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甘为外室 > 第6章 黄昏行礼

甘为外室 第6章 黄昏行礼

作者:秋不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20 10:22:07 来源:文学城

“苏逸此时风光无限好,京城世家小姐也青睐有加,看来爹爹没看错人。”

陈望舒曲肘撑着头,半趴在茶馆高楼的阑干上,望着底下红袍飘飘的苏逸有感而发。

陈靖对苏逸金榜题名早是胸有成竹的是,悠闲地饮茶不问世事:

“明日皇上设宴,邀一甲三人进宫,舒儿要是有兴趣……”

“舒儿想去!”陈望舒忽地挺直了后背,斩钉截铁地回答。

宫宴,皇上操办不过是个噱头,而让谁去还是不去都是陈靖来安排。

……

徽州,高城满夕阳;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日暮归山时,迎亲的队伍起起伏伏,路两边排满了无所事事的人,低声呢喃着“门不当户不对”。

吴家院子里倒是喜庆,大红灯笼高高挂,鞭炮不绝于耳;有人欢喜有人愁,闺房中的吴嘉平紧攥着红盖头,端详着黄铜镜中的自己。

金钗喜服,柳叶眉鲜艳唇,看久了就不像原来的模样。

屋里摆设极简,除了一些实用的物件也放不下其他,木桌上摆着成卷的画像,这是媒婆前几日送来的,说是顾云舟的,婚前要熟知对方的长相。

媒婆放下画像之后就离开了,自那日至现在还在原来的位置未曾打开。

三媒六聘,四书六礼,这一切吴嘉平都在状况外,嫁女儿要出嫁妆,顾家为此还掏出银子补了不少东西,要的就是一个面子。

都说她高攀了顾员外,她也这样觉得。

黄铜镜里的模样越来越模糊,她晃了神,想起了什么:

还没和苏逸打声招呼,要是这小孩回家看到我不在了,还指不定闹哪出。

想到苏逸就联想到他糗事,高抬嘴角闷声浅笑。

幼时自己得了风寒,卧床不起时,一旁的苏逸一把鼻涕一把泪,趴在她床边哭诉着:

“阿姐你快要好起来,你要是不陪我了,我就要一直哭下去。”

本来就被风寒烧地头颅晕乎乎的,苏逸还在一旁聒噪着,吴嘉平抬起软弱无力的手一下又一下抚摸着他的头顶。

本意是想安慰苏逸,让他安静下来,可他会错了意,以为是吴嘉平在向他诀别,结果哭地更厉害了。

想起苏逸那傻小子样,心里的阴霾散去少许;窗外锣鼓喧天,鞭炮声紧接而至,穿着喜庆的媒婆进了屋,一同进了的还有吴母。

媒婆风风火火进了屋,径直走向了吴嘉平的位置,脸上的笑没减,反而更烈了:“我就说嘉平底子好,这样一打扮,不比那些大小姐差一点。”

吴嘉平客套了几句,随后看向站在一旁的吴母,开口问道:“爹呢?我想趁着在家多看看你们。”

吴母看到自己的女儿如此,不由得愧疚,不止她这样,吴父亦是如此。

他们只有吴嘉平这一个女儿,早年吴母身怀六甲,受了惊吓,未足月产女,吴父担忧着吴母的身子,没为一己之私添丁添口。

起初顾员外前来提亲,他们一口回绝,怕女儿在别家受委屈,可顾员外说这婚事是郡守大人撮合,不能回拒。

不知为何小小百姓能让郡守上心,无奈紧逼之下只能应了;没有和吴嘉平细说,是怕她知晓一切后郁郁寡欢。

“你爹在外面忙着呢,你尽管放心去,以后又不是不回来了。”

吴母为了不让人察觉异样,拿起吴嘉平手边的红盖头往她头上盖去。

“你莫要怪爹和娘……”几乎不可闻的声音在吴嘉平耳边传来。

闻言一愣,一股酸涩从鼻腔爬上眼底,幸好盖头盖住了泛红的眼底,只是身体止不住地颤抖。

吴嘉平握住吴母垂下的双手,觉得不够力度又加大了了一些;未语一句,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些动作仿佛在说:女儿从未怪您,也不会怪您。

吉时已到,吴嘉平不便停留,被媒婆搀扶着出门。

炮鼓喧天,往日鲜有人来的村庄也堆满了不少人,熙熙攘攘间更多的还是黄毛小儿吵闹着。

到了马车边,媒婆松开了手,吴嘉平透过红盖头底下的缝隙看到了木头做的台阶,正想着要不要踩过去,一双手出现了她的视线内。

手指玉纤纤且白皙,不过细看之下是男子的手,吴嘉平一时没有把手搭上去。

“这台阶过于窄小,你扶住我稳当些。”

男子声调轻柔,说着漫不经心的话,却让人感到格外温柔。

吴嘉平微微侧头,说话的人脚踩黑底红靴,朱红色长袍,看得不够真切也能知道面前人的身份。

既然那人这样说了,她端着的手自然而然地搭了上去。

微冷的黄昏加上过于紧张,吴嘉平只觉得手冷的发麻,而底下的手掌却异常炽热。

白皙的手配上散发的温暖,她只感到柔软;她想到了自己常年劳作,手上起了一层薄茧,羞愧悄然而至,她竟想逃离于此。

顾云舟握着冰冷的手,心想是天气寒冷的缘故,然后紧紧攥住;这一动作吴嘉平不再惶恐,跨步进了马车,直至坐稳,四周的锣鼓再次响起。

路程不算远,半个时辰不到马车停了下来,夕阳已落半,整个城均是暗黄色,月的残影逐渐清晰。

顾家算不上奢华,只是地势较好,房屋建设得高大,一般人看了也觉得气派。

跟在轿子旁的丫鬟掀开了帷裳,提醒吴嘉平到了地方,话音刚落,又一阵鞭炮声。

一路摇摇晃晃,让她有些乏意,这一声响便抖擞了精神,下意识般伸手想要撑开布慢。

丫鬟拉开车上的帘,吴嘉平悬在半空中的手停了下来,她想起前几日媒婆的教诲:顾家也是个大户人家,行礼那日万事不必亲力亲为,自然会有人帮助,不可失了仪态。

抬起的手顺势向外伸去,想借故下了马车。

她不知道外面是谁,以为外面是顾家安排的丫鬟,伸出的手掌落入另一个手掌中。

她想错了,不过没了上次的惊恐,只管往下走;几层的台阶她走的异常艰难,先不说红盖头影响了视线,再者门口一众的看官都屏气凝神,连锣鼓声都降了下来,她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他们都想看看什么样的姑娘能嫁入顾家。

最后台阶的结束,那双手松了开,后由两位全福太太相扶,直至跨过火盆,接着五谷杂粮、草节纷纷撒向吴嘉平。

到了拜堂处,随着“一拜天地……”之类的话从礼生的口中说出,这喜事也算是成了,一切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顾云舟同吴嘉平向后屋走去,那些所谓的亲友们也都竞相涌向后门,互相推搡着,嘴里却说着“早生贵子”“百年好合”。

也是本地的习俗,好在无伤大雅,顾云舟也跟着挤在一旁的好友们嬉笑着,只是用胳膊圈着一旁的吴嘉平,隔开拥挤的人群,这一点让她微微动容。

离房门近一点,顾云舟被年龄相仿的男子拉了出去,说要一同饮酒。

吴嘉平被全福太太接了过来,送到青庐榻上,嘱咐说:“在榻上安稳坐着,盖头不能独自揭开。”

她点了点头,道了声是。

待全福太太离开后,紧绷一天的身子泄了气,握成拳的手捶向后腰处;她厌恶这平平仄仄的规矩,比农活来得还让人心烦。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夜来月归,灯火依旧,庭院映照得亮如白昼,肆意的笑声回荡,白天的繁茂和热闹还没有消散。

……

宫宴在玉临殿有序地进行着,因是晚宴,蜡烛比平日多了几倍,四周柱子上的宫灯也熠熠生辉。

入了殿门就能看到两把金椅,坐上的只能是皇帝和皇后;再低一点就是陈靖与付澈的位子,余下的就是其他的官员。

这次宫宴主要是宴请一甲三人,身为状元的苏逸落座的位置不能太差,陈靖后接着就是苏逸。

陈靖对陈望舒也是娇纵,把她安排在苏逸的一侧,而榜眼、探花则安排在继陈望舒的一侧。

吃食都整齐摆在了案上,皇上没到没人敢动筷子。因是皇上的相邀,官员都早早到了场,闲来无事,巴结自家“主子”的同时打量着新晋状元。

苏逸首次见这么大阵仗,面对那些大臣打量的目光,他表面上是谦虚的笑,心里早已发毛。

一旁的陈望舒只在刚来时稍坐了一会,继而便说去宫里别处走动一番,瞧瞧长时未见的阿姐。

苏逸望向不远处的榜眼、探花二人,一位是风度翩翩的中年,一位是意气风发的青年,二人均屏气凝神。

两位也是凤毛麟角的人物,不过相比较现在,二人倒不这么显眼。

“苏状元年纪轻轻已是状元,这才学可是史无前例啊。”

说话的人是位中年男子,身着红色官服,盘领窄袖大袍,袍底绣着飞禽,此时正从陈靖案前的位置走向苏逸的案前。

紫色朝服只能陈、付二人穿戴,再次一些,便是红色朝服,尚书所穿。

人知六部尚书都与陈靖交好,尤是户部尚书吕珂,而那人在席间一直与丞相攀谈,苏逸也猜出了其身份。

“吕大人谬赞了,论才学我比再坐的各位差远了,以后朝廷上的事不乏请教大人。”

苏逸见吕珂信步走来,忙起身抬手作辑。

吕珂不过是中年模样,官职倒是不小,有了丞相这个靠山,在官场如鱼得水。

“我不过年龄稍长,比你们多走几年路罢了,你我以后为同僚,要相互扶持才对。”

吕珂不惊讶苏逸识得自己,深觉在朝多年,还没沦落到无人识己的地步。

一方面听说陈靖很是器重苏逸,收敛了平日里的傲慢。

吕珂本身也有才能在身上,否则不能单单靠陈靖的扶持坐上尚书之位,有才学和地位的他平日里傲世轻物。

“吕大人过誉了。”苏逸佳见吕珂这样说了,顾不得旁的,顺手拿起案上的酒杯,仰天一饮而尽,用酒致谢。

不善饮酒的他被呛红了脸,看到强忍着辛辣的苏逸,吕珂心里有了几分底,不多言,抬手甩袖拍向苏逸的肩膀。

付之一笑后走向另一位官员,不似来时只是僵硬地笑。

这一对话似乎没被太多人注意到,苏逸坐下后把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借此冲淡酒的辛烈。

“苏状元年轻有为,不知现在可否是孑然一身。”

音从不远处传来,苏逸侧头相望,看到了一副和众人不同面孔的人。

此人脸庞白净,穿着和吕珂大体相似,只不似各官留有胡须,做派也不似旁人威严,只是简单的笑。

这想必是不久前新上任的礼部尚书沈长秋,上任时不过才二十八,在六部尚书里确实是独特的一个。

高城满夕阳 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送人适越》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出自宋代诗人张孝祥的《念娇奴·过洞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黄昏行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