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 > 第14章 第 14 章

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月满三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2 15:09:30 来源:文学城

汉武帝时,窦、田还没死的时空

窦婴、田蚡二人苦笑,刘彻对他们的杀意,他们能感受不到吗?

在朝堂上被斥责,被罚款,或许是时候该急流勇退了。

东汉,邓绥执政期间

邓绥整个人摇摇欲坠,好像被人从后脑勺打了一棒,听着一个个邓家人的名字念出,然后死亡,无处安葬。

她感到一股锥心之痛。

她所做的一切,还不够好吗!

邓家何罪至此?

汉惠帝时

吕雉笑笑不说话,邓家的结局也就比吕家好上那么一点。

说是皇帝突然心中醒悟,倒不如说是杀得都差不多了,爵位也剥夺了,财产也没收了。

最后扛不住大臣和百姓的压力,出来骂骂州郡长官,好让自己收场。

大唐

长孙皇后心有戚戚,“陛下,您可千万不要再封赏臣妾的兄长了,妾心中不安。”

李世民不甚在意,拍了拍长孙皇后的手以示安慰:“观音婢你想多了,长孙无忌不是邓鸷,他可是承乾的亲舅舅,承乾也不是刘祜那么昏庸,你就放心好了。”

天光正好,微风送暖,可长孙皇后听完李世民的安慰后,心中仍然说不出来的忧虑。

她决定再找哥哥劝说下,不要太过贪恋权势。

与此同时,唐高宗一朝的长孙无忌仰天大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这个外戚也要死了。

【在清算邓家事件中,埋怨邓绥不还政的汉安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历史告诉我们,他亲政后的表现太差了。

刘祜重用皇后阎氏和嫡母耿氏的族人,大封外戚,枉杀忠臣,偏信乳母王氏,导致王氏专权,扰乱朝廷,树立奸党。

他还任用宫人宦官,宠信中常侍,宫人大肆敛财,收受贿赂。

随意废黜太子之位,引得满朝上下不满。

只用了几年时间,就天下纷然,怨声满道,让东汉呈现出由盛转衰的局面。①

问一句那些叫嚣着还政的少帝和大臣们,到底是为了大汉,还是为了自己的权力。

若是为国,何须在意掌权的是谁,只要勤政英明能治国不就行了。

若是为权力,为何不好好珍惜,得到后就只会满足自己的私欲,肆意放纵。】

东汉,邓绥执政期间

邓绥心中明白,刘祜的皇位是彻底做不得了。

感谢天幕。

若不是这突然出现的天幕,她还不晓得,在她死后,邓家会落得那样凄惨结局。

还有刘祜本人,若是这皇位你做的好也就罢了,但你偏还做不好,这下没有人能容得下你了。

【邓绥共在位十六年。

她临朝期间,自称和诏书当中都称为“朕”,群臣奏事也称呼邓绥为“皇太后陛下”。

永初七年,邓绥初次进入太庙,斋戒七天,赏赐公卿百官,随后拜谒宗庙,率领命妇群妾掌管礼仪,与皇帝交替进献、亲自献上祭品,礼成而还。②

宗庙祭祀极为重要,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而邓绥能够行使这项权利,从侧面也能反映出她当时所掌握的权力和地位。

《后汉书》也称她为邓太皇,所以邓绥是当之无愧的无冕女皇。】

天幕的画面,定格在气势宏辉的宫殿上,身穿皇后礼服的邓绥与皇帝并立,其下是百官群臣。

邓绥心中激昂,无冕女皇!这四个字在她心中不停翻滚,滚烫热烈,原来后世这么看她的。

无冕女皇,她再次默念一遍这四个字,暗下决心不会辜负这个称号。

大秦

嬴政若有所思,天幕连着讲了两个皇后,吕雉让大汉稳定下来,邓绥兴灭国,继绝世。

所以……要不给扶苏找个厉害的夫人辅佐他?最好是像邓绥这样的,穿越来的工科女。

对,工科女!这可是能发掘“三圣”的人才。

嬴政的视线扫过扶苏,思索这个操作的可能性。

正在专心致志看天幕的扶苏感觉背后一冷,刚刚陛下是不是看了他一眼。

汉武帝时

刘彻心里嘀咕,皇后之冠多好听啊!叫无冕女皇,听起来总感觉不太舒服。

他皱眉念完这四个字,很想说一句,女主干政要不得!

但刘祜当皇帝干的事又蠢,还真得靠这个邓绥才行。

一时间刘彻陷入矛盾纠结的境地中。

【本期视频,我们最后谈一下班昭。邓绥身边这位亦师亦友的才女,政治家。】

正当众人以为视频结束,都等着点赞时,天幕一黑,又出现了新的画面,一个端庄典雅的妇女正在用纸笔写字,天幕标注是《汉书》。

班昭一双眼紧盯着天幕,前面天幕提到她时,说她是第一位女史学家,是四大才女之一。

现在把她单拎出来,也是要说这两个名号吧?班昭期待的看向天幕。

【班昭是班彪的女儿,十四岁那年嫁给同乡的曹世叔,学问出众被称“大家”,所以也称“曹大家”。

她的哥哥班固、班超也同样很有名。

班固奉命书写汉书,但还没写完就被牵连死在狱中。

班昭承接父兄遗志,奉汉和帝的命令继续完成《汉书的》撰写。

她整理核对了父兄留下的草稿,阅览了大量的史料书籍,完成了八表的撰写,之后还教授当时的大儒马融诵读《汉书》。

在修书期间,班昭还同时担任给宫中妃子贵人授业的职责,在邓绥执政后,更是参与政事,还子以母贵,长子封侯。

综上,班昭的丈夫虽然早逝,但人家在事业上可是大有作为,生活依然多姿多彩。

生前美名在外,死后又因一篇《女诫》享誉千年,被尊称为“女中孔夫子”。】

孔夫子是至圣先师,在儒家中的地位非同小可,能获得女中孔夫子的称号,那是莫大的荣誉!

听见天幕如此夸赞班昭,天下有才学的女子无不议论纷纷。

有人附和称赞,有人羡幕,偶有想反驳的人,见到众人多是夸赞只好默不作声,心中暗暗反对天幕。

东汉,邓绥执政期间

邓绥心中生疑,《女诫》?顾名思义,是对女子的训诫,劝告?

当下儒士文人更提倡女子守节,从一而终,男尊女卑,所以是什么样的劝诫能被这些人推崇呢?

邓绥目光凝重,“老师,您这篇《女诫》可作出来了?能否一观?”

班昭一头雾水,摇摇头道:“臣还没有写过这篇文章。”

说她是女史学家,是才女,她自认当得起,说她是“女中孔夫子”,这如何担当得起。

东汉,班昭已经写出女诫的时空

曹丰生大为不解,“女中孔夫子”,班昭?

她刚写了一篇驳文,批判她这位嫂嫂的《女诫》,天幕就说她因这篇文章被称为女中孔夫子。

曹丰生小声嘟囔:真的没搞错吗?《女诫》的内容偏颇不可信,传出去要误人的。

身旁的女同伴和曹丰生一样不喜欢《女诫》,愤怒道:“天幕说错了吧?”

东汉另一时空的马伦皱眉看着天幕。

当时父亲马融把《女诫》带回家里,她就不喜这篇文章,婚后丈夫也拿《女诫》中的条例来要求她,她仍能辩倒丈夫。

清脆的玉佩相击声响起,是丈夫袁隗过来:“夫人,天幕可都说了曹大家是女中孔夫子,你还觉得《女诫》不好吗?”

马伦沉住气,冷静反驳:“天幕是天幕,我是我。夫君不以天幕喜好为喜好,对天幕有所夸赞的吕雉、邓绥仍斥责牝鸡司晨,女主干政,我为什么又要因为天幕称赞班昭而认同《女诫》呢?”

天幕说吕雉、邓绥,而且夸赞她们,不讨厌女子干政,提倡男女同校。

马伦笃定,天幕绝不可能喜欢《女诫》,应该不会推崇这篇文章的。

天幕上不断显现出文字,识字的人,认出天幕放的正是《女诫》的内容。

【但是,到了近现代,班昭的评价开始两极分化,毁誉参半。

班昭的评价从“女中孔夫子”的美誉,变成“女子之大贼”的骂名。

《女诫》一书被批贻害千年,是限制女性的一道枷锁,这道枷锁还是本为女性的班昭亲自戴到女子脖子上的。】

天幕下,还在称赞的人傻眼了,这两级反转的评价,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落差也忒大了。

东汉,曹丰生暗暗咋舌,这骂的也太狠了,嫂嫂班昭入宫修史后,就是十里八乡被称赞的才女,尊称“大家”。

如今被天幕说是“女子之大贼”,她能承受得了吗?

另一时空的马伦对班昭表示了一秒同情,她看向丈夫,冷声道:“天幕说《女诫》贻害千年,夫君可听见了。”

袁隗默不作声,他就知道天幕肯定偏向女子。

东汉,邓绥执政期间

班昭几欲昏厥,身子摇摇欲坠,似要跌倒在地,邓绥赶忙伸手扶住,看着班昭神情破碎的样子,不忍道:“老师,您先进内殿休息吧。”

她怕接下来天幕会继续评判《女诫》,这是当着全天下人的面,对负有才学的班昭打击太大了。

“不,”

班昭声音哽咽,连敬称也忘了,“让我继续看。”

左右宫女投来探究的目光,或许还有一丝鄙夷,她们不知道《女诫》写了什么,但知道女子之大贼的意思。

看完班昭的生平后,我对她的感觉很复杂,确实有成就,很厉害!但是后来非得写个《女诫》……

参考资料:

①《后汉书·卷六十三·李杜列传》:“前孝安皇帝内任伯荣、樊丰之属,外委周广、谢恽之徒,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②《后汉书·卷十·皇后纪第十》:七年正月,初入太庙,斋七日,赐公卿百僚各有差。庚戌,谒宗庙,率命妇群妾相礼仪,与皇帝交献亲荐,成礼而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 1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