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湖等了好些天,家里没半点风吹草动。xiashucom
反倒是这一日,欧氏派人来通知她们,欧氏一族的姑娘们要办个茶会,她正好要回娘家,问李家姐妹们要不要和她一起去参与。
李宁湖一听就拒绝了,这阵子她从婢女和婆子嘴里侧面打听了一下,欧氏是大族,族中婆子婢女们听得主人们三言两语,自也比民间百姓更了解世情。
当朝名为慧朝,国姓袁。慧朝建国时破除了许多前朝的腐朽制度,社会风气一时极为开放,然而世家大族经过严冬,在新朝又绵延复苏,便是换了朝代,有底蕴的他们科考起来相对也是easy模式,朝中的族人、姻亲、故旧又渐渐织起网来。
欧氏一族便是属于这样的世家大族之一,这样的世族骨子里是瞧不起李高惟这样根基浅薄的寒门学子的,李高惟的下一代一旦没有念书天分,李家立刻又会被打落尘埃。
世家的女子也都极为高傲,可以想见的会瞧不起李家这群姑娘。何况李宁湖姐妹又黑又瘦的,不是送去给这群世家女子嘲笑吗?李宁湖决定半年内都不上欧家走亲戚。
李宁湖一拒绝,欧氏并没有强求,原本她也就是顺便一问,这次主要是为了把李雪梅带回去给王氏瞧瞧,在茶会上也露个脸,给那些夫人们留下个印象,虽然不能嫁入高门,但谁家没有几个亲戚?又或是亲戚的亲戚。
李宁湖拒绝了,想了想,跑去跟李静溪说:“大姐,我看三婶是为着给小姑说亲呢,小姑好歹还捂白了,咱们就别跟着去了,免得被人笑话。”
李静溪把她一推:“别杵这挡路,我得把明儿要穿的衣裙找好。明儿我得收多少见面礼啊?别人能咋笑我,看我不啐死她!你犯蠢,可别拉上我!”
李宁湖无言以对,这个重点很清奇啊,得,算她白说了。
第二天一早李雪梅和李静溪打扮了一早晨,跟着欧氏坐车往欧家去了。
李宁湖也准备出门逛逛,特别去跟李老太报备一声。
普通人家的女子并没有不能出门的规矩,只是不许一男一女私会。而“上巳节”、“上元节”这两个节日,更是允许男女同游,互表情意,可以说是相当奔放了。
而李家原先在乡下,女子更是要下地劳作,李老太压根没有不许出门的概念,她只是疑惑:“你出门去做什么?别迷了路,被拍花子的给拍走了。”
李宁湖道:“奶,我问清楚了,咱们家是在柳叶巷,从巷子出去就是南和街,我带着三郎四郎,还让麦穗、方婆子跟着,就在南和街上逛逛,不去其他地方。”
李老太听着她安排得明明白白,一时竟觉得她将自己看得太要紧了,没好气的答应了:“赶不上饭,可没人给你们留!”
一群人闹哄哄的出了家门,三郎、四郎高兴坏了,炮弹一样往前冲,李宁湖连忙一手一个拉住了:“答应我的都忘了?这是天子脚下,到处是贵人,冲撞了别人我可救不了!”
俩兄弟这才靠在她身边,一起往外走,两双眼睛骨碌碌的使劲到处看。
运京对他们来说太新鲜了,月前进运京的时候,被这里的繁华吓了一大跳,但因为人生地不熟,一直被拘在家里,三叔说等有了空领他们出来游玩,但始终有应酬不得空。他们自己也确实对这座庞大繁华的城市心有怯意。
拐出小巷,进入到南和街时,便有一股声浪迎面而来,姐弟三人同时激动而好奇。
南和街上的人确实很多,但与现代的人口密度还是不能比的。李宁湖见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大多衣着整洁华丽,不由奇怪,问跟着的方婆子:“运京难道如此富裕,一个贫寒之人都没有?”
方婆子答道:“东华街至东乐街等四条街道住的是世家权贵,南宣街至南和街四条街道住的多为官员、大商贾,西边住的都是普通人家,北边就杂了。”
李宁湖这才明白,自家住的这片大约都是中产阶级了。
三姐弟慢吞吞的逛着,眼睛都不够用。李宁湖眼前一亮,突然发现了一家酒坊,门口摆着一个巨大的酒瓮,间或有人进出,二楼还有人凭栏对饮。
李宁湖问方婆子:“这酒坊的酒可给外带?”
方婆子答道:“自是可以。”
李宁湖就道:“奶喜好饮些酒,我给她买些回去。”
方婆子忙拦着:“家里就有呢。”
李宁湖笑了笑:“我给她多买几种试试味。”
李宁湖走进店去,店伙计看她一个黑瘦小姑娘领着一群人进来,不由一愣,及至看到方婆子和麦穗,像是大户人家的下人,忙上前道:“姑娘、公子,可是要饮酒?”
李宁湖道:“我想买些酒。”
伙计笑道:“姑娘看要什么酒,本店应有尽有。有小坛的,也有大坛的。”
李宁湖看了看,小坛的大约只有两斤酒,大坛的得有八斤多。酒的品种也有许多,最便宜有二十文一小坛,贵的也有二两银子一小坛。
李宁湖道:“我不想要一坛,可能少买些,我多买几种。”
伙计看了看她,面露为难:“小店外卖的酒都是一坛坛封好的,姑娘若带了器具,倒是能打些散酒,不然怕是无物可盛。”
李宁湖眼珠转了转:“那……每种酒让我闻一闻,总可以吧。”
伙计更为难了。李宁湖干脆抓了十个铜钱给他:“每种能闻一闻就成了。”
伙计想了想,收下铜钱应下:“您先里间坐一会。”
他请一行人入内,竟是引入了个雅间。
方妈妈不安:“二姑娘,您这第一回出来,就进了酒坊,这里头公子哥儿们来得多,饮了酒又易失态,万一出点事儿可怎么办?”
李宁湖安慰:“待闻了味,即刻就走。”
李三郎和李四郎倒是兴致勃勃,这进酒坊对他们来说新奇着呢。
不一会儿伙计就拿布盖着个托盘上来,近前后揭开布一看,上面摆了十个杯子,每个杯里浅浅的濡湿一底,真就给她闻闻味来了。
李宁湖也不客气,每个杯子都拿指头沾了,到鼻前闻一闻,再毫不顾忌的舔一舔。
李三郎和李四郎虽然年纪小,但家里长辈吃席时也喜欢拿个筷子沾酒逗他们,因此都兴奋的有样学样。
李宁湖一一尝过,心里有了数,这才问伙计:“什么酒卖得最好?”
伙计道:“雪醅酒和琼花酒是卖得最好的。”
李宁湖道:“行,一样给我一小坛。”
这两种酒一种要八十文一小坛,一种要一百文一小坛,属于中高档酒。
当然不排除很多顶级酒在寻常酒坊根本买不到的可能,但当朝酒水的大趋势李宁湖差不多有数了。
如今风行的还是发酵酒,度数普遍偏底,大约在十度左右,所以传说中武松喝了三大碗还能过岗。但她之前以为此处没有蒸馏酒却错了。其实现在从北边就已经传过来蒸馏酒了,因为北边寒冷,需要烈酒暖身,爱喝浓烈的烧刀子。而中原地区更喜欢香醇易入喉有后劲的发酵酒。
不过,李宁湖发现市面上的酒都是谷物酒,尚未出现果酒和药酒。她手上关于谷物酒、果酒、药酒,都有一套经过几千年不断改良后的酿造方法。即使迎合市场不进行蒸馏处理,相信也能胜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