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恩人他为何这样做 > 第6章 第 6 章

恩人他为何这样做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雨沉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1 17:14:36 来源:文学城

徐若依吓得双脚一软,整个人倒在河滩上,她闭上眼睛,紧紧攥着胸口的衣襟,身下的石子硌的她生疼,恶臭腥味铺天盖地的涌来,被初夏时节的暖风一熏,更欲令人作呕。

徐若依喉头一哽,眼泪瞬间涌出,她忍不住侧身干呕了起来。

徐应安疾步赶了过来,让春桃带着阿妹先回寺里安置,他只留了两三个仆从,其他全部护送阿妹回寺中,又解下自己的银鱼符,交给身后的骑从,派他去寻楚山的县令赵志明过来。

等到众人护送阿妹回寺后,徐应安撕下袍角制成简易口罩捂住口鼻,上前查看了起来,死者生前皆是体格健壮之辈,衣着统一,黑布蒙面,他将一人掌心翻开,摸到了厚厚的老茧。

应是多年习武所致。

他低头用佩刀撬开一人的下巴,用手摸索,果然摸到了牙后的毒药。

他们都是专业豢养的死士。

他起身望向兴福寺的方向,点点灯火掩映在楚山的茂林之中,沐浴在缱绻月光下,静谧安宁,远离尘嚣。

京中参加浴佛节典礼的世家名流,勋贵之家的家眷皆已入住兴福寺,这批死士绝非一般官宦之家养得起的。

身后传来马匹的嘶鸣声,徐应安回头,楚山的赵县令正欲下马,伸直了腿在空中扑腾了好几下,仍未踩到脚蹬。

身后的师爷先行下马,搀扶着赵县令从马上下来,结果把赵县令右边袖子被扯下来一半,只得甩着袖子一路小跑而来。

赵县令被师爷从睡梦中唤醒,一听是京城里的大官发现了河滩边的尸体,冷汗瞬间打湿了床铺,他连忙披衣下榻,连头发都没来得及全部梳拢上去。

徐应安等到二人站定,这才拱了拱手:“深夜叨扰大人安寝了。”

“不妨事不妨事,这都是小人份内之事。”赵县令边喘气边掏出帕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珠。

徐应安也不与他继续寒暄,简明扼要道:“死者伤口的鲜血早已凝固,这起凶杀只怕发生在昨夜子时。”

赵县令来的路上已经被告知徐应安的身份,刑部郎中,掌司法及审覆大理寺刑狱之事,他拱手道: “今晨有一渔民已经来官府报官了,说是他一大早来捕鱼时就已经发现了河滩的尸体。”

徐应安看向这位京畿县令:“赵大人今日勘验的如何了?”

赵县令眼神发虚,浑身哆哆嗦嗦了起来,这些人身上连个令牌都没有,他能看出来什么啊。

旁边的老师爷瞥见县令这般行状,忙上前道:“今晨有人报官,中午赵大人便连忙带着仵作赶了过来了,只是碍于人手,暂时还未清理现场。”

徐应安点了点头:“此事可曾上报京兆府审理?”

赵县令和他的师爷在黑暗中互相对视了一眼,师爷上前一步,谄笑道:“此处腥臭难闻,徐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徐应安不置可否,随着他往河边走去。

汉阴河水静静流动着,涛声依旧,盖住了二人的交谈声。

“大人,此为多人斗杀,县令早已拟好了上报的案子,正欲上报京兆府处理,只是...”

徐应安看向这位师爷,师爷朝北边拱了拱手:“圣上颇为重视这次浴佛节,前几日曾派礼部尚书冒雨前来督办此事,吩咐务必办好相关事宜。若是此时上报,此地离兴福寺不足几十里的地方,此时离浴佛节召开不足三日,这等惨案出现,您说圣上会不会龙颜大怒?”

徐应安淡淡瞥了这位师爷一眼道:“兹事体大,岂能不报。”

“大人明察秋毫,自当秉公处理。只是大人也已勘查现场,如此多的刺客一哄而上,被刺杀的人却能全身而退,这背后的人...”老师也虚虚将手指放到了胡子下面,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恕我言语不当,依我看大人也未必能得罪的起。这件事该查,但应缓查。若定义为乡间械斗,只需在县衙前发个公告,看是否有人前来认领即可,后面待庆典结束后,再慢慢查起不是更好。”

“更何况被刺杀之人都未曾报官,我们又何需如此着急破案呢?”

徐应安看向兴福寺的方向,若是他刚进官场之时,定然拿下这人,再回去好好审理。可如今也是快三十的年纪,官场沉浮几十年,他知道这个师爷说的话才是对的。

脑海里突然浮现妻儿的脸,他闭了闭眼睛。

“那这尸体?”

“明早这里就将一切如初。”老师爷立刻应声道。

赵县令只是一声不吭的跟在二人身后,浴佛节召开在即,这里离兴福寺不足几十里,若是层层上报,被上级重视,考课薄评下下不说,只怕给他定一个治下无方的罪名,到时候受徒刑的人就是他了。

你当个区区县令的师爷倒是可惜了。徐应安望着老师爷,一字一句道。

师爷抚须一笑,深深行了一礼:大人谬赞了。

等回到寺中,刚踏入厢房,徐应安便看见阿妹身边的女婢春桃急匆匆的赶来。

“郎君,娘子发高热了。”

徐应安揉了揉额角,放下刚端到嘴边的茶碗,看向阿妹身边的婢女:“怎么回事?”

春桃急忙道:“娘子自从回来便一直脸色发白的吓人,手脚发凉,止不住的哆嗦,我还以为娘子被夜风吹着了,得了风寒,我便去寺里的药坊煮了一些散热的草药服下了,但是娘子却说起了胡话,身子也开始滚烫了起来。”

“药坊里没有药僧吗?”

“听说他前几个月下山云游去了,最近寺里和尚看病都是去山脚寻的大夫,现在一来一回只怕也得明日清晨才能来了。”

徐应安突然想起了那位沈将军对他说的话,他那里有随行的军医。

他看向窗外,此刻依山而筑的凉风堂还有星点烛火亮起。

“我出去一趟。”

徐若依睡的昏昏沉沉,只觉得浑身烫的厉害,呼出的气都带着热气,迷迷糊糊之际,有人搭上了她的脉……

第二日,徐若依被窗外穿林打叶的雨声惊醒,她扶着额头坐了起来,头痛欲裂。

她忍不住抚触上去,还是有些烫,倒是不晕了。

“娘子,怎得坐起来了。”春桃端着热水进门,连忙放在洗漱架上,把帕子浸湿后,又给娘子擦拭了一遍身体。

“娘子,昨日大郎君去沈将军那里请了军医过来给娘子诊治,说娘子是受惊过分才导致的高热惊吓,喝下汤药以后静养两日就好了。”春桃一边替娘子擦着玉背一边说道。

“徐若依又想起了昨晚的事,当时在场的阿兄,春桃,徐家的仆从们都在现场,结果只有自己一个人惊吓到这样...

“小桃,我是不是很没有用,昨晚那么多人,只有我一个人被吓到 。”徐若依趴在锦被上小声的说道。

春桃摸了摸娘子的头发,被汗打的有些湿:“娘子自幼养在深闺,自然没见过这等事,这不是娘子的错,这是娘子的福气呢。”

徐若依静静地任由春桃的手穿过她如云的发丝,她刻意让自己去想些别的事情,阿娘的话此刻在她脑海中想起,“若能找一个善待她疼惜她的世家公子,在后宅里舒舒服服一辈子,就是她此生最大的福气了。”

从一个院子到另外一个院子吗?

这便是福吗?

用完朝食后,徐若依觉得自己精神好了些,便去阿兄的厢房寻他。徐应安见自己阿妹精神尚可,放下手中书卷说道:“这次你和我一起去谢谢人家吧。”

徐若依想起了三番五次帮助他的恩人,点了点头:“自然是应该的。”

松风阁内,沈戍听着军医关于昨天诊治情况的汇报,听完后,挥了挥手“早知今日,那日就帮他们处理掉不就行了。”还把徐娘子给吓到了,真是不应该。

赵阳冰只是摇着蒲扇,并未回应将军的话。

“将军,有贵客求见。”门外的仆从汇报道。

沈戍满面笑容,起身迎接,等看到徐应安身后的徐娘子之后,笑容更大了些。

徐娘子今日着淡青色襦裙,只简简单单斜插一枚小小的檀木花钗,因行走落下几缕青丝垂在胸前,粉白面上还有高烧刚退而残留的愠色,更加显得好似碧色中的粉芙蓉一朵。

徐若依微微的喘着气,刚刚初愈便爬高处,她饱满的胸脯高高低低的起伏着。

沈戍的眼眸深沉了一瞬。

“不知娘子今日可曾痊愈?”沈戍关心道。

“多谢将军关心,我已经好了,”徐若依顿了顿,又起身再福了一福:“再谢将军昨夜派军医给我诊治。”

沈戍这才将目光挪开。他满不在乎的挥了挥手“他身为医者救人是应当的,更何况娘子与我已是熟人,咱们不必拘礼了。”

徐应安听见沈戍用熟人这个词称呼他阿妹,额头青筋不自觉的跳了跳。

“昨夜小妹在河滩上见到了数十具尸体,受惊不小才导致的高热,实在是事发突然,不得已才来叨扰将军的。”徐应安冷不丁的横插一句。

“天子脚下,还有这种事?”沈戍惊讶道,看向赵阳冰“那日下山,你可曾见过什么可疑的人不成?”

赵阳冰毕恭毕敬道:“徐大人,那日我们沿官道行走,一路上并无异样。”

沈戍点了点头:“我一会吩咐下去,若有见过的,自当告知。”

徐应安只盯着地毯上的花朵式样,点了点头。

身后人敲门道:“将军,有幽州的消息禀报。”

徐若依和阿兄起身,连忙告别。

等到出了凉风堂,徐若依忽得察觉到身后有人在注视,她忽的转身,在松风阁的窗柩处,她看见沈郎君正双手交叠在胸前,抱着胸低头看着他们。

小娘子侧过身来,身段优美,露出的脖颈白嫩修长,就好像那日他从坑顶往下探去的那样,鹿一般的圆眼睛湿漉漉的看着他。

又朝他福了一福,是在感谢他吗?

他的一名亲兵立于他身侧道:“今日一早,河滩的尸体就被清理干净了,只见衙门门口贴了几张寻人的告示,除此之外再无动静。”

沈戍笑着朝底下的小娘子挥了挥手。

这里有人吗?(双手握拳放到嘴边)(大声呼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 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