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甘为外室 > 第2章 赶考路

甘为外室 第2章 赶考路

作者:秋不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20 10:22:07 来源:文学城

辰时未到,苏逸早早背上了书箱,顶着侵肤的寒气走向颠簸的往后。

苏父苏母本想去送送他,苏逸不肯,解释说平日他们已经甚是辛劳了,自己也不是毛小子了,识得出村的路,他们安心在家等着自己回来。

苏父苏母没有勉强,交代了几句话,在自家口门目送苏逸离去,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灰朦的晨雾。

齐腰的荒草拂过他背上的书箱,伸手去触碰去杂草,手掌传出硬刺的感觉;他细细感受着这些,可谓出了家门口,一步二回头。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苏逸到底是不舍离家,暗叹一句。

步伐放慢了下来像是闲逛,踢走路边的石子像是有意耽误时间。

“苏逸!”

走了不到半炷香的时间,便听到身后人呼喊着,语气有些急不可耐,不回头便知道是谁了。

“阿姐。”

苏逸转身,朝远处的女子挥了挥手,面上欣然有了喜色。

吴嘉平挽了一个他从未见过的发髻,身穿堇色长裙,初春冷冽的空气让她在长裙外又加了一层淡粉色小袄,衬得裙摆越发飘逸,跑来时的颠簸使裙摆散开,宛如梧桐花。

这是苏邑很少在吴嘉平身上见到的装扮。

相比较她往日的巾帼裹头,这种装扮足够让苏逸看直眼。

一路小跑到节邑身边时的吴嘉平已是气喘吁吁,弯着腰在那大口喘气。

苏逸轻拍她后背替她顺气,主动问起来:“阿姐是来给我送行的吗?如此说来是因为我才让阿姐如此慌张。”

“我是怕赶不上你。”

说罢从袖口掏出一个荷包递到苏逸的面前,赧然一笑不知作何解释,吞吐道:“这是我连夜缝的,匆忙了些,针脚有点乱……不要嫌弃就好。”

说完直接把荷包硬塞给了苏逸,错开他的目光扭捏道:

“我听旁人说桂花寓意好,我没多想就绣了上去。”

如此扭捏的话传到苏逸耳朵里变了味道,似蒙蒙细雨飘落湖中,绵绵软软的相融。

湖色的荷包极其淡雅,绣花是极好的,绣面上的桂花栩栩如生,一点也没有吴嘉平所说的“针脚乱”。

“阿姐给的就是好的”

苏逸清冽的声调仿佛飘落在云端,勾人心扉。

拿到手颠了两下,荷包传来的沉重感让苏逸多了几分猜想:“这是……”

“这里面是二十两银子,路途遥远,不要委屈了自己”

吴嘉平面笑得轻快,好似这银子根本不值一提。

而事实这二十两银子是笔不菲的钱财,尤其是对于他们这种普通百姓不知要积攒多久。

“阿姐我这不能要,官府已给过我钱财,阿爹也给过我盘缠了,要是再拿姐姐的东西我就……”

苏逸羞得满面通红,不肯接吴嘉平给的银两往回推。

徽州离京城千百里,盘缠多确实为好,即使这样他没想过收下吴嘉平的积累的钱财。

拉扯间吴嘉平也有些急了,有些温怒道:“你可是要气我?”

“我……”苏逸支吾着,拿着荷包不知所措,他不愿看到吴嘉平因此而气恼。

吴嘉平也感到自己着实有点急躁,缓下语气,重新把荷包塞到苏逸的手里,紧紧握着他的手淡然地说道:

“这些银子有一半是我爹和娘凑来的,有一半是我平时接些绣花活和缝缝补补得来的,银子不多你就安心的拿着,等你是大官了,我们一家人面上也有光。”

“听阿姐的。”

苏逸眼圈泛红,想起吴嘉平昔日对自己的照顾就点点泪光:“真不知该怎么给阿姐回礼,人人常说京城的东西好,来时我定给姐姐带一份礼。”

吴嘉平笑着答应,说等他的回礼,不是她想要一些东西,她觉得要是自己不答应,按苏逸的脾性指不定会对她不依不饶。

送苏逸送到了城边处,他们二人说了许多体己的话,直至苏逸搭上了木板车。

“到了地方就好好安顿一下,到了考场,切勿急躁”

吴嘉平一遍又一遍嘱咐到。

“遵命”苏逸嬉笑道,还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

木板车开走了,吴嘉平站在原地,高举的双手挥了又挥,苏逸同如此;直到吴嘉平的倩影消失在辰时的雾里,他才收拾好情绪。

苏逸紧攥着荷包,摩挲着荷包上的桂花刺绣;桂花,折桂,阿姐有心了,苏逸暗定决心,不会辜负任何人的期望。

赶考路途遥远,出了城便途步前往。沿途的客栈的老板都是极好的人,不收房钱只收饭钱,说辞大多一样:

背着书箱的都是进京的考生,望他们都取个好名次,这住房的钱就免了,要是来这里住宿的考生中出了个状元,那我这小店也蓬毕生辉了。

靠近京城的客栈每夜人满为患,也有了两三人同住的情况。苏逸不是沉默寡言之士,闲来无事,便与同住的攀谈。

“当今丞相是皇上眼前的红人,也是多年的监考官,要是攀上了这棵大树,往后可就无忧了。”

与苏邑同住的人名叫刘驰,前科举落榜生,此时相视与苏邑,侃侃而谈。

“刘兄怎会如此清楚。”

苏逸盘腿坐在书案旁,一手持书一手托腮,对刚刚话产生了兴趣。

刘驰压低了声音,向苏逸招了招手,苏逸识趣地凑了上去,接着耳边私语道:

“谁人不知这丞相历经两朝,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是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以后的路可不愁了,现户部尚书可不就是……”

苏逸暗暗点头,不做任何回应。

而刘驰这样一说自然有根据;周朝建朝百余年,期间多受外敌侵扰,历代君主多是镇压未能平定。

新皇登基,景顺三年时仅二十岁的皇帝周璟自改国号以来办了件大事——拔去了周朝的心头刺,让外敌称臣。

固国有功,朝廷内官为此一度加官进爵,势力的壮大让朝廷分为两派,一派以官场得意的丞相陈靖为首,另一派以多年驰骋沙场的老将军付澈为首。

周璟对朝廷状况心知肚明,奈何两位大人立国有功也未有过差错,虽有所惶恐,但好在深受百姓爱戴,在位期间无人越界,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数月后,京城门内人才济济,青年才俊数不胜数,白发苍苍的老者也不匮乏;家世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世家的公子,有的来自小山村,有的家里从商。不过他们的目的相同——榜上有名。

到了京城,不论贫穷富贵,考生都聚在了一个地方:公馆。

和苏逸同住的是一位富家公子,名叫李唤,年长苏逸五岁有余,今二十有四。

李唤家福而不骄,不像纨绔子弟那般,反而是彬杉有礼,苏逸和其相处起来也不觉得拘束,很是合得来。

子时夜谈,苏逸了解到这位李公子家在蜀川,在当地也是颇有名的书香世家,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母亲是当地富商的千金,有一位未过门的妻子。

说到他未过门的妻子时,李唤眼含春光:

“柔儿笑比褒姒,月里嫦娥,她是我的心上人,也是我自幼的玩伴,离家时我曾对她说誓要考个好功名来迎娶她,柔儿还在家等着我……”

苏逸目光黯淡,心底浮想翩翩面上却不着痕迹,思来想去无从解,惟有叹息。

二月初九,会试,监考官果真是当今丞相。

四书五经苏逸已经烂记于心,洋洋洒洒几百字中间任何停顿,歌词诗赋苏逸也是信手拈来。

整整三日不曾离开考场,苏逸不急,反而悠闲自得,身为主考官的丞相不仅多瞧了几眼,不曾想区区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有这么大的本事,不仅对此上心了起来。

试后会馆内,苏逸李唤畅聊良久,说的也是诗词歌赋;苏邑潇洒飘逸,李唤风流倜傥,两人诉说着相见恨晚。

这时门外的门童进来禀告,说丞相姥爷来会馆了,点名让苏逸相见。

李唤搭上苏逸的肩,嘴角勾起一抹坏笑:

“苏兄这时鸿运当头啊!这丞相可是圣上眼前的红人,你要是搭上了丞相这条线,往后可是官运亨通了哈哈哈。”

“我这右眼皮一直跳个不停,恐怕事出反常。”苏逸面带愁容,在房里了来回渡步。

“苏公子请去前堂,不要让丞相等的太久了”门童提醒苏逸。

“是是是”苏逸不便逗留,起身前去前堂。

苏逸听闻丞相历经两朝,精明干练,是皇上重用的人物,考场上匆匆见过几眼,看到不够真切,也没有往心里去。

到了前堂,映入眼帘的是位剑眉入鬓的中年人士,不用多想便知道是丞相。

陈靖虽两鬓斑白,但发梳的一丝不苟,精神气十足,深紫色暗纹金丝刺绣的朝服彰显着金贵,面上淡淡的笑意让人觉得亲切,眼中含着洞察一切的精明。

民间传闻当今圣上都要忌惮丞相几分,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丞相”苏逸抱拳问候“丞相亲自前来,不知叫学生所谓何事。”

“苏公子客气了,我恰巧路过会馆,想着不让顺便邀请公子到我府上住下,不知公子可还愿意?”

陈靖说得悠然自得,却让人不容拒绝。

“多谢丞相抬举,只怕我叨扰了丞相……”

苏逸警惕起来,面露难色却不敢拒绝。

丞相都亲自前来了,那还敢拒绝。

“哎,什么叨扰不叨扰的,苏公子尽管安心去;话就如此说了,请公子尽快前往”说完就朝门口走去。

说得急促,走得也是匆忙,只留苏邑一个人在前堂暗神。

“是丞相……恭送丞相”苏逸又一抱拳作辑。

回到房内,苏逸对李唤一一说明了此事,李唤也不知如何,只能劝说让他放宽心。

一刻钟不到,丞相府的马车停到会馆门口;苏逸上了马车,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坐马车,车内构造奢华,心中自然觉得新奇。

马车如此,丞相府使然,是一个及尽华丽的地方。

玲珑精致的亭台楼阁、清幽秀丽的瑶塘、戏楼台、假山可谓是富丽堂皇。就连内阁都是雍容华贵,花梨木的桌子,紫檀架上放着层层瓷器,墙上挂着名画,整间屋子多用红檀木。

他被安排到了侧房,一处静谧的住处。

苏逸安顿好一切后便前往正堂拜见丞相。

正如丞相所说,他只是路过公馆,刚下朝时的朝服已经换成墨色常服,不似身着朝服时的庄严,现在的陈靖悠闲喝着茶手里翻动这古典。

见苏逸跨进门楣,放下手里的书打量眼前行礼的少年,微眯起双眼用不寒而栗的声音说道:

“苏公子也是聪明人,知道我邀你前来的目的,我就长话短说;公子年纪轻轻就文采过人老夫很是欣赏,要是公子信得过老夫为老夫所用,那往后公子的仕途一定是畅通无阻的。”

来不及让苏逸多想,陈靖便话锋一转:

“公子要是不愿,那我不可保证往后如何。”淡淡的语气似乎包含了一切。

苏逸深知丞相目的不纯,乃在意料之中的事。

苏逸稍作沉思,便抱拳作辑对丞相道:

“多谢丞相抬举,往后还需丞相的关照,只是学生多有惶恐……”

“惶恐?从何讲起?”丞相扯了扯嘴角,冷意全无,做了手势让苏逸上座。

“学生在想,泱泱学子千万人,苏逸有何能耐让丞相看重。”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出自《诗经·采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赶考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