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日,书坊的生意似乎在皇商的影响下颇有起色,账房每日派人送消息到府中。为了再次避免老夫人不快,姜玉淑这几日并不曾出门,也只是在府里看每次账房送来的记录。
薛寔胤去了约莫有十天,这十天来大小寄回不少南方的产物,次次不重样,倒是给老夫人和她这边各有区别。
管家回回送来的东西,她就让花灵留下一两样,其余的都分发给院子里的下人,次数多了,倒是让府里的奴婢都羡慕在夫人院中干活的。
院子里的人得了这么多好东西,自然也是对这位夫人感激不已,私下里和身边的人说起来,都是夸赞的话,言语之中都觉得姜玉淑体念下人,是位难得的好主母。只不过,这样的议论,传到了别人耳里便成了另一幅模样。
老夫人听了身边的嬷嬷说起夫人总是把侯爷寄回来的东西多数分发给下人,顿时眉头轻蹙,脸色就不大好,语气也带了几分指责,“怎么,她是看不上寔儿的东西不成?就这样糟蹋他的心意!”
老嬷嬷撇了撇嘴,没有应话,只是欲言又止的样子,目光一碰上老夫人凌厉的眼神,也只能说了更多她知晓的情况,“听说,侯爷往屋里寄的不止是那些,还有书信……老夫人可能都不知道,可,可夫人却是每次看完便收下了,也不作任何回应。”
书信的事一出,老夫人就越发没什么好颜色了。
薛寔胤是她的儿子,但父子气性却是天差地别,老侯爷是外冷内热,而儿子生性外热内冷。从他离开自己身边,上了战场之后,更是从不会给身边亲近之人写什么信的。
“你可打听到那信中说了什么?”
老嬷嬷摇摇头,“夫人每次看完,既不回信也不会透露。”
“我就知道她不上心,呵,这样的人怎么能做侯府夫人。”老夫人言语中的不喜透露出的更是她心中对于姜玉淑已经有了介怀。迟早,这侯府夫人是要重新物色的,无论是想法子还是使手段,她都不想再把姜玉淑视作儿媳。
这边,整日在院中清闲避世的姜玉淑还不知道自己的退避不仅没有起任何作用,反而让老夫人怒在心中。
薛寔胤的来信其实也无甚特别的,他提起一处地名,铜陵,说是她母亲幼时的居地。姜玉淑读信时都不知道的事,自己的母亲竟是南方铜陵人士,她更不知道,母亲生前的家族往事或是任何有关母亲更详尽的东西。
这简直出乎姜玉淑的预料。
母亲,这个词从前也不过是一个虚无缥缈若有似无的影像,而今,却在薛寔胤的来信中一点一滴的生动起来。
看得出,薛寔胤对她母亲的了解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甚至连母亲家族的族谱都为她找来。
当她捧起手中厚厚的书页,翻看着关于母亲家谱中的每一个姓名,终于找到了苏小婉这个名字时内心的触动是真实鲜活的。
他来信的七八页纸中,关于告诉她母亲的生平和铜陵苏家的事就占据了七页,信中言辞温和平静,倒像是在讲故事一般对姜玉淑娓娓道来。
铜陵苏家小女,苏小婉,自幼与梁国公府订下姻亲。苏家是当地有名的盐官世家,又与梁国公府有着长久的交情,按理来说,双方都是门当户对,就算结为秦晋之好也是极佳的一对。
可苏家的盐官,在铜陵一方的势力极大,早就成为了他人眼中想要李代桃僵的目标。一朝构陷,苏家盐官男子多锒铛入狱,家世破败渐渐没落。苏小婉父母自然未能幸免,可凭着老梁国公的打点救下了当时还极为年幼的苏小婉,至此,苏小婉便跟随来到梁国公府长大。
薛寔胤也提到了梁国公和她母亲苏小婉的一些经历,可以看出她的父亲是极为珍爱母亲的。世家高门纳妾之风盛行,甚至将妻妾数量作为男人炫耀的资本,而梁国公与苏小婉成亲之后,从不纳妾。即使成婚五载,苏小婉无所出,也不曾答应纳新。
……
看完这些之后,姜玉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薛寔胤提到的许多关于她父母的事,她都是第一次听说。梁国府老太君抚养她长大,也极少提及她的母亲,父亲一向在她的记忆中是疏远而冷漠的,这种对她避之不及又暗含不喜的情绪曾经深深的刺痛过她。
可现在,通过这些信纸了解到的,许是因为薛寔胤写信中言辞太过平和,又许是她对父亲和母亲的感情之深极为震惊,原本一直以为人世间的感情不过尔尔,却又在读完之后一瞬间明白了正所谓“情深不寿”。
也不能怪父亲每次看见她都冷漠避讳,大概是他太爱母亲苏小婉的缘故,一看见自己就觉得是爱妻之殇。
死去的人或许早已转世或许早已消散殆尽,可活着的人却仍旧日日相思。每月初五,梁国公必定一大早亲自去寺庙点香燃灯,静坐在苏小婉的牌位前饮酒。苏小婉去世刚好是初五。
薛寔胤说,从她出生至今,梁国公每月初五的行迹就没变过。
……
光影照在信纸上,白纸黑字,字字敲进她心。
对父母的感受,这么多年的疏离也许由此可以找到一些理由可以宽慰,可是当这种伤害自幼开始伴随而来,如今再释怀,也不过是结疤之后的粉饰太平罢了。
对于自己的父亲,梁国公,姜玉淑很早就谈不上怨恨,也更谈不上什么父女之情,只不过,在知晓更多真相之后多了些理解和怜悯。
既是怜悯自己的父亲,早失所爱;也是怜悯母亲,为了自己白白付出了生命,却辜负了爱人。
一转念,也许母亲早逝,也是幸福的。在她死后,还有这样的牵挂延绵不绝,一直被惦念,在某个人心中始终经久不衰。
薛寔胤能做到如此,无论他是何初衷,她都在心里对他心存感激。
虽然,这信中还有些话,姜玉淑并不愿多做回应。只当是他一时兴起之言,或是随意附在这纸上。
“花灵,明日初五,我们去寺庙进香。”
逝者已逝,生者大约这辈子也就这样,不亲不近也好。
自从成婚之后,她也再没见过自己的父亲,有时逢年过节也想回梁国公府看看老太君生前的屋子,然而一想到父亲冷若冰霜的面容便又作罢了。
次日,姜玉淑带着花灵早早地搭上了侯府的马车,一路未停到了观音寺时天还刚刚擦亮。
下了马车,就看见寺院门口一年轻僧人正在路边清扫,此时寺院还没什么香客,且又是初五,人应该比往常更少。
姜玉淑走上前,对着年轻的僧人双手合掌行礼,僧人也停下手中的动作俯身回礼,姜玉淑看向他问道:“师父,请问梁国公府夫人苏氏的牌位供奉在何处?”
“施主是与苏氏是……?”
“她是我的生母,我是梁国公的女儿。”
僧人听完点点头,又道:“你进门后顺着路一直走向后院,那里都是牌位供奉的地方,梁国公昨夜就到了,现在应该才开始点香。”
“多谢师父。”
姜玉淑便沿着僧人说的,进了寺院便朝着后院走去,远远地,也听到了屋里传来低吟的佛经。与之相伴的,还有梁国公的声音。
早知道会与父亲撞见,只是临了还是心中有些迟疑,她站在屋外停了一会儿,最终抬脚进去。
屋里的人本是背对着门,正虔诚地看向前方的牌位,听到身后的脚步声传来也未回头。一个老僧人一手持珠串,一手握住木追,每念完一段经文便落在木鱼上一下。
姜玉淑站在后方,看清了堂中摆放的牌位,上面写的,爱妻苏氏之位。整个屋子不大,倒想是一个茶水间,左右只有这一个牌位,是单独摆放的。
梁国公的背影此时距离自己不过两米,一动未动,对着前方的牌位跟着老僧人念经。
她听着前方两人的经文,未出声,只是双手合十看着母亲苏氏的牌位。
也从来没有关于母亲的任何印象,只是从旁人那里了解到的苏小婉,家世落败又远到京城嫁人,为了生下自己撒手人寰。这样的恩情已是没有机会报答一二。
良久,老僧人手中的木追连续敲了三下,停止了口中的念唱,梁国公也停了下来,上前点燃了香火,对着老僧人道谢。
老僧人回礼,只是面容平和地看向姜玉淑的方向,对着她也合手施礼。
梁国公转身,父女二人的眼神兀一对上,姜玉淑便感觉到了他一瞬间的僵硬,也不在意,只是恭敬地了一声“父亲”。
许是梁国公也很久未想起这个女儿了,听到了这一声称呼反而有一瞬间的不自然,很快又变的面无表情,“嗯。”
在这里遇到,自然他也不会多余问她的来意,只是应了一声就静默在一旁不再开口。
老僧人在牌位周围洒了一些水滴,又给牌位两侧的长明灯加了灯油,做完这些后转身向父女二人合手道别。
梁国公倨傲惯了的性子,此时也十分客气地对着老僧人还礼,十分诚心。
姜玉淑也跟着向老僧人还礼,目送老僧人远去之后,只见梁国公在侧边的小桌上放了三盏茶杯,水缓缓地从壶嘴里落下加满。整个过程,他目不斜视,只是专心地倒着壶中的水,仿佛没有第二个人在身边。
“给你母亲敬茶。”
梁国公依旧面无表情,声音听不出无甚悲喜,拿起其中一杯放在桌边一侧,示意姜玉淑。
她依话走上前,接起桌上的杯盏,又走到牌位前站定。这一切都悄然无声。正对着苏小婉的牌位,她端详了片刻,最后将手中的杯盏对着地上一洒。
“女儿给母亲敬茶。”
她对着牌位说道。
梁国公抬眼向这方一瞬,又移开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