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佛法修学概要 > 第26章 第23集《佛法修学概要》

佛法修学概要 第26章 第23集《佛法修学概要》

作者:妙音0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14 09:59:46 来源:文学城

庚二、不偷盗分五:辛一、解释名义;辛二、具缘成犯;辛三、犯戒轻重;辛四、开缘情况;辛五、持犯得失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十五页。我们看庚二、不偷盗。

这一科,我们讲到人天乘的法门。五戒十善为什么叫人天乘呢?这个“乘”字是什么意思?我们简单地解释一下。

佛教的因缘观,是一个广大的十法界的因缘果报。十法界当中,我们一般把它分成两块:一块是六凡法界,叫作杂染的法界;一块是四圣法界,叫作清净的法界。这十法界基本上是切成两块来判断。我们现在是安住在六凡法界,整个修学的目标,就是要提升我们的生命,从一个杂染的六凡法界提升到一种清净的四圣法界,学佛就做这件事情,提升我们生命的水平。这个地方要注意怎么提升,这个方法很重要。

佛教在解释杂染因缘时,也是把它切成两块:内因缘跟外因缘。外因缘就是我们今天所接触的所有外境,内因缘就是我们内心的思想。

从《楞严经》的角度来解释我们凡夫的杂染因缘,《楞严经》很清楚地说到我们的生命,每一个人都是内忧外患。我们每一个人从无量劫的生命当中,可以说是内外夹攻,内有颠倒妄想,外有生死业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到现在还在轮回,因为这两个力量太大了。它不是单一的力量,是双向的力量来夹击我们。外在的因缘,是过去的业力所变现出来的;内心的因缘,是我们无量劫来一种错误的思考模式产生的攀缘的颠倒妄想。这两个因缘是会相互作用的。一般来说,我们内心创造了外境,但是外境又牵动我们的内心;心变现外境,外境又牵动我们的内心,产生一种恶性循环。这个时候,心跟境已经纠结在一起了。

我们一般的凡夫,也知道自己生命当中有很多问题,也想解决我们的生命问题。没有经过佛法训练的人,是从外境解决起,我们把生命用来经营我们的外境。我们从小很努力地读书,为了追求一份好的工作,长大以后我们努力地工作,我们追求一种今生的快乐。但是一到人生的五十岁后,你再回首,会发觉这个人生,伤痕累累,人生不堪回首。我相信你上了年纪,就会发觉人生充满了无奈。我们到了晚年,这个生命中是你小时候规划的很少很少,人生有太多的突然状况。

为什么这样子呢?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解释了,因为外境本来就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它是过去所造的一个业已经成熟了,它已经从种子位变成一种现行位,已经变成一个水果,不是以前的种子了。它经过长时间的酝酿,辗转地增盛,已经从种子位变成一个可以食用的成熟的水果了,你怎么去改变它呢?

所以我们对外境强作主宰,弄得自己心有千千结,就是不能认命。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搞错了方向,不应该解决我们的外境,这个方向是错的,因为它不是问题的根源,它是个枝末,而且它是前生所残余的业力变现出来的。

我们看看经典,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面对自己的业力,也是无可奈何。释迦牟尼佛的家族被灭时,他曾经试图阻挡了三次,琉璃王照样把它灭掉,因为“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业力不是佛陀创造出来的,是佛陀发现的,是人生本来就有的轨则。所以我们今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把生命投注在一个没办法改变的地方。等到你发现时,年纪已经过一大半了。

不能去改变外境,只能够认命。所以,佛法要我们先知命认命,然后再去改造未来。佛教是改造未来,创造来生的。所以正确的方法,是改造我们的内心。虽然心跟境是互动的,但是关键是心。佛弟子占了一个很大的便宜,就是能够很快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再依止佛陀的解决之道。所以整个佛教的修学都是心地法门,因为外境你根本改变不了。

改变内心从佛法的角度,它主要是两个重点:一个是道的修学,一个是法的修学。道的修学我们一般叫作理观。理观它是静态的修学,就诸位来讲堂听法师的开示叫作闻慧;回去以后,你慢慢地去思惟消化,转成你心中智慧的观照,这叫思慧。就是刚开始修学之前,你必须从佛法的教理做闻思的工作,在心中产生道的安住,我们修行人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心安住,这个是第一个工作。

我们的心一般是不安住的,因为我们的心都是被外境一刺激,就产生感受,感受活动又会带动妄想,妄想再活动久了变成执着。所以我们的心禁不起刺激。这个时候佛陀告诉我们,你先不要跟着感觉走,先安住在佛法的道理。以人天乘来说,它的道理就是善恶的业果。我们刚开始在调整内心时,心中先相信生命是有轨则的,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要把这个道理经常放在心中安住,用这个道理来审量、来观察你的身口意,是不是合乎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刚开始是在道中安住。

透过理观的智慧,安住以后,还要有一个引导。你要有一个目标,我们来生要往哪里去?今生已经是不可改变了,今生已经是一个既成的事实,不要再去改造你的今生,如果你够聪明的话,会知道这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啊!你要认命,才可以放弃你的外境,从内心中好好地去耕耘,那是一个广大的田地。当你开始放弃外境,开始在经营你内心时,你的修行上路了,至少你方向正确了。

所以我们在学习佛法时,先从道理的安住,然后从道理中再设定目标,所谓的安住力,引导力。人天乘的引导是什么呢?趋向安乐的果报,这是我们生命的第一个目标。先不谈解脱,先求离苦得乐。我们从理论的学习,至少在内心产生了安住道,引导到安住业果的道理,引导到人天的快乐果报,这是道的修学,这部分是属于静中修的。等到你理观的智慧具足以后,你就有资格来开始修学法门,这就是所谓的事修。在人天乘当中,我们要修的法门,第一个是五戒跟十善的法门,透过这个法门来做调伏跟转化。我们内心的颠倒妄想,有很多层次的障碍,颠倒妄想最外层的就是罪业,这一块要先调伏,要先转化。

我们安住了、引导了以后,开始依止五戒的法门,来熏修我们的内心,产生调伏跟转化,从造罪的心转化成增上的善心,善良的心。为什么我们的改变要依止法门呢?因为我们自己已经失去了改造的能力。

所以三皈依最重要是皈依法。而法,第一个最粗浅的基础的法,就是五戒的法门。你要透过五戒法的熏修,来产生一种调伏罪业,转化成善良的心,这是第一个工作。这就是动中修,生活的历练,依法修学,调伏内心,从一个邪恶的心转成善良的心。

所以,理观是属于安住跟引导,事修偏重在调伏跟转化。理观带动事修,事修又加强理观,在心中产生一种善的循环,慢慢地我们的生命就能够从痛苦的三恶道,提升到人天的安乐。

佛陀的大智慧,他安排五戒的法门,这个法门有一种力量,可以把我们生命从痛苦的三恶道,提升到人天的快乐。这个法门只有佛陀出世才有,外道通通是盲修瞎练,修了半天没有达到乘的效果。就好像坐车子一样,刚开始,我们坐的第一班车就是让我们从三恶道的痛苦到达人天的快乐。这就是我们熏修时坐的第一班车子,叫五戒的法门。

我们看讲义。前面五戒我们讲了杀戒,接下来我们看不偷盗戒。

辛一、解释名义

不偷盗,先看第一个解释名义。

什么叫偷盗,先把偷盗解释清楚了,我们对这种行为产生断除,就是不偷盗。我们看讲义,请合掌。

我们把偷盗的定义做一个简单地解释。什么叫偷盗呢?律上说,“不与而取他物。”就是说,主人没有答应给我们,但是我们用其它非法的方式来夺取。夺取什么呢?是他人之物,是有主之物。这个非法的夺取,在律上主要有三个重点:第一个是偷,偷取,私下偷取;第二个是骗取,用种种欺诈的手段来骗取;第三个是盗取,就是公开地去夺取。“凡有主物,不得盗心故取。”

以下对这三种情况,在律上开出了十种的差别。

第一个,“若自取。”就是你这个偷盗的行为,是自己亲自去盗取。

第二个,你没有去做,但是叫你的朋友或者属下去做,“教他取。”他去做了以后,你也犯盗戒,因为你是教唆他去做的。

第三个,“方便取。”方便取在律上说,是财物自来,方便夺取。这个东西自己来的,比方说,你家突然间门前出现一只小狗,它自己跑过来的,你看它很可爱,就偷偷把它抱来养,犯盗戒。如果它是有主物的话,虽然是它自己过来的,但关键在它是有主物,这叫作方便取。

第四个,“咒取。”这个现在可能比较少。印度有一种咒叫起尸咒,他去殡仪馆、海葬场、火葬场,找刚刚死的尸体,这个尸体还没有完全坏掉,那么他用咒术去招请鬼神,住在这个尸体上,由鬼神来运用这个尸体,去帮他做偷盗的行为。鬼神跑到这个身体里去犯了偷盗,你是那个持咒的人,所以犯了盗戒,这叫咒取。

第五个,“因寄取。”别人要到其它地方去,把两千块钱交给你,他回来时,“欸,我现在回来了,两千块还我。”你说:“没有,你当初给我一千块而已。”因为受别人的寄托,而占有了一部分或者全部占有,这个就是因寄取。

第六个,“迷惑取。”迷惑取就是你用种种欺诈的言词,使令对方产生迷惑,藉这个时候用言词来骗取,叫迷惑取。

第七个,“诳取。”诳取就是诈术。前面是用语言,这个是用诈术。像金光党他拿一迭钱,第一张一千块的,最后一张也一千块的,中间都是白纸,这个就是诈取。诳取,用诈术来骗取。

第八个,“抵债不还。”你欠别人家钱,不还。要钱没钱,要命一条。这个抵债不还。

第九个,“偷税。”只要在一个国家里面,没有如法地报税,就是犯了盗戒。

第十个,“冒渡。”冒渡有两种说法:第一个,是假借他人的名义,来获取利益。你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假借他的名义来获取跟他相关的利益。第二个,是一般我们现在说的使用种种“权”,把它引申出来就是使用盗版的软件,这个都叫冒渡。

以上十种,只要是让前人失去物品的,并名为“盗”。这个在律上广泛地讲出偷盗的十种相貌。这个地方最关键的就是“有主物”。有没有犯盗戒就在这个物品到底是有没有主人,这是最关键。所以这个有主物是很重要的判断。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三类:

第一个,是三宝物。三宝物它是供佛、供法、供僧的,特别是道场里面的东西,有很多是三宝物,只要是佛教共修的团体,比方说幡幢是供养佛陀的,这个属于佛物;比方说经架、盖经布、抚尺,这是供养法宝的,这属于法物;有些是供养大众师的,叫僧物。这三种物都是有主物。你不要以为佛陀灭度了,佛陀的东西仍是有主物;法宝,虽然不是一个有明了性的人,但是只要这个信徒是发心,用来供法的,也算有主物。那僧就不要讲了,僧团,供养大众师的更是有主物。

三宝物,它有三个重点,盗之结罪特重:

第一,“体通十方。”因为三宝物是来自于十方的供养,所以偷盗三宝物,是望十方众生结罪,因为每一个人都可以使用。这个蒲团,你也可以用,他也可以用,任何人都可以用,所以这个犯罪的对象太广了。你偷盗了一个僧团的蒲团,你是跟十方众生结罪,这个债就还不起。你偷隔壁的东西,你是欠他一个因缘,比较好还,因为他来生不见得会跟你相遇。但是你偷了三宝物,你是欠所有众生的债,你还不起了,因为它体通十方。这第一个,因为它是每一个人都有权利用。

第二,“众生慧命所依。”三宝物,是给大家修行用的,每个人在三宝当中用功,法身慧命会增长。你盗取了三宝物,使令众生在修学当中有障碍,盗到最后蒲团不够用了;这本来是有幢幡的庄严,你把它盗取了,就不庄严了,所以你就直接影响到众生慧命的增上,这个问题就严重了,你障别人的道。这是第二个,众生慧命所依。

第三,是“清净心所成。”每个人供养三宝的心,都是很虔诚的清净心,清净心所成就的东西,你竟然用染污心去偷取,这个也是很严重。因为它的过程是清净心,每个人不管他是有钱没钱,都是省吃俭用,把自己的钱用来供养三宝,所以你这是障碍众生的发心,盗之结罪特重。

第二个是人物,就是一般人,这是某一个人的物,当然是结重,结重的话就是上品不可悔罪。

第三个非人物。非人是什么?我们解释一下。在律上所谓的非人,有两种情况:第一个鬼神,第二个畜生,这两种情况叫非人,他不是人。那么非人物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有主的,望主结重,它是有主人的。比方说,你看到一只小狗,这小狗的脖子上有一个很漂亮的金色项链,你把这小狗的项链给偷过来。这种情况又有两种情况:这只狗如果是一只野狗,没有主人的,你望这只狗结轻,因为它不是人,那么你是犯轻罪;如果这只狗是有主人的,望主人结重。这样懂吗?

就是看这个动物,你把它偷过来,这个动物到底是有没有主人的,只要有主人的,你就不是对望这只狗,因为这个狗是系属于主人,所以你是对望主人来结重。如果这只狗是一只流浪狗,你把它偷过来,那没有主人的,你就对望这个畜生结轻罪。这是这样子的。

那么非人的情况,我们解释一下。非人就是说,它是供鬼神的。比方说放蒙山,道场准备的东西,还没有供鬼神之前,这是有主物,属于人物,甚至于属于三宝物。所以放蒙山之前,你偷东西,犯重。如果说这个蒙山已经施食给鬼神了,属于鬼神的东西了,你再去偷,犯轻。因为这时已经把这个东西布施给鬼神了,你再去偷,望鬼神结轻罪。

所以有主物基本上就三种,你把这三种弄清楚了,大概就知道它的状况。

辛二、具缘成犯

构成一个盗戒,要有六种因缘。

前面根据《瑜伽师地论》把这个犯戒的因缘分成三大类:意乐、加行、究竟。

一、意乐。

先看他心中的意乐。

意乐有三种:第一种,是他物,就是有主物,拣别它不是无主之物。第二种,他物想,你心中很清楚它是有主物,拣别你不是在一种无知的状态,你是很清楚知道它是有主物。第三种,起盗心,拣别你不是暂用想,你不是说一时情急暂时使用,你是要把它做作一种侵占为己有的心情,那么这时就形成了心中的意乐了,已经有犯罪的动机。这第一种情况,他物、他物想、起盗心。

二、加行。你采取了身口意的加行,就是采取行动。包括:第四个,兴方便,方便我们前面讲过,你是用偷的、用骗的、用抢的,这个都是属于偷盗的方法,方便;第五个,直五钱,直五钱我们待会再来说,就是它的价值在五钱以上。这个是加行。

三、究竟。第六个,“究竟”,这个犯戒的情况要把它造圆满,一定要离开本处。

在律上讲出一个公案,说有一个人他晚上去偷牛,他把旁边邻居家的牛,偷到他家里来,后来天黑之前,他想一想不对,这是犯偷盗戒,他又把牛送回去了。所以对旁边的人来说,看到牛还在。我问你,这个人有没有犯盗戒?犯了盗戒了,因为他已经他物、他物想、起盗心、兴方便、直五钱,关键是举离本处,他已经把这头牛移动,它四个脚都已经动了。你后来把它放回去,那是后来的事情了。盗戒已经成立,你不但要放回去,你还要忏悔,因为罪业在心中已经成就了,这是造究竟。所以举离本处是判断这个犯罪有没有完全圆满,要离开本处。

辛三、犯戒轻重

整个盗戒最难判断的,就是五钱的问题。我们看下一段,犯戒轻重。

盗取他物直五钱以上,上品不可悔罪。这个是重罪,要取相忏。盗取他物,直四钱以下包括四钱,中品可悔罪。盗取他物在三钱以下,下品可悔罪。所以盗戒的轻重除了有主物以外,完全看价值。

这个五钱的概念,我们先讲它的缘起,再说明判断的方法。

盗戒的缘起是这样的。佛在世时,有一个比丘叫檀尼迦比丘,他一开始住在僧团,住了几年以后,他离开僧团到山中独住,用草结成草蓬,住在那儿。

有一天,他托钵回来,哇,草蓬被人家拆去烧火,没地方住了。檀尼迦比丘,以前在家时是烧陶瓷的,所以他就想,这个草蓬不坚固,他就找了很多的石头,把它捏成一个房子的样子。然后把它烧成陶瓷的房子,外面再把它漆上红色的漆,漆完以后就很庄严。

佛陀在远的地方看到这个红色房子,就明知故问,问比丘说:“这是谁的房子呢?”他说:“是檀尼迦的房子。他以前的房子是草蓬,被人家拆了,所以他盖了这座坚固的陶瓷房子。”佛陀说:“这座房子太豪华,不适合,不相宜比丘之法。”叫比丘们把它拆了。

所以檀尼迦比丘托钵回来时,看到他的陶瓷房子被打破了,又没地方住了。他心里想,草蓬的房子不坚固,陶瓷的房子太豪华,他就取其中道,干脆用木头盖一个木屋好了。他就跑到国王的树林里面去,跟看护的人说:“国王之前答应给我们树木的,我们要取这个树木来盖房子。”看门人认为比丘不妄语,说:“喔,国王答应你,好吧,那你就随便找吧。”他就砍了几棵树,盖起了房子。

盖完以后,国王有一个官员是专门监督这个树林的,他一看,欸,树怎么少了好几棵呢?守门人说:“这是某某比丘,把它砍去盖房子,说国王答应的。”这个官员就报告给国王。国王说:“我不记得答应檀尼迦比丘。”他就把这个比丘找来说:“我有答应你吗?”他说:“国王!你还记得吗?你登基时曾经跟国家宣布说,凡是我国内的任何比丘,要使用任何物品都是可以的。”国王说:“我当时讲这句话是针对无主物,只要是没有主人的东西,你在山上、树上随便捡东西都可以用。但是这个是有主物,这不是我的本意。”产生误会了。所以国王就不高兴了,就把这件事报告佛陀。

佛陀知道了以后,就当着国王的面把比丘召集起来,制了这条盗戒:凡是有主物,不得盗心故取。那么制了这条戒以后,比丘就问了:“那么到底这个重罪的标准是什么呢?”佛陀就问国王说:“你们国家里面,犯几钱是死罪?”国王说:“五钱就是死罪了。”所以佛陀就根据国王的这个汇报,制定以五钱为标准,这条戒的缘起是这样来的。

现在我们来看五钱的判定。从这个缘起,历代的律师就有两种判法:第一个,从事相来制戒。就是既然佛陀说五钱,那就是五钱了,佛陀的金口不可改,就随你国家规定的五钱就算犯重了。那时王舍城的五钱,南传比丘开会达到共识,二十块美金。二十块美金并不多,这样子的话五戒很容易破。但是这种说法,赞成的人不多,因为比较不合理,你不能够说他偷了二十块美金,你就把他判成破根本,因为破根本是很严重的,障道了。

第二种说法是从义判。律师认为说,佛陀当初在制戒时,曾经亲口询问国王,犯几钱是死罪,佛陀是参考国王的说词而判了五钱。所以从义判,第二种意思是认为,这个国家犯几钱是死罪,那个就是“五钱”。在美国,看你是在哪一州,这一州里面,你盗了多少钱是犯死罪,那个钱就是“五钱”,随你的国家里犯几钱是死罪,那个钱就是五钱。那么这种说法比较合理,也合乎当初佛陀制戒时的一个相貌。

所以一般来说,诸位!我们不能够随便用五钱、用二十块美金就判他是断头罪,这有一点不合理,太过了。所以盗罪的判罪要注意。杀人命断的死罪,是断头罪,这是合理的,你盗了二十块美金,是不能够判重罪的。所以比较合理地判法就是以当时国家的法律,它制定几钱是死罪,那个钱数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五钱,是这个意思。

辛四、开缘情况

这是讲到盗戒的轻重的判定。我们看盗戒的开缘情况,有六种情况,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这六种情况是开缘的,算不犯的情况。

先看第一个,“与己想。”你自己认为主人已经把这个东西给了你,事实上是没有,就是你心中产生了误会,所以你在造罪时,心中没有当有主物想,因为你认为对方已经把它送给你了,这种是不犯的,因为你不知道它还是有主物。

第二个,“己物想。”你认为是自己的东西。比方说,你参加法会以后,匆匆忙忙要回家,你看到一双拖鞋跟你的很像,你错认为这双拖鞋是你的,你当时是真的这样想的,不犯,因为你真的当己物想。

第三个,“亲厚想。”“素相亲厚,闻我用时,其心欢喜。”就是说,他买了三个苹果放在客厅,你去的时候,他刚好不在,你说我们是好朋友,你就拿苹果吃了。这有没有犯盗戒呢?看交情。他跟你没有交情,你自己认为亲厚,其实不是这样子。关键是,他知道你用了以后,他不但不会生气,其心欢喜,是这个标准。这个交情就是说,他看到你吃了他的苹果,他不但不会生气,还起大欢喜,不犯,这是亲厚想。但是律上说,你使用过以后,事后要告诉对方,即便是亲厚想,事后要告知。

第四个,“暂用想。”不久即还本主。你刚好去一个地方办事,没有带笔,桌上有一枝笔,你暂时借用,你没有要把它侵占为己有,暂时借用,用完以后马上归还原主,不犯,暂用想。

第五个,“无主想。”你在公园散步时,看地上有一块石头,你认为这个石头是没有人的,不知此物有人系属,不犯,因为你心中真的做无主的转想。

第六个,“狂乱坏心。”精神错乱。这一个情况是所有的五戒都不犯,精神错乱。

这个五戒的问题,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增长罪业,第二个破坏善根。增长罪业,它的问题来自于这种业力的辗转增盛。因为业力造了以后,它是跑到内心去了,所以它种子起现行造业,业力现行又熏种子,这个业力又牵动了内心,所以心力跟业力会有辗转的作用。

所以你学完戒以后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及时忏悔。马上透过你的戒体,因为你安住道法,用道法来观照,马上发现问题,早点解决。

我们讲一个经论的公案,给大家做参考,有关盗戒的。有一个阿罗汉在山中修行,他本来是住山洞的。他除了每天打坐以外,这个阿罗汉很会唱歌,他经常把他所觉悟的道理,用歌声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他一天当中,一定会有一段时间,走出山洞唱他的梵呗。

有一天国王去打猎,听到阿罗汉唱的梵呗,特别的美妙动人,他就寻声找到阿罗汉的山洞。就说:“你老人家是不是慈悲,能够到我们宫里,给我一个供养你的机会?”阿罗汉点头答应,就随国王回宫殿了。国王经常事情很忙,忙完以后心里烦闷,就把阿罗汉师父请来,请师父唱一曲,他师父就唱一首梵呗。唱完以后,国王就心开意解,很舒服。

有一天一个大商人,做买卖时经过这个国家,供养国王一些珠宝。在供养完以后,国王很高兴,你既然供养我,我要有所回馈,就请他阿罗汉师父出来,也唱一曲给商人听。

这商人听了非常欢喜。他说:“你这位师父是不是可以布施给我,让我把他带回家供养?”国王说:“不可以,我每天心情烦闷的时候,都是他唱歌给我听,来解我的烦闷。”他说:“我出一千金。”国王说:“不可以。”“两千金?”“也不可以!”“那三千金!”国王说:“好!”那三千金可以,带回去了。这个商主就用三千金把阿罗汉请到他家供养,听完以后他觉得,哇,这个阿罗汉真的很会唱歌,每一次听完他唱歌,就是觉得身心舒畅。

有一天就跟他师父说:“师父你要感激我,你可是花了我三千金才请回来的。”阿罗汉说:“你这样讲是不对的。三千金你不是来把我买回去,你是还债的。”他说:“怎么还债呢?”阿罗汉说:“过去生我们两个是好朋友,我们去买一个东西,结果钱不够,欠了三钱。你钱不够时,我在旁边,替你作保,结果你事后这笔钱没还,把我也牵累下去了。当初的三钱,辗转增盛,到现在转成三千金了。”

所以诸位要知道,你现在偷的钱,是偷几块钱,但是你还的时候不是几块钱。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忏悔?因为断相续心!因为你的心只要是没有忏悔,它会不断地念念相续,你睡觉时,那个念头也在辗转增盛。所以你造了业以后,这个业跑到内心中去了,只要你没有忏悔,它就像水流一样慢慢增上。也就是说,我们要及时忏悔,来使令这个业力变成一种种子位。

辛五、持犯得失

我们看最后的持犯得失。看犯罪的过失跟持戒的功德。先把这个念一遍,请合掌。

我们先看犯罪的过失。

犯罪的过失,如果这个业造得很重,犯到根本,而且是数数现行,深生好乐,这个罪业的力量会使令我们堕落到三恶道去。从三恶道出来以后,还有余报。第一个,贫穷。就是说虽然你很努力地赚钱,但是有这个盗戒的问题,你总是觉得钱留不住,总是会有因缘把钱给流失掉。

第二,共财不得自在。你真的赚到钱了,但是财不坚固,五家共有,有五种情况破坏你的钱财。第一种,盗贼,把你偷走,或者把你骗走乃至于把你抢走;第二种,水灾;第三种,火灾;第四种,恶国王,这种有强大势力的官员;第五种,不肖子孙,你生了一个败家子,这是共财不得自在。是盗戒的余报。

我们再看持戒的功德。

持戒的功德,从短暂来说,得到人身;从长远来说,慢慢地趋向于解脱道,乃至成就佛果。他的余报,第一个,资财盈积。金钱能够很坚固,慢慢地累积起来,不会流失掉。第二个,不忧损害。不会害怕受到外在因素的因缘而产生破坏。第三个,处众无畏。因为你没有犯偷盗,所以你心中坦荡荡,不怕别人怀疑你。第四个,身心安稳快乐。你不做亏心事,身心安稳。

这个盗戒我们再讲几句话。盗戒是很容易犯的,尤其是现在。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概念,就是我们在持戒的时候,要先有心理建设。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先安住道,才能够修法?就是说,现在很多盗版的东西,每一个国家都有它的税法,我们一个人做事往往在一念之间,首先你要在内心当中产生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人生的快乐跟钱没有直接关系。

诸位!你要知道,佛教在追求人生上,它不谈荣华富贵,它叫作离苦得乐,你慢慢去体会。你犯盗戒,可能暂时会增加你的钱,但是你不一定快乐,因为你造了罪业。你最好把人生的一个观念记在心中,就是善业是创造安乐的果报,罪业是创造痛苦的果报,这句话最好经常放在心中。你会快乐,是因为有善业,不是说你多了这几万的美金,跟这个没有关系。所以人生是个取舍,你觉得钱重要还是快乐重要?关键在这里!我们先不谈来生的堕不堕落,就是说你得到这个东西并没有让你快乐。

在古书上讲出一个公案,这个公案也值得我们深思。

在扬州有一个大富人家,他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生了两个很可爱的孙子。这大富人家是做南北货买卖的,从北方买东西,到南方把它卖掉,然后再从南方买东西,到北方把它卖掉,赚这个差价。

他们家是三代同堂。老人家临终之前,他把儿子叫过来,他说:“我现在这个病治不好了,我临终之前,要交给你一个传家之宝。”他就从库房里面,拿出他的秤斗,他说:“这个秤斗是做过手脚的,我加了水银在里面,所以我每一次秤东西时,看起来都比原来重,我的财富就是这样积集起来的。”他父亲临终之前就把这个秤斗交给他的儿子。

这个儿子是读圣贤书的,他知道这个是不得了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个家庭要遭殃的。所以他赶紧就把这个秤斗烧掉,不敢用了,烧掉以后,他跑到寺庙去向天神祷告,他说:“我父亲做错事了,我现在替他忏悔,我把它烧了,从今以后,不再做这种亏心事,我要正直地做买卖。”

这个儿子把这个秤斗烧了以后,没有多久他两个儿子死了。这个儿子就很冤,说我做了善事,为什么会遭此灾难呢?他又跑去跟天神哭诉了。到了晚上,天神在梦中出现,他说:“你们家的富有,跟你爸爸做这种投机的生意没有关系。你爸爸过去的善业,他本来就该富有的。但是他造了这个恶业以后,招感了两个败家子,就是你的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本来应该长大以后,把你们的家产都败光了,他们才会离开的。现在你改邪归正,因缘改变了,所以这两个儿子死掉了。你不要着急,好好地坚持下去,你后面还会生两个贤孝儿子,是来报恩的。”他后来果然又生了两个儿子,都做到官了。

所以诸位!我们要注意我们的因地。当你人生面临选择,外境比较重要,还是内心比较重要时,你要做出正确地判断。你要牺牲外境保护你内心的善业。我再讲一次,外境是一时的,你的内心是永久的。死亡时,你内心的这个业是贯穿到来生的。所以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理观才有事修?就是为什么你要先有心理建设,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其实杀盗淫妄,这四个都是在生活中历练。我们一定要知道一个观念,内心的善法比外境的物质更重要!这个地方你要永远记住。

我们这个盗戒先讲到这里,休息十分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