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梵花铃 > 第66章 清平乐(二)

梵花铃 第66章 清平乐(二)

作者:金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6 01:52:16 来源:文学城

二人登时脸色一变,林絮脱履上塌,倏地钻进了帷帐中,杨红玉随即将床幔掩紧,把高头履笼在裙下,整个人端坐在了榻边。

门外的谈话声持续了一会儿后,绣云推开殿门,将秦瑞领了进来。只见他满脸笑容,快步走到杨红玉身前,弯身一礼道:“陛下马上就要到了,请美人准备接驾吧。”

杨红玉一怔,下意识起身,回过神后又坐了下来:“不是说,去宸妃娘娘那儿了吗?”

“这个......”秦瑞顿了顿,眼珠滴溜溜一转,“陛下御驾本已到了披香殿,但心里还是念念不忘杨美人,于是便又折返了。”

杨红玉心知此话半真半假,便也不再多问,只点头道:“好,我这就准备,多谢公公。”

送走秦瑞后,杨红玉掀开床幔,一把将林絮捞了出来,附在她耳边道:“你从后面跳窗走,等陛下和仪仗……”

然而让二人意想不到的是,杨红玉话还没说完,门口便传来了几声轻响。

皇帝已经到了!

她顿时紧张起来,顾不得说太多,只指着偏殿焦灼道:“那儿有张屏风,快去!”

“吱呀”一声响,含光阁殿门大开。朱懿一身绫袍,脚步轻缓,披了满宫月色而来。

他还未看清含光阁内的情形,便闻到一阵幽香扑面,低头一瞧,怀里已是软玉温香:杨红玉长发垂地,未施一簪,竟只穿了一袭单衣,就扑到了他的怀里。

一旁跟随的宫人见状,机灵地低下头,回身掩上殿门,快步退了出去。

乍见她少有的出格举动,朱懿心中一暖,方才被宸妃拒之门外的不快顿时烟消云散,低头亲了亲她的发顶,温柔笑道:“爱妃今夜怎的如此热情?”

杨红玉从他怀中挣出来,羞郝地掩面一笑,生气道:“妾本已睡下了,忽闻陛下驾临,按捺不住心中之喜,这才失了礼数。陛下若要取笑,妾日后……”

“哎,这样更好,你总是太规矩。”朱懿爱怜地揽住她,拉她到床边坐下,“孤到你这儿,才觉得这心是静下来了。”

听到这话,杨红玉心中一动,眼神往左飘了飘,随后乖顺地靠在朱懿肩头,轻声道:“心不会无故起波澜,陛下方才去哪儿了?”

“你呀......哈哈哈。”朱懿闻言一怔,扭头见她略带不满的眼神,朗声笑起来,“宸妃若有你一半的灵巧,孤也不会如此头疼了。”

他叹了口气,揽了杨红玉上榻,靠在床头闭眼道:“魏相遇刺后至今还未痊愈,他病了多久,宸妃就对孤生了多久的气。今日,杨琛刚把抓到的刺客送往刑部,魏世宣就向孤请旨,进宫告知她魏相的近况。”

突然,一道极其细微的摩擦声从偏殿传来。

杨红玉本就紧着心,如今乍然听到这一声,吓得后背全是冷汗。她紧抿双唇,小心翼翼地瞥了朱懿一眼,见他似是并未听到那声响动,依旧自顾自说着话,这才放下心来。

“孤本以为她消了气,谁知今夜前去,仍然被她拒在殿外。”这位青年帝王微睁了眼,静静看着床顶繁复的雕花,语气波澜不惊,“宸妃说,自中秋宴后她夜夜惊悸难眠,时常梦见她与父兄被群鬼纠缠,不得解脱。如此多日,她已形容憔悴,羞见天颜。”

“她还说,全因父兄在朝中风头太盛,无端惹人忌恨才遭此横祸,求孤少宠信他们,以后也莫要常去见她了。”

朱懿闭了闭眼,淡声道:“习惯了她往日大胆骄矜的模样,如今乍然听到这等恭顺畏怯之语,一时竟叫孤不知如何是好了。”

听到这番话,杨红玉垂下头,眼中浮现出一丝嘲讽之色,沉吟道:“宸妃娘娘这样说,莫不是那刺客的身份有异?”

“你倒是敏锐。”朱懿扭头看向她,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今日早朝,大臣们都为这事吵翻天了。”

原来杨琛追捕多日的女刺客乃是太子宾客唐文广的一个家奴。她勤快干练,又身怀武艺,在府邸做工时曾与唐文广有些交情,可惜还未爬上侍妾的位置就被唐夫人赶了出去。

家奴被抓后,声称自己是受唐氏夫妇指使,明面上是被驱逐出府,实际上是作为杀手养了起来,为的就是有朝一日秘密刺杀魏相。然而她中秋宴失手后,竟被一伙蒙面人追着灭口,仓皇逃脱后才自行前去刑部认罪。

“唐大人为何要派人刺杀魏相?二人曾有过节么?”杨红玉见皇帝双唇泛白,拾起软衾盖到他身上,皱眉道。

朱懿拢了拢软衾,随即轻叹口气,道:“唐文广年纪虽不大,却是前朝留下的老臣,受先帝之命教养熙儿的。然而先帝去世后,他不甘心待在东宫,曾表示想入中书省为官,却被魏相当庭骂了个狗血淋头。”

“自此,唐文广便一心辅佐太子,再也不提此事了。”朱懿皱了皱眉,轻轻摩挲着被上凸起的刺绣,“二人相安无事多年,唐文广......倒不至于再起事端,非要置魏相于死地不可。”

杨红玉听完方才林絮的说辞,心中便已有了计算,坐起来跪到朱懿身后,一面为他揉着双肩,一面轻声问道:“那唐大人对此事如何说呢?”

“自是暴跳如雷,破口大骂了。”朱懿想起今日早朝时的乱象,无奈地摇摇头,“唐文广坚称自己从没养过杀手,那家奴是对他求而不得、因爱生恨,才会被杨琛收买来诬陷他。”

“朝臣们各执一词,就此事闹得不可开交,甚至还提到了结党一事,七嘴八舌吵得孤头疼。”

朱懿疲惫地按了按眉心,扭头瞥见杨红玉一脸认真的神情,冷不丁问道:“爱妃对此事怎么看?”

听到这话,杨红玉心中一惊,手上动作顿了顿,后又镇定下来,微笑道:“陛下心里已有了处理之法,还问妾做什么?”

“广纳谏言,是帝王治国之策。”朱懿抓住杨红玉的手腕,将她拉至身前,“你也不必紧张,只当与孤闲谈便是。”

他天生体弱,双手大多时候是冰凉的,时不时会带点温热,就像他这个人一样,远看像是清澈见底的湖水,近观又如变幻莫测的深海。

杨红玉静静感受着手心传来的温度,垂眸思索片刻,斟酌道:“妾见识的少,想的也少,只觉得大臣们在此事上小题大做了些。”

“小题大做?”

“且不说那家奴所言是真是假,就算是真的,这事儿也不过是臣子间的私人仇怨而已,何以就涉及到了党争?此事一不涉国政,二不害民生,陛下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杨红玉顿了顿,继续道:“听陛下方才所言,各位大人都是大梁的柱石之臣,却因一家奴之言闹得相持不下,使得朝堂平地起波澜,实在是......叫人费解。妾久居深宫不懂朝政,却也知只有前朝后宫一条心,陛下才会安乐。”

“如今唐大人之事一出,大臣们争执离心、互相猜忌,宸妃娘娘也因此心灰意冷,甚至说出了让陛下放弃良臣这样的话。如此一来,前朝不宁、天子不安,大梁百姓又如何能安居乐业?无风不起浪,借此事煽风点火之人,才是其心可诛。”

听完这席话,朱懿眸光微动,垂眼盯了她许久,随后又出一语:“唐文广乃是太子宾客兼太子司直,一举一动皆可透露出东宫之意。太子先前便与魏相在保田法上有所分歧,此事一出,朝中起了不少言论,说太子是为了铲除政敌、独揽变法大权,才派唐文广暗中行此事。”

“许多话信之则有,不信则无。”杨红玉弯身跪在他面前,忍着膝上隐隐泛起的疼痛,眉头微蹙道,“陛下与太子是这世上最亲的人,殿下是什么样的性子,自然是陛下最清楚。朝中大臣性情不同,各执己见,向陛下进言是他们的职责,而陛下心有沟壑,当是有自己的思量。”

忽明忽暗的烛火之下,她的眼神真挚坚定,双唇一开一合,清晰又坚定地说着心中语。朱懿静静地看着她,一字一句地听着,一时间竟恍了神。

“陛下,大梁朝数百名臣子,其中有孤臣、有谋臣、也有佞臣。孤臣刚正不阿,出言逆耳,乃是为天下舍己身。此类人心胸坦荡、满腔孤勇,可用不可亲,亲之则易使其失之孤直,沦入平庸。

谋臣之中又有谋公者、谋私者。谋公者将无双智计用于正途,善谏言、懂进退,系君王之左膀右臂;谋私者受私心驱使,剑走偏锋,多以诡诈之术行卑劣之事,需君主尽心引导,方能成才。

然此二类均意在谋,心有多窍而意志易变,是朝臣中能力上佳者,可用,却亦不可不防。佞臣乃君主身侧之小人,善谗言媚语,喜广播谣言,结党营私、害君害民,是为国家之蠹虫。”

“陛下身处其中,必遭千般言语侵扰、受万种关系掣肘,千万要细心思量,不可轻易失其心志,受人摆布。”

悠悠之言犹在耳畔,朱懿回过神来,忽地笑了:“你和阿姐倒是不谋而合。”

“阿姐?”杨红玉一愣,不解道。

朱懿将她拉进怀里,往后一靠,长舒口气道:“就是重华宫的德妃。阿姐为人低调,深居简出,不常在宫中走动。你才入宫没多久,估计还没见过她呢。你俩性子相合,过些日子是她的生辰,你挑个好东西送给她,她必定更喜欢你。”

说完,他挑开帷幔,揽着杨红玉侵身而下,贴在她耳边呢喃道:“爱妃有句话是大错特错了……若上天垂怜,你能为孤生下个小皇子,他才是我血脉最近之人,而不是太子……”

“陛下!”一声惊呼后,帷幔轻动,紧随而来是一阵细碎绵长的衣料摩擦声。

与此同时,含光阁的偏殿闪过一道黑影,后窗猛地掀开又合上,是一只矫健的野猫窜过窗沿,倏地钻进了黑夜里。

星月黯淡,干冷的夜风穿过重重宫门,扑醒了殿前昏昏欲睡的值夜宫女。

宫女迷瞪地揉揉眼,还未打上哈欠,便被身下冰冷的石阶冻了个激灵。她动了动麻木的双腿,勉力站起来,待看见金轮正急匆匆往这里赶来,又忙一躬身,双腿一软差点儿跪了下去。

“嗒嗒。”金轮并未注意,只垂手低头,踏着小碎步进了披香殿。

“娘娘,陛下去了含光阁。”

鸳鸯戏水的屏风后,魏琳琅斜靠在榻边,随意披了一件藕色外衫,正百无聊赖地搅玩着炉中的香粉。她肌肤丰泽,雪白胳膊上套了层层叠叠的金臂钏,随着拨弄的动作一晃一晃,在烛火的照耀下煞是好看。

这些日子她似是又丰腴了些,金臂钏上下滑动两圈后,停在臂弯处不动了。

浓腻刺鼻的甜香充斥了整个宫殿,金轮屏气凝神,才堪堪压下自己忍不住咳嗽的**。

不知过了多久,魏琳琅蹙起眉尖,将香勺往边上一丢,道:“你说,杨红玉这样做,是为了报复我吗?”

金轮闻言一怔,反应了一会后,才明白她说的意思:“娘娘为何这样说?杨美人不是因救了陛下才......”

“你在跟我装傻吗?”魏琳琅转头,冷冷睨她一眼,“苍岩岭的猎物一向都是喂了药的,甚至这次为了讨陛下欢心,上林署令孙豪还特意在饲料中加了不少定神的东西,那头雄鹿怎么会在陛下靠近时突然暴起?”

“杨红玉乃是内廷司闱,非是能够随意调动的宫女,又为何会出现在游猎的队伍中?还恰到好处地在陛下面前露了脸,三言两语搬弄是非,让陛下猜疑到了孙豪头上。”

“这……”金轮话语一顿,沉默下来。

魏琳琅站起来,缓步踱到金轮身前,仔仔细细打量了她一番,探究之意一览无余。

金轮被她盯得头皮发麻,面色僵硬地笑了笑,问道:“娘娘盯着我做什么?”

“做女学士,纠察嫔妃、教习经史,真的那么好吗?”魏琳琅眨眨眼,不解地问。

她性子阴晴不定,时不时就会冒出几句让人措手不及的话来,金轮早已习惯了她莫名的相问,顿了顿道:“大梁内廷,只有陆尚仪勉强够得上女学士之称。婢子是娘娘的贴身宫官,平日干的都是些奉帘梳洗之事,怎么会知道做女学士是什么感受呢。”

“那你想离开披香殿,另谋出路吗?”

“不想。”

见金轮一脸从容的样子,魏琳琅也失了试探的**,随意摆摆手,回到床边坐下:“听杨崇丘所说,杨红玉心心念念的就是去陆文君那儿,她是恨我误了她的仕途,才入后宫让我不痛快。”

“可身为宫官,即便做到六尚之首,也不过五品而已,哪有如今正三品的美人好呢。她能走到现在,应该感谢我才是。”

“宫官于陛下只是君臣,做好分内之事即可。而嫔妃和陛下是夫妻,也是君臣,关系要比宫官复杂多了。”金轮听出魏琳琅话中的疑虑和鄙夷,面色不改,只细致地铺好绣衾软枕,轻声道,“或许杨美人起初不求其他,只是想单纯做些什么呢。”

“人人都有自己渴求之物。就像......德妃娘娘喜欢佛法,在重华宫边上添了几座佛堂,还常邀慧明大师入宫品茗。柳昭容的苏绣了得,与祝尚功私交颇好,二人常常一起切磋技艺。”

“娘娘没有很想做的事情吗?”

听完这番话,魏琳琅眸光微动,沉默许久后,平静道:“我非做不可的事,你不是早就知道了吗?”

金轮闻言,霎时脸色一白,勉强笑道:“娘娘明知我说的不是这个。”

“我累了,你下去吧。”魏琳琅面色沉下来,侧身向内,冷冷道了一句。

金轮很识趣地住了嘴,认真将帷帐拢好塞进褥子里,又去墙角灭了灯。就在她准备离开之际,身后忽地传来一句:

“你给东宫那人传句话,让她做好准备、见机行事。很多事情,可以开始做了。”

“......是。”

这一章卡了好久,真的不太会写宫廷戏[化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6章 清平乐(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