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第一女首辅 > 第5章 秦宅大门(上)

第一女首辅 第5章 秦宅大门(上)

作者:南冬十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4 23:27:31 来源:文学城

京城路途遥远,谢庭欢眼神坚定地望着前方,收拾好东西,沿着官道一路北上,一边走一边留记号,若是阿满哥哥还活着,看见这些记号,就一定能找到自己。

这一路上,她曾闻过湖畔荷花淡淡香,也曾在大雨滂沱里无处落脚,曾见过漫山遍野的红枫落,也曾在一草一木间染了一身风雪。

从芒种到冬至,她已离家半年多。

离京城城门还有三四十公里时,一个好心的贵妇人家见雪地里一个小孩在单独行走,便稍上了她一程。

谢庭欢抖着身子,眼里带着些惊恐和不安,但这马车里的暖意和眼前这夫人宽厚的笑容,让她怀疑自己是不是产生了幻觉。

侍女犹豫道:“夫人,您心地善良,可身子不好,这要是....”她怕这小乞丐满身的的寒气传染给夫人。

魏夫人笑道:“我哪里就那么金贵了,你把我的裘衣拿过来给这孩子披上。”

“是。”

谢庭欢披上暖和的裘衣缩在角落,喝下了那夫人递过来的热水,缓了许久,脸色才浮现出一丝血色,连忙下跪,声音嘶哑:“谢谢夫人。”

“起来吧,举手之劳而已,你从哪里来?怎的一个人?父母呢?”

谢庭欢低着头,额前乱糟糟的头发遮住了发红的眼眶,小声说:“他们,都不在了。”

魏夫人心疼,拿出帕子擦了擦她眼泪:“你一个人上京可是来投靠亲戚?”

谢庭欢后退了一步,自己身上脏兮兮地,她不想弄脏眼前这位好心人的帕子和衣服。

“我来找姨母。”

“那你姨母住在京都何处?看看我可否帮你找。”

她想了想,脑海里努力回忆姨母的那些信件,但想了半天,隐隐约约才拼凑出来一些讯息:“姨母...姨母在秦府,是官老爷的小妾。”

“秦府?”魏夫人思索一番,道:“这城中有两位姓秦的官员,一个在城西,一个在城南,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户?”

谢庭欢又仔细回忆了一下,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语气有些激动,说:“他..他是算命的!”

魏夫人听了这话仍不住笑了起来,连带着一旁的丫鬟也抿嘴发笑,这朝中哪有算命的官员,不过,说起来,好像说的直白点,同算命的也差不多。

“啊,算命的,那便是住在城西的那位秦大人了。”魏夫人答。

谢庭欢眼里闪着一丝光,终于就要找到姨母了,想来多亏了眼前这位好心的夫人,于是连忙下跪磕了一个头:“夫人大恩大德,我会一直记在心里。”

“你这孩子,怎么动不动就下跪。”眼见快进城了,魏夫人便说:“我家也住在西边,顺道送你过去,也不妨事。”

但谢庭欢婉拒她的好意:“夫人是好人,我不敢再麻烦您,请您就在这里将我放下吧。”

魏夫人看这天寒地冻的,犹豫道:“你自己一个人真的可以?”

谢庭欢用力地点点头。

看着她眼里那份倔强,魏夫人也不再挽留,在下车的时候,又给了一些银子和吃食。

可谢庭欢一看见这些,立马想起了王秀才,立刻朝马车上的夫人磕了一个头,慌乱地往城内跑了。

侍女看着自己手里的银子,不解问:“那小孩怎么见了这些银子像是看见什么可怕的东西一样,如此惊恐?”

魏夫人也不知,便道:“且随他去吧,想来这孩子很快也就找到他姨母了,我们先回府。”

“是,夫人。”

谢庭欢一路小跑,直到躲在一处柱子后才敢喘口气,她探出头,看着那辆马车,心里又有些懊悔,那位夫人面容和善,自己不该这般无礼,只是,只是她怕。

魏夫人的马车缓缓朝城西驶去,侍女掀开帘子,四处看了看,忽然像是看到了什么,她放下帘子,小声说:“夫人,方才那孩子一直在偷偷跟着我们,您说,他是不是讹上我们了。”

魏夫人闻此,轻轻掀开帘子一角,确实看见了那孩子,便道:“无事,且先回府。”

等马车停在魏府门口,魏夫人便让一个小厮看着谢庭欢,自己带着侍女进了府。

不一会儿,小厮来报说那小乞丐在远处观望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魏夫人也没放在心上,那只是一个孩子而已。

谢庭欢边走边问路,可许多人并不愿意理会这个脏兮兮的小乞丐,这京城太大了,她走了许久也没找到地方。

眼见天色渐晚,她迷茫地走在大街上,一阵阵寒风吹过,瘦骨嶙峋的小身板彷佛随时会被被风刮跑似的,摇摇晃晃,也不知又走了多久,直知双腿僵硬得快迈不开腿才停了下来。

她迎着风雪抬头一看,只见前方右侧一处大宅门口上方挂着“秦宅”二字的牌匾。

她连忙小跑过去,途中因路滑站不稳,又接连摔了好几跤,但她已经不知疼痛了。

来到大门口,那两扇门紧紧闭着,门口也无人值守,她上前用力掂起脚尖,叩响铜铃,敲了许久,一名家仆才开了门。

那家仆见门口是一个脏兮兮的小孩,立马骂道:“哪来的乞丐,快滚!”

“等等!你别关门,我找姨母!”她身体一条腿卡在门缝,试图进去,可那家仆二话不说直接推了她一把,“砰!”地一声再次关上了大门。

她连忙爬起来,又跑去敲门,敲了许久,门开了,还是方才那家仆,只见他满脸不耐烦,手里还多了一根棍子,怒骂:“你要是再敲,我立刻将你打死。”

谢庭欢连忙说:“我姨母姓柳,她住在这里!”

那家仆听后顿了顿,问:“柳姨娘?”

她有点不确定,但为了进去还是连连点头。

“你先在这等着。”

“谢谢你!”

谢庭欢满心雀跃,就要见到姨母了。

但过了许久,也不见门开,她站不起来,只得蹲在台阶上,慢慢地,她心里越发失落起来,于是再次上前敲门,刚一抬手,背后传来一声妇人的声音:“庭欢?”

谢庭欢猛地回头,只见一位身着白色裘袄的妇人撑伞站在台阶下,手里还牵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娃娃,那女娃娃正好奇地打量着自己。

见那妇人有着与母亲有四五分相似的面容,她顿时红了眼眶,一步一步朝那妇人走去,嘴里呢喃着:“姨母。”

柳姨娘手中的伞掉了,她松开了女儿的手,快步上前一把抱住了瘦弱的谢庭欢,哭喊道:“庭欢。”

谢庭欢眼眶积攒的两行泪瞬间就落了下来。

九岁的婉儿见自己的母亲和一个小哥哥抱头痛哭,她连忙捡起了伞,也上前抱着母亲哭。

这时,秦宅大门开了,里面走出一个雍容华贵的妇人,身边还跟着四名侍女,两名家仆。

她面露愠色,居高临下地看着地上三人。

柳姨娘连忙放开谢庭欢,拉着她下跪,道:“大娘子安。”

秦大娘子训斥道:“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若是叫人传扬了出去,岂不是丢我秦家的脸?”

柳姨娘俯身磕头:“奴婢知罪,只是奴婢许久不见娘家姐姐的孩子,今日相见,一时之间情难自禁,还望大娘子海涵。”

秦大娘子上下打量了她身旁那孩子几眼,面露嫌弃:“你娘家姐姐的孩子怎成了这副模样?”

“大娘子有所不知,我娘家那带五月份突发水患,许多人家破人亡,我不知道,姐姐她...”

“母亲不在了。”谢庭欢突然开口说。

闻此消息,柳姨娘泪如决堤,这几月她托人送回了好几封信,可总是不见回,原来是,原来是已经遭遇了不测。

秦大娘子有些不耐烦,但她眼下又不能赶走一个死了父母上京寻亲的孩子,便道:“先将人带回你院子安顿,别在这哭哭啼啼不像话。”

柳姨娘又连忙拉着谢庭欢磕头谢恩。

柳姨娘的院子在角落,说是院子,其实只是两间小小的屋子,再加上小厨房,好在平时她一人足够了。

将人带回屋子,柳姨娘马不停蹄地烧水洗澡熬姜汤,随后又煮了一碗粥,喂给她吃了下去,忙前忙后,待二人有时间聊聊心事之时,谢庭欢已经累得睡了过去。

柳姨娘坐在床边,握着她满是冻疮的手,小心翼翼地上着药,边涂边吹,生怕弄疼了她,涂着涂着,想起了死去的姐姐,泪如雨下。

谢庭欢睡得并不安稳,还没到半个时辰就醒了。

婉儿坐在椅子上,盯着她看,心里十分欢喜,叫了一声:“表姐。”

谢宴南当即心里一惊,连忙捂住她的嘴,眼神慌乱:“表哥,我是表哥。”

自离家以来,母亲便嘱咐过,一路上都要把自己当成男孩,等到安顿好了,才可以恢复女儿身,眼下,她虽找到了姨母,可方才见这秦宅的大娘子盛气凌人的模样,想来姨母的日子过真比那信上还要艰难,面对这样的情形,她不敢安下心来。

熬好姜汤的柳姨娘正好听见了她说的这一句,红着眼眶问她:“庭欢,你这是何意?”

谢庭欢便将其中缘故一一细说与姨母听,柳姨娘听完又是一顿哭,可怜她姐姐,可怜这孩子。

这时,秦大娘子派人请柳姨娘过去一趟,屋子内便只剩下谢庭欢与婉儿两人相看无言。

婉儿对于方才那些话,似懂非懂,不过她很是听母亲的话,母亲说什么,她便做什么,于是甜甜地喊了一句:“表哥!”喊着喊着,越喊越开心,就着小短腿一把抱住她的胳膊,蹭了蹭,说:“婉儿现在也和四妹妹一样,有哥哥了。”

谢庭欢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她不太懂这高门大户的规矩,她父亲是独子,自己是谢家独女,所以从小就没有兄弟姐妹,如今对着自己这个从未相见过的表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但是,她心里十分欣喜,庆幸在这世上还有姨母与表妹这两个血亲之人。

另一边,柳姨娘跪在大娘子屋内苦苦求着不要将谢庭欢送走,可大娘子下定决心不容她反驳,柳姨娘跪了一阵,只得回到了自己院子。

傍晚,钦天监监判秦明章刚到家门口,一下马车,秦大娘子便迎了上来,见他额头上缠着纱布,大声惊呼:“哎呦!主君这头怎的缠上了纱布?”

秦监判不耐烦地摆摆手,直径往院子里走,大娘子跟在后面满脸担忧,一边喊来下人去找大夫,一边问:“主君疼不疼?这得让大夫好好瞧瞧,重新包扎,看这纱布都红了。”想起听周大娘子所说之事,又问道:“听闻今日朝臣们在午门前起了争执,莫非主君也参与了?”

秦监判停下脚步,面带愠色,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他指着自己的额头,大声训斥:“险些没被砸死的才好,陛下今日又扣下了我们些文臣半年的俸禄,你与其在这里关心我这点伤,不如赶紧从家里找出些值钱的东西卖了,补贴家用,至少年夜饭上还能见着荤腥。”说完,他看着大娘子身边四个侍女,又骂:“哪有闲钱养这么多人,明儿都给赶出去!”

这话吓得她们惊慌失措,“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请求主君开恩。

大娘子脸上更是青一阵白一阵,当即就拿出帕子抹起了眼泪,哭诉道:“又要变卖东西?老天爷哟,这还让不让我们活了!”

秦监判懒得听她们哭哭啼啼,转身往里走,却瞧见院子当中正跪着三个人,一大两小,他走近一看,正是小妾柳氏,还有老三婉儿,另一个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却眼生得很。

大娘子瞪了柳姨娘一眼,随即擦干眼泪,解释道:“原本这等小事是不想让主君忧心,那是柳氏娘家姐姐的孩子,江中一带遭遇洪水,一家子除了这孩子,其余都遭了难,今投奔至此,只是现下这宅子里着实再很难多养一个人了,便打算为那孩子寻个好去处,可柳氏固执,跪在这不肯起来,非要等主君回来定夺。”

秦监判走到三人面前,眯起眼睛打量着那孩子,婉儿看见父亲回来了,当即哇哇大哭,起身之时还踉跄了一下,抱着父亲的腿,哭嚷着要让母亲起来。

秦监判不为所动,只是命下人将三小姐送回房里,随后俯身质问柳氏:“婉儿尚幼,你一个做娘的怎能让她跟着你一块跪,若是受了风寒,哪来银两养身子?”

柳氏慌乱不已,带着谢庭欢磕头:“奴婢该死,没能照顾好婉儿,如今只求主君能留下奴卑姐姐的孩子,她养在我房里便可,吃穿用度都从奴婢月银里扣,绝不会给主君大娘子添麻烦!”

若是这孩子留不住,指定会被大娘子送人。

秦监判直起身子,负手踱步,片刻之后开口道:“你要知道,如今这世道,要养活一个人可是不容易。”说完,他打量着地上瘦弱的小孩,沉思了一会儿,又道:“是个男孩的话,尚且可以养一养,朝中那群武将每年的赏赐够我们这些文官吃上好几年,将来若是参了军,还有些好处。”

闻此,谢庭欢立马朝他磕了一个头,道:“回禀老爷,我是男儿身,只是今日突然前来,姨母没有其它衣服给我穿,便将三小姐的衣服改了改给我,老爷,我可以做许多事,只求老爷赏口饭吃。”

秦监判愣了一下,地上的小孩仍然低着头,但看着那背影似乎挺立了些,倒是个口齿伶俐的小子,他目光转向一旁的柳氏。

柳姨娘眼里满是惊恐,虽说先前就知道她打扮成男儿模样的缘故,可如今真的当着众人的面撒谎,顿感彷徨。

就在她犹豫不决之时,衣袖被人扯了一下,她猛地侧过头,对上谢庭欢那双坚定的眼神。

这一刻,她闭上眼,认命了,缓缓抬头说:“那场洪灾,奴婢姐姐一家不幸遇难,唯独留下了这么一个儿子,还望主君怜悯,给他一口饭吃。”

“你,抬起头来。”秦监判指着小孩,命令道。

谢庭欢脸上没有丝毫为惧,便挺直身子,抬头看着他。

秦监判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小孩,脸上脏兮兮地,抿着嘴,俨然一副小大人模样,只是过于瘦弱了些,道:“你叫何名?”

“回大人,我叫谢旻。”

“哪个字?”

“日文旻。”

“这名,取得不错。”秦监判又细细思索几番,道:“我记得你父亲曾经是个秀才,是不是?”

“是。”

“既然如此,以后你便留在你姨娘那处,平时里跟着老管家做事,记住,这宅子不养闲人。”

柳氏松了一口气,拉着她又给主君磕了一个头,“多谢主君!”

大娘子暗暗瞪了柳氏一眼,早知如此便在主君未回之前将其赶出去,如今倒叫她办成了此事。

待两人走后,柳氏抹干眼泪,因跪的时间过长,腿一软,两人起身之时竟齐唰唰地滑了一脚,小孩忍不住笑起来。

柳氏看着她满眼笑意的模样,心里不知是喜是悲,眼下虽然成功留下了,可却撒了一个弥天大谎,若是他日东窗事发,定是会被乱棍打死,即使最后瞒天过海,这孩子一辈子算是完了,想至此处,原本通红的眼眶再次湿润了起来,一把将她搂在怀里,边哭边说:“对不起,是姨母没用。”

被抱在怀里的谢庭欢收起笑容,将姨娘小心翼翼地拉起来,踮脚伸手擦了擦她眼角,安慰道:“姨母,你别哭,我能有口饭吃已经满足了,只要活着就有盼头。”

听她这么一说,柳氏更心疼了,但这天寒地冻之际,赶紧回去换一身衣裳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