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甘为外室 > 第5章 另有企图

甘为外室 第5章 另有企图

作者:秋不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20 10:22:07 来源:文学城

陈望舒眼神闪烁,眼里透着激动之情,看来今日来的凑巧了。

安座后的苏逸不想是这种场面,有些愣神,为了掩饰拿起茶杯浅抿一口,可眼中是掩盖不住的不解。

这一动作被陈望舒发现了,掩口轻谈道:“苏公子不必诧异,佳才馆美其名曰佳人才子齐聚一堂,有才子自然会有争论和谈论,倒是公子的反应和我初次来时属实相像。”

接着一盏茶推向苏逸面前,陈望舒耐心的解释让眼前人不再惶恐,回捏着手帕轻拭给茶的素手。

室内过于寂寥,苏逸不便高声回应,向着对方点头示意,以浅笑来回应。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治国要以礼德。”另一处站起一位气宇轩昂的青年才子,回应着何为“德政”。

语毕音落,引发底座的人阵阵骚动,高谈阔论着,都想争一番道理。

“礼德二字固然好,自古‘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治国要以武,清逆臣,除恶人……”

“在下并不觉得……”

苏逸只是默默地听解,时而频频点头时而垂首思量。

一旁的陈望舒没有他的好雅兴,面朝门扉相望,手上的动作没闲着,不断摆弄着手帕。

一盏茶的功夫,紧闭的门被推开,茶馆的掌柜身后跟着一位男子,是位客人。

面上满是不乐的陈望舒顿时松快下来,抚上发髻将翘起的发丝理了理,圆润的杏眼不自觉瞥向那位男子,继而有意一般头撇向旁处,不再看去。

那男子与掌柜交谈片刻,随后掌柜微微点头,弯腰抱拳后退出屋内。那男子只身张望,寻到所想的人,喜未上眉梢,心虚先爬上脸庞。

即使如此,他也不敢耽搁,穿梭在人与案之间;所想人的面庞越来越清晰,步伐也随之加快,待到陈望舒所在的案前才止住脚步。

“望舒,让你等待多时了。”

尾音带着歉意,在人声杂燥的周围听得还是很真切。

陈望舒自然知道他的到来,只是有意不去看他,所以声音在耳畔响起没显得突兀;只是这一声“望舒”让苏逸回头相望。

是位青年男子,身形欣长,身着一袭简单的茶褐长袍,腰间系着墨色云纹锦带,将优越的身形勾勒地恰到好处,没有将发全部束起,额前留了几缕飘逸的短发,余下的乌发随意用银白丝带绑着荡在脑后。

眼尾的痣与深邃的目,眉宇间满是英气,容颜算不上清秀,一种从骨子里透出的深沉与内敛。单看相貌就觉得是位高不可攀的人物,现在他的面上满是愧疚,讨好似的望着陈望舒。

“茶都凉了你还未到,还想你不来了呢。”不悦都写在了脸上,眼前的少女不正视他,用着眼角的余光淡淡瞥着。

四方的茶案,青年挨着陈望舒席地而坐,因心虚不去瞧她不悦的眸子,低头倒了一盏新茶双手举到陈望舒面前:

“茶凉了就倒新茶,我可是用明日早起一个时辰练功来换取今日外出闲逛的机会,望舒要是怪我,我会痛苦万分的。”

陈望舒看着冒着热气的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转头娇怒着瞪着眸子,纤纤玉手握成拳捶向说话的人:

“油嘴滑舌,我就姑且原谅你罢。”

嘴里说着薄情的话,目光逐渐柔情下来

“那就谢过大人原谅在下,小的近日得了一块玉,命人打成一副镯子,看可还能入了大人的眼。”

青年嬉笑间早于把玉镯从腰间拿出,牵着陈望舒的玉手把镯子渡了过去。

玉镯晶莹剔透,一看就是上好的玉种,圈口适宜,是有心人专门准备的,白玉的镯子衬着双手白皙娇嫩。

“难为你费心了。”

陈望舒没有推搡,接过来抚摸着光可鉴人的玉镯,嘴角是久久不散的甜蜜。

两人关系不一般,苏逸再怎么识时务此刻也坐立难安,索性拿去茶碗抿了一口香茶,后重重放下,瓷器的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引得面前两人注视。

陈望舒想到还未引荐他们彼此,用手肘向青年人胳膊抵了抵,遂伸臂开口介绍道:

“瞧我糊涂的,这是苏逸,我爹对他格外重视,今日我外出就有苏公子的功劳。”

苏逸这才知晓陈望舒执意要同自己前去“佳才馆”,原来另有意图。

青年早已留意到苏逸,更何况与陈望舒同桌而坐的男子,要不是碍于陈望舒在一旁,他定会仔细询问。

“幸会”苏逸抬手作辑,含笑回应道:“幸得丞相赏识,是苏某之幸。”

那青年点头以示,情绪无波澜,嘴里说着客气话:“能让陈伯赏识看来不是平庸之辈,在下付成颂,付将军之子。”

一开始苏逸就深觉此人气质不凡,还与相府千金似旧相识,以为是京城富商家的少爷,现青年道了身份,没有过多惊讶。

“令尊可是赫赫有名,征驰沙场多年的付澈付将军?”苏逸在心里也猜了个七八分。

“正是。”

“久仰大名。”

苏逸自进京以来,听多了闲言碎语,关于朝廷上的大人物也知晓了大概。

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但丞相与将军均是前朝老臣,其中的关系盘根错节。两家向来不对付,虽没有争得头破血流,但多年来都想高出对方一头,底下暗动作不断。

一文一武,用的好是皇上的左膀右臂,用不好是把双刃刀。

二人心思各异,一阵寂静后付成颂率先开口问道:“苏兄在京城可有事宜?”

苏逸垂首干笑:“进京赶考的学子罢了。”

桌上有茶自然少不了酒,付成颂自顾倒起了酒,未散去的笑意变得意味深长,口中噙着酒,如勾的黑眸仔细端详着苏逸。

陈丞相善文,本就是科举出身,近几年光是纳入麾下的才子不在少数,现朝廷大半官员对陈丞相唯命是从,要不是将军府功绩累累,这以后怕是要一家独大。

“那就祝苏兄金榜题名。”

付成颂处之泰然说得,语调平平,不似恭贺。

付成颂看不得那些文绉绉的客套礼仪,未等苏逸开口继而开口道:“可会饮酒?”

说着又酌了一杯酒,举杯示意着苏逸。

“在下较擅长斟酒。”苏逸浅浅摇头,眼底是坦诚,面上是浅笑。

……

是夜,月明如昼,连绵起伏的楼阁顶染上银灰,宫里的长街上时不时走过步履急匆的太监和宫女,守夜的侍卫不敢有半点疏忽,目光炯炯盯着远方。

月色凉如水,各寝宫内是灼灼烛光,纸窗露出点点光亮,映得院内的花树影影绰绰;明明长年有人居住,却夜夜万籁俱寂,三千佳丽望眼空穿。

承明殿青灯映壁,不管是书案与榻,还是门框窗棂,被一排烛火相照,显得一派庄严;周璟手握朱砂笔,勾点着考卷上的对与错。

他褪去宫装龙袍,换上暗紫色宽袖长袍,袍面上镶绣着金丝祥龙,头顶是镂空金冠束着头发,丰神俊朗中透着与生俱来的高贵,凝重的面色看出他的不悦。

烛光摇曳,幌得人心生烦躁,周璟催促着一旁的磨墨的太监添些新的蜡烛。

一百名考生多的是藏龙卧虎,话术书写得头头是道,周璟思而再三,殿试前三甲算是定了下来。

果然,苏逸到底是被寄予厚望,位列殿试第一甲,名副其实状元郎。

年少高中状元,后生可畏;周璟翻阅着考卷,口中默念着“苏逸”二字,眉头紧蹙,浓眉下,平日波澜不惊的眼眸逐渐阴冷,不觉间手指被捏得发白。

不知几时,朝廷官员都以丞相陈靖马首是瞻;景顺十年,三次科举,陈靖所荐之人都高中状元,即使那些状元周璟不会重用,这也让他为此闹心。

他心里清楚,他这个皇帝当得如同傀儡,他管不了,有些事只能顺着来。

周璟眼里的寒光渐渐退去,曲肘于案上,修长的手扶上因无力而低垂的头;眉头任手指怎么去抚都未平,思虑良久后未有思绪。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这让周璟回想起那日太明殿中的苏逸,正如诗中一般的清风才子,实不该被埋没。

“拟旨。”他的声音极其低沉,其中的沙哑不被人察觉。

片刻,太监带来明黄蚕丝锦缎,供周璟书写圣旨,一并带来的还有一盘糕点。

“回皇上,这是皇后娘娘传人拿来的绿豆酥和红豆年糕。”说着太监打开食盒,精巧的糕点映入眼帘。

周璟握笔起草着圣旨,心思不在糕点上,只淡淡看了一眼说:“吩咐下去,今晚去皇后宫里歇下。”

待太监退下,周璟笔锋流转间,圣旨上赫然几个大字:

“徽州苏逸位列一甲第一,实为状元,赐金二百两,绫罗绸缎各二十匹。”

“赐高马游京一日。”

次日殿前传胪,进士三叩九拜;新科状元头戴金纱乌纱帽,身着御赐大红袍,手捧钦点圣诏,座下是红鬃马,旗鼓开路,城东到城西,前呼后拥,气派非凡。

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苏逸迎风而行,吹动红袍一阵飘摇,引得达官贵人竞相品评,所谓意气风发。

和熙的风吹过帽檐,一支桃花从天而降,恰好落在马背上,苏逸扶袖拾起花枝,对着楼上的人相望。

少女双颊薄粉,笑得眉如弯月,幸好马够高大,阁楼不高,少女弯腰间便碰到了花枝:“多谢公子。”

春风悠悠,苏逸笑容可掬,马儿不停留,少年不回首,直至骄阳边。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出自《论语·为政》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出自宋代诗人郭茂倩的《白石郎曲》

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出自唐代诗人庄伟的《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另有企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