,你的前程是大事。”

程献卿也仔仔细细地看了一眼她,抽开胳膊,走去桌子边坐下,答:“是这个理儿。我打算去刘武子府上谋个出路,前日那边已经重新定了品,是三品,恰好从程家的门客那里学了文书的撰写,插秧的空隙去投几篇自荐信,混口饭吃不难。”程献卿已经在司徒府录了品状,只是无功名在身,不方便授官,要去刘武子家讨口饭吃,一点儿难度也没有。

不过,这就和没个形状的泥巴一样,烂透了。

冰持心思转得快,走过去他旁边,拖过椅子与他坐在一排:“我说的是前程,阿兄,你答偏了。你不说去海宁,是海宁有什么风言风语吗?程文宇这个人你跟我说过,一团和气,只是文采并不出众,他不应该因此对你生气。”

献卿斜转了下身,赶着正午太阳泼洒的金光看着小妹,恍惚想起来,她从来聪慧胜过少年郎,但其实也只是一个孩子。他的确说过,逢年过节他回来的时候,闲暇时写信的时候,会和冰持说许多令他烦恼的事,比如自己写了许多文章,给了程文宇看,程文宇对他的文章胡乱的评价,内容狗屁不通,竟也能获得众口一致的好评。又比如,他写了一封信,详细的给程文宇说明了修坝于歙县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却被反问:为什么你不去送给我爹?献卿当时就想:您也知道那是您爹,不是我爹啊。

不一而足。

程献卿说:“我也没说他生气了,也没什么风言风语,你胡猜什么。只是汪作云给的状文不好听,海宁现在传开了,听着就烦,今年不想回去。”

“状文怎么写?”

“才貌瑰杰,志清遥深。”献卿现在听到这八个字就冒冷汗,倒了一杯茶水压了压惊,还是没压住,解释:“你别以为这个好听。他看了我当年梦中所作的《达庄说》,写了这八个字。但那种飘飘乎不知所云的文章,看着感叹一下这人很有一股风流劲儿,就差不多了。可是他在给人定品!我拿了这八个字去拦了他的驴车,问他:大人何解?他居然问我:阿郎姓甚?

这是定品,他随手一写酣畅淋漓,但海宁千万读书人看着呢,大业千万万支笔尖对着呢!这还是小的,程文宇不知事,但刘氏历朝近七十年,我从来没有听过寒门定中正三品,开了这个先例,我不觉得是好事。”

程冰持冷不丁清醒了,小臂上也起了疙瘩,她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说:“阿兄,你和刘武子求一下,求他调你去幽州吧。说敬仰刘夫人济世救民,说今天下中原夷狄不绝如缕,你心忧万民。”献卿只觉得耳边仿佛精铁相击,嗡得一声,他差点没有握住茶盏,眸色晦涩不明:“你倒比我狂悖。”程冰持听了这话,心头忽而发沉,低下头,情绪也沉郁下来。

满朝文武,谁不知西北的鲜卑、胡羌、乌孙迁民于中原日久,但起口便是“大业地大物博,万族仰给天子”。谁敢说一个“忧”字。

你是在忧什么?你到底是在忧大业万民,还是在忧天子?

献卿心气绷着,语气也绷得紧紧的:“难为你知道刘夫人和幽州,但我不妨告诉你,不可行。刘武子关照幽州,一方面是幽王手段了得,一方面是妻子遗志。但为何刘夫人之死新安众人讳莫如深,你思考过原由吗?倘若你问一问阿母,阿母会告诉你,因为刘武子下了禁令,所以你不知道刘夫人死于痨病的事。”

过劳伤脾,情志不遂者易得痨病。刘武子本来有能力给妻子一个良好的行医环境,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这已经反映了他的态度。

“刘武子不会想听见有人说,你看,你们刘家架起的这座楼已经摇摇欲坠了,尤其这人是一个寒门。”献卿缓出一口气,说:“阿持,不要试图跟王侯说明你的道理,你要布扬他们的道理。在布扬的闲余,你可以提一些与他们利益不沾边的事情。”

说完,程献卿站了起来,轻轻按住冰持的肩,示意她坐好。他站在妹妹的身后,眼眸垂下,似是带了一些笑意,却又隐藏着深意:“你还小,想法激进一些不碍事,那些眼高于顶的士族,是看不见你的。这种耳听八方,开阔的眼界却很珍贵。我给你带了书,放在修徽的家了,你有空去拿。回去小憩一会儿,晚间我要问你,自上次一别,你读了些什么,读出了什么。”

冰持半是怅然半是惊慌,她知道自己干预不了兄长的决定了,有些埋怨:“你之前都是不问的。还有这事,你真不打算与爹娘说吗?”

“不用说。”

下午,从海宁飞来一只信鸽,落在程献卿屋里的窗台上,它浑身灰扑扑的,瞳子如同红宝石一样。献卿展信,看见好友朱平宁从汪作云处得来的消息,关于汪作云究竟根据什么给他定了那样的品状。

朱平宁出身较好,三代以内做过尚书。

他在信中说:汪常侍四年前来过一次海宁,某日去惠力寺山上香,见到一个青年人坐在山泉边沐足,衣襟大敞着,很是狂放不羁,就打听了一下这个人。他因此记住了你的名字。听说司徒府核定品状时,汪常侍也在场,直接指出了这个疏误,也是他着意汪作云给你定三品,他当时说的话是,“此人达人物化、俯仰自得,非为此中人。”

哥哥不是此中人,是神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斧冰(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