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风露立中宵 > 第4章 第 4 章

风露立中宵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蕉三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27 04:30:35 来源:文学城

关敏和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夏天,信提前三四天就送回家,说会坐船到天津,再从天津回来。关夫人日日都遣老仆去等着,还是扑了个空。关敏和回来的时候正是午后,竟没有惊动家里一个人。承倬甫用功得厉害,进步飞快,半年便赶上进度,当时已经在和关洬一起读莎士比亚。读得正昏昏欲睡,突然感到身边的关洬像被上了弦似的弹了起来,然后才看清了从外面踏步进来的男人。

“阿玛!”关洬一路飞奔,关敏和已蹲了下来,张开手臂迎他,然后被儿子结结实实地撞了个满怀。关洬的手臂紧紧揽住父亲的脖子,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一通委屈,当即放声大哭起来。关敏和把他抱起来转了一圈,哭笑不得地揉他的脸:“洬儿?哭什么这孩子……”

承倬甫站起来,跟在詹姆士身后走了出来,但又不知道该不该上前去。关洬还搂着父亲的脖子,哭得越来越大声,让关敏和几乎没办法和詹姆士说上一句话。关家的下人们这才都走动起来,有人喊着去告诉太太,还有人则说快去城门口把荣叔叫回来,老爷已经回来了不必等啦!一时之间闹闹哄哄的,谁说话也听不清,唯有关洬响亮的嚎哭震破天际,而且死活不肯下来,就跟黏在了关敏和身上似的。关敏和只能一只手托着儿子的屁股,一边把另一只手伸过去给詹姆士。詹姆士用力地握住他的小臂,贴近他,几乎像是一个拥抱。

“辛苦了……”他用英文说,“欢迎回家。”

关敏和笑着放开他,视线越过他的肩头,看见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的承倬甫:“这位是……?”

关洬从父亲的臂弯里转过半个身子,一边抽一边回答他:“这是倬甫哥哥。”

詹姆士指了指承家的方向,换成了流利的中文:“承大人家里的公子。”

关敏和“哦”了一声,承倬甫从他的声音里听出了一丝意外,但他掩饰得很好。承倬甫这才想起来礼数:“给关大人请安,大人为大清舟车劳顿,实在辛苦了。”

“不必多礼。”关敏和用空着的那只手去扶他,眼神仍旧是打量的,这孩子超乎年龄的言谈让他有些惊异,他似乎想问什么,但被霞珠惊呼的声音打断了。承倬甫和关敏和一起回过头去,在看见霞珠摇摇摆摆地追出来之前,先看见了关夫人。她应该是在午后小憩,发髻挽了一半放了一半,身上只有一件月白素褂,几乎可算是衣衫不整地跑了出来,然后在看到丈夫的那一刹那又停住了,似乎是不敢相信他真的回来了,就那么站在原地,然后眼睛一眨,眼泪便像两行断线的珠子,直往下坠。关敏和终于放下了儿子。

关洬的眼泪已经停住了,但还是惯性地发出一抽一抽的干嚎,看着父母的方向。然后詹姆士笑着在他头上拍了一下:“行了……来吧。”他用英文说,语气像在召唤一只小狗,“让你的父母好好团聚一下。”

很多年以后关洬依然记得父亲回来的那一天,记得那种强烈的狂喜与强烈的委屈交织在一起的眩晕。那天的课提前结束了,詹姆士不愿意打扰他们一家人的团圆。父亲的行李在当天晚上才被人运回了家,里面有整整两大箱子带给家人的东西,只是其中珐琅胭脂盒,金丝手包,玳瑁折扇等等器物都叫关夫人哭笑不得,这些东西中国都有。倒是各色糖果、巧克力,还有狄更斯的小说,都是给关洬的好东西。只是海上飘摇数月,天气又热,糖早已化了又重新凝固,只余一股发苦的甜。关洬挑来挑去,找出两个精巧至极的西方人偶,想分给承倬甫。霞珠这才有机会说了一句,承六哥儿已经回去了。

他本想留着明天再把人偶给承倬甫,但是第二天承倬甫也没有来。关洬又等了一天,他还是没有来。到第三天,关敏和牵着儿子,到了承家。

承廷贞在自己的书房见了关敏和,关洬站在父亲脚边,捱过了好长一段客套话,也没见到承倬甫过来。关敏和是来谢谢承廷贞的“照拂”,承廷贞也很客气,说这半年来,犬子给尊夫人添了不少麻烦……到后来承廷贞看出了关洬的坐立难安,总算解释了一句,六哥儿病了,这两天不去上课。最后关洬只能把那两个人偶留下,又跟着关敏和回来了。

回去的路上,关洬始终低头不语,无精打采。走了一段路,闷声闷气地叫了一声“阿玛”,然后说,他觉得六哥不会再来跟他一起上课了。

关敏和停下脚步,低头看着儿子:“为什么?”

关洬不说,只是踢着脚下的小石子。盛夏的大太阳把他光溜溜的脑门照得油亮,沁了一层细密的小汗珠。关敏和故意放慢了脚步,和他一起慢慢地走。过了会儿,关洬果然又开了口,不过是一副埋怨的语气:“因为你跟承伯伯关系不好。”

关敏和笑了:“谁跟你说我和你承伯伯关系不好?”

詹姆士说的。

关洬低头:“没谁。”

关敏和:“那这个‘没谁’跟你承伯伯关系怎么样?”

关洬不说话,还是一边走,一边踢脚底下的小石头。

然后关敏和就这样自顾自地开了口:“戊戌年的时候,皇上变法,詹姆士站在了皇上那头。但六王爷一力反对,你承伯伯呢……一头要对得起六王爷,另一头,也是不信洋人会真的为了大清好。他们两个是有些口角之争。”

关敏和停了停,手覆到儿子的脑后,摸到一颈子的热汗。关洬顺势抬起头看他,仍是个天真稚子的模样,那眼神让关敏和微微有些动摇,他毕竟还是一个孩子……然而这个孩子张开嘴,问的话却一点都不孩子气:“那承伯伯是因为六王爷的脸面才反对,还是他本来也反对?”

关敏和:“哎哟……那你可得自己去问承伯伯了。”

关洬立刻摇摇头。其实承廷贞对他很和蔼,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有点怕。也许这怕是从承倬甫身上来的,他感觉得出来承倬甫对父亲的疏远和敬畏。

“我懂啦。”他小大人似的叹气,“你和詹姆士一样,站在皇上那一头,承伯伯和六王爷站一头。所以你们关系不好!”

完了,小关洬心里愁肠百结。那六哥是真的不能再来了。他几乎有些埋怨起父亲的归来了。

关敏和突然苦笑了一声:“若我再年长十岁,也许吧。”

戊戌年变法的时候,关敏和还年轻,实在没有他的事。后来主张变法的康、梁二人逃往日本,其余人杀的杀,逃的逃……一个也没有放过。詹姆士能安然无恙,是因为他背后有美利坚公理会,但他也无力改变皇上被太后囚于瀛台的结局。

关敏和又摸了摸儿子的头,觉得这些话还是不适合对一个六岁的孩子讲,只道:“那这世上就不会有你啦。”

关洬似懂非懂,歪着头想躲阿玛的手,皱着眉头冥思苦想了好几十步的功夫,突然又问:“那六王爷为什么要反对变法呢?他不是跟你一样,想学洋人的法子来振兴大清吗?”

关敏和了然地笑:“又是詹姆士跟你说的?”

关洬做了个鬼脸,企图蒙混过关。

关敏和看起来没有着恼的意思,挑了一个孩子最容易听懂的说法,温和道:“六王爷只想学洋人造船,不想学洋人的政体。”

“哦。”关洬很懂地点头,“就像你只想我学英文,不想我看《福音书》那样吗?”

关敏和“嘶”了一声,竟让儿子堵得无话可说。关洬知道自己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又得意又卖乖地仰脸冲他阿玛嘻嘻笑。笑得关敏和破了功,刚板了一半的脸,又松下来了。

“詹姆士怎么什么都跟你说。”关敏和半真半假地抱怨,“阿玛不在的时候,他有没有让你信他的上帝?”

关洬摇摇头:“没有。”

“有没有带你去洋人的教堂?”

关洬夸张地摇头晃脑,有点不耐烦了:“哎呀没有!”

关敏和又用手去捏关洬的后颈。父子两个都“咯咯”笑起来,拐了个弯,抄了条近道回家去了。

当天晚上,关洬收到了承倬甫遣人送来的一张字条,谢谢他送的人偶。于是关洬也提笔回了一张短笺,问候他的病。承倬甫的回信在第二天一早送来,说只是中了暑气,吐得厉害,等好了就回来上课。以及得知关敏和给他从美利坚带了新的书,请他不要先看,万万等他一起。关洬为此高兴地在家里满地乱跑——“六哥病啦!六哥真的病啦!”惹得关夫人一头雾水:“你六哥病了,你乐成这样像什么话!”

于是放下了心。关洬收拾收拾,干脆捧上了狄更斯的书,顶着大太阳去承府找人。他原先从来不敢,总觉得承府里吓人,大太太吓人,那些个姨娘也吓人。可是为了能见上承倬甫一面,小关洬还是鼓足了勇气。真去了又觉得也没什么。承廷贞没在家,大太太对他十分客气,让人给他去拿冰酥酪来。承倬甫歪在床上,见他来了就笑。两个人也不真的看书,就把头挨在一起,叽叽咕咕地说了一下午的话。关洬把他阿玛讲的那些美利坚的见闻都跟承倬甫又说了一遍,到后来说累了,干脆也爬到床上去,又跟承倬甫肩并肩地躺一块儿了。

“我阿玛说,以后想把我送去美利坚读书。”关洬的嗓子都有点儿说哑了,这句话说得安安静静。他等了一会儿,转过脸来,问承倬甫,“咱们一块儿去,好吗?”

承倬甫点头:“好。”

然后才想起来问:“什么时候?”

“不知道,”关洬回答,“等我们长大吧。”

可是“长大”这个词好遥远,比曾经的“美利坚”还要遥远。光绪三十二年很快就过去了,他们依然只是孩子。然后是光绪三十三年,那是关敏和最忙的一年,也是突然开始长白头发的一年。到光绪三十四年,他的白发更多,与之一起越来越多的,是家中的哀叹与酒味,还有母亲谈话中提到南京娘家的次数。那一年春,承倬甫的三姐被许给了北洋军中一户武将人家,因她娘觉得门不当户不对,在家里闹得不可开交。话从承倬甫口中传到关洬那里,最后进了关敏和的耳朵,得了他一句意味深长的苦笑,“他承老兄识人断事,自然是不会出错的。”

再到那一年夏,正逢关敏和回国满两年,朝廷终于颁布立宪大纲,然而与关敏和上折所献之策南辕北辙,连同关敏和在内十余名官员被莫名调迁,不复起用。十月,宫中传来消息,皇上暴卒。第二日,太后驾崩。两个孩子的英文课因国丧而暂止,暂止又慢慢拖延,最终再也没有恢复。詹姆士于宣统元年离开了中国,关洬一路将他送至天津,承倬甫因送姐姐出嫁,未能同行。

关洬不知道他们是从哪一年、哪一天开始不再那样形影不离,一切都发生得那样理所应当。当他只有六岁,承倬甫只有八岁的时候,他们都还是孩子,但当承倬甫已经十二岁,他却还没满十岁的时候,他们仿佛就已经成了不同世界的人。承倬甫曾有一次想带着关洬一道赴他新姐夫的宴,却只是被几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大肆嘲弄了一番,最终弄得不欢而散。关洬自己读完了《块肉余生录》,承倬甫在多日之后才来借走,但始终没有还回来。等到关洬再读《孤星泪》时,便干脆不再告知他了。再后来,关敏和辞官的时候,关洬也没有再告知他。

关家在辛亥年的八月初启程,想在中秋前回到南京,能与关夫人的娘家团聚。等承倬甫意识到抱佛寺胡同对面人去楼空的时候,已近月末。他手里握着一张电报,想第一时间告诉关洬——尽管他们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亲密,但他直觉这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武昌叛乱,各界响应,多省独立……大清危矣!他跑得气喘吁吁,却只看见一个面生的老仆,守着一扇已经牢牢锁死的门。

实际上,大清依旧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但对于承倬甫来讲,其实大清在那一刻,连同他的孩童时光,就已经死在了关家紧锁的宅门外。

注:

块肉余生录:今译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的小说。

孤星泪:今译悲惨世界,雨果的小说。

以及,本章日期都是农历。

大清,终于,亡啦!(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