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繁花开落 > 第136章 生死两茫茫

繁花开落 第136章 生死两茫茫

作者:昆仑白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2 12:33:11 来源:文学城

暖暖坐在正堂之中等待陈安到来。

舒雁打水为她净了手,并问公主是否需要更衣,她忧心那婴孩衣衫不洁。

暖暖无心这些,只等陈安到来。

不多时陈安快步进来,对她行了一礼:“不知公主找小人何事?”

暖暖屏退所有人,之后并不言语。

陈安猜测她要说之话必是秘隐,快速思考一番,便解其意,于是跪拜叩首:“小人陈安参见王妃。”

“好,陈安,若你还认本宫为王妃,就将前线之事如实讲来。”

陈安不敢隐瞒,将实情托出:“殿下已调兵两次,刚才是第三次调兵之令,来人说前线危机,殿下被围困……但现在大营中已无兵可调,若将兵力全部调走,只恐契丹人趁乱偷袭,则临闾关危矣。”

冷逸尘被围困!暖暖听了如坠冰窟,颤抖着问道:“其它三郡皆有兵力,为何不调?”

“其它三郡,除上谷郡守将韩平将军外,渔阳郡与右北平郡的守将,皆是圣上舅父,此二人本就与殿下不和。此外内阁之人对殿下有戒心,之命殿下出兵,却不支持粮草与兵力,如今殿下只有辽西、辽东两郡之兵力可调。”

“本宫记得韩平将军是殿下挚友。”暖暖抱有一丝希望。

“王妃记得不错,只是现如今没有朝中的旨意,恐韩将军不敢擅自用兵,即便是韩将军不顾安危,派军而来,但上谷郡距此地甚远,也只怕远水救不了近火。”

“可还有什么办法?”暖暖听完,心沉到了底。

陈安思索了一下,回答道:“殿下有亲军五千,在建昌大营驻守,此兵乃殿下私军,但唯有兵符可以调动。”

兵符?兵符!燕型兵符!

清和剑在暖暖脑中闪过,她唤来冰绡,耳语道:“将清和剑取来。”

冰绡领命而去,之后又问陈安:“粮草军皆有账目,他屯私兵,朝中不知道吗?”

“私兵是先太后为殿下所留,新帝登基后,此军编入临闾关军中,人数并未实报,殿下私产补贴军费,明面上走临闾关军营账目。”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先太后对冷逸尘的确是用心良苦,此时,暖暖也理解了冷逸尘对先太后复杂的感情。

先皇后抚养他长大、为他筹谋帝位,却也杀害了他全家性命、引起了朝堂动荡。

他对养母的感情,不是简单的爱与恨就能说得明白的。

但私自屯兵是重罪,依他的性格,不会这样做,暖暖向陈安询问缘由。

“小人也曾提醒过殿下,但殿下依旧如此,小人猜测大概是殿下对内阁有所失望,才会保留此军。”

内阁打压、帝王猜忌,暖暖明白,陈安说说的“对内阁失望”,其实是指对祁帝的失望。

说话间,冰绡携剑至,暖暖指着上面的燕型装饰说道:“可是这个?”

陈安双手接过剑,仔细地看了看,确认无误后才带着些激动,问道:“正是此物!不想兵符竟在王妃处。”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暖暖豁然起身,发号施令:“备马,立即前往建昌大营调兵。”

陈安端正一礼:“得令,小人随王妃同去。”

之后他立即安排马匹干粮事宜,当准备停当时,只见公主出来,身着一袭红衣,气质高贵、英姿无限,使人无限敬畏。

他不由自主地对她一拜:“小人在此谢公主大义。”

暖暖叹了口气:“我和亲之时,人人都说我大义为民,现在你又说我大义,我哪有那么高尚,我只是为了我的夫君罢了。”

“公主勇气,非寻常女子可及。”陈安说罢,命人牵来一匹马,是珍珠。

“我身为公主、王妃,本就不是寻常女子。”暖暖接过马鞭与缰绳,拍了拍马儿的头,说道:“珍珠,你还记得我,让我们再驰骋一回。”

“请王妃上马!”陈安单膝跪下,示意她踩着他的大腿上去。

暖暖撩衣上马,马鞭一拍,珍珠嘶鸣一声,飞奔出了军营,之后紧跟着绣衣使与陈安。

冰绡安排舒雁与两名绣衣使留守临闾关,又派两名绣衣使去宁远城待命,她与其余绣衣使换了军装与公主同行。

临闾关与建昌大营二百余里,行路一天一夜,一行人在第二日午后赶到了建昌大营。

大营中帐,陈安将调兵的军令呈给大营守将陈铨,陈铨看过后,又将信交于军中文书校验笔迹是否正确。

他接过来人手中的兵符,仔细观看着,正是崇宁王殿下对那一半兵符,但他没有立即拿出另一半兵符来匹配。

虽说历来是“认符不认人”,但遣将领调兵,不单单只有兵符,还要附有文书,上书征战目的、调兵多少、出兵何地,兵符与文书齐全,方可出病。

他细细打量着下面站着的两个人,那个自称“陈安”的男子,虽身着铠甲,却是一副文弱书生样,让人不能相信他是军中之人。

倒是陈安身后一身着黑色斗篷的人,虽然戴着风帽看不清相貌,却能感觉到其不凡的气场。

刚才从这人手中接过兵符之时,那双手虽然缠着布条,却可见手指纤细,肌肤细嫩,应是个女子。

这女子是何人?军中怎会有女子?

来人恐有诈!

所以他却不敢贸然承认此兵符,若承认便是坐实了崇宁王殿下私自屯兵之实,后果就是殿下及全营将士性命不保,祸及九族。

沉思良久,他才开口道:“此军令调的事临闾关之兵,你是何人?竟敢来此调兵。”

陈安拱手为礼:“小人是辽西郡郡尉府管家,曾任崇宁王军中法算,殿下曾秘密交代小人,紧急时可调用此处兵力,如今边境危机,敌众我寡,请将军速速出兵,救殿下于水火。”

听到此处,陈铨心中一急,猛然站了起来,顿了一下后又缓缓坐了回去,此时有军士将军令送回,对他点了一下头。

他又将军令看了一遍,看日期是四日前,便问道:“你们从临闾关来?”

陈安:“正是。”

“若殿下危难,更应由殿下亲书文书,派亲信八百里加急,持兵符来调兵,可为何只有你二人前来?”

暖暖藏在斗篷下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此前她犹豫过要不要将兵符直接拿出,建昌大营多年未动,难保其不会叛变,但她最后还是决定直接拿出兵符,因为时间刻不容缓,这是救冷逸尘的最后一丝希望。

事情紧急,晚一刻冷逸尘便会多一分危险,暖暖摘下风帽,自亮身份:“本宫乃崇宁王王妃,就是殿下亲信,请将军速速出兵。”

陈铨听了,微微一怔,而后一笑,接着呵斥道:“大胆!哪里来的骗子?竟敢诓骗于本将军!天下皆知崇宁王王妃于重峪关殉国,又怎会亲临此处!来人,将此二人带下斩首。”

陈安立即上前半步,将王妃护于身后:“将军容禀!王妃在重峪关身负重伤,并未伤及性命,殿下恐有人追杀王妃,便对外宣称王妃殉国。如今王妃归来,特持兵符来调兵,请将军出兵!”

陈铨自然不会相信:“口说无凭,可有证据?”

陈安回道:“王妃宝印在此,请将军过目。”说着将宝印双手奉上,接着解释道:“正因王妃在世,殿下才未将宝印交还于朝中。”

陈铨立即起身,双手接过宝印,之后转入屏风后,找出崇宁王留下的印鉴图比对。

新帝登基之后,崇宁王便遣人来交给了他这印鉴图,并书信中言说王妃至燕北,命他随时待命,保王妃万无一失。

后来便听闻王妃殉国一事,不想这印鉴图在此时派上了用场。

确认印鉴为真后,他出来拿出另一半兵符,将来半兵符合而为一,之后单膝跪在王妃身前,将兵符与宝印双手奉上:“王妃恕罪,未将即可点兵,一个时辰后出发。”

暖暖收回兵符与宝印:“多谢将军。”

不到一个时辰队伍分两批出发,陈铨带领二千骑兵先行,随后紧跟三千步兵。

行军三日至宁远城,队伍再次稍作休整,陈铨根据前线的消息,制定作战计划,又行军两日至边境前线。

一路上可见房屋烧毁、尸骨暴野,处处都是兵气荡荡,使得人心惶惶。

前线大营中,伤者不计其数,军中人言说:“任将军在外拒敌,两日未归。”

问清地点后,陈铨立即带兵前去支援,暖暖不顾绣衣卫阻止,也随军前去。

二十里开外,泽生与敌军激战正酣,援军一到,契丹人便大败而逃。

一细问方知冷逸尘乘胜追敌,孤军深入,中了敌人圈套,如今已被围困了几日,生死不明。

陈铨的人马还未喘口气,便又出发,这次暖暖再想同去,却被冰绡死命拦住。

泽生本欲与陈铨同去,但他已负伤且需保护王妃的安全,权衡利弊后,他还是留了下来。

他们没有归营,而是在这里等待。

暖暖觉得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数倍,等待的每一刻都如同是漫漫长夜,让人感到无比的孤独与无助。

她每日都爬到最高的山坡上,眺望着远方,期待能望见冷逸尘的身影。

可是,金乌坠玉兔升,夜将尽人未还。

三日后,却只等到陈铨归来,这三日,她仿佛过了三十年。

陈铨血染战袍,见到王妃,扑通一跪,含泪奉上一根珍珠发簪和一张被血染过的布条。

他声音哽咽:“末将去晚了,殿下被围困山谷,契丹人用火攻,末将只寻回了殿下的尸首。”

暖暖只当是听错了,反复问道:“你说什么?”

陈铨将手中之物举高了一些:“殿下他……以身殉国!”

“怎么可能!”暖暖犹不相信,恍然如在梦中。

她木然地接过布条,那布条已被烧毁了大半,仅仅留下几个字迹:

“……今日此时,难许重逢,定有来世,不负相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