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府中,苏月瑶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混入军营之事。
她让春桃寻来几套破旧的粗布衣裳,又用锅底灰将脸抹黑,扮作普通农家小子的模样。
一切准备就绪,趁着夜色,苏月瑶悄悄溜出了府门。
城外的路崎岖难行,苏月瑶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西山脚下赶去。
月光如水,洒在地上,映出她们匆匆的身影。
行至半途,突然听到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苏月瑶忙躲进路边的灌木丛中。
只见一队巡逻的骑兵疾驰而过,马蹄扬起的尘土扑面而来。
苏月瑶屏气敛息,待骑兵远去,才敢起身继续前行。
好不容易接近西山,苏月瑶远远便望见那军营灯火通明,营帐林立,四周站岗的士兵如木雕般纹丝不动。
她深知,此刻想要进去,绝非易事。
正思索间,看见不远处的一条小溪。
苏月瑶沿着小溪前行,发现溪边有一处被杂草掩盖的排水口,虽狭小,但勉强可供一人通过。
她咬咬牙,决定冒险一试。
苏月瑶深吸一口气,侧身钻进了排水口,污水浸湿了她的衣裳,刺鼻的气味令她几欲作呕,但她强忍着不适,奋力向前爬行。
不知过了多久,她终于从排水口的另一端钻出。
此时的她浑身湿透,狼狈不堪。
还未等她站稳脚跟,便听到一阵脚步声传来。
苏月瑶心中一惊,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堆空木桶,她不及多想,迅速躲了进去。
几个士兵路过,嘴里嘟囔着今夜轮岗的辛苦,丝毫未察觉桶后的异样。
待士兵走远,苏月瑶悄悄探出头,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心中默默盘算着怎么混到军队里。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营帐中传来一阵嘈杂声,似乎有什么紧急情况发生。
苏月瑶心中一动,决定朝着声音的源头走去,看看能否寻得机会……
说罢便猫着腰,小心翼翼地朝着嘈杂声传来的营帐靠近。
一路上,她尽量避开巡逻士兵的视线,借着营帐和堆积物的阴影穿梭前行。
靠近营帐后,她发现原来是几个士兵不小心打翻了军备物资,正在手忙脚乱地收拾,军官在一旁大声呵斥着。
苏月瑶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
她趁众人不注意,故意弄出些声响,吸引了一个小个子士兵的注意。
那士兵转头看见苏月瑶,刚要开口喝问。
苏月瑶忙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焦急说道:“兄弟,俺是来帮忙的!俺家就住附近,刚瞅见这边乱哄哄的,想着定是出了事,就赶忙跑来了,可别误了大军的事儿啊!”
小个子士兵见她一脸质朴,又听闻是来帮忙的,神色稍缓,犹豫了一下便点头应允。
苏月瑶心中暗喜,赶忙跟着士兵混入其中,佯装卖力地帮着收拾地上散落的兵器与粮草。
她一边忙碌,一边不动声色地留意着周围环境,暗暗记下营帐分布与士兵的换岗规律。
待混乱平息,军官刚要打发这些临时帮手离开,苏月瑶却脚下一崴。
“哎哟” 一声摔倒在地,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
军官皱了皱眉,不耐烦地问:“怎么回事?” 苏月瑶忍着疼,带着哭腔说:“军爷,俺脚崴了,这黑灯瞎火的,山路又难走,俺怕回不去了。”
说着,眼眶里还泛起了泪花。
军官面露嫌恶,本欲直接赶走。
旁边一个年长些的士兵却开口劝道:“大人,要不暂且留下他,让他在伙房帮忙干些杂活,反正多个人做饭也没什么。”
军官思索片刻,终是挥了挥手同意了。
苏月瑶心中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忙不迭地道谢。
就这样,苏月瑶终于留在了军营。
苏月瑶跟着年长士兵一瘸一拐地来到伙房,伙房里热气腾腾,几个伙夫正忙得满头大汗。
那士兵冲着一个身形魁梧、满脸胡茬的中年伙夫喊道:“刘头,上头交代,这小子脚崴了,今晚留下在咱伙房帮衬,明早再打发走。”
刘头停下手中切菜的动作,抬眼打量了一下苏月瑶,粗声粗气地说:“哼,别净给咱添乱就行,看着瘦巴巴的,能干得动活儿?”
苏月瑶忙弓着腰,赔笑道:“您放心,俺打小就干活,有力气着呢,啥苦都能吃。”
刘头撇撇嘴,指了指角落一堆还没清洗的蔬菜,“先把那些菜洗了,洗不干净可没饭吃。”
苏月瑶应了一声,便撸起袖子干起来。
冰冷的水刺得她双手生疼,可她不敢有丝毫懈怠,仔仔细细地把菜上的泥土洗净。
正洗着,旁边一个年轻些的伙夫悄悄凑过来,好奇地问:“兄弟,你真住附近?我咋没见过你。”
苏月瑶心里一紧,面上却不露声色,憨笑着回道:“俺家在山那头,平日里不咋往这边来,今儿个也是凑巧。”
那伙夫似信非信地点点头,又自顾自地忙活去了。
忙活了大半宿,终于到了开饭时间,士兵们排着队来打饭。
苏月瑶低着头,一勺一勺给士兵们盛粥。
突然,队伍里有人大声抱怨:“这粥咋这么稀,天天清汤寡水的,还怎么打仗!”
刘头一听,立马火冒三丈,冲过去对着苏月瑶就是一顿骂:“你咋做事的,新来的就不知道好好干!”
苏月瑶忙不迭地鞠躬道歉:“刘爷,俺错了,下回一定注意。”
心里却暗自叫苦,好不容易才进了军营,可千万不能因为这点事儿就被撵出去。
等士兵们都打完饭散去,苏月瑶累得瘫坐在地上,望着满是油污的双手,心中五味杂陈。
她知道,在这伙房的日子只是个开始,要找到四爷,还得熬过重重难关。
可只要一想到四爷,她又觉得浑身充满了劲儿,暗暗发誓一定要坚持下去。
......
第二日清晨,天才蒙蒙亮,伙房外便传来一阵喧闹声。
苏月瑶揉了揉酸涩的双眼,一骨碌从地上爬起,就见刘头扯着嗓子喊:
“都别磨蹭,大军今儿个出征,噶尔丹那帮蛮子可不好对付,得赶紧把早饭备好!”
苏月瑶心下一凛,知道机会来了。
她忙不迭地跟着众人忙活起来,烧水、煮粥、烙饼,一刻也不敢停歇。
不多时,营帐外马蹄声、脚步声交织一片,大阿哥和四爷前来点兵。
苏月瑶强忍着内心的激动,悄悄挪到伙房门口,透过人群缝隙向外张望。
只见四爷身着戎装,身姿挺拔,英气逼人,冷峻的面容上透着一股决绝之气,正与大阿哥并肩而立,听着将领们汇报出征准备情况。
士兵们迅速在营帐前列队整齐,个个精神抖擞,铠甲在晨光下熠熠生辉。
大阿哥高声喊道:“此次出征噶尔丹,关乎我大清边疆安宁,众将士务必奋勇杀敌,扬我大清国威!”
言罢,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震云霄。
四爷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本王与诸位共赴沙场,生死与共,凯旋之日,必不亏待各位!”
那沉稳有力的声音传入苏月瑶耳中,令她眼眶泛红,满心都是对四爷的倾慕与担忧。
点兵仪式渐近尾声,苏月瑶心急如焚,思索着如何能引起四爷注意,又不致暴露身份。
然而,大军很快整顿完毕,马蹄声起,如滚滚洪流般向前奔涌而去。
她根本来不及再有任何举动,只能眼睁睁看着四爷的身影渐行渐远。
苏月瑶咬了咬牙,心一横,趁着伙夫们收拾炊具的混乱当口,偷偷牵了一匹驮运物资的老马,混进了随军的后勤队伍。
一路上,尘土漫天,马蹄声、脚步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得人耳鼓生疼。
行至中午,大军短暂停歇休整。
苏月瑶刚从马背上卸下一袋干粮,一个皮肤黝黑、操着浓重乡音的年轻士兵凑了过来,咧嘴笑道:
“兄弟,看你面生得很,之前没在后勤队见过你啊?”
苏月瑶心头一紧,脸上却堆满憨笑,挠挠头应道:“俺之前一直在伙房帮忙。
这不,大军出征,人手不够,临时被拉来搭把手。”
那士兵拍了拍苏月瑶的肩膀,爽朗地大笑:“原来是伙房的兄弟,辛苦辛苦!俺叫柱子,以后咱就是一路的战友啦,相互照应着点儿。”
苏月瑶反感异性拍她,除了四爷。
但还是微微点头,心中稍安,跟着柱子在一旁坐下,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起来。
柱子一边嚼着干粮,一边眉飞色舞地吹嘘:“咱这次出征,定能把噶尔丹那帮家伙打得屁滚尿流。
俺听说四爷用兵如神,跟着他,准能建功立业!”
苏月瑶听闻四爷之名,眼神亮了亮,顺着话头问道:“四爷在军中威望颇高吧?俺刚来,不太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