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东山记 > 第6章 第 6 章

东山记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陈瓶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9 18:40:55 来源:文学城

又是迎宾楼。

日上三竿,谢安坐在雅间,望着窗外市井勾栏处的芸芸众生出神。

待嫁的那位庐陵公主,名唤司马南弟,年十六,当今皇帝司马衍胞妹,已故庾太后最小的女儿,也是唯一一个尚未配驸马的公主。

他过节拜访阿姊谢真石的时候,是见过一面的。

论样貌,平心而论,在他见过的女子当中属实绝佳;论性格,比她那嫁与桓温,性格豪烈的姐姐司马兴南,是好一些:心直口快,古道热肠,放在男子身上是好事,放在女子身上,作为当家主母来看待,却贻害无穷了。

怎么就把主意打到他身上了。

谢安啜饮一口茶水,轻叹一口气。

真论起来,堂姐谢真石唯一的女儿褚蒜子,已经嫁与皇帝胞弟、琅琊王司马岳。

他若是跟这庐陵公主婚配,算上皇帝司马衍母氏庾亮将军家,真石之夫、世宦家族的褚家,再加上他文武通用的谢家,司马家就真靠裙带关系,制衡着长盛不衰的王家、寒门代表的郗家了。

也是奇了。

用婚姻大事,将朝中要臣牢牢地绑在一条船上,保他司马家千秋万代的平安。

古往今来,大概只此一家罢。

算盘打得,响声叫他在东山都听见了。

一壶水尽,谢安唤门外秉文添水,一手撑着额头,闭目细细思量。

先不说,父兄几个都在朝中任要职,看看任职名单,各个家族微妙地保持着平衡,多他一个,平衡即刻被打破,饶是他不想参与门阀争戈,届时也必须站队了。

他的立场,天然有他谢家,有攀上姻亲的司马家,势必会与王家、郗家为敌。而他与王家私交甚笃,尤其多得羲之兄关照,然王羲之妻,他的嫂子,是郗鉴之女。

昔日谢家不及如今风光,他与弟弟谢万游历四方时没少受过冷遇,王家当时如日中天,他被引荐给王羲之教习书法之时,做过待遇稍欠的准备。但王羲之夫妻二人教习他这幼童,倾囊相授,不曾亏待半分,随阅历增长,本该称呼王羲之为师父,又被宽待他为忘年交。

与此二人为敌,他打心底,不愿的。

再者,他对朝堂之事,着实无半分惦想。

作文官,处理些文书,日复一日,做表面文章;作武将,势必又要被主战派拉去前线,日日做着北伐大梦,没有尽头;统管一方,处理百姓鸡零狗碎的事情,损耗精力;朝中任事,便不止鸡零狗碎,还要思虑背后如何平衡各方势力……

光是念头在脑子里晃一圈,都觉得烦了。

世人图谋官职,是为了吃饷银,让家人在乱世之中吃上饱饭。

他可没这需求。

固然他坐吃山空,有父兄几个顶在前头的功劳。

可话又说回去了,如今情势下,他不好入朝为官。

死循环。

话又说回来,娶妻之事,确实该惦想了。

虽然他一早便跟家人说过,妻子人选,他会自己挑。但他最初说这话,是因为看多了兄长两个,娶了门当户对的嫂嫂过门之后,为处理嫂子娘家的事情焦头烂额。彼时他还想游历几年,不想过早成家,便如此跟父母说了,父母没反对,也是处理怕了,给了他外出云游的空档。

现在说是相亲做做样子,堵住皇帝司马衍的嘴……

看看相亲名单,实则真的在给他找妻子了。

虽然不是公主那般皇亲贵戚,选了些门当户对的女郎,邀请人家到迎宾楼一叙。

谢安端着茶杯,翠绿茶盏在手中回转,杳着日光,光华耀出千百般阵仗。

他肯来,是因为,回建康后,一些事搅得他情绪不对。

但他也不知是哪里不对。

事情考虑周全之后尽皆吩咐下去,事后反馈也都不出意料,平顺得毫无波折可言。就算是庐陵公主,也只能叫他一乐,没当回事过,过后即忘。

只是望着书房,发呆的时候日渐多了。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

所以母亲叫他相亲,他就来了。

纯属因为无事可做,也找不到病因。

他从未想过,有一位佳人陪伴身旁,会是什么光景。

看看时下的女郎都是些什么姿态,大概能多找些由头,一一回绝吧。

门哗啦一声打开,秉文提着刚烧开的水壶,为谢安填着茶水。

一边添水,一边好意提醒道:“公子,今日要见的女郎有三位,这第一位,是您生母庄氏家族的表妹,小您五岁,约莫一刻钟后到。茶水别喝太多,毕竟是相亲,出恭太频有碍您的颜面。”

秉文话音刚落,就看着主子眼睛一亮,来了精神。

“秉文,你说,世上的女子,都喜欢男人做什么,又讨厌男人做什么?”

秉文揣着壶,很是艰难地想了想,才回答:“秉文人微言轻,也不是女子,话您也就随便这么一听吧。

“建康城里但凡是家世好的,不论男女,鳏寡孤独,都抢着要呢。就像某位寒门将军,听闻王家要嫁女,都不是王导那一脉的,仅仅是旁系,立刻把发妻休了,借款迎娶。

“单说男子,不论家世,当是一看才能,二看品德。嫁给青年才俊,夫妻二人同心协力经营家业,吃穿不愁。但符合条件的,一般都做了名门望户的门客,主家若不是傻的,便会把女儿嫁了,不会给寻常人家空档的。

“若是没有才能,也无品德,但有些田宅薄财,女子还是会嫁。毕竟女子不承继家产,嫁给有些家底的,比没有的强。大部分女子,都是这般生存的。

“日子过得艰难,毕竟有的选。还有一些,便是奴仆了。为奴为贱,生死都不在自己手中,做填房都得看主母脸色,更差些的,只能以色侍人,聊以果腹了。”

谢安望着秉文好一会儿,才轻声道:“抱歉。”

秉文笑起来:“公子,您就别与我如此客气了。秉文的奴籍是您消掉的,名字也是您取的,若不是碰上您,尸骨早就埋在不知哪个地方了。这些年您如何待秉文,秉文心里有数。

“在您跟前,秉文只有感谢是说不尽的。”

日影越过窗棂,落在木制地板上,也斜斜射在谢安身上。

谢安侧脸望向窗外,那光却将容颜浸润其中,圣洁难近,不食凡尘。

“这便是我为何厌烦朝中之事了:流民被堵在京畿之外,饿殍遍野的景色不在眼前,竟然就没人当回事了;北地尽失,朝中尽是主战派,一个个要拿军功论赏,也不看看各地粮草储备,还够不够民众生活……世情如此,朝中文武还要为那三瓜两枣争夺不休。

“我谢安,可以北伐,御敌千里之外,保这一方水土安宁;可以为民,朝堂策论舌战群雄,还一粟一厘于百姓休养生息……唯独不愿做食利者,蝇营狗苟,争得头破血流。

“非要我如此,那我也只能做个富贵闲人罢了。”

秉文望着自家公子叹息,欣慰地笑着:“公子您若是为相亲烦忧,大可不必。您这般人物,男子都会折服,毋论世上任何一位女子。就算是庐陵公主嫁您,在我这下人眼里,都是您委屈了。”

谢安也笑:“所以这公主,娶不得。”

秉文施礼,执壶退出雅间,将清闲留给叹息的人。

要会见的女子,不久就便一个个到了。

头一位庄氏表妹,年十五。

样貌娇小可爱,性格温顺,饱读诗书,更是绣得一手好工。

表妹怯生生地将绣着荷花的小包放在谢安面前:“安石表哥,这是我同母亲去寺庙请来的平安符。听说您近日身子有恙,祝您早日恢复建康才是。”

谢安微微笑着,看了那符一眼。

一问一答,聊了几句初春景致。

谢安就开始频繁出恭。

待最后一趟回雅间,面如菜色,扶着门才能进来,进门就倚着门,一步动不了。

表妹惊得坐都不敢坐:“安石表哥,要不要请大夫来呀。”

谢安腰都直不起来,开口发言之时气若游丝:“唉,表妹。实不相瞒,安某素有隐疾,容易肾亏。儿时就看大夫,说是需要滋补,药剂喝了十余年,眼下啊……越来越亏了。”

表妹以手捂面,难掩倒抽一口气的声响。

谢安惋惜地说:“既然你是娘家表妹,表哥便照实了说,不想耽误妹妹青春年华。如今我们见也见过了,姨母那里,我去说罢。只是……还请表妹帮我瞒上一瞒,肾的事,事关男人的面子。我……”

表妹确实如介绍那般温顺贴心:“表哥尽管放心,母亲问起来,就说我才学难当,配不上表哥罢。”

谢安感激得泪都要留下来:“多谢表妹了。”

他一从门边挪开,表妹飞也似的跑了。

路过漏出一句感言,被秉文听到。

“怪不得二十岁都未婚,原来是肾虚啊……却是不知哪家女郎要接盘了。”

秉文看一眼门口的公子。

后者把平安符塞到他手里,回屋嗑瓜子去了。

一回生,二回熟。

据称性情直率,诗书礼仪皆为上品的萧氏贵女,长得也明艳动人,不到半盏茶的功夫便走出门,骂起人来也十分精准。

“媒人怎的把我介绍给这种货色,是不是见不得我好哇。”

夸奖性情娴雅,乐技画技无人出其右的袁氏贵女,长得大方端庄,坚持了半柱香时辰才走出门,出门后尽是惋惜之色。

“安石公子才华确实过人,若是终身没有子嗣,也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等人都走了,秉文才差自家女仆进去打扫,而他那主子抱臂倚在窗边,望着楼下飞也似的马车直笑。

“不得不说,比我想得容易多了。”

秉文望着自家公子,很是艰难地提醒:“这名声若是传出去了,公子,您以后很难讨老婆了……这女子啊,不论出身如何,多少都是需要子嗣傍身养老的。”

谢安乐道:“届时只消说治好了……我行与不行,只需自己晓得便好。”

秉文瞅着乐呵呵的公子,把吐槽压了下去,便使唤女仆预备回去的车马。

他正要出门筹备,迎面闯入一位女郎,黑发如瀑梳成马尾,身着胡人男子衣着,神采奕奕,英姿飒爽。

开口也是语出惊人:“我倒是头回听说,风流潇洒,名遍江左的谢安石,竟是个不举的?”

谢安望着来人,向秉文挥手示意出门。

秉文关门出去,谢安便正了形状,恭敬行礼道:“庐陵公主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司马南弟笑得张扬:“安石公子客气了吧。为了推却我这桩婚事,城内大肆搜罗名门贵女的画像,真见了面,又以隐疾示人,让人知难而退。不得不说,好计策。”

谢安便也收了礼节,浅笑回应:“公主快人快语,见笑了。”

“不堪,但有用。”司马南弟望着谢安,在雅间信手闲步,“我司马南弟再需要驸马做依仗,也不至于找个有隐疾的,做人笑柄。但是,谢安石啊谢安石,你不觉得,我也可能考虑做这义妇,赢得天下人之美名?”

谢安徐徐答道:“公主需要的,不是美名,是富贵。”

着实有趣,司马南弟笑问:“此话怎讲?”

谢安微微笑着,轻声开口:“女子的富贵,分为三种。

“一是依仗父母,出生的富贵。公主贵为当今圣上之妹,论权势当是无人出其右。但女子终究要嫁人,选对了对象,生育子嗣,才能延续今生的富贵。

“这便是第二种富贵,依仗夫家,食宿的富贵。

“公主夫君人选确实有限,要么将军,要么文臣。南康长公主已经嫁与桓温将军,轮到您,应当是嫁位文臣维系平衡。王敦之乱刚过没多少年,再选王家便不合适了。乍看之下,适龄未婚之人,似乎只剩我。

“众人皆知,统管京畿的丹阳尹空下来,便是为您驸马预备的。我从未出仕,京畿又是要地,算不上最优解;谢家若接这职位,朝堂平衡又要打破,也不是最好的。”

司马南弟瞥眼谢安:“如此说来,安石公子可有高见?”

谢安低笑一声:“算不得高见,只是公主您或许另有看法:嫁青年才俊,固然衣食不愁,但公主贵为公主,世上哪有富贵能越过帝王家,下嫁已是委屈,再受一些如桓温那般粗匹野夫的气,不值当。”

司马南弟眉毛高挑,眼神清澈明亮:“绕了一圈,安石公子竟是劝我别嫁了?”

“不。”谢安笑笑,“如男子喜欢纳温柔娴静的女子为妻,公主也可以找一个温和体贴的驸马为夫,家中大小事务您来做主。与其将命运置于他人股掌,将主导权握在手中,岂不是更好?”

司马南弟敛了笑意,望着远处,竟是把话听进去了。

谢安继续道:“如公主不弃,谢某愿意担保,为公主物色合适人选。届时若不合公主心意,谢某再把自己搭上,如何?”

司马南弟目光流转,落在谢安身上,竟是笑起来:“好你个谢安石,倒让我好奇。你这般人物,会娶什么妻子?”

问是随口问的,不料谢安竟望向窗外,眼神也温和起来。

“知生之艰难,却不曾失去希望;知世事难料,却不曾偏移意志;赏得了风花雪月,品得了酸甜苦辣;入得亭台楼阁,出得山野农桑;无论何处,来去自如,历尽千帆,目光清朗。

“这样的人,能陪在我身旁。”

声音悠然,胜似叹息。

司马南弟蹙眉道:“你这要求,是会难为人的。即便我认识建康大部分女郎,也不见得哪位能担得如此评价。若是论男子,倒有一位。”

谢安收回视线,笑问:“谁?”

司马南弟没好气道:“你那形影不离的好知己,王羲之。”

谢安思忖片刻,随后点头:“我确实想过。”

司马南弟气笑:“你下次便用这个推阻相亲的人罢!”

谢安乐道:“公主答应了?”

司马南弟反问:“你先说,女子的三种富贵,最后一个是什么?”

“最后一种,便是子嗣的富贵。生而养,养而教,若是子嗣争气,年老交接职务,便也不怕一夜间财帛尽散,反倒能功成身退,保生前身后美名。”

司马南弟望着谢安,意味深长。

谢安以目示意,还是那句问法。

司马南弟大笑几声:“那我便在府门等你谢安石的好消息了。反正最后有你垫背,我急什么呢?”

语毕,便推开门,扬长而去了。

秉文进门,望着这霸道女郎,又望着自家公子,好不感慨:“公子真是料事如神。”

谢安脸上挂着闲适的笑,望着楼下伺候多时的公主车马,东向回宫。

相亲既成定局,他不介意将计就计,把公主激出来。

南康长公主性格豪烈,嫁给桓温那脾气豪爽的,婚姻不对付已久。道理甚至不用扯那许多,事情摆一摆,结论自在眼前。

公主车驾遥遥走远,谢安对秉文道:“比预想得早,回家吧,难得能看会儿书了。”

“是,公子。”

车马回到家中,门仆迎上前来汇报:“今日的茶点也送到了。”

被送习惯了,秉文从门房将茶点拎出来,谢安看一眼熟悉的饭盒,却突然问:“谁送来的?”

秉文望着自家主子,心道问得奇怪,一向不都是刘姝的丫鬟文茵送来的吗。

门仆恭敬回答:“是刘姝亲自来的。”

听完这话,谢安脸上温和的笑,就如风般渐渐消失。

望着日头,沉吟片刻才道:“她若是再来,请她进来见我吧。”

秉文提醒:“可是公子,这几日另外的行程……”

谢安嘴角便挂了一抹极轻的笑。

“三日内的,就全推掉吧。

“暂时不出门了。”

好像可以拆成两章。(哽住)

但是我写这的用意之一就是练讲故事节奏,大纲它不允许我拆成两章。但是字数爆炸了,节奏好像还是没练好。

(头好痒,好像要长脑子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 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