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夫人,听说你想私奔 > 第37章 第37章

夫人,听说你想私奔 第37章 第37章

作者:鬼尧幺幺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2-10 21:44:38 来源:文学城

敬茶之后,姜玉淑也坐在梁国公一桌之隔的椅子上,两人不约而同的静默,梁国公并无甚与她交谈的意愿,她也知晓,父亲还能如此平静地在这里喝茶只不过是顾忌着母亲的牌位在此。

在她印象之中,父亲每次见到她都会主动离开。

今日早晨来的太早,寺庙中除了僧人早课的声音都很安静。她抬头看了眼梁国公,打量着许久不见的父亲。几年过去,大体容貌未变,依旧如当年,连脸上的表情也是。

“你不在家待着,跑这里来,府上人知道?”

梁国公自然感受到身边人的目光,冷不丁的开口,眼睛瞥向别处,语气中有了几分责意。

姜玉淑目光一顿,凝了几秒,开口也不在意地回了句:“侯爷南下到了铜陵,来信与我说了苏家的事,还有母亲。”

她看见父亲的眼神一转,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在开口语气便生硬了起来:

“他与你说这些做什么?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你既已出嫁,往事前程就不必理会。”

不知道为什么,姜玉淑发觉父亲每次听到了与薛寔胤有关的话都好似突然多了芥蒂,还有只要与母亲的事都会令他缄口不言。

“侯爷也没说什么,只是随意提起。”姜玉淑也不想多做解释。

话音落下,原本就清冷的气氛变得更加僵硬,她留意到父亲的脸色和皱起的眉头,这是不耐烦的表现了。

再坐下去,也无甚意义。于是,姜玉淑又主动开口:“您的话我会记在心里,女儿就不打扰了。”

说完,姜玉淑看着他的表情起身,身边的人仿佛没听见一般未置可否,她也转开视线扫向母亲的牌位。

原是想多在这里待久一点,也算是弥补这么多年未能到此祭拜母亲的遗憾,但眼下的情况已经这样便不好再留。

她在心里许下愿,以后每月初五都会尽孝,感念母亲拼了命生下自己。而会不会惹父亲的厌烦,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了,现在的姜玉淑已经不是梁国公府那个怯懦却期盼父亲的小女孩了。

“去吧。”

梁国公半晌开口,也不挽留。

二人的父女之情,竟是连一柱香的时间都不到。

姜玉淑点点头,一声不响地走出了房间,朝着寺庙别处去。

身后,梁国公看着远去消失在房角的身影,淡漠地开口,仿佛在和妻子说话一般,“小婉,你看,她终究还是像你。”

空空的房间内,梁国公收回视线,继续给自己倒了一盏茶,又是静坐不语。

“花灵,去把这些银两捐了公德,让主持也点一盏长明灯,放在哪都行。”

姜玉淑出了小院,对着花灵说道。

母亲的牌位已经有两盏长明灯了,想来也没有地方再多加一盏,那就只要在这寺庙里有她的心意就行。

花灵拿着东西去找主持,姜玉淑就在这寺庙中转悠。

观音寺算是京城最老的寺院了,传说是某代君王为民祈福所建,在这里所求的愿景都曾经或碰巧或谣传地实现过,所以几百年来仍然香客不绝,越发被人尊崇。

不少高官侯爵达人显贵每年都会到此捐献大批的功德或修建寺庙,甚至连皇家也不例外。眼前这片莲池,唤作万荷池,是当今圣上登基那一年修好的,她曾听祖母说起过夏日观音寺万荷池万花绽放引得千人前往的壮观景象。

而如今已是夏末秋初,万荷池的花已经凋谢,不过仍有许多饱满硕大的莲蓬还留在池中,四周环绕着大片的荷叶,也不算是寥落的景象。

姜玉淑站在池边,看着荷叶翩翩被风吹的摇摇晃晃,虽不是花开热烈时的好气象,也让人觉得心就此安宁下来。

“姑娘?”

一声男音从侧后方传来,带着一丝试探,四下里除了她一个就再没别人。

姜玉淑恰时转身,就看到了一位身穿白银纹袍的年轻男子,相貌清秀眼神带笑地看着自己。

是有些面熟,但又不能准确想起来是在哪里见过。姜玉淑对着面前的人礼貌地笑了笑,问道:“公子有何事?”

“看来你的确不记得我了,”男子状似遗憾地一笑,眼神熠熠看着她,“我还在你的书坊印过书呢,山云游志。”

一说书名,她恍然想起,这本山云游志确实是客人定印的,当时她也看过,里面十分有趣地记述了各地的奇闻异事山川美景。

“我记得这本书,和其他游志比起来很特别。”

男子听完露出苦笑的表情,“原来姑娘只记得书,不记得我。我长的自认也不普通吧?”

这话一出,姜玉淑只好讪讪地笑笑。

她仔细看着眼前的人,大眼高鼻梁、深眼眶,皮肤白皙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有一种西域人的特点。不过的确长的很英俊,应该是那种在街市上行走都能收获不少女子偷偷打量的类型。

“公子自是仪表堂堂,那本书也是出自公子之手吗?”

男子闻言笑笑,“姑娘三句不离那本书,看来姑娘更感兴趣书不是人。不错,那本书是出自我之手。”

“那公子的才情和见闻更是一绝,书中那些趣事和评述都让人独来耳目一新。”

姜玉淑很少这样夸赞别人,特别对方还是一个年轻的男子。但得益于书中那些记载,让她突然对今后的生活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姑娘如何相称?”男子对她的印象很好,今日第二次相见甚至比记忆里的第一次见更要深刻不同。

姜玉淑顿了顿,转念淡笑着回话道:“我姓姜,夫家姓薛。”

虽然对方未有什么表现,但这样热情地上前与自己打招呼,她也不想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就强调了自己已经成婚的实情。

听到这回答,男子表情未有什么表面,仍旧彬彬有礼保持着面容上的弧度,“姜姑娘,再次相见这回你总该对我有印象了吧,我姓白,单名一个烨字。”

姜玉淑笑了笑,“白公子本是我书房的贵客,是我该记住你的名字,实在抱歉。”

“没事,是我的错,没能让姑娘第一次就记住我。”白烨始终温和地笑着,随口又问道:“今日是初五,姜姑娘还这么早到寺中,是来还愿吧?”

姜玉淑摇摇头,“是来拜见家母,她的牌位供奉在此。”

“原来如此,恕我冒昧了。”白烨抱歉道。

“没事。”

似乎是几个月来不怎么与外人交谈,反而没了说话的想法,她并不想再多说什么,正想着要如何找借口脱身。

站在对面的白烨看出来她有些走神,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以往但凡和他说话的女子都是面带羞涩眼神躲闪,白烨清楚自己的魅力,只是第一次遇到了这样平淡的女人。

于是,他特意开口,肯定的语气称述着心中的猜想:“姑娘是有心事。今日怎么不见姑娘的丈夫同行?”

“啊?”姜玉淑一时间才想起薛寔胤来,“他有公务在身,抽不开身。”

“是这样。”

白烨想起那次雨天,在马车上瞥见过一眼的男子,那人一直在车上未下来,看见妻子的神情中似是路人一般。结合现在被外人问起,才好像想起自己有个丈夫一般的状态,这夫妻二人的样子倒更像是貌合神离。

“小姐,”花灵从前方走了过来,正看见姜玉淑和一个男子站在一起,走近了一瞧,这男子样貌真是英俊,令她原本径直的脚步都有些一顿,片刻才又继续对着姜玉淑说道:“小姐,长明灯已经点上了,您去瞧瞧。”

“好。”姜玉淑正好有借口离开,转而对白烨微笑着告别,“白公子,我先告辞了。”说完,主仆二人便朝着另一方走去。

白烨留在原地,眯眼看着她的背影,嘴角的弧度一直未收。

他走过千山万水,大概也算阅女无数,第一次有这样的女子,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姜玉淑跟着花灵去看了长明灯,又去寺院的各个佛堂叩拜了一圈,眼看就要到中午,也不想再多留,便走出寺院回到马车上。

才走到车边,打盹的小厮便立刻站了起来,从袖中掏出了一封信,递到姜玉淑面前,“夫人,刚刚有人给了我一封信,说转交给您。”

姜玉淑接过信,打开信封抽出纸张,纸上不过几十个字,可是越看就越令她眉头紧蹙。

她抬眼问小厮,“刚刚什么人给你的?”

“是一个农夫,他问我是南平侯府的马车,把这信留下就走了。”

姜玉淑听了没再说话,看了寺院四周空荡的路,一个人也没有,送信的人只怕是一路从南平侯府门口跟过来的。有人一直在暗处盯着她。

“走吧。”

姜玉淑压下心中的疑虑上了马车,手中握着这信,反复看了好久,最终在脑海里想起了许晋安的脸。

刚刚一打开信,这个名字就如洪水一般袭来。她一眼就认出,这是许晋安的字迹。

这个曾经欺骗了她的男人,居然又找了回来。信中言语凿凿求她原谅,还邀约她明日见面再当面对她道歉。

他信中求和言好仿佛是真的一般,只是现在的她已经不会这么轻易被蒙蔽了。她也不会再见他。

不过,思及许晋安这封信的出现,她还是有些意外。那天晚上看着薛寔胤的人毫不留情的下手,她猜想许晋安这条命就这样消失了对薛寔胤来说也不过时小事一桩,他应该不会放过许晋安的,可是许晋安的信又这么明晃晃地摆在了眼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