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 > 第15章 第 15 章

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 第15章 第 15 章

作者:月满三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2 15:09:30 来源:文学城

这些视线让班昭感到异常羞愤,她紧紧盯着天幕展示出的《女诫》,困惑这些内容是哪里不对。

【《女诫》正文由七部分组成,分别是《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

整个概括就是四个字:三从四德。

三从即女子未嫁从父,已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整本书从方方面面教导女子,怎么做一个男子一家认可的贤妻良妇,怎么不被休弃。】

班昭不得其解,这难道不对吗?

就连邓绥也感到疑惑,她一时间也不知道《女诫》哪里写的不好。

女诫写出以后的时空,一些女性更加不理解,《女诫》是女四书之一,她们从小就读这些书。《女诫》所说没有问题啊。

父亲、母亲、丈夫都这么要求她们,告诉她们必须要这样做,这是她们一直奉行的法则。

【从立意看,好像没什么不对,非常正确啊!

但细究其内容,《女诫》是以剥夺女性人格为基础,来要求女性。

她生下来未出嫁前属于父亲,出嫁后属于丈夫,丈夫死了要听儿子的,反正她就不属于她自己,对她的称呼是某某的女儿,某某氏妻子,某某氏母亲。】

班昭苦笑,她嫁与曹世叔,冠上夫姓,时人也称呼她为曹大家。

以往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现在思索天幕所说,竟觉察出几分苦涩。

更多女性被击中内心,她们出嫁后都冠上夫姓,是赵王氏,张李氏。

一个是丈夫的姓,一个是父亲的性,就是没有自己的名,她们习以为常,觉得这是应该,但天幕却说这是被剥夺了人格!

【现在也有一个说法是,班昭写《女诫》只是为了教导自家要出嫁的女孩子,只是一篇家训,没有想着教导天下女子。

她所写的每一句话本意是在保护女性,事实真是如此吗?又是什么样的环境促使她写出《女诫》呢?】

天幕的发问让众人思考起来,班昭作为天幕被批评的对象,更是绞尽脑汁回忆自己看到、经历过的事情。

班昭冥思苦想中,只听天幕解释道:

【其一,女子在婚姻中处于从属地位,被休的理由各种各样。西汉的《大戴礼记》有七去之说——不孝顺公婆,不能生孩子,出轨,妒忌,有恶疾,口多言,盗窃。

唐代的《唐律》之中,有了七出三不去,七出与七去类似。

三不去是对七出的一定限制,符合以下三种情况的,即使满足七出条件也不能休妻。

有所取无所归:妻子出嫁时有娘家,但休妻时娘家无人可依靠,妻子无法生活的。

与更三年丧:妻子曾为公婆守孝三年。

前贫贱后富贵:结婚时家贫,后来富贵的。

七出是社会和国法对休妻给出的准则,只要女子犯了七出中的任意一条,男子就可以休妻,最好用的理由之一就是无子。

比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为了给儿子另找一门好亲事,让儿子有好前途,以不孝顺和无子的名义让焦仲卿把刘兰芝休了,结果刘兰芝投水自尽,焦仲卿自挂东南枝。】

东汉末年庐江郡

一个女子失魂落魄走在河边,她正要跳进河里以死明志,这时突然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抬头看天幕上,一个女子跳进河里自尽,一个男子绝望的吊死在一颗树上。

刘兰芝瞬间悲痛欲绝,焦仲卿竟紧随她之后死了?

另一边,焦母狠狠吃了一惊,她儿子死掉了!?

她急急呼喊儿子:“你真是能耐了,算了,我不管你就是了。”

焦仲卿热泪盈眶,急急忙忙骑着马奔向刘兰芝家,感谢天幕,他们终于能继续在一起了。

【还有南宋的陆游和唐婉,同样被陆母逼迫,二人都有才学,情投意合,是一对天作之合。

陆母觉得唐婉耽误儿子学习,影响他金榜题名,以进门无子强硬要求陆游休了唐婉。

但休妻再娶后的陆游除了文学好,词写的好,一生在仕途上并没有多大建树。】

南宋时期,年轻的陆游跪在庭院中,陆母端坐在檐廊下。

天幕上列出了陆游当过的官职大小和一首首词,陆母僵住了,她不相信!她儿子少时就聪慧,功课认真,怎么会在仕途上没有建树呢!

立志做出一番事业的陆游心凉了,突然被剧透一生怎么办?

但转念一想,母亲应该不会在拿仕途一事逼迫他休妻了吧。

【多年后,陆游和唐婉在沈园重逢,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一个另娶,一个再嫁,人成各,今非昨。

二人不愧是才子才女,陆游留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唐婉见后,同样和了一阕《钗头凤》。

之后,唐婉郁结于心,28岁就去世了。】

天幕上放出了两首《钗头凤》。

武周,上官婉儿提笔记下,词中的感情溢于言表,感人至深,可品味一番。

太平公主见了笑道:“你写完了借我,我也抄录一份。”又感叹念出词中的一句:“世情薄,人情恶。”

上官婉儿点头答应,只以为太平公主又想起了薛绍。

南宋时,唐婉默默念着天幕上的词,潸然泪下。

【以“七出”之名休妻还有逻辑可循,女性只要不犯这七条,婚姻就能维持下去。

但“七出”只是一个约束,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真有想休妻的心思,也能找个理由套到“七出”头上随意休妻。

曾子的妻子因为给后母蒸藜,没有蒸熟,曾参就休了她,说是妻子不孝顺公婆。

东汉大臣鲍永的妻子曾经在其母亲面前大声呵斥狗,鲍永就觉得是对母亲的不孝顺,马上把她休了。

蒸藜不熟、训狗这两件事和孝顺能扯上必要关系吗?简直是大题小做,真的不是找个借口?或者是以此来给自己树立名望吗?

兵家亚圣吴起拿了一条丝带给自己的妻子,让织一条一模一样的出来,他妻子织完后,一量发现窄了,吴起让再重织一次,结果第二次织完还是窄了,妻子表示刚开始织的时候就不能改了。

吴起大怒,说他是推行法令的人,必须严格按照标准。于是吴起直接休妻,把妻子送回娘家了。①

著名的外交军事家班超,因为同僚说他沉溺于家室之乐,没有报国之心。

班超为了向皇帝证明自己,就愤而休妻。

皇帝说我信你,别休妻,但班超仍坚持休妻,表达忠心。

班超这事太不地道了,你为了功名跑到塞外想建立一番事业,妻子陪着你,结果你转头就把人家休了。②

平民和达官显贵尚且活的艰难,但就是贵为公主,大宋皇帝的女儿都有被驸马家暴的事迹,那也得忍受着,不能分开。】

汉武帝时

刘彻嗤笑一声,蹙眉看着天幕上的公主被驸马打骂,这大宋的皇帝是有多窝囊,公主都能被驸马欺负。

【上层女子,高门大户尚且如此,普通女性生存更难。

有些休妻理由,放今天看是非常不公平的,但这就是古代的社会现实,女子地位本来就底下,在婚姻中处于弱势地位,稍有不慎,就会被休弃。

现在看《女诫》的内容,是不是就有点像女子出嫁行事指南了,告诉你该怎么做才能不被休。

说了这么多,古代都是男休女,那到底有没有女休男呢?】

大唐

李世民不假思索的说道,“那肯定是没有的,男婚女嫁,从来都是男休女一说,没有女休男一说,除非丈夫作奸犯科、罪大恶极,女子可以向官府提出义绝。”

就是这大宋是大唐之后多久的朝代,公主居然都能让驸马欺负,他大唐的公主就肯定不会,天子的女儿,怎么能被别人欺负呢!

【宫殿里,一个身穿高领束胸襦裙,面容华贵的女子,一摆袖子振声说:“我可以休了你这个驸马!”】

天幕下的众人一下子被画面中的美人吸引了视线,待听见她所说的话后,全部瞪大了眼睛。

李世民看着熟悉的妆容和服饰,心中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紧张地拉住长孙皇后的手:“观音婢……”

长孙皇后投给李世民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画面转到一个身着圆领袍,束发带冠的男子,隐忍着怒气反驳道:“从来都是男休女,我还没听说过女休男呢。”

公主冷哼一声,一字一句道:“我们李家就可以女休男!”】

南北朝时期

山阴公主哦豁一声,看着天幕上的公主与驸马吵架,与一个和尚抱在一起。

这也太大胆了!

她养几个面首就被大臣叨叨,这公主敢和和尚在一起!

天幕还在播放公主的事迹,李世民脸色已经黑成一块炭,“观音婢,这天幕是来气我的,先是女皇,再是玄宗这个不孝子孙,现在又来一个私通的公主!”

长孙皇后质疑道:“陛下,大唐对僧侣管理十分严格,进出寺庙都要登记,妾觉得此事应该不可能,天幕放的倒像是由人扮演的社戏。”

“而且,高阳公主也不像是会做出这种事的。”

李世民将信将疑,继续看着天幕还会说些什么。

参考资料:

①《孔子家语》:(曾)参后母,遇之无恩,而供养不衰。及其妻以蒸藜不熟,因出之。《后汉书·鲍永传》“永事后母至孝。妻尝于母前叱狗,永即去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吴起,卫左氏中人也,使其妻织组,而幅狭于度。吴子使更之。其妻曰:“诺。”及成,复度之,果不中度,吴子大怒。其妻对曰:“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吴子出之,其妻请其兄而索入,其兄曰:“吴子,为法者也。其为法也,且欲以与万乘致功,必先践之妻妾,然后行之,子毋几索入矣。”其妻之弟又重于卫君,乃因以卫君之重请吴子。吴子不听,遂去卫而入。一曰:吴起示其妻以组,曰:“子为我织组,令之如是。”组已就而效之,其组异善。起曰:“使子为组,令之如是,而今也异善,何也?”其妻曰:“用财若一也,加务善之。”吴起曰:“非语也。”使之衣而归。其父往请之,吴起曰:“起家无虚言。”

②《后汉书·班梁列传》又毁超拥爱妻,抱爱子,安乐外国,无内顾心。超闻之,叹曰:‘身非曾参而有三至之谗,恐见疑于当时矣。’遂去其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第 15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