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鸢走后,刘颉气冲冲跑来和李凭云算账。
“李凭云,你们晚上都钻一个被窝了,你跟我说太原虎符没有到手?”
若非儿子昭哥儿在,刘颉已经撸袖子揍人了。
李凭云捂住昭哥儿耳朵,“别在孩子跟前说这么直接。”
“谁又被炮仗炸了嘴,一派胡言呢?”茹娘抱着襁褓里的婴儿走过来,剜了一眼刘颉。
刘颉又看一岁大的小儿子不顺眼了,“老子一岁的时候都能跑了,这小子这个岁数了,既不断奶,又不会走的。”
茹娘把嘉贤交给昭哥儿,“昭哥儿,今日你亚父来,娘要亲手做几个菜招待,你照顾嘉贤,神经病抱他我不放心。”
等茹娘走后,刘颉拇指朝向他,对李凭云和昭哥儿说,“男人再威风,回家也得尊重妻子。”
昭哥儿问:“阿爷,你那么怕我阿娘,她救过你的命吗?”
刘颉和李凭云相视,“我家昭哥,比死在那贼婆刀下的刘家人聪明多了。为了我儿子,我也要杀回长安去,只是如今到手的太原虎符飞了,实在可惜啊。”
李凭云从昭哥儿手里接过嘉贤,“有我在,无需虎符,稳得太原。”
“李凭云,你还记得我昔日的封号么?”
“晋王。”
“太原是个什么地方,大邺没人比我清楚,你太狂了。”
“王爷乃先皇胞弟,先皇驾崩,太子无能,理应王爷继承皇位。王爷封地晋中,本是太原之主。此番夺取太原,是天时地利人和。”
刘颉是着实佩服李凭云。
当年没杀他,好像是上天有意为之。
他抱起瓷实的昭哥儿,“李凭云,我信你。我儿叫你一声亚父,你就是我兄弟。此次捉了陈望山,我亲自断他右臂,替你报仇。”
“我的事无需你们挂心。”李凭云看向昭哥儿,“昭哥儿,你爹精神不正常,说的都是胡话,别学他。”
...
赵鸢一行人来太原的时候,陈望山恰好在别地巡查,陈望山收到消息,提前一天在太原城外的狼首山迎接她。
太原太守陈望山和赵鸢三年前共同患难过,赵鸢前几日路过太原,他去了外地,知道她要再次前来太原,陈望山特地于狼首山相迎。
三年前赵鸢去泰山监工女皇功德碑,路过太原,恰好赶上了狼首山匪乱。
彼时陈望山任行军副司,剿匪有功,赵鸢向女皇递了句话,陈望山便成为了大邺最年轻的一位太守。
晴天白云,赵鸢想起女皇。
她不是好人,越是伴她身侧的人,越知道她是要下地狱的。但是,在她统治期间,大兴科举,重用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真正打破了自魏晋以来“上品无寒士”局面。
九年前,大邺第一次举办武举,孤儿出身的陈望山一举夺魁,成为科举第一位武状元,开天辟地。
赵十三小时候在军营里讨生计,被兵油子骂娘娘腔,倍受欺凌,陈望山生得浓眉大眼,像极了那些欺负他的人。他没好气地说:“隔这么老远我就闻到汗臭味了。”
赵鸢道:“这几天,委屈你当几日哑巴美人。”
陈望山今日迎接赵鸢,是为私交,身边只带了寥寥几人。
赵十三感慨:“现在真是什么出身的人都能当将军了,想当年,都是有家世背景的人才能领兵打仗,我没赶上好时候啊。”
赵鸢说:“你若想参加武举,我可以推举你。”
“算了,跟你说着玩呢。当官多累,我才不当官呢。”
陈望山迎了过来:“赵大人,许久不见不见。”
陈望山长着一张四方四正的国字脸,目光如炬,正气凛然。
赵鸢在马背上对他作揖,
陈望山向她回礼,他回的,是学生给老师的礼。
赵鸢道:“陈太守折煞我了,我不敢当此礼。”
陈望山道:“九年前,你推举我参加武举,三年前,你在陛下面前为我请功,你是我陈望山这辈子最大的贵人,我只嫌礼数太轻。”
九年前...赵鸢使劲想了一番,才能想起九年前的事。
那是李凭云离开她的第一年,当时她还没从李凭云的事中走出来。
当年她在雪中求来了女皇怜悯,女皇许她回刑部做官,伺候她再也没有面圣的机会。作为一个平庸的小吏,她想要面圣,唯一的途径是兢兢业业,有幸十年八年就能面圣,不幸的话一辈子都爬不上皇宫的台阶。
她兢兢业业一年,仍只是典狱司的主事官。当时正是武举筹备期间,赵鸢被派去京兆府接犯人,恰好赶上了京兆府审理一桩斗殴案。那位赤手空拳干倒大半个长安鬼帮的被告,正是陈望山。
她听闻此人“战绩”,心中谋起一计,四处借钱贿赂了京兆府的人为陈望山开罪,又以自己的名义推举陈望山参加武举。
陈望山一举成名,获得女皇赐姓。而她的名字,终于又一次进入女皇的眼中。
见到陈望山,赵鸢不免要想起那一年的武举。当时她忙着向前赶路,试图逃出李凭云带来的阴影,如今再一回首,得见全局。
武举并非女皇多年筹备的一项壮举,而是为了解决时弊的救急之策。
李凭云还在朝中的那年,辅佐女皇废除私兵制,裁军助农,这些举措最直接的弊端,是造成朝中无武将。
于大邺,甚至于史书,这都是一桩壮举。而于赵鸢,这只是李凭云残存的阴影。
江山代有才人出,十年已过,现在已经无人提起那三个字,大邺有关于他的文字,不过是刑部卷宗上的“杀人者”三字。
“赵大人...”陈望山见她出神,停顿了会儿,“我在营地备了接风酒。”
赵鸢道:“我近日精神不大好,怕是不能饮酒。陈太守,此次我受元阳县信任县令徐知春所托,向您求个批准。”
她将李凭云要迁县的事说给陈望山,陈望山听罢,摔了杯子:“这个徐知春,知道迁县是多大的事么?竟敢出这种馊主意!”
陈望山摔杯的动作令赵鸢蹙起眉头,她不由想起李凭云,他好像从未发怒过。不论命运给他什么难题,他都坦然接受。
她离他,还是有些距离的。
“平县在晋水中游,是整个晋地的命脉,我看这个徐知春不简单。”
赵鸢听陈望山这么一说就明白了。李凭云要迁到平县,的确另有目的。
果然是在骗她。
发现真相一刻,赵鸢并不恼怒。她模仿着他的思维过了整整十年,怕是比李凭云都更懂他自己。
他虽是读书人,却师承草泽万物,思想不受世俗陈规侵扰,一心问事。旁人于他,只有两种类型。
有用之人,或是无物。
赵鸢道:“徐县令也是怕今年若逢大雨,元阳县会遭难。既然迁县一事事关重要,便找个借口回绝他吧,不过,灾害是要预防的,不如就请徐县令派充足的人马前往元阳县,修渠引水,防患未然。”
陈望山觉得很奇怪:“这个元阳县,在整个太原府都籍籍无名,你怎会知道有这么个地方?”
赵鸢道:“一年前,徐知春写信给我,告发彼时的县令薛彦,来往了两回书信,我便对这个地方多留意了一番。”
若一年前她知道徐知春就是李凭云,那么,一年前她就该来了。
在狼首山军营吃罢午饭,陈望山提出要带赵鸢去猎场看看。
狼首山是历来帝王秋狩之地,但女皇茹素,不喜杀害飞禽走兽,便取消了这个习俗。
陈望山带着赵鸢一行人来到猎场,赵鸢已将他的意思猜到了七八成。
“赵大人,狼首山猎场空置多年,但每年依然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维护,你可否替我探一探陛下的意思,看这猎场,是不是该关了?”
赵鸢道:“秋狩象征着宗室的威严,关闭狼首山猎场,就意味着宗室彻底倒塌。”
陈望山说:“我不管这是陈天下还是刘天下,我只晓得,这破猎场让太原百姓怨声载道,这猎场一寸草,比百姓一家人都要尊贵,这像话吗?”
赵鸢说:“不像话又如何?百姓苦了千秋万世了,他们苦的根源,不是这个猎场。陈太守,帝王好过,百姓不一定好过,但帝王不好过,百姓一定不好过。”
“不好了!”伴着号角,士兵大喊道,“有人突袭营地!”
赵鸢和陈望山面面相觑,陈望山道:“赵大人,我要去看看是哪个胆大包天的敢突袭我的营地,你先带着你的人进城,待我擒着逆贼回城见你。”
赵鸢一个文官,自知帮不上忙,只能叮嘱他注意安全,但话还没说出口,人已经飞出去了。
赵十三道:“这莽夫。”
赵鸢心里有不好的预感,她吩咐淳于:“你带人去支援陈望山。”
“不行!”赵十三立马反驳。
赵鸢和淳于:“为何?”
赵十三:“...万一...他们是冲你来的呢...对陛下来说,你的命比陈望山金贵。”
赵鸢道:“若是冲我来的,何必放我离开元阳县?”
说完这句,她才迟钝地意识到自己错判了李凭云的目的。
李凭云的计划,根本不是利用她迁入平县,而是利用她把陈望山引出太原城!
开局败阵,赵鸢攥紧马鞍,脸色冰冷。
可是...他一个只会握笔的书生,为何要抓陈望山?抓了陈望山又有何用?
赵鸢当即做出决策:“淳于,将咱们的人分成两部分,你带一部分去支援陈望山,我带着剩下的兄弟进太原找援兵。”
淳于道:“是,赵大人,你也小心。”
淳于等人离开,赵鸢立马带人朝太原方向驶去。快进城时,她突然停下来,唤来另一手下。
“你带人去元阳县,不论县里有多少人,都活捉回太原。”
赵十三怕赵鸢发现刘颉还活着,他试探道:“为何又来这么一出?”
“我疏忽了。”赵鸢默默说,“李凭云已经说过了,元阳县每十年一次大水,几乎举县淹没。按常理来说,绝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多人口,唯一的可能,是这些人口都是后迁来的,淳于说过衙门的捕快深藏不漏,有可能连这个衙门都是伪造的。既然他现在出手,大概率是已经离开了元阳县,我猜,现在元阳县里只剩原住民和老弱妇孺了。”
赵十三说:“你这猜的也太离谱了吧。”
赵鸢只是淡淡说了五个字:“他是李凭云。”
只要有足够的粮食,伪造一个县城并非难事,而李凭云是个天生的策略家,对他而言,这些都是像游戏一样轻松的事。
赵鸢进入太原城,去了一趟刺史府邸,却被告知欧阳刺史这几日不在城中。或许是被她困在内心深处那个软弱的赵鸢作祟,她生出疯狂想要逃回长安的冲动。
她喃喃自语:“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但在太原城等了一夜一天,终于等来了陈望山的消息。
陈望山被生擒,贼匪占据狼首山,直逼太原城。
赵鸢昨夜一夜未眠,脸色憔悴,嘴唇没有一丝血色。
这一切好似只在电光火石之间就发生了。
好像这十年只是一场梦,她终于睁开眼,清醒过来,迎头而来的又是另一场动荡。
太快了,快得...她深知没有机会向人诉说这一场梦。
赵十三见赵鸢如此憔悴,心里内疚。但他曾经立誓,誓死不会出卖刘颉,他对刘颉未死一事守口如瓶,装作对城外逆贼一事毫不知情:“”赵大人,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唯目光坚定有力:“我与太原百姓同在,任何逆贼,休想闯入太原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8章 李凭云回来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