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风雪夜归人 > 第20章 相思夜话(回)

风雪夜归人 第20章 相思夜话(回)

作者:顾诗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1 16:45:49 来源:文学城

贾仪不知道自己对陆机究竟是什么感情。

自小保护自己的侍卫?共同学习的师兄?还是共经磨难的亲人?亦或者其他一些感情?

贾仪的脑子乱糟糟的,从昨天晚上开始他就没睡好,脑海里不断闪现过这几年他们一起经历过的点点滴滴,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鲍照很贴心地在桃林边,建造了一栋临时的小木屋,因此贾仪与陆机两个人就在这里过夜了。

晚上的风不大,但微风拂过桃林的沙沙声却吹的贾仪心痒痒。他歪头看了一眼熟睡的陆机,他脸上带着笑意,看来是梦到了什么幸福的事情。贾仪静悄悄地下床出门,不去打扰陆机的好梦。

初春的夜还是很凉,贾仪打开门的一瞬间就被风迎面吹了一下,不由得打了个颤。但他没有回屋加衣服,将身上的单衣裹裹紧,把身后的门小心地合上了。

天边的月亮不圆,勾起浅浅的弧度,宛如陆机的嘴角。他想起沐华年下狱那天,天也是这般冷。夜深人静,也没有鱼虫的声音,贾仪回顾这五年的漂泊,露出了一个苦涩的微笑。

他只记得自己像疯了一样四处打听沐锦的下落,武昌、襄阳,然后转道北上,到达合肥直至建业,看着巍峨的祁连山,掉头南下,路过苍梧,最终在交浦,贾仪撑不住了。

整整一年,他靠着乞讨为生,走遍了赵国的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川。他望着眼前汪洋无际的南海,第一次涌上了名叫绝望的情绪。

当贾仪再次醒过来时,他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的房间。眼前的是由花岗岩和茅草堆叠建造的简陋房屋,屋内陈设也很单调,除了日常生活的必须品没有任何其他一点装饰。

贾仪晃了晃经过休息以后清醒了不少的大脑,用手把自己从坚硬的床板上撑起来。他环顾四周,感觉不像是没人住的房子,就是不知道是哪个好心人,把昏迷的他从海边捞回来的。

他小心地观察这间房子,灶台有生过火的痕迹,墙壁上挂着渔网,沿着墙根摆着一排缸。巡视到桌子时,贾仪在桌上发现了一碗薄粥。粥已经冷了,碗中的米粒屈指可数,贾仪甚至不知道把它归类于粥还是水。

他没敢碰那碗粥,看这户人家也像是穷苦人家,自己也不好意思再给他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贾仪就坐在那桌边等,等到了日头西沉,才将救自己的好心人盼了回来。

进门的是一位老头,径直推开门,带进了一身的鱼腥味。他将手中的网兜、提桶等渔具往地上一丢,揭开墙边那些大水缸的盖子,用手舀着喝了几口,满意地咂咂嘴,才看到了坐在桌边、清醒的贾仪。

老头看到贾仪也不惊慌,向着贾仪咧嘴笑了一下,把东西都一一收拾好,凑过头来看一眼桌上的碗,不满地咂咂嘴,操着乡音说:“别挑食了,都饿晕了,有东西吃就不错了。”

贾仪已经在南方走了不少时日了,对当地方言也略通一二,听得懂老头的话。听老头话里的意思,这碗粥是特地留给自己的,贾仪想了想自己饥肠辘辘的胃,从谏如流地端起碗一饮而尽。

粥绝对算不上好吃,但对于至少两天没有进食的贾仪来说,不亚于大旱之后的甘霖。当天晚上,老头没有赶贾仪走,贾仪也厚着脸皮住了下来。反正他也没有什么家当,身无分文,老头睡床他就打地铺。

白天老头出海,他也跟着去,但跟了一次以后就怎么也不肯去了。海上天气变化大,时晴时雨,而且波涛汹涌。贾仪不仅在捕鱼上帮不上什么忙,还晕船,一天吐了不下五六次,老头看着贾仪趴在船舷上半死不活,就是一阵无语。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贾仪就在岸边走走,拾拾退潮留下来的鱼类、贝壳以及海草,然后在下一次涨潮前离开,去岸边等老头一起回家。贾仪胃口不大,所以老头也乐的有个伴和他一起生活。

老头回家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打开缸,喝两口里面的液体。那天老头终于和贾仪说实话了:“是酒。”

贾仪用筷子戳着手中清澈见底的粥碗,等着老头说下去。

“就是我们自家的土酒。”老头不耐烦地砸吧嘴,把碗里的一饮而尽,“把普通的米酒再过一遍火,烧出来的那真的,烈的很!”

老头一提到那酒,脸上就充满了幸福与渴望的神情。贾仪知道老头口中的“过了火”,就是蒸馏一遍的意思。他在心里暗暗记下了,以前在京城,他喝过形形色色的酒,没有像老头家这样纯的。

当天晚上老头也没有吝啬自己的宝贝,给贾仪倒了整整一碗的酒。老头在酒精的催发下,像打开了话匣子,从他小的时候的事谈到贾仪的身世,喝的满脸潮红。贾仪也有点醉了,他故作镇静地单手托腮,对着酩酊大醉的老头,问出了一个藏在心里很久的问题:“如果你有个姐姐,她有一天不见了,但人人都说她死了,你怎么办?”

老头不屑地嗤笑了一下:“我就当她死了。人不能对事情太过上心,我说今天抓二十斤鱼,它就真的能有二十斤吗?如果我说今天只要有一条下酒就行,你就不会失望。所以,你只要搁家里等她回来,她回来当然好,不回来就不回来了吧。”

老头拿起盛酒的碗,又给自己添了一杯,看着呆坐着的贾仪,补了一句:“蠢货。”

第二天,老头从宿醉中转醒的时候,贾仪已经离开。仿佛那人从未曾出现过一般,老头一如往常,收拾渔网渔具,打开门,坐上出海的小渔船,循环着普通的一天。

只有桌上的杯盘狼藉,叙述着昨晚发生的一切,老头也像告诉贾仪的那样,“就当她死了。”贾仪心里默默重复着这句话。正如这句话,对于老头,有贾仪固然好,能一起劳作,一起吃饭;没有贾仪,日子还得照过不是?

贾仪走在山间狭窄的小道上,回头看,渔村星星点点地分布在海岸边。旭日初升,薄薄的光透过云雾洒在粼粼的海面上。渔人三三两两出门,迎着朝霞,纵使大雾预示了今天大概不会是个好天气,但人得活下去,生活还得继续。

毕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

身后有门开合的声音,贾仪刚转头,就被一大个不明物体劈头盖脸地盖住了。贾仪手忙脚乱地将被子抱住,不让它掉在地上,一抬头,就能看到陆机。

陆机站在房间内,把门打开一条缝,伸了个头出来,身上也裹着被子,用训斥的口吻对贾仪说:“大晚上的干什么,别冻着。”

贾仪顶着通红的鼻头,把被子在身上胡乱地一卷,笑着说:“来了。”进了门,躺在已经没了热气的床上,贾仪还是睡不着,他伸手戳了戳身边的陆机。陆机还没睡,他翻过身,与贾仪相对而卧,从被子里发出鼻音:“嗯?”

贾仪笑着问:“想不想知道我为什么要在广陵开酒馆?”

陆机的头从被窝里钻出来,快速地回答:“想。”

陆机把姿势改成仰卧,看着头顶的天花板,边回忆边慢慢地讲,陆机也没有催他,静静地听他说。

“开酒馆的事情我想做很久了,在之前我们还在沐家的时候就有这个打算。但沐府规矩多,这不让碰那不让动,于是计划夭折了。

后来在南海边,有个救我的老头告诉了我一个酿酒秘方;其实也不算秘方,当地很多人都知道。方法很简单,之前人们酿酒都是在发酵后蒸馏,就能得到很清澈甘冽的酒,但是底部还是容易产生沉积。虽然说对于后续的口感都没影响,但酒中香味不足。”

贾仪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很多都是在聊家常,陆机很享受这个静谧安详的感觉,像是贾仪在讲睡前故事一样。

贾仪的眼睛快要闭上了,但嘴上没停:“所以我将经过一次蒸馏的酒再加陈曲,入库发酵。经此得到的原酒更加醇香。你什么表情,我可没骗你。说到这里,我要和那些和我们一起作战的兄弟说声抱歉。夜郎确实有构酱酒,我也确实改良过了。但是,他们可能没机会喝到了……”

说到这里贾仪没声音了,陆机支起头看贾仪,讲故事的人已经没心没肺地睡着了。陆机宠溺地笑笑,将贾仪散落在外面的手塞回被子了,又悄悄地地自己躺下。

“这个人明明自己朝不保夕,还惦记着自己答应别人的一口酒。但是,你别说,他这样子,还是挺可爱的。”

屋外的鸟叫了一声,仿佛在警告陆机不要再胡思乱想。贾仪翻了个身,脸朝向睡不着的陆机,鼻尖离自己不过寸许的距离。

陆机感受着贾仪平稳的呼吸,贾仪今天晚上说了这么多,在讲他为什么想开酒馆,但丝毫没有提及他为什么选择广陵。

但陆机知道。

在贾仪写给沐锦的一连串诗里,有这样一首《平湖秋月》

“月浸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裹,一色湖光万顷秋。“

这是贾仪通过说书人口中的广陵美景,幻想出来的一首诗,在贾仪灵感迸发的那些年里,这首诗绝对算不上惊艳。

但陆机知道贾仪在乎,他不止一次地在陆机和沐锦面前提过,要去广陵玩一圈,将说书人口中的美景,经过加工再讲述出来,将广陵描绘地如同仙境一般。

此时,陆机一般会沉着脸在一边不做评价,而沐锦会笑笑,对贾仪说以后有空就陪你去,而听到这句话的贾仪则会一连高兴好几天。

陆机突然有种想把诗念出来的冲动,来弥补这些年不曾体会到的美景。

“月浸唔……“诗没念出口就被打断了。

贾仪一巴掌糊在了陆机脸上,贾仪半梦半醒地喃喃:“别说话了,好好睡觉。”说完转头又沉沉地睡去。

陆机在黑暗中无声地笑:“好,都听你的。”

写在前面,后面两章是贾仪陆机的人物传记,但不会打断每天更新节奏。

史书并不是真实的历史,希望这种对比能给大家一点思考。

1.建业:今南京,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都城。

2.苍梧:现广西梧州市。

3.交浦:《风土记》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合浦,汉郡名,属交州。

4.《四景图·平湖秋月》宋·孙锐,吴江平望(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授庐州佥判。时元兵南侵,愤贾似道误国,挂冠归。

5.谁裁乱绪盈庭院,怎解相思绕画桥:《尘缘夜话》申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相思夜话(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