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番外篇 > 第18章 喇叭团

番外篇 第18章 喇叭团

作者:梁图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19 23:13:29 来源:文学城

小娃娃们得了喇叭玩具,也就刚开始觉得新鲜,后来发现除了能让自己的声音大一些,也没什么用处,就把新玩具给放到了一边。

陈今庆幸,他们要么人小要么不知道得不多,不了解喇叭可以录音和无限循环播放。

大人们默契地没提醒他们,喇叭还有这个有趣的功能。

但是,即使他们没发现这个有意思的功能,光他们喋喋不休的话,凑在一起,已经有堪比一个大喇叭的威力了。

国庆期间,西溪古镇和古村是最热闹的时候,比起其他节假日都还要热闹。

毕竟就这几天假期,出远门有点赶,光是在市区逛又逛不了两天,而近些年开发得如火如荼的西溪古镇,就变成了榕市人在小假期时的最好去处。

古镇和古村的本地人,脑子灵活点的都会做些小生意,一年就靠节假日人多挣钱都够了。

脑子差一些的,把自家的房屋租出去,也能收回来一笔出租费,这里门面的价格都能和市区里的一些老街道门面比一比了。

但来的人多,也可能会出现人贩子什么的,没大人牵着出门,这帮小的也不准出去乱跑。最多就在周围几家里转一转。

周大婶在这儿开了个水果收购点,可欣姨在这建了个酒店,陈五婶家的陈家欣来古镇开了个摄影店......大家都没少往这边跑。

桥东村的人又在这儿扎堆了。

陈今和沈百川跟着大舅去村长家里时,身后跟了一串的娃。

尤其是同一班上学的那四个,学了幼儿园的那一套,排成一排,后面的扯着前面的衣摆,唱着幼儿园里教的:“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禾禾说他们唱的调不对,努力想给他们纠正,但把自己给绕了进去,跟着跑调了而不自知。

津津和聪聪顾不上这帮小的,对通往村长家里的一座小木桥特别感兴趣,趴在木栏杆上往下看清澈见底的溪水。

俊俊这个大孩子,快步跑在前面,混到了大人堆里,最喜欢挨着陈永安。

在俊俊看来,开公司的、当老师的、当医生的大人,都没开网吧的小叔厉害。

现在的小孩,都喜欢玩电脑。

俊俊上初中后,收到了小叔送的礼物——一台崭新的、配置很高的电脑。

他立志以后要读南大的计算机专业。

嗯,那极有可能要当三姑丈的学生。

俊俊一会儿找小叔聊开网吧的事,一会儿找三姑丈聊学计算机的事,自认为已经是个大人了,和后面叽叽喳喳的小娃娃们不一样。

但他不想和小的玩,可小的喜欢挨着大孩子玩,没一会儿,四个大孩子就被动地参与到四个小的游戏里。

个个都想和年纪最大的俊俊哥哥一伙,为了这个,又吵起来。

小喇叭得意道:“我最小,我和俊俊哥哥一伙。”

小荔枝不满地哼了声,道:“你最小,那你喊我哥哥,你喊哥哥我让给你。”

“不要!我不和三水一伙。”小喇叭吐着舌头做鬼脸,略略略地气自己亲哥,但是没一会儿就被自己亲哥追着喊她四水......

大舅背着手走前面的,听到他们的吵闹声,回头看了一眼,无奈地叹了声气,但眼里明晃晃的全是笑意。

陈今下意识地要伸手去扶他,就被瞪了一眼,大舅不满道:“我没老到需要扶,明年还能多种一亩地。”

陈今:“......”

转头过去搀扶大舅妈,道:“我想扶大舅妈来着,你自己挡中间了。”

“哼!你就会气人。还好小荔枝和小喇叭不像你。”大舅哼哼了两声,又笑呵呵地叫顾敏敏和林森走近些,和他们说家里种的田去年收成如何。

津津最后被分到了和小荔枝一伙,身后多了条小尾巴,拉着小荔枝追上来,道:“大舅公,我暑假要过来玩。”

“好啊,你暑假过来,多玩一段时间,舅公带你割稻谷。”

小荔枝立刻跟上,道:“哥哥,还有划船摘大荷叶。荷花很好看,龙眼很好吃。暑假,哦,暑假就没有荔枝了,你吃不到了......”

没一会儿,其他三个小的纷纷抛弃自己的“大盟友”,跑过来和不常见面的津津表哥夸这里的暑假多好。

连暑假下雪这么离谱的话都能说出来,而且说得很认真,仿佛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真的!”小荔枝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十分认真地和津津再次说去年暑假下大雪了。

大人偷偷笑,决定不打破他们的想象。

陈今和沈百川小声道:“六月飞雪,去年最冤的怕不是池塘里的小鱼小虾?没少被他们吃。”

眼尖的小荔枝看了过去,追着问妈妈和爸爸说什么,是不是也在说去年的大雪。

陈今:“......”

去年暑假没有大雪,但下了一场大雨,连着下了半个月。

村长陈光满躺在在自家院门前的摇椅里,晃晃悠悠的,收音机里播着的节目,说的是南省方言。

小的那些从小都是学的普通话,方言也就听得懂日常通用的几句。陈今怀疑以后可能没有年轻人说方言了。

见他们这一大家子浩浩荡荡地走近,村长眯着眼睛看了好一会儿,道:“文强,你们这一家够热闹啊。”

尤其是现在的小一辈,差不多年纪的就好几个,以后有得热闹了。

“哈哈,还成。孩子多了也吵。”大舅心口不一地道。

村长招呼他们自己进屋里搬凳子出来坐,拄着拐杖进去翻找了好一会儿,拿了一篮子吃的出来,招呼几个小的自己拿。

“谢谢村长爷爷。”拿到了吃的,一个比一个嘴甜。

他们几个,算是生在了好时候,一出生就赶上了家里的好日子,从小不愁吃不愁穿,吃饭都得考虑营养。

但家里条件好,也没让他们娇生惯养的,尤其是每次送到西溪古镇这边来,还带着去干点小活。

他们大人心大,孩子就不怎么挑食,基本没有忌口的,还要比赛吃东西。

看着就让人有好胃口。

但是这个称呼......

大舅笑着纠正道:“你们爸妈喊村长爷,你们得喊太公了。”

喊得都差辈了。

一个个地跟着改口喊太公,然后挤过来七嘴八舌地问村长家里门口种的是什么树,还有前面的那一排花又是什么花,他们没见过。

简直是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

陈文豪开车过来的时候,见着自家老头被一堆娃围着,然后他家陈永涵的娃给提溜下去,让她也跟着过去玩。

“文豪叔,难得你今天能休假啊。”

“再不休假还得了?我老骨头都不用要了。”陈文豪笑着摆摆手,招呼二表哥几个过来帮忙搬东西进去。

“还是你们家几个好啊,放假了还有空过来陪老人。”

大舅生气地瞪他,道:“什么老人?我们几个和你一辈,能差多少?”

文豪叔朗声大笑,赶忙说自己说错了话。

又道:“我这过一两年也退休了,到时候咱们还有伴在这儿养老,挺好的。”

二舅道:“到年纪了该退就退,给年轻人腾位置,我们也多过几天好日子。”

“你这也准备退了吧?”

“今年底就退了。”

二舅妈已经退休了,二舅打算也提前退了。到时候过来这儿住也好,有兄弟姐妹在这儿。或者去玫瑰园住也行,陈嘉也准备回来工作了。

大舅那辈的都在聊退休以后的事情,他们这辈的正在村长家门前的花圃这儿商量着这边的下一步投资开发,还有一帮小的围着村长叽里咕噜地说话,时不时地发出哈哈哈的大笑声。

如西下夕阳的、如正午烈日的、如初升朝阳的,这里四代人,见证了一个世纪的发展。

“哎,三妹!”周大婶站在自家门前冲他们这边挥手,然后又转身回去。

没一会儿,周大婶垮着个装着水果的大篮子过来。

“哇!谢谢周奶奶。”

一群娃,一人分到了个水果,追着周大婶问什么时候才会有荔枝,他们都想吃荔枝了。

只有小荔枝嘟着嘴鼓着脸说不准吃荔枝。

等周大婶终于脱身出来,陈永安才问:“周大婶,听说陈永康女朋友家里又来闹了?”

周大婶嫌弃地摆摆手,道:“别说了,都分了一段时间了,前面还说找到了个更好的,现在不知道抽什么风,又想吃回头草,说不提条件了,让他们赶紧领证结婚。”

“嗐!他们也不打听打听我周香香的名号。以前没发现就算了,现在知道他们家都什么人了,我还能让他们贴上来?我宁愿把陈永康扫地出门,我也不受以后儿媳妇的气。”

没嫁人前在家受气,嫁人前头几年受恶公公恶婆婆的气,过过了好日子,让她临到老了还受儿媳妇的气?

她是年纪大了,又不是脑子坏了,没苦找苦吃。

带着鱼竿溜达过来的文明叔小声嘟囔道:“谁还能给你气受啊?”

一说要去钓鱼,大舅他们就来劲了,吆喝其他几家的人也去钓鱼。

他们扯着嗓子喊,年纪小的帮着喊。不知道谁先想到的喇叭,小的指使大的回去拿喇叭,然后站在村长家门前空地上呼朋唤友去钓鱼。

陈今是真的有点羡慕大舅他们的退休生活的。

来的人不少,村长干脆就说招呼大人今天一起吃饭,喊在镇上住的几家都过来。

准备晚饭的活,就这么安排给了陈今他们这辈的人,美名其曰要他们这些“中流砥柱”撑起场子来了。

而他们上年纪了的,带着一串娃娃往池塘那边走,要么去钓鱼要么去摘菜。

一群小的又在“数鸭子”了,一个个摇头晃脑地走着,是挺像成群结队的小鸭子的。

陈今伸了伸懒腰,道:“还是回来好,省心。”

有人帮忙带那帮娃,她甚至想和沈百川偷偷溜去约会。

几个大人互相看了眼,看出来大家的心思都差不多了。但现在还得准备今天晚上村里的临时大聚餐。

他们桥东村的大聚餐,刘满堂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带着一瓶酒过来凑热闹,另外还有另外两家,一家桥西村的,一家木塘村的。

以前的事情也算是过去了,现在都住得近,普通邻居的情谊还是有点的。

但像张老头那一家就不敢凑上来,在外头街上遇到了,大家也是都不打招呼的。

听说张乐业和他后来的那个老婆还是没离婚,两个人隔三岔五地就要闹一闹。两人结婚前都各有两个孩子,还都成家了,他们两个生的那个小很多,估计以后什么都落不着,亏多了。

陈今这会儿也没见到陈文颂和他老婆孩子,听说陈文颂和村支书闹别扭,村支书把东西都给了文实叔,陈文颂生气了说要断了关系。

而陈文振现在老实得很,看着不像是以前想出轨换老婆的。

可惜,陈永明早看清他爸妈的真面目了,村长分给他的东西,都捏得紧紧的,不给陈文振和张美贤一点插手的机会。

陈文颂逗孩子,说他们命好,投胎到这家里来,以后一人接一个公司,现在都是小老板了。

小喇叭捧着半杯橙汁,好奇地问:“爷爷你给你们家娃留什么公司呀?”

小荔枝他们也齐刷刷地抬头看过去。

没有公司留给儿子的陈文振:“......爷爷没有公司。”

“那你不是好爸爸哦。”小荔枝就这么下了结论。

“嗯嗯!”其他娃娃立刻跟上。

陈文振沉默了一会儿,尴尬地笑笑,“你们两个和你们妈真像。”

“是呀,大家都这么说的。”小喇叭乐滋滋的。

像妈妈多好啊,舅公舅婆他们都说,妈妈很厉害的。

今年的国庆,他们也跟着热闹了几天。

假期一过,大家又按部就班地生活过日子。

十一月的时候,南大搞校运会,陈今带着小荔枝和小喇叭去给沈百川加油。

炎炎跟着温宁说要来看看,小鱼知道了后也得跟着。

最后,就组成了一个小喇叭团。

站在跑道外面,一人一个红色小喇叭,远远看到他们爸爸/姑丈跑过来,就赶紧双手抱着喇叭喊:

“爸爸加油哇!”

“姑丈加油哇!”

“哈哈,小陈,你们家都能凑一个啦啦队出来了。”

“可不是?自家备的用着顺手。”陈今得意道:“您今年报名没有啊?待会我们家的啦啦队也给去给您加油。”

“哦不不不,老骨头了,动不了了。嘿,小周今年没报名了?”

周定赶忙摆摆手,一手牵着自家闺女,一手拍拍肚子上的肉道:“您看看,我这还怎么参加?就不拖学院的后腿了,给年轻人一点机会。”

刚说完,手就被松开了,自家闺女直奔旁边的喇叭团,加入了进去。

周定可惜道:“当初报名晚了点,应该让我们家贝贝和你们家几个凑一个班去的。”

陈今笑道:“还是别了,你看看他们,贝贝凑一块去了,你家贴心小棉袄要变漏风大衣的。”

“我看他们这样挺好的。”

然后道:“没事,现在成不了同学,上了幼儿园,还能成同学。”

何老师悠哉游哉地过来,她和常老师各自的娃现在都上大学了,省心得很。

过来找周定问周末去外头机构上会计师证的课的事情,说想和他调个班。

这俩人,现在都在外头搞兼职,他们办公室里几人都知道,没往外传。靠这个兼职,两人的手头都宽裕多了。

哦,何老师和常老师都在周定那个小区买了房呢,又是同事又是邻居的。

“那个吴凯,你们还记得吧?我刚刚看到他了。找人打听了才知道,他上学期就回来上班了。”聊完了正事,何老师就爆了个大八卦。

“回来了?这么能躲啊,我们都没在学院见过他。”

“嗐,不是回学院当老师,去就业指导中心了,说是搞行政的,也给排就业指导课。”

陈今挑了挑眉头,吴凯去给学生上就业指导课?神奇。

“挺好的,他可以多给学生讲讲创业失败的故事,让学生吸经验。”

其他三人:“......”

陈今还想和同事聊八卦,小喇叭他们着急得跺脚,用尽全力喊加油。

哦,最后一圈了。

“陈老师,以后办活动得把你们家的喇叭团喊上啊。”孙副院,哦不,孙书记背着手溜达过来。

“好说,不过得包一顿饭才行啊。”

小喇叭立刻回头举手道:“要吃三食堂。”

看,人小小的,已经摸清南大哪个食堂最好吃了。

想一起发两章的,但发现写不完。算了,还是先发这章吧。下一章是小喇叭团们的视角。

这个番外写得真开心哈哈,可能是因为没有收钱的负罪感,可以随便写嘿嘿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喇叭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