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风雨人生路 > 第36章 第 36 章

风雨人生路 第36章 第 36 章

作者:有无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0 03:37:17 来源:文学城

告别了洪生勤生两兄弟,我就往回家的路上走。

半路上,遇上了大队团支书老七,“我正要到镇中学找你,没想到在半路上遇上了。”他接着说:“大队长叫我来通知你,今天晚上就出发,到汉北水利工地上去。”

“我要和公社中心小学打个招呼吧?”

“大队长他们决定的,我只负责通知你。”

我想了一下,怕大队在高考政审中搞我的鬼,就答应了。

回到家,父亲问我考得怎么样,我说还行,应该考得不错。

我放下书包,就开始作上汉北水利工地的准备了。

全村的男女主要劳动力都要上汉北水利工地,我父亲也要同去。母亲因为家里有众多的小孩要照顾,就没去。

吃过晚饭,我就同村里的三十多人一道,挑着被子和日用品及锄头、铁锹、箢箕等农具出发了。

从我们村到汉北水利工地,有80多里路。

差不多走了一整夜,天快要亮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一个叫花子大塆的村子。

走到这个村子时,我真的撑不住了。

两天的高考,晚上又没怎么睡觉休息,接着又走了整夜的路,简直是困乏到了极点。

心里想,快点找个地方好好睡一觉。

这时大概是早上5点多钟,我们三十几个人,分别在几个村民家打地铺。

我和父亲,还有四个同村的人,在一个很小的房间的地上铺下稻草,上面再铺开被子,这就安营扎寨了。

我刚想躺下睡觉,大队长来了。

他向我们喊道:“快到外面集合,马上到工地上去。早饭在工地上吃。”

我到外面一看,天还没亮,一片漆黑,看不清这个村子的全貌。

黑暗中,从不同的屋子里陆陆续续地走出来一群人,有的扛着锄头铁锹,有的挑着箢箕。

在大队长的指挥下,排成一个稀稀拉拉的长队,缓慢地出发了。

我挑着一对箢箕跟在队伍的后面。

天很黑,田间小路弯弯曲曲的,不大好走。

从我们住的地方到工地,大约有8里多路。

走着走着,天慢慢地亮起来了。

到工地时,天也差不多大亮了,可以看见工地的全貌了。

这是一个河堤工地,工地很大,左边看不见头,右边看不见尾。

河堤已经修了有三层楼那么高了。

离大堤不远的地方有很多临时搭建的工栅,已经有许多民工在工栅里吃早饭。

我们村里的人挤在一个工栅里吃早饭,我已经非常饿了,端起饭就吃。

当年修这个汉北大堤,动员了全县的劳动力。每个大队修一段,民工们都是自带粮食,自备工具,没有报酬。

修水利有一个好处,就是大米饭管饱。

我正吃着饭,还没吃完,工地上的许多大喇叭就响起来了,《东方红》的歌声响彻整个工地。

大队长喊起来了:“开工了!开工了!”

民工们纷纷扛着锄头铁锹挑着箢箕上工地了,我也急忙放下饭碗挑着箢箕跟着上去了。

看不清也数不清工地上有多少人,只见看不见头尾的大堤上满是人,堤这边几十米的场地上也铺满了人。

堤这边是取土的工地,民工们把这边挖出来的土,用箢箕一担一担往大堤上挑。

体弱的民工和女民工负责挖土,身强力壮的民工就负责挑土,因为把土挑上高高的堤上去是很费力气的。

我们村的小队长苕三爹分配我挑土。

挑土的民工把空箢箕放回挖土的地方,马上就把已经装满土的箢箕挑走。

无需等待,不能停歇,没有休息,上下跑,一直挑。

开始挑几担还不算很累,后来我就觉得非常费力了。

我挑着担子一步一步往堤上爬,有时爬得腿直发抖。

二苕货爹的第六个儿子撮号叫“苕肉头”的是负责挖土的。

他看到我累得不行的样子,悄悄对我说:“你去解手哇!解大手。”

我说:“我没手解呀。”

“你真是书呆子,解手可以休息一下呀。”

“不行不行,这样不好。”我没手解,怎么能假装解手呢?那太难为情了,我知道他的好意,“算了吧,我还是慢慢挑吧。”

“苕肉头”见我不愿意去解手,就又想了一个办法。

他放下铁锹,用手捧几把土在箢箕里薄薄地铺上一层,说:

“挑走挑走!”

我对他说:“这太少了吧?”

“挑走挑走!”他挥挥手,大声说:“你就说是我“苕肉头”上的土,看那个狗日的敢放屁!”

“苕肉头”有弟兄七个,平时在村里没人敢惹他,和人打架他也非常凶狠。他父亲就是我曾经搞的那个“忆苦思甜”画展的主人翁。

“苕肉头”这样一操作,我就如同挑空担子一般了。

很多人都看见了,竟没有一个人说闲话。不知是因为“苕肉头”的霸气,还是因为大家都同情我。

的确,我被大队撤了校长下放回家,引起了大家的公愤,大家都同情我。

在工地上,碰到我的人大都会问我:“你考得怎么样啊?”

有人安慰我说:“你这么有才华,一定考得上!别着急!”

还有人对我说:“我们全大队的人都在为你祈祷,唯愿你能考上。”

多好的乡亲们啊!

每当听到他们这样说,我都感动得眼泪在眼框里转。

虽然乡亲们千方百计照顾我,我还是没挺住。

我病倒在工地上了。

乡亲们把我抬回家,工地医生给我量体温,高烧到40度了。

我躺在地铺上,全身没什么知觉了,只有脑袋还有知觉。

工地医生说我病得很厉害,身体极度虚弱,非常危险。

父亲都急哭了。

全大队的人都来探望,很多人看到我病成这样,都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求老天爷保祐我。

“开开眼吧老天爷!一定要救救之华老师,他还要上大学啊!

“之华老师是多好的人啊!为什么命这么苦啊!太不公平了!”

昏昏沉沉中,听到乡亲们这些真情的话语,我百感交集。

我心里暗暗想:

我一定要挺过来,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上大学!

工地医生也尽力抢救,一个星期后,我慢慢地好起来了。

我刚好了一点的时候,大队小学的几个男老师也来工地了,清秋老师带来了金芬的一封信。

信封上没有字,里面的信全是用汉语拼音写的,信中还有2元钱。

金芬得知我在工地上病倒了,所以带信来安慰我。

金芬还真有心呢,汉语拼音别人看不懂,带信的清秋老师也是看不懂的。

她知道,我是看得懂的。

再联想起她到公社书记那里去告自己父亲的状,我对她的好感增强了。

大队长看到我这个身体状况,就没让我上工地,让我去为工地伙房打柴。

这里是湖区,能烧火的柴草早被村民砍完了。

我看到湖里有许多水草,水草晒干了也是可以烧的。

于是我就到附近的湖里去打水草。

有一天,我打水草的那个湖的水被放干了,湖底的淤泥都露出来了。

我脱下鞋,赤脚踏入淤泥中,准备去打湖中间的水草。

12月下旬了,天很冷,虽然那天是晴天,但脚踏入泥中还是感觉到冷得剌骨。

时间长一点感觉就好一点,也可能是冻麻木了吧。

我正用镰刀割湖中泥淤上的水草,忽然感觉到脚旁边有东西在动,我伸手一摸,竟摸出一条大黑鱼。

我好高兴,有鱼吃了,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了。

我天天吃的菜就是盐水煮大白菜,盐水煮白萝卜。

我拿挑水草的冲担在泥淤捉黑鱼,不一会就捉到四条大黑鱼。

这个湖面很大,我想里面的鱼肯定不少。

我拿水草把四条大黑鱼串起来,挑起打好的水草,往村里跑。

伙房里做饭的人看到我拿回来的四条大黑鱼,也非常高兴, 问我是从哪里搞来的,我告诉他们,我打柴的那个湖水干了,里面一定有好多黑鱼。

我说,今天晚上我们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了。我叫伙房的人把四条黑鱼都煮了,煮了一大锅黑鱼汤。

天黑了,民工们回来了,伙房的人把湖里有黑鱼的消息告诉了他们。

许多的民工都拿起麻布袋就往那个湖跑,结果他们都满载而归。

于是更多的民工都去那个湖里捉黑鱼,他们都搞回来一麻袋一麻袋的大黑鱼。

他们都说,这一回可发财了,这么多鱼很能卖些钱啊。

有人问是谁发现那湖里有黑鱼的,伙房里的人说,是之华老师发现的。

于是有几个民工就来问我:“是你发现的?你搞了多少?”

“我搞了四条?”我正和几个曾经的大队宣传队的民工在喝酒,吃煮好的黑鱼汤。

其中一个姓雷,是锣鼓队中打锣的,他还买来了一斤白酒。

“你怎么不多搞些啊?你看他们都搞那么多,有的人搞了一百多斤呢。”

“人不能贪心啊!”我笑着对他说,“你看吧,他们一条鱼都拿不回去。”

这几个民工都说我是书呆子

忽然听到了大队长的喊叫声:“所有人都听好了啊!把搞到的黑鱼都交出来!”

民工们哪敢不交,纷纷把搞到的黑鱼交到伙房这里来了。伙房前堆了好大一堆黑鱼。

大队长得知是我最先搞黑鱼的,就跑来找我:“之华老师,是你最先搞黑鱼的吧?请把你搞的黑鱼交出来!”

“交不出来了!”我们几个把黑鱼汤吃得差不多了,我指着桌子上的黑鱼汤说,“我搞的黑鱼都在这里了。”

“怎么可能!你是最先发现黑鱼最先搞黑鱼的,怎么只搞了这一点。别人后搞的都搞一百多斤了。”

那个为我做黑鱼汤的伙房师傅过来了,他对大队长说:“真的只这么多。之华老师搞回来四条黑鱼,叫我做成了黑鱼汤,他就再没去搞了。”

大队长还是将信将疑,边往外走,嘴里还在说:“怎么可能?就搞这一点就不搞了?”

几个和我一起喝酒吃鱼的人都对我伸出大姆指说:“高!高!实在是高!”

说完,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第二天,小队长三苕爹就要我上堤了。

大堤一天天加高,越高就越难爬。

一天中午,我挑着土刚走到堤上,开饭了。

我放下担子转身到工棚吃饭,小队长三苕爹看见了,他要我把那担土挑上去再回来吃饭。

还是顾虑到高考政审的问题,我放下刚端起的饭碗,转身到堤上,挑起那担子。

所有的民工都在工棚里外吃饭。

大堤上只有我一个人,饿着肚子,挑着担子,一步一步吃力地往那高高的堤上爬。

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一幕,众人都看不下去了,都十分气愤。

这一幕引起了众怒,本大队其他小队的几个队长,还有很多民工,都围过来了,纷纷指责三苕爹做得太过份。

其中一位年长的小队长指着三苕爹的鼻子大声斥责道:

“三苕,你欺人太甚了吧!没见过这么欺侮人的。”

父亲也看到了这一幕,强忍着,在一旁默默流泪。

我提醒过父亲,这段时间一定要忍,千万不要和大小队干部们起冲突。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向1978年新年献礼,元旦那天,我们大队负责修建的这一段大堤完工了。

许多年后,我经常开车经过那里,那里离滠水河大桥不远,车开到大桥上,可以看到我当年修过的那段大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