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覆折棠 > 第33章 今夕(二)

覆折棠 第33章 今夕(二)

作者:月亮与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7 23:14:25 来源:文学城

正值六月,艳阳高照。湛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只有那日光照耀着。顾景跪在地上,双膝早已失去直觉。他记了时辰,已经过去半个时辰了。

面前放了一盆冰,是里面那位担心他撑不住倒下特意给他的‘赏赐’。其实天气不算很热,只不过他一直跪着。哪怕面前有冰也没用,现在里衣早已被汗水浸透。

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同里面那位这般对峙了。顾景抬头看了眼天,亮得很,让他睁不开眼。

“咳咳咳。”

他忍不住低头咳嗽,外头有风,他很早之前就吹不得风了,一吹风就容易咳嗽。

两旁的官员见他咳嗽,立马关切问他。他没说话,只是摆了摆手,依旧跪得笔直。

没过多久,朱公公从里面走了出来:“顾相,陛下让你进去。”

他在宦官的搀扶下起身,刚一站起来,又很快的倒下。好在身边的宦官机灵,立马扶住了他。他的双腿已经没有力气了,全靠两边的宦官支撑着。

他又忍不住咳嗽了两声,他的身体在告诉他,他已经老了。顾景自嘲的笑了笑,想当初他带着阿棠去考察民间,他还能下田犁地。如今才跪上半个多时辰,却是站也站不起来了。

他颤颤巍巍地走进殿中,宋弘和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他。顾景没抬头,刚抬手准备行礼时,就听见上面传来声音:“不必行礼,顾相身体不似从前,还是坐下吧。”

话音刚落,一旁就有宦官端来一把椅子放在他身后。顾景俯身行礼,却没坐下:“臣不敢当,变法一事还望陛下三思。”

宋弘和抬手止住了顾景的话,悠悠开口:“顾相还是坐下说话。”

顾景顿了几秒,行礼谢恩:“多谢陛下”,然后才坐了下来。

见他坐下,宋弘和才慢悠悠地开口:“顾相刚刚说变法一事,要朕三思?”

顾景答道:“陛下,雍律运行多年从未出现过大差池。变法变数太多,西晋又虎视眈眈。此时变法易引发朝局不稳,臣恳请陛下三思。”

宋弘和沉默片刻,然后将一封折子让宦官给了他。

“顾相说雍律并未出现大差池,那你看看,这是什么?”

顾景接过折子看,里面是太常寺协律郎刘植被杀一案,刘植家人上书的控诉。案件已定,其实这封折子理当到不了宋弘和手上。但是刘植有位在后宫中的妹妹,外加陛下本就有心在此事上做文章。顾景心中早有预料,所有也算不上多么惊讶。

宋弘和继续道:“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刘植的家人一次又一次的上书。雍律若是完善,便不会有此事发生。并且这还只是闹到朕面前来的案子,类似案件不知还有多少。”,宋弘和停了停,话语中带着审视:“顾相作为参与者,难道觉得自己所著便是最好吗?”

“臣惶恐。”顾景立马站起来躬身回答,“雍律虽有不完善,但整体有助于大雍。变法一事风险极大,背后需耗费众多人力物力,大雍此时折腾不起啊陛下。”

宋弘和鼻息间传来一声轻笑:“顾相的意思是,朕既已知律法存在漏洞,也不应该去动,任用漏洞坑害百姓?”

“臣不敢。”顾景脸上虽惶恐,心中却想得很多。其实刘植一案哪有那般沸沸扬扬,此案刘植本就有错在先。只不过皇帝说严重,那只能严重。他继续道:“臣斗胆提议,陛下既觉得雍律有漏洞,不如下旨完善雍律。既免去了变法风险,也能利于百姓。”

宋弘和再次沉默,他眉头微皱,好似真的在思考。但顾景却知道,他不过是在表露一副这样的模样罢了。

不知过了多久,顾景才听到宋弘和淡淡的声音:“可是这些怨气,朕又该这么平息呢?”

转了一圈,终究还是来了。他跪在门口时就在想,宋弘和究竟想干嘛。思来想去,只有一个答案。他绕这么大一个圈子,不过是想不损害他的形象的同时,又逼他一把。

宋弘和看见下面的人将衣服撩起跪下,然后双手缓缓伸向头顶的乌纱帽。顾景就这么看着宋弘和,宋弘和在他手伸向乌纱帽时。眼睛微微眯起,露出鹰隼般犀利的眼神。

顾景将乌纱帽取下,双手放到自己面前的地面上。然后俯首道:“臣自知立法疏忽,今自请辞官回乡,还望陛下恩准。”

宋弘和站起身走到顾景面前,他捡起被放在地上的乌纱帽,然后一只手将顾景扶起:“顾相这是何必,怎么能因为这件事就辞官,朕不允。”

说罢便拿起乌纱帽,想重新戴到顾景头上。

顾景躬身,错开了那顶乌纱帽:“陛下,臣已年迈。对于朝政,早已有心无力。如今还乡,乃臣深思熟虑后的决定,还望陛下恩准。”

宋弘和眉头紧皱,盯着顾景看了许久后才开口:“既然顾相心意已决,那朕允了。”

“至于顾相所言变法一事,朕会再想想的。”

“多谢陛下。”

宋弘和看向顾景,语调闲散,意味深长地开口:“其实顾相于朕,当初还有一场师生的机缘,只可惜……”

顾景面不改色地答道:“是臣无缘做陛下的老师。”

宋弘和笑了笑:“无妨,朕在位这些年,从顾相身上学到很多。虽非师生,却早已胜似师生。顾相回乡当日,朕定亲自相送。”

“臣多谢陛下。”

顾景踏出宣和殿的那一刻,心中第一想的,竟是终于逃脱这座囚牢了。他自少时读书开始,便立志报国。入官场之后,也满脑子想的是怎么能让大雍国泰民安。不知从何开始,这京都与他而言就是一座囚,但是他又不得不待在这里。

现下辞官其实尚不在他计划之中,但是无妨,就当是顺水推舟了。接下来,该做点别的了。

回家的路上,顾景只觉得自己脚步都轻快了些。他一回到相府,他的孙子顾修然便立马上前扶住他。

“祖父双膝可还好?大夫早就在候着了,祖父先让大夫看看。”

顾景没有拒绝。

大夫很快看过,膝盖已经红肿。年纪大了,便看着严重些。大夫给开了点涂抹的药膏,嘱咐要静养。等大夫走后,顾景屏退众人,只留下他和顾修然两人。

“子真,祖父今日已自请回乡。”

顾修然脸上无半分波澜,他拿出刚刚大夫留下的药膏,一边轻缓地替顾景上药答道,“猜到了,我已经吩咐张伯了。府中很快就能收拾好,等祖父伤好了,差不多就能动身了。”

顾景看向面前的孙子,他正动作轻缓地替他上药。

其实对于顾修然,顾景很是愧疚。明明有着一身的才华,却因为他的原因,只能借口体弱,不能入仕。又在得知他的筹谋后,毫不犹豫支持着他。别人像他这般年纪,早已入仕,或者有着佳人相伴,好友同行。而顾修然却只能带着这座相府之中,难得有个知心好友,却又不得不疏远。

他将手抚上顾修然肩头,然后轻轻拍了拍:“子真,是祖父对不住你。”

顾修然这才抬眼看向顾景,“祖父所做亦是子真所想,子真无怨无悔。”,眼眸中闪烁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光芒,“只是祖父这些年,辛苦了。”

顾景看向远处,一眨眼二十年过去了。不知从何开始。朝堂之上不再是为了大雍,为了百姓,而是官员之间尔虞我诈。他在朝堂上殚精竭虑这么些年,同宋弘和的关系日渐僵持,早已力不从心了。

宋弘和这人,向来是爱惜自己的羽翼,永远不愿让自己做恶人。明明就是想让顾景辞官,却又不说出来,反而借变法一事逼他。刚刚在殿外跪着,又借口担心他的身体扛不住热气,给他备了冰。就连进了殿,还要装模做样的让他坐下聊。

自宋弘和即位之后,性子愈发暴躁多疑。大雍如今还能尚在正轨,无非是先帝在位时打下了好的基础,留下了一批可用的人。若是皇帝能和先帝一般,那大雍定不是现在这般模样。

他叹了口气,似夹杂了千言万语。

顾修然给顾景涂了药,不忍地看着那红肿发紫的膝盖:“祖父明日告假吧,不要上朝了。”

顾景摇头:“明日必须去,我若不去,所有人都会知道我在陛下那吃了苦头。事到如今,这点苦不算什么。”,他指了指书案,“去帮我拿纸笔吧。”

既然要辞官,很多东西就要安排好。

……

第二日江淮直去上朝,他本以为老师今日会告假。毕竟昨日据他的眼线来报,老师是被两个人扶着回去的。却没想老师还是来了,脸色平淡。若非是走路时脚步虚浮,完全看不出有什么事。

等陛下来后看见顾景在,还特意让人给他搬了椅子让他坐下。语气关切,好似昨日两人的对峙只是一场梦。

江淮直低着头,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像游丝,他抓不住。

直到他听到台上的声音响起。

“昨日变法一事,朕思考后觉得此时并非良机。但雍律确实尚有不足,朕昨日和顾相商定后,觉得将雍律完善一番。”

话音刚落,台下的官员便开始交头接耳,但总归是不像昨日那般情绪激烈。

“至于人选嘛。”,人群又很快安静下来,宋弘和扫视着所有人,然后漫不经心地开口,“宣王。”

忽然被提及,宣王宋泽一时有些错愕,呆滞了几秒后才反应过来上前行礼:“儿臣在。”

宋弘和道:“完善雍律一事就交给你负责。”

这句话像是平地一声惊雷,炸响在每个人心头。雍律为国之根本,却交给了宣王。本来就有传言说陛下喜爱宣王,欲将皇位传于宣王而非太子。如今更是将这般重任交给他,莫不是着东宫之位当真要易主了?

每个人心中都各有思量,眼神相互交错。而太子宋玄祁却是一脸波澜不惊,像是丝毫不在意一般。

宣王听到后立马欣喜道:“儿臣定不负所托。”

宋弘和点了点头,然后伸出手指了指江淮直:“江淮直,你同宣王一起。”

又是一记重响敲在每个人心头,他们不敢看皇子,但是看看江淮直还是敢的。宋弘和话刚一说完,江淮直就感觉四周的目光全部落在自己身上。他克制好表情,往身旁走上一步行礼。

“臣遵旨。”

江淮直顶着那些目光,其中有不满,有疑惑,也有艳羡。雍律交予他,无论是哪边其实都有不满。但是却无人敢提出,先不说其它人,汪兴贤也不敢提出异议。

因为江淮直有资格,他是近些年来最年轻的状元,哪怕很多人不满,但也无人敢质疑他的才华。由他修法,情理之中。

散朝之后宣王走到他面前同他寒暄,商量需要从何开始,需要那些人员。语气亲昵又高兴,倒是有几分吧他当自己人的感觉。

老师从他面前走过,江淮直着他的身影。顾景似乎有所察觉,也朝他这边看了一眼,只是脚步没有半分停顿。

那一眼不同于之前的那般平淡,眼神里带着些许光芒是一种熟悉的目光。两年之前,江淮直于朝堂之上接到第一个重任之时,老师就是这边拿看他的,是一种期望。

“江大人?”宣王见他没反应,开口唤道。

江淮直回过神来:“臣听从陛下安排。”

宣王笑了笑:“那我先拟一个名单,江大人若是有合适的人选记得和我讲。”

“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