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帝君传 > 第163章 第 163 章

帝君传 第163章 第 163 章

作者:什么也不想说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2-11 17:45:19 来源:文学城

李璧无功而返,回到府中召来幕僚商议。如今虽有黄琪口供,可一家之言不足为证,何况黄琪始终都未指认吴太师为幕后黑手,而肖鹏早已伏法,要查吴太师同他的瓜葛,更是死无对证。张真劝李璧,事已至此,就是包公再世也无能为力,黄琪是吏部高官,查到他已可以立威,吴太师毕竟是皇帝的老师,当真有事皇帝未必高兴,不如就此为止。

可李璧不肯。且不说这事又扯出他的旧伤,就算不提肖鹏,安迁村的惨状历历在目,牛富阳的控诉仍犹在耳,他答应了牛富阳,也答应了所有迁民,势必要为他们找回公道!要他装聋作哑,他做不到!

陈耳便出主意,安迁银已查到源头,很难再有突破;吴太师滑不留手,不好下手,不如就查肖鹏。肖鹏与吴太师地位悬殊,要勾结一起总要有人引荐,不如就查查肖鹏在盘龙的人脉。李璧觉得有理,又理出肖鹏履历,同届考生、东明老乡、同窗好友,一个个细细筛过。华大人所言虽夸张却也有八分真实,朝中做事的,多少人真的毫无污点?李璧一通调查,查一个抓一个,牵连之广连他自己都觉得害怕。

朝中瞬时炸了锅,大家怕被牵连,干脆先下手为强,纷纷弹劾李璧。可李璧行得正坐得端,竟也无从下手,翻来覆去,只有宠爱陶夭、膝下无子可以说上一说,一时间,皇帝的御案上全是肃王君善妒不贤、言行无状、肃王无子不孝的折子,陶夭连朝堂门朝哪里开都不知道,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这期间高僖厚倒是没有参合。

皇帝觉得好笑,更觉得心惊,这些上书之人细究起来多与吴太师有关。朝堂之上投亲奔友寻常,拉帮结伙,就逾越了。

李璧岂是受人威胁之人,他们闹得越凶他就抓得越狠,朝官骂他豺狼酷吏、挟私报复他也不为所动,安王多次上门,李璧避而不见,倒是陶夭亲自接待,给他讲了牛富阳的故事。安王本就无甚权欲,对朝廷的事头疼的很,听罢只摇了摇头,不再登门。

这事就像雪球,越滚越大,眼看自己的孙子都被抓进了都察院,吴太师终于去找了皇帝。从皇宫出来,吴太师到了都察院自首。

李璧惊讶得很,赶到牢中,就见吴太师端坐在牢房,无丝毫阶下囚的样子。李璧问:“吴太师可是要交代七十五万安迁银的下落?”

吴太师叹了口气,未言一词。李璧疑惑不解:“您已自投罗网认罪伏法,为何不肯讲事情说个清楚明白?吴太师,您在朝多年,功勋卓著,小王本很是佩服,可您明知肖鹏狼子野心,为何还与他混在一处?他对孤下手,你又是否知情?你明知迁民无所劳动,只能依靠朝廷救济,你却拿了七十五万安迁银!你明知底下人层层盘剥,却不知约束,放纵不理,数万百姓的生命,你全然不放在心上么!父皇说过,你曾是父皇的启蒙老师,手握着手教他写帝王二字,如今你却做出这种事,你对得起父皇、对得起百姓,对得起你一身才华么!”

吴太师冷笑:“老夫最不该,就是信了他们的鬼话!但是王爷,老臣怎会昏聩至此?王爷您胸怀大志,必将有一番作为,可您在朝堂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朝廷中的许多事绝非王爷想象中那般简单。此番老臣是栽在自己的贪婪之上,除此之外,老臣自问无愧于天地、无愧于朝廷!”

李璧更加疑惑:“你究竟是什么意思?安迁银究竟是谁拿走了?”

吴太师闭上眼,任李璧如何发问都不再说话。李璧别无他法,只得具表奏陈,询问如何处置。

皇帝长叹一声:“贪钱的官员判斩无误,可是太师……”

李璧奏道:“太师不发一言不肯招供,可他既然去都察院自首,该是认罪才对。他收受肖鹏贿赂有吴府账册和财物为证,但那七十五万白银,确实不在吴府,它们的下落儿臣实在查不清楚,请父皇降罪!”

皇帝摆了摆手:“结党已足够定罪,安迁银……想来也不会在他处,许已经被他处置,查不到也正常。”

“那结党之事可要细究?吴府账中往来还有许多朝臣,可要……”

“算了。安迁银一案已牵连众多,那些官员贪赃的银钱本也不多,本意也不想断百姓生路,还不到罪大恶极,判他们斩刑已是杀鸡儆猴,无非是给百姓一个交代。”

李璧只觉得荒唐,自己费心这么久,皇帝心中根本不关心安迁银的下落!他甚至觉得贪污的官员其罪可恕、杀之可惜!为什么?就算七十五万两白银没有丢失,难道他们贪污二十万两安迁银的罪就不是罪么?若他们心有百姓,这二十万也能保百姓性命啊!就算他们开始不知,但凡他们尽职一些,去县里看一看、在县官上访时仔细听一听,也不至于闹出如此惨案!他们竟然可恕?对皇帝而言,只要听话忠心,官员对百姓如何都可以宽容么?

李璧心中激荡,但也没同皇帝多说,无论如何,贪赃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就够了。

李璧回到府中,烛影阑珊处佳人巧笑,上前来替他宽衣,卸去一身疲惫。李璧握住陶夭,关切地问道:“今夜可用膳了?用了多少?药可喝了?”

陶夭笑道:“吃了好多呢,药也喝完了,枫儿特意给我腌了梅子去苦,很好吃!”

李璧轻轻捏了捏他的脸:“这段时间辛苦你了,瘦了这么些,不好好补补可不行。”

陶夭心疼地抱住李璧:“二哥您也好久没睡好觉了……今天去宫里陛下怎么说?”

“父皇说——”李璧刻意拖长了语调,看足了陶夭紧张的样子,这才道,“明日就下召结案!贪官全部斩首!”

“太好了!”陶夭开心地跳了起来,“真是太好了,咱们应该摆桌酒席庆祝的!”

李璧看陶夭兔子似的心里好笑,将人拽进怀里,无不遗憾地说:“可惜父皇与吴太师亲厚,念他劳苦功高,决定留他一命,罢官抄家了事。”

陶夭蹭了下李璧的下巴:“您已经尽力了,而且不是说并没有找到吴太师贪赃安迁银的证据么?这事说不定真的与他无关……我觉得,枉纵总比滥杀好。二哥你也不用太在意,当初肖鹏的事没能及时查明,可现在不还是查了出来?可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也许以后得一天无心插柳,安迁银就找到了呢!现在,您该好好休息休息!”

吴太师的态度实在蹊跷,李璧觉得安迁银的事一定同他有关,但他前来投案却不开口,让人摸不着头脑。李璧摇了摇头,正如陶夭所言,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李璧轻叹一声,将这事暂且放在一边,转头抱起陶夭往床上去:“是该好好休息休息……”

二人胡闹一通,依偎在一起,沉沉睡去,梦境正好,忽被急促的敲门声吵醒。

“王爷,王爷大事不好!”

宝禄服侍李璧多年,从未如此惊慌,李璧一个机灵从床上跳了起来,放下帷幔拉开屋门:“怎么了,怎的如此慌张?”

宝禄身边还有一人,李璧记得,是都察院中刑狱官,他因自己治过他老母的旧疾,特意投诚,为自己尽忠。如今他面如金纸,满头大汗,将一封书信奉上:“王爷,小人办事不力!吴太师他、他、他于狱中自尽了!这是他留下的遗书!”

李璧大惊失色,打开书信速览,陶夭也穿戴整齐走了出来,与李璧共阅。遗书中吴太师揽下所有罪责,只说九十万安迁银全部为他所贪,其余诸位大人均是为他受责,他愿承担所有责任,只求皇帝看在那些官员是代人受过的份上放他们一条生路。遗书中还回忆了与皇帝的点点滴滴,回顾了吴太师宦海沉浮的心路历程,言辞恳切感人至深,读完让李璧结结实实出了一身冷汗。

连陶夭都觉出不对:“他这是什么意思,那些官员分明是人赃并获,吴太师也是自己前来自首,怎么就好像是王爷冤枉了他们一样!他这岂不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他怎么能这样!”

刑狱官也道:“正是如此!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却未料吴太师竟用自己的命来报复王爷!小人本、本想着将这封信就,就压下来,可是吴太师吞下毒药后将书信内容大声宣读,后才毒发,牢中其他人都已经知道了,如今他们正在闹着说冤枉、说完见陛下!王爷,这该如何是好!”

李璧完全想不明白,自己虽奉命调查,可除此之外与吴太师再无恩怨,他为何对自己有如此大的仇恨,竟不惜用死亡来诬陷自己!究竟为了什么!

陶夭担忧不已,这些日子李璧本就被各路官员弹劾,吴太师一死,不知多少污水要扑在他的身上!陛下会相信王爷么?若真是群情激奋,陛下就算知道王爷无辜,会不会……会不会也为了他的大局委屈王爷呢?

李璧心思百转,猛地合上书信:“小竹,还记得孤问过你的事么,父皇的大局和百姓的公道哪个更重要。”

陶夭犹豫道:“二哥,您的意思是……”

“我的事先不提,这书信若到了父皇手中,父皇恐怕不会再杀贪墨安迁银的官员。那些人,又将逍遥法外。如今宫门已锁,这书信和吴太师的死讯都要等明早才能传到宫里,我还有半夜的时间,处置他们!我答应过牛富阳,血债血偿!”

“二哥,你,你要……”

李璧长叹一声:“左右我也逃不过,总得做这什么。我,我就怕连累府里,连累你。”

陶夭忽地笑了起来,他看着李璧,心中不再害怕:“我们享受您带来的富贵荣华,自然也要支持您做您想做的事,更何况您的作为是为了百姓万民!若当真因此丧命,咱们也是死得其所!王爷,二哥,想做什么您尽管去,大不了来世再做一家人,下一世,我一定会早早就找到你的!”

李璧又看向刑狱官,刑狱官也不再流汗,跪直了身子回禀:“王爷公正无私为国为民,小人看在眼里,心中更是敬佩!您做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小人愿追随王爷,至死无憾!”

李璧点了点头:“好,宝禄,将先生和侍卫们都喊来。”

待众人到齐,李璧将事情一说,徐峰只答了一个字:“是!”

张真立即道:“王爷,三思、三思啊!您不等陛下谕旨就处刑官员,轻者是滥用私刑,重了说,可是忤逆的大罪啊!陛下在乎那点银子么?当初他肯调查吴太师也是为了吴太师结党!如今吴太师一死,这结党的事自然就算过去了,可他的学生们遍布朝野,为了安抚这些人,安迁银的事势必不会再究!您这是明着跟陛下对着干啊!到时候群臣上奏,王爷,您又如何自保!”

余潜渊却道:“王爷此举破釜沉舟,一身英雄气概,潜渊以往知道王爷公正严明,却未料您是如此的英雄,难怪徐侍卫愿意追随于您。王爷,潜渊也愿为您鞍前马后!”

张真气急:“这时候你还浑说这些,你可知这会有什么下场!”

余潜渊道:“张先生,您以为潜渊还是以前那不知世事的毛头小子么?您能说出这番话,是因为您不知道迁民是什么样的下场!但凡您看过尸骨堆路、恶鼠食人的惨状,您就会恨不能扒掉贪官的人皮、看看他们内中的黑心!王爷,请您此去务必带上潜渊,潜渊也要替枉死的太医讨个公道!”

张真无奈,又去请陶夭:“王君,您快劝劝王爷吧!阖府上下千余人的性命,经不起一时义气啊!”

陶夭自然是站在李璧一边。陶夭向张真道:“先生,学生,学生还是觉得王爷此举壮烈,让人钦佩。刘皇叔携民渡江也有些憨气,可若不是他的仁慈之心,孔明也不会为他鞠躬尽瘁;先生才华盖世,肯屈身留在府上,不也是因为王爷不同于其他人么?”

张真叹了口气,他在王府虽受尊重,但一身本事极难施展,可他愿意留下来,就是因为李璧为人光明正大,不屑阴私。阴谋诡计固然能得一时之利,但要成大事,终究还是要行堂堂正正的帝王之道。为主身正,为下才好尽忠,如此以往假以时日李璧必成大事,可如今他羽翼未丰,怎么就喜欢往山上撞呢!

陈耳道:“圣人云有所为有所不为,王爷所为有瑕无差,我等敬重王爷,本就是敬重您的为人……唉,您去吧,我等以命筹知己、慰天下,何其快哉!”

李璧向众人深鞠一躬:“诸位恩情李璧谨记心中,李璧欠诸位一命!”

张真慨叹:“您只欠我们一位英主。来生若投在乱世,王爷可一定要多听老夫所言啊!”

“所有来世,定不相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