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俯仰长华 > 第24章 第 24 章

俯仰长华 第24章 第 24 章

作者:六指兰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5 20:08:27 来源:文学城

贺珠泪大袖一拂径自跨进了门槛,绕过影壁一片庭院,西侧的北屋廊下遥遥已见有两名女使在把守。

正欲迈进,却先听得一声清脆的喝令:“贺娘子!”

贺珠泪不想理会,还是径直掀开了一侧的珠帘,隐约之中可见是一道侧卧着的纤细倩影,朦胧之中也可窥其婀娜之姿,当真是绝无仅有的美人。

蓦然之间,她的手却被人紧紧攥住,再不让她往里走入,而她转过头,对上的是一双似笑非笑的棕褐色眼睛,里面竟是有几分愠怒和惊慌,她率先开了口:“贺娘子莽撞了,这样有失礼数罢?你若说一声,我也合该知道怎么招待,这下好了,若贺娘子今日在府上没有尽兴尽情,那反倒是我们做主人家的不是。”

贺珠泪冷哼一声:“你算什么主人家?一个侍妾而已,就这般耍尽威风,敢情是让全城的人家看笑话呢!我用不着你招待,里头躺着的那位才有资格招待我!甭说话这么多,今日我既来,就是要把人带走!”

谁知即墨猗却不叫她再说下去,命人阻在她的身前:“你管的倒还多,夫人只是这几日身子不爽利,嗜睡而已,你若茂然闯进打搅夫人休息,我们这些做下人的,哪里顶得住主人家的怒气?还请贺娘子放过我们小的,早些回去吧。”

贺珠泪眉目间竟透出几分霸道来,浑然没有将即墨猗的话放在心上:“做奴才就要有做奴才的样!主子赏时你受着,主子罚时,你也得受着,哪轮得到你在这里编排主人家的事,你们即墨家好歹以前也算是支大族,连这点道理都不晓得,果真是没落了!若不想死的话,现在就滚开!”说罢径直拨开她的手,径直入了卧房。因为早有预料,贺珠泪特地从平夷王府调来数名精兵,此刻威风凛凛地压在使君府的数名家仆面前,令人望而生畏。

说不清屋里什么味道,大概是多日未浆洗衣被而发出的馒臭,又淡淡地融入了女仆们进进出出而留下的脂粉香气,这样一来,味道便有些腻人。

明显地,凌乔是没有气力地昏迷着,此时有一半的烛火与地灯都灭着,更显得此屋内的衰败与荒凉,哪里有作为女君的尊荣?公认貌美的卫夫人,此刻垂着鸦睫,眉眼角都沾染上几许清冷衰败,贺珠泪撤回身子,让下属将她揽抱起来,略过气得扭曲脸儿的即墨猗,出了府门,将她安置在自己的重帘车上。

贺珠泪的车驾豪奢的很,并不同于卫充马车的冷峻简朴,脚底是厚得人脚软的红地毡,左右车厢壁上各吊一盏粗大羊油烛的六尺银烛色,烘得卫兖的门府前都是明晃晃的。火红色的狐氅衬得凌乔人比珠玉贵,仿佛连鼻翼喷吐出的气息都带着非凡的香甜气息,这般的美人,连贺珠泪都觉得惊艳。若她长这样就好了,长成这样,没有人会不珍视她,轻忽于她!

贺珠泪嫉妒地看了凌乔许久,最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重新放下车牖。

贺珠泪的车驾在朦胧夜色中辚辚回府,府中奴人匆匆迎来,一声娘子未叫出口,已软在门厅之下。

侍卫们扶着凌乔下车,贺珠泪忙吩咐仆人扶卫夫人去歇息:“去熬些小米粥来,顺便备套新衣来,刚才见她那身寝衣已是汗津津湿透几番,再这么穿下去,恐着了夜里风寒的恶。”

奴仆颔首:“娘子新做的细麻布衣裳正放在寝房里,娘子与卫夫人的身段相似,一时也寻不到比这更贴身合穿的轻软衣物,奴们平日的衣裳是粗麻,又被浆洗得硬邦邦,唯恐咯伤了卫夫人金贵的身子,不知娘子何意?”

贺珠泪不置可否:“陈异人,你心思细,做事从来周全,从无遗漏,只是你倒把我看得小气了,几件衣物,我会惜得?去我房里给卫夫人取来罢。”

金鸾殿仍旧金灿煌辉,金幔帐之下,是一位若隐若现的美人,一头柔软的青丝挽成了高高的云髻,头上是一顶精美绝伦的珠冠,左右两侧各插着一支硕大无比的金牡丹,绽放的程度刚刚好,既不会有花将败的惋惜之感,又不会有花未开满的美中不足之感,制作这金牡丹的手匠可见是用了心思的。

美人强扯着明媚的微笑,眼角却缀着泪珠,既妩艳风流,又婉转可怜。

织金绣凤的衣袂绕在满室的香雾中,左右的侍女尽心尽力地整饰着她的仪容,尽量让这场封后大典看起来不那么仓促潦草。

侍女颤抖着手指,心里仍在发怵,听说昨夜在后花苑的古井里发现娴妃娘娘浮上来的尸体!没有人能说清她究竟是不是自杀,兴许吧,但乃不那么重要了,人都死透了,那惨状甚至难以描绘,古井过于狭小,娴妃磕得头破血流,连脖子都生生被折断了!属实骇人!本来娇美纤细的身躯都井水泡得发肿发胀,青青紫紫,一点仪容都没有…

宫妃知道自己有可能逃不过叛军的屠刀,这几月纷纷写好了遗书,光是昨日从宫门抓回来的妃嫔就有十多位,哭得叫人撕心裂肺…没有被太后和沈南齐带走的人,就只有留下来等死的份…

独孤太后走的太匆忙,连她身边最得力的几个嬷嬷都没有带走,更甚为惊奇的是,连陛下乳母侯氏也在。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她们被宫人心怀恐愤地打得半死不活,听说没两三天就先后走了,算来算去,侯氏这日子也快了,不快的话或许还要死在平夷王刀下,何必呢?反正结局都是一样的。

如今的皇宫,连下人都甩手不干了,细数着指头过日子,听到皇帝还要为贺氏办封后大典时,都嗤了眼说:“都这空档,还要折腾奴才,有什么好办的,短命鬼的皇后,竟也有人想当。”

他们心里头的不恭敬还是摆到台面上了,几乎没怎么布置,只在举仪的太极殿里挂上几条红绫,金线刺绣缩在有规律的折纹中,却使人看不清细节。

萧培砚在病日久,几月以来瘦得厉害,但还是英气非凡,或许是预知一切的结局,他现在显得非常大方,身着九章疏冠暑服,玄衣缠裳,边角扬着灿金流苏,威仪之外,是逼面而来的脾睨纵览天下之豪迈。

耀眼的日光从阴沉的云缝中透出来,洒在贺常黛繁复的珠冠头面上,一如当初她出嫁给他那样,美灿若神。

其时,贺父虽说做了几十年的商贾,却仍放不下振兴门楣的心,于是有了私心,利用独孤氏远支的身份缘系,让贺常黛进宫做了皇子侧妃,而那时萧培砚已经娶了王家的姑娘为正妃,说起来,她们倒相处得极好,萧培砚对男女之事上意思淡得很,两个姑娘习以为常。

大皇子妃是个很随和的人,作为后周贵族女人,她十四岁就成了萧培砚的正妻,王家与芈家出于同宗,所以宫人称她为王芈。

两年后,王芈生下了萧培砚的长子,自己却因大血崩而死了。没几个月,长子夭折,萧培砚亲自赐名萧昭,孝庾帝追封萧昭为皇太孙,谥号为“端福”。

在王芈死后,萧培砚刚好到了弱冠之年,简穆太后一次为他新纳了四个侧室,其中一名最为貌美的便是稷容。

皇子侧室的仪制与民间有所不同,皇子可以有一位正妻,二位少使,三位八子,贺常黛当时已是少使品级,稷容则是八子品级。

而对于萧培砚来说。

因为生身于卑贱侍女,孩童时他便觉到一种异样的冰冷。府中师吏对他的严厉似乎总是夹杂着轻蔑,侍女内侍们对他的粗疏中也似乎总是流露着轻慢。少年之期好容易遇到了志趣相投的王雍,他却被突然派去东离做人质。那时候,他最为憎恨的是这王子之身,无数次地对天发誓,来生再也不做王族子孙!偏在此时,沈南齐撞了出来,他懵懵懂懂成了储君,锦衣玉食地过上了在庾国没有享受过的风光岁月。正在他亢奋地品咂这梦幻般的荣耀,全副身心要与沈南齐建不世功业之时,上天又突如其来地将一切夺走,他幡然醒悟,原来自己只是一只傀儡。

女人不能成为他摆脱这困楚的东西,他便失了兴趣,他不认为女人有什么不同,甚至有一段时间对她们颇为鄙夷,因为她们似乎除了争他的宠便没有别的事可做,她们思想迂腐,看着麻木又愚蠢,除了那鲜亮的外表,似乎内里就是荒芜。

他不想要这样的女人,可一时却也没有合乎他心意的,王雍其妹王芈被人送到他跟前,他只觉得她乖顺,应该是个好妻子,索性便收纳聘娶了,因为底下的文臣武将总是不厌其烦地捧出一堆艳俗各异的女人给他,而在太后的手下讨生活且颇为懦弱的他,唯一能做的便是找到一个合适的领头女人来管住这一群女人,然后听太后的话,适时宠宠这个,适时宠宠那个。

他心里烦躁,最精壮的年纪却只能将一身的精力用在床笫之间,用在爱腻歪的女人身上,他像个笑话。

长子要从哪个肚子里出来,他照办不误,太后便对他更好了,偶尔可以让他见见父皇。

他热泪盈眶,多想与父皇倾诉,他是九州之尊,应该没有办不成的事。

昏暗的殿堂里,他昏闭着眼,两侧的鬓角全白了,时不时嘴里喏喏着“婉儿”几个字,他正要出声唤一声“父皇”,余光却瞥见衣帽官人立在珠帘后面,连阴影都纤细像只竹竿儿,特别是他那双凹陷的眼睛,骨碌碌地转动着,跟萧培砚对望,示意他往孝庾帝的嘴里看去——

隐在细长白胡须下的嘴唇干裂,完全是向外突着的,那应该是含住了什么东西,还没有吞咽,他颤抖着细长的手,扶住父皇的脸,然后发现那东西发着幽光。

什么…

金丹!

他们成功地摧毁了他的意志,特别是在强迫他服用那金丹之后,他完全而绝对地成了只听话的傀儡,连他自己都开始有意遗忘自己了,一切都与他无关了,是庸人或是圣人,又有什么关系?他纵情沉溺在灯红迷醉之中,苦苦守着自己的余生。

贺常黛佛是突然闯进他苍凉生命中的一个女人。

说她有多特别,那也说不上,只记得她是第一个不惧于他因为服用金丹而发狂的丑陋暴戾模样,也是第一个在骑马大会上向他索要刚猎得野兔的女人,别的女人心软手慈,在得到心上人所赐措物,纷纷选择放生,嗯,其实也明明是传统。

谁知她却在当天晚上将野兔烤得喷香,给他送去半只!

他还有个习惯,嗯,也不能说是习惯。

因为种种原因,他夜里睡得不稳,偶尔会失手掐死身边躺着的人,所以妃子们身边从来会带上一把利刃,只是每次还没来得及使用,她们就被他掐死了。

她不一样,直接用绳索将他手脚绑在床沿上!

因为是太后的人,那时他纵使生气,也不会拿她怎么样,后来竟渐渐习惯了她的胆大妄为,甚至是从心底想与她待在一起。

王芈是个端庄持重的人,素来有规矩,也从不会眷恋于他的情爱,他们是互相尊重且相敬如宾的一种关系,她也曾悲哀地对他说过:“女人不同于男人,因为困于后院,所以只能将精神意志都寄托在自己男人身上,在物质上,女人也得依靠于男人,她们没有谋生的能力,所以你看见的后院女人,她们大同小异,只要真的将心交出去了,她们也就失了自己,变成了男人的影子。”

他听见这话的第一反应是,贺氏与其他女人不同,是不是因为她守住了自己的心?

他昨日问她愿不愿意做他的皇后,她居然一下子答应了。

这意味着,他们两人的名字会一起出现在后世的史册上,偶尔被人提起,或许会说上那么一句,这个帝王倒是个多情种,这个皇后,倒是情真意切。

贺常黛手心有些发凉,她还是没听从王的话,守不住自己的心,不过,没关系了,能在这乱世中有一个珍视她的男人,不也是种幸运吗?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她顶着沉重的珠冠,迎上他的目光,嘴唇上扬,轻轻地笑了。

……

当卫兖撇开入京的王师赶到蜀地独孤氏暂时藏身的小破屋时,却冷冷清清空无一人,文盏和塬妃都在他们手上,她们这些女人是要挟这些男人的最好筹码。

蜀地小城内,街市萧条冷落,市人衣着粗简,步履匆匆,且时有担柴牵牛者从街中匆匆穿过,瞬息之间,华衣快马逼近短街尽头一片高大简朴的青砖平房,满院灯火,不多的军吏进进出出,纵是毫无喧哗,也分明弥漫着一种紧张气息,北面的万堂上端坐着身着黑绿曲裾的华贵妇人,平日艳丽的脸颊上此刻丝毫没有气色,乌发中只斜簪了一支素钗,看着极为落魄,廊下四名甲士肃然伫立,用兵戈阻挡了卫兖的继续行进。

“你来也。”

太后缓缓抬眸望向他,有一种无边的落寞感。她逃遁了近三个月,就连后周也不肯接纳于她,敢情她之前为后周所做之种种,竟换不来后周一丝的看顾,真是悲凉,而她抚育了二十年的养子有朝一日竟反叛于她,传皇位给一个不相干的外人!

现在的她只有一个指望:利用小郑王妃的儿子摄权去当后周的太后!而在这之前,是停了萧璟的追杀,她想不到比卫兖更合适的人,她给了他无止的权力,才让他能拥有今日的地位,既使她不以文娘子和塬妃相挟,他也该帮她!

说起来,她现在还想笑,出州起事,竟连自己亲娘也不带走,跟当年魏泰安那个草莽一样,做事全然不周到,才给了她可乘之机。

卫兖默然入座,见案上一鼎热气蒸腾,鼎下铜盘中木炭火烧得通红,钩开鼎盖用长柄木勺舀着啜了起来,还未到半鼎,卫兖额头细汗涔涔体内热乎乎。

“且说。”

独孤氏悠悠然一笑,“原是权宜而已,意不在挟制,权宜者,规避风险也,你明白的,若想趁着清醒及早了结这桩大事,还请他助哀家坐稳后周,若事成,哀家必完整将塬妃遣返,至于文娘子…你肯继续为我所用,她自然无事。”

天交四更,白茫茫的皇京热闹了起来。

所有官署店铺的烛火都上了新油,大街小巷一片通明,街市热闹喧嚣,隆隆锵锵的长鼓之声四面炸响,有许多人擎着红布大纛旗,引着驱邪镇魔的社火哄哄然拥上了长街。

沿街酒肆踊跃接纳国人,人们携带着备好的老酒锅盔大块酱牛羊肉,聚在任意一间酒肆痛饮糟酒汤汁大汗淋漓站起身来,呼喝着粗犷的声音品评社火戏之精妙,引得众客也声嘶力竭地喝彩起来;那些大汉喝得几碗烈酒便是浑身**辣地冒汗,有劲儿没处使!这会儿齐齐拥上长街手舞足蹈地吼唱起来舞动起来,店幰高檐无数的弦管埙篪伴着欢乐亢奋的情绪吹奏起来,庾人吼着悲怆的老歌快乐地癫狂在混沌天地…

萧璟在萧培砚死后的第三日登基,却不改元,仍行光宗纪年。

举殿默然,将军们粗重的喘息声清晰可闻,郡守县令们惶惑四顾,在国大臣们欲言又止,纷纷饮下这杯苦涩的新酒。他们遥遥向着那正极殿的重檐抚殿顶看去,莫名觉得金棺里头躺着的那位,煞是凄凉,这场兵变历时才不到一年,大庾就又换了个皇帝。

萧璟仔细地阅读了老国臣们专门为他梳理的“国事要目”,这才惊讶地发现,自先帝去后庾国累积的待决难题当真是一团乱麻。

大父孝庾帝的晚年暮政原则是万事一拖,除了后继立嫡与当下急务,几乎一切国事都留给了后人。他们理出来的批有“待后缓处”四字的各种上书竟有四百六十余件之多。

帐外的值守太监和笙见萧璟不耐地站在场院里,便灵慧地吩咐手底下的人:“去将蜀工织的那件织锦金袍披衣拿来,过会儿又该刮风了,可别让新帝冻着,伤了龙体,你我照顾不周,那都是该掉脑袋的!”

小太监匆匆去了,和笙把手往衣襟上搓了搓。

讲真,这新帝心慈,将旧宫人全都放出宫去了,一场宫变,竟一丝血气也无,实在顺利的很。不过说来说去,好端端的又哪里来的周幼主?

可怜那塬娘娘,这回给太后挟去,没说过了十几年的,估计也回不来。

后周算是暂时保住了一时的生机,这没什么不好,大庾要忙的事情太多,民力也渐渐凋敝,总不能一心都用在打仗上了。

和笙看着皇帝的背影有些出神,听说皇帝在做平夷王时在泽州城藏了个女人,不日要接回京册后,而这女人,竟还是贺氏的嫡长女。

不无不可,贺氏与平夷王本来就定下了婚事,如今不过是按约行事,没有什么错处。可是,以贺氏商贾的出身,嫁给皇子尚且是高攀,更何况是做皇后?

贺氏倒是真的光耀门楣,一个做了先帝皇后,在清荣宫里安度余年,一个马上又要做新帝皇后,母仪天下。

……

车马东出蜀地数十里,是关中大县淮梧县的地面,淮梧县正在泾水的交汇地带,东接廊国故都扬州,一马平川,也算得廊国腹地的上等县了,文盏一身纯黄本色粗麻长衣,腰上系着一条宽大的红带,发上空无一物,却显得出尘不凡,清丽可容。

文盏怕热,也是存了别的旖旎心思,所以一直坐在大开的车厢天窗之外,将四野风光尽收眼底,只是这月份,城池外的田禾被农人收割净尽,场面便都是萧瑟的。

卫兖脸色倏地沉了下来,遥遥望去,白如雪地的滩地茫茫无涯,间或有大片荒草形成的雪中绿洲,极目而尽,没有一个村庄。如今赶回京城,怕是要在附近的野地上休息了,他体魄健壮,倒是不怕,可女人接连几日受惊,哪里能受得住?但苦于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先在此处安扎,他情绪不明:“将就一晚。”

文盏背部倏然一暖,那酒红色的披帛斜盖在她的身上,她有些触动,他还是一样地细心体贴。

暮色四合,淮梧边地倏忽陷入了无边的暗夜之中,寻常人家要节省灯油,甚至连偶然的夜间劳作也是摸黑,所以除了富庶的皇京,平常日子其它的地方会仿若在黑夜中沉睡了一般万籁俱寂,十分单调。

同样地,在这连村庄都没有的野郊地,更不会见到任何的一丝光亮。文盏心下便有些害怕,转头去看卫兖,却只能看到隐约的一道细瘦身影、一把短剑与正在擦拭短剑的细长手臂。

她本是风尘女子,因为生得不够俏丽,便成了千金楼里最低贱的仆役,随侍在头牌花惠娘子的身边。花惠娘子妩媚多情,不过没有人知直她是何人,因为异域的风情美貌,有人猜测她或许是东离来的,至于为什么沦落至此,就不得而知了。

她待自己很好,并没有其它青楼好责打下人的恶习,所以,她当时虽是个仆役,却也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当时到处是饥荒之年流落或自卖为奴的小童,能有这样平顺安乐的生活,她真的非常知足。

然而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很久,花惠娘子在一个夜里自刎了!她那时尚小,不明白为什么花惠娘子明明住上了金银堆砌的屋子,穿上了华美的绫罗绸缎,还要轻视她自己的生命。

时常来私见花惠娘子的一个男人赎回了娘子的尸体,同时还有小小的她。后来的她才知道,花惠娘子是东离楚王妃的妹妹,因为与一贵族男子私奔来到庾国,男子很快将她抛弃,并以五百两黄金的价格将她卖到千金楼。

文盏被卫兖赎回以后,成了随侍在他身边的婢女,这位传闻中天资过人的小公子冷情冷性,对她的示好从来都是视若罔闻。

次日五更,卫兖醒来梳洗整齐穿戴妥当,准备进入王城。只见碧空如洗残月将隐,硕大孤独的启明星已经在鱼肚白色的天际光华烁烁。他的随从义伦匆匆走来道:“大人,上大夫家老传话,夫人已经回了京,这会儿应该在府,即墨娘子那边回话,说是夫人不愿意与她一起,没看顾住儿,这才让夫人自己提前回了京,还希望使君宽恕…”

“还有…”义伦吞吞吐吐,“前月楚王染病去了,公子的庶兄殷缓率领数万人马围了侯府,这时候有个能士叫公孙印,竟然说动韩懿侯与赵成侯趁着内乱联兵,一场大战,公子殷缓的八万联军一败涂地,连统帅王错也身负重伤了,陛下当时万念俱灰,准备投降殷缓做个白身商人了此一生。谁想在这个要命的时候,韩懿侯与赵成侯却在如何处置皇位的决策上发生了分歧。赵成侯主张扶立殷缓为东离君主,然后各割东离三百里退兵。又协商不下,宣皇后娘娘派了人过来,说叫您目下便回东离,耽搁不得。”

卫兖从思绪中抽回,淡淡地应了一声。

十几年的永定侯长子和东都侯世子的身份,都差点让他忘了自己是谁,东离在十几年前抛弃了他,将他交给了同盟的一只犬狼。

楚王妃与东离君主勾结生下公子殷楚,与东离君相商将殷楚送往庾国,成了卫家的二公子。

在他心中,卫永昌为了名利不择手段,也是个实打实的恶人,但他跟在卫永昌的身边,明白了什么叫身不由己,有时候,他会觉得他们都只是挣扎在天堑另一端的蝼蚁,没有什么生命价值,他们似乎注定就是一类人,正如他可以为了生存,选择投靠沈南齐,听从独孤氏的话残杀成千上万的人。

说恨么?他们又何尝不恨他呢…

“走!”

卫兖已经决定回去了。

他刚抬开步子,衣摆却被只纤细的小手抓住了:“大人,妾跟您一起走,妾孤身无依的,离开大人,哪还有生计可活,要知道当初也是老侯爷将妾赎回来的,妾合该报答…”文娘子抬起头来,带着满脸泪痕:“公子是何人对妾来说不重要,公子就是妾唯一的指望。”

卫兖闻言面色微沉:“义伦,将她带上,还有…府中的其他人。”

府中的其他人?

他的话不言而喻。

跟随他多年的义伦了解他的心性,这么一说,看来是要带上卫夫人。看来他果真对卫夫人上了心,只是这到底不能算件好事,以殷缓公子的气度,将来要在东离登基,只怕都还有好一番折周,又更何况自己公子是那样的不堪出身?只怕会更难。

男人身边跟着的女人,若心思简单,怕早就成了具冷尸。若恶毒如蛇蝎,公子若闹不好,还有可能被她反噬一口,咱们的东离王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宣娘娘就曾经差点儿让老东离王下台!

义伦抬指虚虚地掩唇轻咳了几下:“大人,那我们直接改道从淮梧直抵东离罢。夫人那边,属下会派人过去,相信他们办事利索,脚程不定还会快上我们许多。”

卫兖轻轻驾马,飞快地骑疾而去。

逢泽猎场艳阳高照,和风带暖,正是围猎的大好时光,凌乔应邀贺娘子的约请,也来到了这座行宫。

贺珠泪现在地位尊崇,估计秋狩后就要册后,所以宫人们对她甚为恭敬,而凌乔日日进补,这些日子又重新养出了气色。

饭罢,刚刚摆脱宗妇纠缠的凌乔又在这谷风如秋的幽静庭院大睡了半日,直到晚间才醒了过来。她昨日去观过那些男子狩猎奔腾的模样,不知为何竟时时想起卫兖,新帝登基的半个月以来,他一直不在京,听说是去处理战后余事了。

贺氏在场中办宴饮,凌乔不好推拒,便也去了。贺氏很会来事,才聊没几句,众人都只觉得这位未来的新皇后平易近人,婉转可亲,这场宴十分简单,多取材于贵族男子刚从林中打猎而得的野物。

众女眷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小小的圈子,其中大部分的女眷还是少女,连婚事都没有订下,便有些急切,如同迷路的雏鸟儿一样迷茫,众妇在说笑,她们的目光则是时时落在那些场中未婚的杰俊青年身上,看着他们健硕的身材,竟连脸都热红了。

圈中是一盏风灯,两个陶盆,并没有备酒,只有各种用奇异叶子泡成的茶汤,喝起来清甜甘口,女人喝起来甚为喜爱。席间只有这两个陶盆装的肉,而且是带着骨头蒸煮的山猪肉,香气喷鼻,令人垂涎欲滴。

这种庭院山风地野他用餐并没有引起女妇们的不满,反而吃得津津有味。席间有人说起奉承话来:“贺娘子这番以礼相待,我等真是欣喜至悦,虽粗茶淡饭,但这种亲如一家的情谊与甘苦共尝的精神,却是超过任何山珍海馐的豪门大宴的,况且能短时间将这宴办得妥帖,足见贺娘子治事能力,日后统领后宫,那也是够的。”

贺珠泪今日穿了件金红色织锦花缎的三绕曲裾长裙,看起来贵气逼人,相较于其他人的质朴打扮,夸耀之味就有些过了,她漫不经心答:“客气了,下午我带各位娘子去赏风景,多处走动,于身体也有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