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帝君传 > 第24章 第 24 章

帝君传 第24章 第 24 章

作者:什么也不想说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2-11 17:45:19 来源:文学城

李璧奉承道:“父皇好兴致。”

皇帝将花剪递给春熙,貌似无意地说:“这花啊,太娇贵,从暖房冷暖、培土、浇水、到剪枝,不知要费多少心思,可要它在冬天开的美艳,就要从这些琐碎的细事做起,半分不得马虎。”

李璧只当不知这花从培土到播种到开花都是花匠侍候的,也当不知被剪成这样的花花匠要如何侍奉才能将它救回,想着皇帝该是知道了自己在大理寺整理案卷的事,便也不再提什么不满,回禀:“父皇说的没错,花开一日,背后要多少心血,建暖房、培花泥,这些事看似与花无关,却是花能否盛开的关键。就似前面父皇治河,单是黄江水文就查了整整五年,之后才有海清河晏的大功德。儿臣受教了!”

皇帝笑容连连:“璧儿好悟性,不枉为父派你去大理寺的一番苦心。你刚入寺不久,要有耐心,急不得,需知大理寺掌刑狱,桩桩件件皆是人命,人命大于天!法,先圣之所以一民者也,你既入大理寺,就要揣度、精通律法,然后治国,你可懂?”

李璧当即跪谢:“父皇深意重托,儿臣铭记于心!”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唤李璧起身,吃了碗茶,不经意地问:“听闻昨日你罚了王君的婢女?王君在阁中虽不受宠,但毕竟是陶家嫡系,陶太傅桃李天下,幼筠在朕身边也颇为得用,王君年纪不大,有甚错处你还是要体谅一二。不过……”皇帝垂头撇了下茶沫,“当然,若璧儿与王君果真不投缘,也不必碍着陶家勉强,咱们家的孩子,没必要如此委屈自己。”

李璧只觉得自治河事了,皇帝对儿子们越来越慈爱了,连忙道:“区区家事还要父皇劳心,儿臣诚惶诚恐!不过王君温柔贤良,行谨慎微,并无错处。儿臣罚那婢女并非是因为王君,更不是驳王君的面子,单纯是下人做事不周罢了。”说罢将昨夜的事细细道来。

“他果真如此说?”

“可不是吗,儿臣也没想到深居闺阁之中不出家门半步的小君能说出如此一番话。犹记得我二人神府君庙初遇,僧众们于后山施粥,为他所见,他还感慨没见过穷人,如今看来,他虽没见过却放在了心上,比儿臣强了不知多少。”

皇帝一时将陶夭抛置一边,追问:“怎么,难道城中很多穷人要靠寺庙施粥度日吗?”

李璧回忆了一下,恭敬回道:“儿臣问过,这些人多来自沿河六省。治河水利淹了一部分农田,这是为大舍小的不得已之法,部分农田被淹之人领了衙门补偿,索性离了家乡来城中谋生;今年治河征工,家里人丁少的没人种地,又有部分农田没法耕种,虽有朝廷救济,但总有些人活不太下去,这些人也来到了城里;另有部分,来自东明省。”

“东明?”

“是,是一些桑农,说是交不起税,索性逃了出来。”

皇帝将茶碗扔在桌上:“桑农交不起税?治河乃百年大计,关乎百万黎民,为了治河前后费了多少心血!今年朕免了沿河六省农税,为保国库才提了江东桑税。江东桑蚕贸易发达,每年不知要赚多少,这点赋税都交不起吗!”

李璧见皇帝有怒意,忙道:“桑农与丝商毕竟不同,且流民中桑农并不多,许是有那几户小家,往日惫懒勉强度日,如今赋税一加便难以过活,他们也不能代表东明桑农。况这都半年前的事了,听说东明陈家为治河还捐了家产十万两,若东明果真难以度日,就算东明官员不敢上禀,陈家应早有奏报才是。”

皇帝乜了李璧一眼:“璧儿对朝事倒是关心得紧。”

李璧赶忙解释:“儿臣只是略有耳闻,陈家乃皇后娘娘母家,母后对父皇鼎力支持,民间传为美谈,儿臣闲时在城中乱逛,听得百姓赞颂,这才知道的。”

皇帝点了点头:“你是皇子王孙,天下事既家事,了解一二并无坏处,往后太子还要你们兄弟同力襄助。桑农的事朕记下了,来日遣人去问问。”

“父皇爱民如子,实乃百姓之福!”

皇帝长叹一声,神色有些晦暗:“朕无愧于天下万民,只是愧对你们这些孩子。朕最为遗憾之事就是没能为太子和你选好妻子。如今你与王君举案齐眉……也算是守得云开,朕也放心了,只剩下太子……唉……”

提到先王妃,李璧心中发苦,嘴上仍是道:“先王妃端庄娴淑,是儿臣对她不起,劳烦父皇挂心……至于太子妃,太子妃大家气派,非是王君可比,只是因为接连丧子,才情绪不稳。如今霖儿聪明健朗,太子妃的心结慢慢也能解开了,到时候定能与太子伉俪情深。”

皇帝摇了摇头:“但愿如此吧。”

李璧见皇帝此时又是一副慈父模样,趁机禀道:“儿臣还有一事。如今王君身体已然大好,儿臣想带王君回府中再慢慢调养。”

皇帝道:“前日还昏着,今日就好了?”

“前日病得急,才会在御前失仪,那晚太医开了药,又发了汗,昨日便已大好了。”宫中毕竟规矩多,又不是自己府上,纵然李璧都住得不自在,更何况陶夭呢?李璧还要去大理寺中任职,每日进出实在不便。

皇帝有些不愿意:“怎的这么着急,不如多在宫中调养些时日,你也好多陪陪你母亲。”

李璧只当皇帝客气,推辞道:“王君成婚后尚未见过家中大小,他还有许多事要做呢。何况宫中森严,儿臣每日进出已是坏了规矩,总归不太好……”

李璧说的有理有据,皇帝也无法反驳,只好道:“再住两日,两日后商隐当值,让他给王君看看开两道方子,之后再回去吧。”

商隐是皇帝最为信任的太医,因年纪大了,除皇帝传召,每五日才来宫中当值。夜宴那日正是商隐为陶夭配的药,一夜便药到病除,能请他再为陶夭看一次,李璧自然不会拒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