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奉皇遗事 > 第218章 七十五 决裂

奉皇遗事 第218章 七十五 决裂

作者:金牌芋头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10:26:12 来源:文学城

就这样,秦灼从长乐的幕僚变成暂时的盟友。幕僚只能听命,盟友却能讨价还价。他将自己的居处从京外小筑换到劝春行宫,说自己多少能弹几首秦筝应卯,长乐在种种考虑后还是应允了。

朝堂的变动就是和丝弦声一块传进秦灼耳中的。

皇帝彻查永王的钦命已下,具体情形还没有回报,此时迫在眉睫的是另一桩事。

北狄兴兵二十万再临崤关,而在此关头,戍守崤关的虞成柏做了一个震惊朝野的决定:屯兵不出。同时,虞山铭也迟迟没有带兵请战,一直托病不朝。

虞氏是在提醒天子,他们对卞氏军方势盛的现状并不满意。

皇帝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正式剥夺卞秀京的兵权,在此之后,虞成柏提出第二个条件:废除科举。

大梁选士本依循九品中正制度,以品第论人物,主要依据有家世、品行两类。但经多年推行,世族门阀并起,血统门第已成为人才选拔的唯一依据,所谓“下品无寒门,上品无士族”正是如此。

青不悔不满时弊已久,当政后大兴变法,抡才制度又开科举一类,为寒门甚至贫家子弟径开出路。也有一些不愿受祖辈荫蔽的世家子不从九品中正,而走科举入仕,譬如从前之吕择兰、如今之杜筠。科举制成效显著,废除九品中正制的呼声渐趋高涨,百姓愈发不满膏粱子弟身居高位,世族对朝政和人才的把控开始受到动摇。

将矛盾推到高峰的是年前的一桩事:官职候选已满,青不悔均取科举士子,数名世族子弟落选,在其中便有五名虞氏子侄。

在头一个条件里,虞氏作为将领和公主夫家,而这一个条件,虞氏成为全部世家的领头代表。世族和寒门之争已久,在青不悔变法后更是愈演愈烈,皇帝支持变法之心渐趋摇摆,尤其是青不悔门下子弟卷入并州案之后。

面对这个烫手山芋,皇帝说:“全凭右相定夺。”

这便有了震惊朝野的第二桩事。

青不悔同意废除科举。

国难当头,他不得不牺牲寒门子弟利益来做退让。心照不宣的是,科举制若废,新法也会被逐渐叫停,这是早晚的事。

崤关雪片般的邸报和每日迭增的人命里,向前向后都是错,青不悔进退维谷、无可奈何。他亲手为寒门垦开的路又被他自己亲手堵死,那他在痛苦之余必将要承担被文人力量反噬的代价,这是他低头的代价。

但总有人不会低头。

废止科举的条律签发后的第一个大朝会,李寒做出了他长达十年的政治生命里最具争议的一件事:怒批虞氏为国贼后,公然弹劾青不悔。

再次孤身一人。

朝堂的轩然大波,远离龙庭的秦灼和远离当代的后人只能从众说纷纭里窥豹一斑。皇帝的回答从当廷发作的雷霆之怒中坠地,郑素的回答被割袍断义的拳头挥落,多年后史书的回答是轻描淡写的一句“青门子弟争相唾之,渐而恶寒”。而李寒,李寒对此只字不提。

李寒为审理并州案认下了“以邀直名”的污水,如今又被世家栽上“忘恩负义”的名头,何止是自绝于朝堂、自绝于师门,简直是自绝于天下人。文人骂他狼心狗肺,世家恨他挡道拦路,皇帝几欲杀之而后快。他什么好落不着,反沾一身脏。甚至萧玠登基后,有臣子议论昭帝为他追谥的文正之号,仍然以此攻讦:“李公选择保卫科举之途而抛舍崤关百姓,难道不是他出身贫家、意图交结寒门为党以谋私利?道德博闻曰文,清白守洁曰正,文正二字为文臣之首,如此美谥,李公只怕受之有愧。”

萧玠反问道:“不怪罪拥兵不前的虞氏、昏庸不明的当政,反而怪罪他。抛舍崤关百姓——他若有这么大的能耐,会落得不得好死的下场吗?”

臣子无言以对。萧玠抬头看一幅肖像。

那幅丹青从两仪殿挪去了甘露殿,文正公身着红衣、傲然而立,他目光尽头,是数十年前左拾遗李寒长跪阶前,一叩一声,“请陛下收回成命。”

娄春琴提灯笼出来,开口想唤秋童,却想起秋童已被自己撵走,只问:“还磕着呢。”

一个脸生的小内侍道:“是,再这么磕下去,脑瓜子只怕不能用了。”

“痴子。”娄春琴叹口气,“一会小杜相公出宫,秋夜凉,给他找件厚实斗篷。”

青不悔自请废止科举显然也合了皇帝的意,皇帝为显安抚,便召杜筠入宫评点书法,又留着用膳。能称“相公”者唯权比宰辅者,娄春琴是皇帝的心腹,这声“相公”便是皇帝的意思。同时也是皇帝的警告:为了日后青云路,不要管不该管的事。

对李寒不予理睬,也是杀鸡儆猴。

殿门轻响一声,杜筠举步出来。小内侍捧上斗篷,却见杜筠自己早已穿了一件在身上。

小内侍去迎杜筠出门时,娄春琴正走到阶下,对李寒道:“李拾遗,莫批逆鳞,仔细适得其反。”

李寒身体微微一僵,木然抬头,额上血流如注,沿鼻梁从脸颊滴落,宛如泣血。

娄春琴低声道:“尚未颁布明旨。”

李寒嘴唇轻轻蠕动一下。

皇帝不敢过早下旨废除科举,不然各地学子定要大乱。三年一考,离元和十八年科举还有将近两年,这两年还有转圜。

娄春琴没多说,侧身一让,杜筠从他身后的宫阶上步步而下。他的朱红官袍被夜色染成血色,臂弯搭一件斗篷,就这么注视李寒,目中哀伤淡淡。

杜筠袍袖一振。

李寒笑了一下,等他拳头挥落。

他向李寒伸出了手。

李寒表情似乎出现细微裂痕,但除了他二人无人发觉。他停滞一瞬,握住杜筠的手,借他的支撑站起来。

他站起来后,杜筠便将手收回去,要将斗篷递给他。

李寒摇了摇头。

他抬袖抹了把脸,擦得血痕满面,一只手扶着膝盖,缓缓挪步走下台阶。杜筠从小内侍手里接过灯笼,轻声道谢,没有去追李寒,而是放缓脚步,隔着不远不近一段距离在他身后慢慢走。他手中灯笼的光辉刚好能照亮李寒脚下的路。

李寒没法骑马,杜筠牵了马不骑,他们一路没有交谈。等李寒回了宅子,钟叔匆匆迎上来,见他这副鬼样子大惊失色,杜筠只将熄灭的灯笼交给他,正要离开,却听身后有人快步冲来,大喝一声:“李渡白!”

一阵拳风迎面击来。

杜筠回过神时,郑素已经一拳将李寒打翻在地,紧紧揪住他的衣领,怒声叫道:“我打死你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郑素盛怒之下的一拳非同小可,李寒一口血啐在地上,但不肯还手。郑素冷声笑道:“行啊,有骨气,今日朝上你的骨气去哪里了?被狗吃了!我就算养条狗也强过你,狗还知道看家护院,你他妈这么反咬一口!”

杜筠连忙拽他,硬是把自己塞到二人中间。郑素两眼发红,厉声叫道:“你还护他!妈的我就后悔当初瞎了眼把他救回来,我就该由他被狄兵射死死在崤关!”

杜筠也喝道:“现在什么时候,你还胡闹!张霁生死难料,老师这边又起风波,你再生事,正是授人以柄!回家去,家里等我!”

他少动颜色,青门之中又最为持重,说话自然有些分量。郑素再不情愿,到底松开手,目光恶狠狠将李寒剔了一遍,一字一句说:“没完。”

李寒对他拱了拱手。

郑素走后,李寒拿手来接鼻血,杜筠蹲了一会,还是递了张帕子给他。李寒接过道了声谢,杜筠就这么看了他一会,又叹了口气。

李寒对上他双眼。

温温润润,如有泪意。

那双眼睛的主人说:“何至于此。”

李寒无言以对。

杜筠这回没有扶他,自己骑马离去了。等马蹄声渐远,李寒叫月亮照了一会,慢慢从地上爬起来进屋关上了门。

钟叔对今日朝堂之事有所听闻,对李寒有怨气,但见他这样又心疼,打了热水又下了碗汤面进去,见李寒正立在案前写大字。

李寒屏气提笔,面色平静如昔,钟叔忍不住道:“郎君今日千不该万不该……相公对郎君到底恩重如山。”

李寒只道:“是。”

钟叔叹道:“相公他很难做,郎君若是相公,又该当如何?”

“我会请调崔清,起用郑素。”

“陛下不会同意。”

“那我会越权。”李寒说,“手握重兵的只顾弄权,一心为民的反被打压,想要派兵出战先要向国贼妥协,这就是我们的世道和官场。我知道老师说不动皇帝,他别无他法。老师虽是天下之臣,但还是把自己摆在天子之臣的位置上,他忠国又忠君。我不是。”

钟叔大骇,忙要掩他的口,李寒反而笑了笑,从袖中取出一物,是别宅的钥匙和一只钱袋。

“我在此刻背弃老师,无异于落井下石。郑涪之说得对,他的宅子我不配再住,这是我这些日的俸禄,全做赁资。”

“郎君……你这是要与相公两清?”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不能再连累老师。”李寒想了想,“老师座下甚众,但亲手带起来的就那么几个。郑涪之性子直,但带兵有一套,多加磨砺必成大器。张佚云赤子心肠,等他出来,江湖之大,我和他总有重逢之日。傲节……他会是个好官。”

钟叔道:“杜郎是知道郎君的。”

“他知道我,也没有怪我,”李寒笑了笑,“只是他不能和我一块走下去了。”

钟叔小心翼翼问:“可杜郎和郎君……不是同道吗?”

“是同道。”李寒将笔搁下,“但同行的缘分尽了。”

他将灯吹灭,翻找包袱皮去收拾行李。钟叔看向书案,月色照亮了那两幅大字,是一手正正堂堂的飞白。

一张“重道”,一张“尊师”。

***

李寒的弹劾虽惹起纷纷物议,但到底势单力孤。在皇帝没有下发明旨废除科举的情况下,虞氏仍然出兵,是以李寒知道,他们必然在私下达成交易。

同时,虞山铭也出京赶赴崤关,一同出征的还有郑素。崤关是郑素的故土,如此危急关头,他不得不去。

如此一去就入了冬日,崤关战况依旧不容乐观,而在卞秀京再次叩请面见皇帝后,对永王一党的审判又因战事吃紧为由头拖延下来。虽则大伙都不明白二者有什么关联,但似乎有风声透露,掌管辎重粮草的是卞氏门下。

利益交换后仍以战事作儿戏,青不悔只得上书进言,没过几日就有太医派去府上,说是病重,皇帝命右相在府修养。这也是青不悔退出权力中枢的开始。

今年气候反常,尚在十月,雪已一场一场地下,流民冻骨仍铺满荒野,连土都膏不肥。官府甚至需要开山作尸坑,一举两得地猎杀了不少走兽进贡。毛皮流水价地送进宫里,皇帝又下令给后宫妃嫔各赏两条皮子,只取狐肷,所弃堆积如山。寒冬公主府仍暖如春日,侍女只着罗衣,热得还供冰碗吃。而劝春行宫昼夜不息的丝竹声里,秦灼已将行宫秦人收拢了七七八八,也与宫中通上消息。他将藏在琴板里的字条烧为灰烬时,镜花台上正飞起一声筚篥,小旦一抛水袖仰面跪倒,朝天三拜谢爷娘。

传奇《冯蛮儿》轰动一时,无数观者泪落纷纷中,张霁弑父一案的结局也要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