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第二十八次循环 > 第4章 昔年旧事

第二十八次循环 第4章 昔年旧事

作者:朽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2 21:38:52 来源:文学城

高三暑假,外公病危住院。舅舅工作太忙,舅妈去国外陪读了,在外公病床前奔波劳累的那个人,到头来还是妈妈。

妈妈在医院照顾外公,锦书则被她叮嘱一有空就去看外婆。

外婆老了。

那样热的夏天,她还披着大方巾,陷在沙发里,总是守在电视前看抗日神剧。

记忆中那个神采奕奕,打毛衣能打一下午的老太太如今拿东西都会手抖,更罔论做精细活。

小时候她绕毛线团时,会让锦书伸着两只手,给她做毛线架子。

可她做了那么多次毛线架子,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外婆为自己织的,哪怕一件小玩意儿。

锦书也曾期盼过外婆会对她好,像对表弟那样好。

可一直到外公外婆搬离她家,也没等到外婆摸她的头顶心,叫她一声“乖囡”。

后来,外婆终于会来她家,特地只为见她一面,为她下厨做上一盘红烧鱼。不为那远在异国他乡的表弟,只为她程锦书。

但那时的锦书,好像已经不再需要那顿红烧鱼了。

就像彼时盛夏的午后,锦书在外婆家中陪她。但祖孙俩都很少说话,真正陪伴她们的、发出声音的,倒像是是电视剧中那些人。

在那种时刻,外婆身边只是需要“有个人在”,防止她一个人在家如果骤聆噩耗,会出意外。

而高中刚毕业有大把空闲时间的锦书,恰好成为了那个人。

外公走的那天晚上,锦书陪外婆睡下。半夜被蚊子吵醒,却发现客厅还亮着灯。

锦书走出房间,看见外婆坐在昏黄的灯光下。她披着一件很薄的外衫,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个绛红色的本本,正一页页翻看着。

她听见声响,抬起头来,看见是锦书,忽地笑了。

外婆上一次对着她笑是什么时候?

她已不记得了。

这一次,外婆伸出手,向她招了招,示意她走到自己身边。

锦书心里不想应她,但身体还是不由自主走了过去,蹲在她身边,仰头看她。

外婆把她手里那个本本塞到锦书手里,轻声说道:“这存折里面有我和你外公的积蓄,加起来差不多五十万,给你和你妈妈啦。”

锦书一怔,第一反应是不知道她在搞什么。

“外婆,舅舅还没去国外。”锦书小声提醒她。

言下之意:您好,在您心里,我也配?

外婆点点头:“我知道。他们的那份,小辉出国前我们就给了,这份就是你和你妈妈的。”

小辉就是锦书那外公病危都赶不回来的表弟。

锦书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沉默着接过存折,暗暗告诉自己:程锦书,不要做圣母,这是你妈该得的。

她不认为做父母的理所应当就该把自己的积蓄都给孩子。

但是如果舅舅有,那么他妈妈也得有——这才公平。

锦书想了想,又问:“外婆,那你怎么办?”

外婆指了指天花板:“我有这房子。”语罢顿了顿,“我还有退休金哩。”

微弱的灯光打在老人花白的头发上,她伸出苍老如枯枝的手,轻抚锦书的鬓发。

她说:“乖囡,别担心外婆,外婆照顾得了自己。”

这一幕,在曾经七八岁的、小小的程锦书梦里,好像出现过很多次。

但过去太久了,久到梦境都已经模糊不清。

锦书低着头,紧紧捏着那本存折。她觉得自己好像是在看存折上的字,又好像只是在放空自己。

最后,锦书对外婆此举的回应,是对着她点了点头。

真奇怪,她觉得自己该是怨她的。至少从小到大,她与外婆并不亲近,甚至可以说得上疏离。

可是这一刻,她又开始困惑起外婆怎会如此通透、清醒。

她的外婆,好像笃定了外公走后,即便舅舅舅妈不管她,她妈妈也不会把她接来与她们同住。

外婆笃定了接下来的日子,她将一个人生活。

她其实很清楚自己的两个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儿子凉薄而好慷他人之慨,女儿倔强而不会轻易回头。

她了解他们,所以对他们没有期待。

但那一刻,锦书突然很想问她:外婆,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对我妈妈好一点?

然而最后她还是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问。

上一辈的人有上一辈的爱恨纠葛,那不是当时的她能够左右的。

程锦书紧紧攥着那本存折,在外公出殡之后,把它交给了妈妈。

她知道,如果她因为外公外婆的偏心而心怀芥蒂,那么妈妈心中累积的苦痛只会比她更多。

这是属于妈妈的,这是妈妈应得的。

存折扉页用铅笔写着交易密码,妈妈让锦书记熟了,然后将密码擦干净。

出发去W市上大学前,这本存折又回到了锦书手中。

妈妈说,两年前外公外婆就给了舅舅五十万,舅舅舅妈用那五十万,再加老家一套房子,送表弟出了国。

舅舅舅妈没把这笔钱花在自己身上,她也不会。她让锦书拿着这笔“巨款”,好好计划该怎么用它。

锦书沉默着接过那个存折,在去往W市的火车上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似乎是第一次,妈妈松了松紧控制自己的那根风筝线。

也许是因为她意识到,女儿已经成年了。

也许是因为母女两蔓延整个高中三年的专业之争,最后是以自己的“胜利”画上句点的。

也许是因为外公离开了,而锦书也将远赴其它城市,妈妈将要开始探寻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锦书开始像曾经的爸爸一样,几个月才回一次家,甚至假期也在外和同学一起旅游,或是留在W市打工,体验社会生活。

彼时微信已经普及,锦书不再像高中时那样和妈妈通过电话联系,取而代之的是微信上简单的交流,以及朋友圈给彼此点个赞。

看见点赞列表里那个代表彼此的小小头像,她们就都知道,对方都过得还不错。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大二那年的寒假,妈妈把一个男人领回了家。

那个男人,曾坐过九年牢。

锦书不反对妈妈找另一半,但她不能找个有前科的啊!

饭桌上,那位叔叔十分热忱,对妈妈无微不至,对她也以诚相待。

但对于他那九年牢狱生涯,锦书始终无法释怀。

虽然妈妈再三表示:叔叔是经济犯,劳改了那么多年,思想觉悟已经都端正了。而且如今年纪大了,没那个条件也没那个精力再重蹈覆辙了。

又说叔叔是名校毕业,脑子很活络的,人脉也都还在,以后锦书大学毕业了,很多地方叔叔能帮得上忙。

锦书当即表示自己品学兼优,以后的出路不需要这位叔叔替自己铺路。

她爸虽然不是个东西,但好歹没进局子里。

这位叔叔也许的确是个不错的人,但事关妈妈的下半辈子,她不敢赌。

妈妈再度执拗起来,四十多岁的人了,却摆出了一副非君不嫁的架势,气得锦书七窍生烟。

“妈,没男人就不能过日子么?这么多年没有我爸,咱们娘俩还不是就这么过过来了?”

回家关起门来,锦书气不打一处来。

妈妈坐在沙发上看着女儿:“小锦,你还年轻,你不明白……过日子真的要有个男人。很多事情女人家不是不能做,但是做起来太难。”

程锦书嗤之以鼻:“妈,**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

妈妈嗫嚅着:“那**还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呢……”

**说过这话???

母女俩又大吵一架。

但辗转反侧一晚上,第二天起床,锦书还是认了命。她顶着个乌鸡眼来到妈妈面前,对她说:“你要实在想嫁,我也拦不了你。只是以后我不可能叫他爸,还有——你要是受欺负了,可千万别瞒着我!”

妈妈冲锦书笑笑,点点头。

那一瞬间,锦书心头百味杂陈。

叔叔对妈妈确实很好,她看得出来,是真心的。

妈妈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不管什么年纪都有,她也知道。

可是她就是……不开心。

但她已经不是当初年夜饭时会直言不讳的小女孩了,也清楚这么多年以来,妈妈一个人带大自己的辛苦。

所以,从认命的那一天起,在妈妈面前锦书便没再多说过什么。

每次叔叔来家里,她也会和他打招呼。他送自己的礼物,她亦会回礼。

可就在她已经准备好适应新的家庭关系之时,妈妈和叔叔却分手了。

妈妈没有告诉她原因,锦书问起时,她只说“我想明白了,过日子确实不是非要男人不可的,咱娘儿俩也能凑合过”。

她还用外婆举了例子,说外公过世快两年了,外婆一把年纪,一个人过日子过得也不错。

当时锦书暗暗窃喜。

一直到多年后她疯狂催相亲,什么歪瓜裂枣都叫自己去见一面,锦书才顿悟:

什么娘儿俩凑合着过,都是鬼话!

她25岁不到,妈妈就开始担心她嫁不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