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扶云直上九万里 > 第119章 李凭云回来了2

扶云直上九万里 第119章 李凭云回来了2

作者:佛罗伦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06 11:40:59 来源:文学城

赵鸢算准了李凭云这次是抱着一击必中的决心,他一定调动了所有人手去夺狼首山,如她所料,三天后,手下从元阳县带来了一批“俘虏”。

她把他们安置在北都军营,逼利诱几句,便套出了话。

“徐知春”三年前带着大乘教的人前来元阳县布道,他能预知天命,好几个谶语都应验了,再加上他断臂、眉心开天眼,元阳县从上到下,都深信他和大乘教是上天派遣下凡布道的神仙。

徐知春来元阳县的第一年,只做了一件事:教书。

他带出了元阳县史上第一位乡贡,被薛县令聘任为衙门主簿。

其人不但和善,更是身体力行带着百姓一起耕田,元阳县百姓才不至于饿死。后来,又是他拔掉了薛彦这个□□幼女的毒瘤,元阳县百姓更是对他爱戴有加。

赵鸢相信李凭云选择元阳县这个地方落脚,是看中了这里偏僻隐蔽,暗中养兵不易被发觉。大乘教,就是他养兵的掩护。

可李凭云终究是个书生,又没上过战场,凭他一己之力真的能神不知鬼不觉养这么多兵?

赵鸢很难不怀疑他有别的帮手。

她已经在元阳县百姓跟前露面了,元阳县百姓认定她是要对付“徐知春”,不肯给她透露更多。赵鸢午睡前,吩咐淳于去和他们套套近乎。

淳于长了一张亲和的娃娃脸,讨老人家欢心,他不负赵鸢所托,带来了一个重要消息。

“有个阿婆自称是大乘的教忠实信徒,她说自己给大乘教教主夫人接生过,她见到的那个教主,虽然带着面具,但人是健全的,应该就是他的帮手。”

赵鸢手扶着粥碗的碗沿,“李凭云这个人,话虽不多,但及会操纵人心和煽动别人。”

淳于被赵鸢捡回去的时候,“李凭云”这三个字是被禁的,后来除了赵鸢,长安再也没人提起过这个名字,他对李凭云的印象,仅限元阳县的两次往来。

“赵大人,我和他打了两次交道,感觉是个平庸之辈,不像你说的那么厉害。”

赵鸢指向自己:“我,你觉得厉害么?”

淳于想到当年赵鸢一招偷天换日把自己从刑场上换下来,天衣无缝,毫无破绽。她有主见,有胆识,有格局,而且心思极为缜密,怎能不厉害?

淳于他们这些死士都常为她打抱不平,若她是个男子,官职绝不会止步于五品,定有更大的作为!

“你可是赵大人,当然厉害。”

赵鸢道:“都是李凭云教的,而且,我还不是他最得意的作品。”

“赵大人,作品这二字...是否不大恰当?好像把你自己当个物品一样。”

赵鸢语重心长道:“李凭云是个心无旁骛一心成事的人,而成事的代价,是泯灭人性。”

“我觉得,也不必太过忧虑。大邺江山将士万千,他们只有几千人,无异于以卵击石。”

这引起了赵鸢的另一个疑问。

李凭云断然不会做以卵击石的事,就算他真有本事攻下太原,朝廷将士千万,夺回太原简单如碾死一只蚂蚁。

那么,他到底何来底气攻打太原?

他手上一定有其它筹码。

淳于吃罢饭,换赵十三来吃饭。

赵十三囫囵喝了粥,一言不发盯着她。

赵鸢:“嫉妒我天生丽质么?”

赵十三心底里认为自己是个女人,他比淳于那臭男人更懂赵鸢此时的心理,赵鸢此时心理一定不好受。

他心里算盘打得响,赵鸢若投奔李凭云了,他就去投奔刘颉,他们都得偿所愿。

“你想投奔他,是人之常情。毕竟,当年你就对他爱得死去活来。”

赵鸢抿唇笑了笑。

“我投奔了他,与陛下为敌,与赵家为敌,若他输了,我除了能落一个痴情的称呼,一无所有,比当年还惨,若他赢了,我便落一个叛徒的名声,对了,你猜他对我的喜欢究竟有几分?他这人薄情,就算没别的女人,能给我的情,最多也不过三两分,我投奔他,图什么呢?”

“你是个女人,能不能感性一些?”

“你也当了这么多年女人,难道仍然认为女人就只有感性?肤浅啊。”

“不论如何都好过现在这样进退两难。长安谁不知道你是李凭云的寡妇?李凭云造反,谁会认为你无辜?”

“我觉得,这反而事件好事。”赵鸢说,“从此以后我不用再背负他的仇恨了,也不用想着怎么和陈家人斗,怎么和陛下斗,我只要踏实本分地守护百姓,做好我臣子分内之事,从此往后每一天,都心安理得。”

赵鸢吃了两口,惦记起了被抓来的元阳县百姓。

虽然她对这些百姓礼遇有加,可他们把她当恶人。若不慎重对待它们,背扣上“虐待百姓”的污名,她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赵鸢一改之前作风,换了身温柔的女装,画了平易近人的妆容,一边用篝火欢迎百姓,一边卖惨。

她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个寡妇,声情并茂讲述着十年孀居,众叛亲离。此举效果甚佳,几个闹得最凶的妇人也开始安慰她了。

“妹子,你还年轻,能生养,找着合适的,还能再嫁。”

“是啊,你瞧你,出身这么好,还怕找不着男人?实在不行,就回娘家。”

赵鸢见大家对她不再敌视,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元阳县不是个适合居住的地方,今年水灾,明年又旱灾的,我理解大家不愿背井离乡,但我赵鸢是朝廷的官员,让我看着眼睁睁看着你们受灾,我良心何在!诸位若真怜惜我,就请好好为你们自己和子孙后代考虑!”

“你让我们背井离乡,我们世代都在元阳县,还能哪儿去啊?”

“我舅公梁国公,镇守青云川,青云川是个世外桃源,四面是看不到尽头的青山良田,若元阳县父老乡亲们不在意,我明天一早就派亲信送诸位前往青云川安家立业。”

饶是元阳县的老百姓,也听过青云川的好。

赵鸢见他们态度有了改变,又把太原局势夸张地转述给了他们,老百姓一听要打仗,恨不得立马逃到安稳地方。

而这个安稳的地方,非青云川莫属。

百姓安稳,赵鸢心中大石落地,她命淳于亲自护送他们前往青云川。

“此次前往青云川,一是给元阳县的百姓一个容身之所,二是劳你问我舅父借兵,得在朝廷知道太原情况之前让李凭云撤退,若不然太原因我失守,我只有死路一条了。”

淳于道:“赵大人,有我在,你就放一百个心。”

赵鸢揶揄赵十三:“学着点儿。”

赵十三一反常态,不但没顶嘴,更是一脸忧心忡忡的模样。

赵鸢:“你最近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没有啊,可能是那个欧阳天天给我献殷勤,怪心烦的。”

第二日一早赵鸢送百姓出城门。百姓人数不多,不足百人,她为了表达诚意,亲自站在城门前给他们分发路费。

“诸位,这都是朝廷的心意,等大伙儿到了青云川,一定要安居乐业!”

路费从何而来?自然是从太原的银库里拿的。这陈望山看着老实,其实也没少捞油水。

赵鸢发钱发的正起劲,人群里传来一声婴儿啼哭。

怎么会有婴儿?

赵鸢朝啼哭声的方向看过去,一个裹着头巾的妇女,背上背着一个孩子,手里还牵着一个。

女人的脸被头巾挡着,看不见面容,但赵鸢一眼认出她手里牵着的那个孩子!

那正是当初在元阳县衙喊李凭云作“爹”的孩子!

赵鸢吩咐赵十三,“把那对母子请过来。”

赵十三不情愿道:“你小心吓着婴儿。”

“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太不容易了。”

“那就给他们多发点银子呗。”

“你为何不愿意带她们过来?”

面对赵鸢的质问,赵十三想不出反驳的借口。是的,那母子三人,是茹娘和刘颉的两个孩子!

当年在晋王府,赵鸢见过茹娘,后来她去接晋王府囚犯,明知茹娘不在其中,却放过了她。她看到茹娘的脸一定会想起来!若是知道茹娘还活着,以赵鸢的推断能力,肯定会推断出刘颉还活着。

“算了,不用请了。”赵鸢说完,亲自走向茹娘。

茹娘也怕被赵鸢认出来,她低着头说,“女相公,孩子可能是困了,睡着就不哭了。”

赵鸢还没看到茹娘的真面目,她蹲下来,平视着昭哥儿:“你认识李凭云么?”

昭哥儿:“我娘不让我说我认识亚父。”

茹娘:“...胡说什么!”

茹娘着急去捂昭哥的嘴,反而出卖了她细腻光洁的手。

“好漂亮的一双手。”

昭哥儿脸上长着一对大酒窝,赵鸢似曾相识。

她站起来,盯着茹娘露出来的眼睛。

茹娘背上的嘉贤哭个不停,她越来越紧张了。

赵鸢从腰间拿出帕子,递给茹娘:“你出汗了。”

“谢谢女相公...”

茹娘擦汗时,赵鸢轻描淡写地吩咐手下,“请这位夫人和两位小公子回军营。”

她本没有认出茹娘来,请他们回去,是因为笃定他们认识李凭云,打算放他们回李凭云那里。

但当手下押送茹娘的时候,昭哥儿以为他们要欺负母亲,上前去推人,结果推到了茹娘,茹娘的头巾散开,露出一张柔美的面孔。

赵鸢在记忆里找寻着这张脸孔。

陇右,凉州,晋王府,她被软禁,晋王的妾室曾帮过她一回。

“你是茹娘。”

“女相公认错人了。”

“娘,她知道你名字!”

赵鸢挑眉:“你儿子么?”

茹娘可真不想承认这是她儿子。

“昭哥儿,拜见女相公。”

赵鸢心说难怪觉得这小男孩的大酒窝眼熟,原来是遗传了晋王那莽夫啊。

不对...

晋王十年前就被抄家处死,这个孩子怎么看都不到十岁啊。

难道茹娘当年逃出生天,思念成疾,找了个晋王替身?真没料到茹娘对那莽夫竟是真情。

不,不对!

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十年前茹娘和李凭云素未谋面,如今她的孩子怎会认李凭云作亚父?那这孩子的亲生父亲又是谁?

赵鸢朝茹娘作揖道:“多年前,多谢夫人相助。”

茹娘说:“我也没帮你什么,当年你将我从囚犯名单中抹除了,是我该谢你。”

“夫人,李凭云对太原虎视眈眈,而且捉了太原太守做人质,我作为朝廷监察御史,巡查至太原,守护太原城是我职责所在,委屈夫人随我回军营了。”

赵鸢说的也不算委婉,茹娘和赵十三都听出她的意思了,她是要拿茹娘和这两个孩子当人质,交换陈望山。

赵鸢吩咐道:“十三,有劳你照顾茹夫人和她两位公子。”

赵十三颤巍巍道:“是。”

赵鸢骑马走在前面,赵十三押着茹娘,跟在队伍后面。

茹娘边走边说:“胡十三郎,王爷对你恩重如山,你若泄露王爷的秘密,天打雷劈。”

赵十三心不在焉道:“不用我泄露,她让我照顾你的时候,就猜到了。”

昭哥儿一脸期待:“娘,猜谜语吗?”

茹娘提起昭哥儿衣领:“从此刻起,你不许说话。”

赵十三说中了一半,赵鸢是猜到了,不过她猜的不是刘颉没死,而是猜刘颉还有个同胞兄弟。她去欧阳刺史那里询问过,欧阳说没听过先皇除了晋王,还有其它胞弟。

她绞尽脑汁也没想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于是放弃了猜想,直接派人送信去了狼首山,提出以茹娘母子换陈望山。

狼首山,军营。

李凭云一个没看住,刘颉已经拿剑砍了信使。

李凭云瞥了眼地上的尸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王爷真是有肚量啊。”

那把刺穿尸体的剑上,串着一封来信,李凭云弯腰辨认,一看就知道是赵鸢的字。

“茹娘与二子,二选一,换陈望山。”

“天下最毒妇人心,李凭云,这回老子拿赵鸢祭旗。”

李凭云若无其事地勾唇一笑,语气中甚至有几分得意:“不愧是我教出来的。”

上一节缺节都没人发现,你们可能是真的没有关注剧情。

如果没有看剧情的话,请停止给我的投雷营养液之类的打赏行为~

虽然我天天想赚钱,但在这只是个遥远的目标。比起这个,写文大抵还是想看看自己情节把控能力和写的东西能有多少共鸣。

你们已经花钱买vip了,我是有收益的,投雷就不必了,你们的钱也是钱,我接受自己写的不够吸引人,但是不接受大家因为同情作者本身而打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9章 李凭云回来了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