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第二十八次循环 > 第2章 她和妈妈

第二十八次循环 第2章 她和妈妈

作者:朽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2 21:38:52 来源:文学城

窗外,暴雨倾盆,浪翻黑潮。

房外,怪兽人类,厮杀不断。

困意再度袭来,程锦书强撑着精神,快速扫了几眼这个房间。

落地窗前的桌子上摆满了化妆品,摊在地上的行李箱最上方是一件酒红色的吊带长裙。

床头柜上是隐形眼镜的盒子,以及一面粉红色的圆形小镜子。

这是个女人的房间。

或者说,这房间里至少该住了一个女人。

那么……这男人是谁?

那男人已经坐起身了,同时也在扫视母女二人,眼神疲惫中带着警惕。

这时,妈妈再度开口了:“小伙子,我们在你房间里躲一躲,不要紧的吧?过几分钟我们就出去,不会打扰你的。”

“……”

男人抿了抿唇,没说话,但是轻轻点了点头。

程锦书微微松了口气,但并没有掉以轻心。

而此时,妈妈还在絮絮念着:“小伙子模样俊得嘞,几岁啦?有没有女朋友呀?”

“妈!!!”

程锦书赶紧出声打断她的连招。

妈妈回头看她一眼,嘴巴没停:“哦唷~问一下又没关系的喽!”

“小伙子,你不用回答阿姨的,就当阿姨在跟你聊天,你听着就好了……”

“妈!”程锦书忍不住上前一步,“都什么时候了!你还、你还——”

“哎呀,不要紧的呀,反正我们也要等到几分钟以后才出去不是么?乖囡放心,妈妈有经验。”

程锦书无语。

她总是这样……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仗着自己有“经验”,对程锦书的行为处事乃至人生规划指手画脚。

一旦女儿有了情绪,她便是一句“说说而已,那么认真干嘛?”

要么就是“我是你妈,我还能害你?”

这次游轮旅行之前,她们已冷战了一个多月。还是程锦书打着为她过50岁生日的旗号发出求和信号,邀请她上船旅行,才算关系缓和。

虽然她反复强调她的生日其实不是七月二十三日,具体时间她早忘了,身份证上这个日期是二十多岁的时候,她补办身份证时随便填的。

但嘴巴上虽嫌弃着,身体倒是很诚实地、乐呵呵跟女儿上了船。

于她们而言,这算得上是一次破冰旅行。

可她怎么在这种时候还分不清轻重缓急?!

还是说,在她眼里,难道她那所谓“大龄剩女的终身大事”要比命还重要???

程锦书气到扶额。

她和妈妈,是这世上最寻常不过的一对母女。

小时候,爸爸忙着在外跑生意,妈妈忙着上班,便把小锦书放在单位的托儿所里。

程锦书天生性格外向而又要强,五六岁的年纪便在托儿所里混成了大姐大。

挂着鼻涕的熊孩子们在她的带领下指哪闹哪,今天掏了蚂蚁窝,明天挖泥地里的石子,后天把沙子堆成动画里公主住的城堡,弄得满身是泥沙,洗都洗不干净……

老师们深谙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三番五次找到妈妈,让她管管锦书。

妈妈下班来接小锦书,她的小弟小妹们还恋恋不舍,跟她挥手说“老大明天见”。

回家后,免不了挨一顿骂,翻来覆去的就是那几句“你怎么这么不省心”、“别人家的小囡多乖”、“怎么一点女孩子的样子都没有”……

小小的锦书会仰起头,有理有据地反驳:“别人家小囡爸爸妈妈会接送,别人家小囡能吃上妈妈做的晚饭!”

她的逻辑很自洽:你们不照顾我,我总得给自己找点事做。

六岁那年,常年在外的爸爸回了家,在妈妈单位门口那条街上租了个店面,开了家小超市。

小锦书上了学前班,精力依旧旺盛。别的小朋友都乖乖睡午觉,偏她大中午的眼睛也瞪得像铜铃,老师索性扔给她一些绘本,让她自己涂涂画画。

从那时候开始,她喜欢上了画画。

妈妈喜欢程锦书画画。

她觉得女儿画起画来安静,能闷头画一两个小时不说话,她每天下班不用再担心孩子又跑到外面野了。

爸爸也喜欢程锦书画画。

她窝在小超市柜台上画画,一画可以画一下午。爸爸觉得有人给他看店,便会摸出几张纸币,去隔壁麻将馆搓上几把。

有客人来买东西,只需小锦书扔掉画笔,跑到隔壁对爸爸喊上一嗓子结账即可。

这样的日子过了近一年。

直到年底算账,妈妈拿着计算器一按,发现这小超市的帐简直是一塌糊涂,和爸爸大吵了一架。

开春后,小超市关了门,爸爸又外出做生意去了。

学前班就在妈妈单位旁,里面大多是单位同事的孩子,老师也是相熟的。妈妈早上上班,送锦书去学前班,傍晚下班,再接她回家,如此过了半年。

半年后,小锦书上小学,那所学校距离她家所在的家属院隔了四五个街区。

对于一个七岁的小女孩而言,这样的距离,独自上下学太远、太危险。

不久后,外公外婆住进了家里。

外公外婆对锦书不咸不淡,小小的人儿知道,他们喜欢舅舅家的表弟。

表弟小锦书两岁,外公外婆接送表弟去幼儿园时,脸上总是堆着笑,外公每天还会拿十块钱给表弟买吃的。

锦书以为她也会有外公给的糖,可他只会在她面前啧啧道:“你家房子太小,我老头子住不惯,我要回家去了。”

她那时年纪小,颇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味。那年过年吃饭,舅舅要她跟外公外婆说谢谢,说要是没他们二老,都没人接送她上下学。

她拿着外公给的薄薄的红包,先说了谢谢,接着马上问:“外公,为什么程锦书的红包比表弟少?”

舅妈变了脸色:“哪里少了?小锦你看错了。”

她一边说,一边压了压自己手边的包——那里面放着表弟刚刚上交的大红包。

大人们在推杯换盏的时候,表弟刚跟锦书炫耀过,他的红包里塞着五百块钱,而她的红包只有两百。

程锦书默不作声地点点头:“嗯,我知道,是因为表弟家房子大,我家房子小。外公给大房子包大红包,给小房子包小红包。”

她偷偷瞟了一眼妈妈。

她端正坐着,和爸爸面上的尴尬神色相比,她可以说是几乎没什么表情。

这让她不自觉地腰杆直了些。

爸爸讪笑着打圆场:“是,是,也没毛病。阿云上个月还在跟我商量换个大点的房子,这样爸妈住着也舒服……”

“对嘛,你做生意赚那么多钱,怎么还住在我姐姐单位分的小房子里,也说不过去不是?”舅舅接话道。

舅妈也说:“要我说,干脆房子就买在小锦小学旁边好了。这样小锦再大点,可以自己上下学……”

表弟欢呼:“那外婆又可以来我家喽!又可以吃外婆做的红烧鱼喽!”

小锦书拨弄着眼前碗里的鱼肉,心里想着:外婆做的红烧鱼,我也爱吃。

但是在她家,外婆是不开火的,她想吃上这口鱼,只有过年时才行。

外婆喜欢蜷在阳光下的老藤椅上织毛衣,给舅舅织,给表弟织,偶尔有剩下的毛线团,她也会给妈妈织一双手套。

但外婆给妈妈织的手套,妈妈从来不戴。

外公则喜欢看报纸、看新闻。他不爱跟小锦书说话,说她放学了也不看书,天天拿着个画笔画画,一看就不是读书的料,跟她妈一模一样。

小锦书不喜欢和外公外婆一起住,总想着要快快长大,长大到自己能一个人上下学,再也不需要大人看着。

而妈妈则似乎越来越忙碌。

即使下班回家,她也总坐在桌子前,点着一盏灯,噼里啪啦按着计算器,不知道在算些什么。

外公外婆说她太吵,扰得人睡不着,她也置若罔闻。

就这样又过了两三个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外公外婆搬出去了。

与之相对应的,是妈妈开始全权接管了小锦书的学习和生活。

小锦书被强迫着报了各种补习班,从早到晚,塞得满满当当。

在同龄人都还在开心玩耍的年纪,她要早上六点起床,去锻炼形体,七点半形体课下课赶去早自习。

下午三点半放学,先去学校的素描班学画画,画到五点半,妈妈来接她回家。

每当她抗议时,妈妈就会说:妈妈是过来人,有经验,这都是为了她好。

那时小小的锦书只能哭,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自己的母亲。

小学三年级,程锦书终于到了可以自己独立上下学的年纪。

爸妈在学校旁的小区买了一百多平的商品房。在那个年代,有电梯的高层住宅是稀罕物,小区底层商户里还开了不少兴趣班。

于是,晚上锦书又被送进了数学补习班,周末则要上钢琴课。

爸爸很忙,一个月见不到几面。

妈妈很忙,单位里下了班回家还要敲计算器。

小锦书也很忙,忙到升入小学高年级了,还在各个兴趣班里转成陀螺。

只不过低年级时去的是形体、钢琴、绘画班,高年级则去英语、数学、作文班。

年岁渐长,程锦书逐渐开始反抗——除了画画,其它兴趣班她一个都不想再上了。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妈妈开始频繁提起“经验”这个词。

而伴随着这个词的,往往还有那句:“我是你妈,我还能害你?!”

程锦书一向伶牙俐齿,可面对母亲压低眉毛、带着哭腔的质问,还是哽住了。

她那时虽然年纪小,但不是不懂事。

她知道妈妈没有时间管她,也没法让亲戚照拂她,所以将她放在各个补习班里,企图以此来填充她的时间。有老师监督程锦书,妈妈也放心。

程锦书知道她是妈妈,她不会害自己。

妈妈都是为了自己好。

可她也是她自己,不是谁的附属品,更不是由着妈妈的想法随意揉捏的面粉团子。

妈妈她从来没问过小锦书,那些兴趣班她都喜不喜欢、愿不愿意去。

哪怕她问一句呢?

至少她问了,小锦书可以把她的感受说出来。她可以尝试以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的形式,去与妈妈交流。

可妈妈始终没有。

那年程锦书12岁,裹挟着叛逆与自我的青春期正在奔涌而来。

而妈妈才不过三十多岁,正是风华正茂、敢想敢拼的年纪。她忙的脚不沾地,但仍不忘时刻监督女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