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赴争锋 > 第47章 刺史第四十三

赴争锋 第47章 刺史第四十三

作者:谓无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5 16:43:44 来源:文学城

沿着一条幽静的长廊前行,穿过几处庭院,苏汜终于来到了一间书房前。书房四周,翠竹环绕,晚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仿若在低声诉说着什么。

守卫轻轻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进来吧。”

守卫推开门,苏汜走了进去。

书房内,一位身着深灰色官袍的中年男子正站在窗前,背对着门口。洛州刺史李铭,已然候在内了。

他的袍角绣着精致的云纹,头戴黑色官帽,面容清瘦,目光中透着几分精明与干练。听到脚步声,李铭缓缓转过身来,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殿……公子,怎么是你?”

说罢,他看了看跟在苏汜身后的众人,大概明了了形势。

苏汜闻言微微一笑,说道:“李刺史,如今局势复杂,我不得不小心行事。此次前来,是有要事与你相商。”

李铭招了招手,示意那侍卫将苏汜身后众士兵安置好。侍卫心领神会,顿时,房间中只剩下他们四人。

“好了,殿下,”李铭示意苏汜向主座落座,自己则朝旁坐下。因为屋内并无旁人,故他便称呼对方为殿下了。

苏汜微微一怔,脸上露出一抹谦逊的笑容,连忙伸出手摆了摆,说道:“李大人,不必如此多礼,随意就好。” 他的声音沉稳而温和,倒显得游刃有余。

然而,李铭却并未就此停下。他微微皱了皱眉头,脸上的笑容依旧,可语气却更加坚定了几分:“殿下切勿推辞,在这刺史府,您就是贵客,哪有让贵客不坐上座的道理。” 说着,他又上前一步,再次抬手示意。

苏汜也不好推辞了,只好朝他微微颔首。

待两人都落座时,李铭眼疾手快,早已拿起桌上精致的紫砂壶,为两个小巧的茶杯斟满了茶。热气腾腾的茶香瞬间弥漫开来,萦绕在这小小的空间里。

苏汜没有看眼前的茶盏,反而抬眸望向窗外渐渐深沉的夜色,缓缓说道,“李刺史,如您所见,如今局势动荡不安,槊北战事胶着,前线的将士们浴血奋战,急需粮草和物资的支援。而洛州,作为贯通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其安稳与否,直接关乎着整个战局的走向。”

李铭闻言,见苏汜如此开门见山,不禁一怔。他目光下意识地垂落,手指不自觉地在桌面轻敲,内心似有惊涛骇浪翻涌,但嘴上却只是说,“您继续说。”

苏汜叹了口气,“我此次前来,肩负着两大重任。其一,便是要治理洛州,整顿秩序,确保各类物资能够顺利运往槊北,为前线的将士们提供坚实的后盾;其二,洛州的门阀士族势力庞大,繁华之下,他们暗中或许正谋划着龌龊的勾当,我必须刺探他们的消息。”

李铭听闻,眉头微微皱起,脸上露出为难。他在洛州任职多年,每日与这些门阀士族打交道,深知他们的势力犹如盘根错节的老树,错综复杂,相互交织,想要撼动,绝非易事。

沉吟片刻,李铭开口道:“殿下,洛州的门阀士族历经数代经营,根基深厚,他们在商业、官场、民间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若贸然行动,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引起轩然大波,到时候局面恐怕难以控制。”

迟盏临站在一旁,将李铭的表情变化尽收眼底,见状,微微一笑,向前一步,双手抱拳说道:“李刺史所言极是,这些门阀士族确实势力庞大,不可小觑。但今时不同往日,局势危急万分,若不及时遏制他们的势力,任由其肆意妄为,他们恐怕会做出更多危害国家、祸乱百姓之事。太子殿下此次前来,绝非一时冲动,殿下心系天下苍生,为了挽救国家于危难,不惜深入险境,何况我们?”

说罢,他竟是人畜无害地笑了起来。话语之间,是绑架李铭之意,且对他所言颇有微词。李铭既然与许重欢有几分交情,许重欢此举便不是无的放矢,说明是有几分把握的,所以他才敢如此。此时此刻,他们需要做的只是去说服李铭,对抗门阀,归顺皇族。

苏汜也看出几分,李铭为人圆滑。若再拖延下去,岂非谈到猴年马月也出不了个结果来?迟盏临显然明了,故出此激将之言。

李铭听了迟盏临这番话,心中自然是不好受。他微微抿了口茶,试图借此掩饰自己内心的不悦,可那微微皱起的眉头还是泄露了他的情绪。被迟盏临这般当众反驳,他的面子上当然挂不住,可奈何对方是苏汜的人,身份摆在这。况且……对方所说的话确实也不无道理。

他心中暗自权衡,如今局势确实严峻,若再一味推脱,恐怕是真的昧自己的良心了。

沉默片刻后,李铭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轻咳一声,开口说道:“既然如此,殿下可否有解决之法?” 语气试探,却不无期待。

“当然,”苏汜笑着看向李铭,“当务之急,是先探查那些门阀士族的底细,这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可从他们的经济命脉入手,洛州之行,更是如此。”

说着,苏汜抿了口茶。他多年在蓟都,自然了解此时局势,“当今天下,四贵当道,依靠土地兼并、商业垄断赚得盆满钵满,但并非毫无办法。政策颁布是必然,以限制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扩张,比如提高土地税,规范商业市场秩序。”

李铭眯了眯眼,依旧怀疑,皱着眉问苏汜,“那您如何确定您一定能成功?政策实施,阻力之大不可想象。”

苏汜挑了挑眉。修长的手指不自觉地抬起,缓缓落在面前的桌案上,桌案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哒哒”声响,那声音在这安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

他忽然笑了,笑声很轻,但伴着敲击的声音却显得很奇异,“李刺史,我知你在摇摆。可民众与门阀积怨已久,与你一般摇摆不定的人又有多少?陈胜吴广虽力微,可奈何天下不满暴秦已久,此时揭竿,万众一心,便无所不摧。同样,大邺如今内忧外患,皇族对抗门阀士族已久,乱世已起,又何尝不是良机?”

李铭显然是被说动几分了,点了点头,饶有兴趣地道,“殿下此言不错,我也正有此意。可是……不知我有一言,殿下可介意?”

苏汜笑了笑,“但说无妨。”

李铭内心仍有纠结,便抿了口茶,茶香冲入他的口腔,让他冷静几分,“道理我都懂,只是道理不够,还需现实。”

苏汜便懂了。对方已然认同自己的道理,现在需要的只是用合适的条件说动对方。

“李刺史消息灵通,不会不知道,我与槊北交好已久,蓟军亦然为我所用,此乃兵权。” 说着,他用手指比了个“一”,“我此行来寻你,便是得了许兄的引荐,有了许兄和尚兄的支持,还怕行动不便,消息不通吗?此乃信息、人脉。”

李铭盯视着苏汜比出“二”的手,没有反驳,温顺地等待着他的下文。李铭明白,该聆听的时候要聆听,但对方显然是怀着诚意来的,所以该反驳的时候亦要反驳,毕竟没人想要一个不可控又没有自主想法的盟友。

“第三,”苏汜手指变幻,此时此刻,目光炯炯盯视着李铭,却嘴角带笑,显得威严又不失谈笑风生。李铭被他盯视得有些发热,只觉那目光如影随形,令他不可忽视,耳畔响起悦耳又清冽声音,勾人深思。

“门阀士族早已失了人心,流民频起,不就是为了想吃饱一口饭吗?中原十三州,如今只需一人振臂一呼,天下民众云集响应,反叛者便会为我们所用。民心,我们最不缺的就是民心!”

正是如此。上官容与他利益一致,自然可以代表他这一派。她多年间四处奔走,行侠仗义,多为百姓爱戴;而江楚更不用说,自小受尽颠沛流离之苦,这些年里,不是在苏汜身边待着,就是在扶危济困、仗义疏财。他们的所作所为,百姓自然看在眼里,谁能给上一口饭吃、一件衣服穿,便就是好人,好人要为他们而战,哪有不追随的道理?

李铭听到此处,不禁暗自皱眉。苏汜所言是不错,但这每一条都触动了门阀士族的核心利益,盘根错节了这么多年,一朝拔除,岂是易事?

他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殿下此言不错,可我仍有疑虑。若洛州率先表态,便是首当其冲,您……又如何保证洛州百姓安全呢?” 李铭的目光在迟盏临和苏汜之间来回游移,眼神中不无游移。

迟盏临轻轻一笑,似乎早料到李铭会有此一问,“李刺史所言甚是,蛰伏多年,一朝变革。朝廷中我们势力不少,若再有舆论进行煽动,加之人脉关系,譬如惠州、衢州二州便可为我们所用。槊北侵扰平息后,便有了兵权上的支持,而门阀与万西交好,猷东尚未表态,从表面实力上看,是相差无几的。可若是论民心呢?可别忘了,秦为何二世而亡。”

李铭避开了苏汜与迟盏临的目光,又抿了一口茶。茶已经见底了,可他仍是口干舌燥,思绪纷乱。这样上好的茶,茶香在口腔蔓延,悠长的苦涩与香气竟为他添了一把火,心中沸腾,不知道热血上涌,还是惊疑不定。

李铭努力地扫清自己的思绪。他也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了,热血意气理想,这些早已不复存在,审时度势才是最重要的。他还不能表态,最起码现在不能,见机行事,才是他的一贯作风。

可他却不能否认,自己被苏汜说动了。那遥远的记忆与少年时光,隐隐约约仍在眼前。

见李铭半晌不说话,江楚似乎有些坐不住了,急急地开口,声音在凝滞的空气里宛如炸雷,惊醒犹在梦中之人。

他一下子拍案而起,神情悲愤,“李刺史,殿下心怀天下,为了黎民百姓的安危,不惜以身犯险。您身为朝廷命官,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理应与殿下站在一起。如今国家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正是您一展忠义、报效国家之时!”他说得是如此单刀直入,不留余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