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道长 > 第17章 第 17 章

道长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乾九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0 02:06:52 来源:文学城

另一边

萧韶引了道长静室坐下:“道长请坐。”

静室是萧府后花园的湖边的一处他平常作画的画室,较为清静。

道长没有坐,问询道:“我能在这儿到处看看吗?”

萧韶不明所以,却依旧道:“您请便。”

道长在画室看里面的画,萧韶一旁净手焚香泡茶。

论风流雅致这长安城的公子王孙到少有能及得上萧韶的。

“这支笔是你的?”

“嗯?”萧韶回眸望去,见道长拿起了笔架上的一支不甚起眼的笔。

他应声道:“不是,这支黑檀木的笔是我叔叔专用的,他去世后就没人再用了。”

他又思考了一下,道:“我本来想用它画完《江山社稷图》的,但……也就被搁置了。”

萧韶遇事敏感,又问:“这支笔有什么问题么?”

道长执笔在纸上写了个字,仔细端详,点点头。

把笔放萧韶面前示意他看看。

“道长请用茶。”

道长是学不来萧韶的文雅的,论文雅他连青也比不上,不过他也在意这些。

萧韶拿起笔仔仔细细的查看,说实话,他从小就爱胡闹,这笔他也从小就拿着玩,笔上有什么纹路,什么地方有几道擦痕他都一清二楚。

“在下愚钝,还请道长指教。”

“这笔已经生了灵智了。”道长说。

“什么?灵智?”萧韶拿起笔看了又看,也没看出什么不同。

道长一开始也没想到会是这种情况,按常理来说,器物生出灵智是很难的一件事,一般来说年代久或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器物才能出现。

比如黄帝的轩辕剑饮血千万,早已生出剑灵,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了的;再或是泰山上的封禅石碑,集天下气运,有镇山守土之责。

除此两种,其他情况也有,比如青,不过也不太一样,青乃天生灵智,非后天所生,天地所孕育,夺自然之造化。

活物得道是为妖,器物得道是为灵。

在这灵气逐渐稀薄的今天,能得道的人妖越来越少,更何况更为艰难的器灵?

道长起初以为是那幅画有问题,就把画拿回太玄观了,但晚上的时候,谢陵来找他说在萧韶这又找到了一幅和《江山社稷图》风格相同,但作画时间在《社稷图》之后的画,他又想这会不会是萧梦御去世后,痴于作画魂魄不愿离去造成的种种离奇事件。

于是他昨天傍晚又去了陆官那询问了萧梦御的情况。

但陆官说,萧梦御已经于两个月前入了轮回,陆官身为冥界之主,主管三界轮回,说的话自然不会错,那只能说明道长又猜错了。

直到刚才看见这支笔,他才发现一切不过如此简单,只是不容易想到罢了。

“这么说,并无什么麻烦了?”萧韶接受的很快,毕竟他连喜欢的对象都是个半妖,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嗯”道长道:“萧老大人一生爱画成痴,生前夙愿未成,其笔有感于此执念,遂生灵智。”

“那我可否见一见这个生出来的灵智吗?”萧韶问。

一支他叔叔用的笔竟然能生出灵智也是奇事一件。

道长沉默了一下说:“此事,萧大人还是找谢陵更方便一点儿。”

萧韶:?

道长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并不愿多说。

道长又将之前的《社稷图》和《残荷图》还给萧韶,“这支笔的灵智还不太隐过于脆弱,若不加以稳定于其不利。”

“有劳道长了。”萧韶倒是立刻会意。

道长摇摇头表示并不妨事。

萧韶又想起来《社稷图》问:“这《社稷图》如此顺其自然是否可行?”

“社稷图算是笔成灵的执念,画成之后整体殊无二致,也算是全了萧老大人的一番心意。”

萧韶也松了一口气,并不是他有意推脱这事,只是他的画风虽说尽得萧梦御真传,画风接近,但细节处总是不同的,,且他自觉境界比不上他叔,万一一个不好虎头蛇尾,堕了他叔的名头那可是罪过大了。

现在这样也好。

又在萧韶这呆了一会儿道长就回去了,半路拐到朱雀台顺便把青领回去了。

“……我要被气死了,以后我再也不要和章竹竿同室共处了,简直就是对我的折磨,一问三不知,问啥啥不知道,他怎么当的典事,沈杨莫不是练功走火入魔脑袋被人砸了吧,这么没谱……”青一边走一边跟道长疯狂吐槽:“以后这种别找我了。”

道长笑笑,也不知道谁自告奋勇要去的。

不过道长想起来一件事:“你怎么又给人乱起诨名?”

青:“他瘦的跟一竹竿似的还怪我?”

道长想起章丘的形象也不由得弯了下嘴角:“沈杨知道了还不定怎么找你麻烦呢。”顿了下又正色道:“不过,俗言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形容之事不可过分在意。但是这诨名可就是你的不对了。”

青这回不说话了,还向旁边错了一步。

道长一愣,伸手拽了下他衣袖,大庭广众下的他也不好太过分。

青看了眼他,无波无澜。

道长心中叹息,青最近越发任性妄为脾气大了,寻思着得找个时间好好整治一下他。

不过现在——

道长低声道:“我没训你。”

青还是不说话,过了会儿又把脚步不动声色地错了回来。

他俩回到太玄观时,立秋和谢陵都还未归,道长就有些意外了,谢陵的案子是有点难度的,可以理解,但是立秋去了两天了,还没回来就不太正常了。

道长起卦为她算了算,卦象显示,坤卦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这是说,就像是道路及覆盖着坚冰的河湖,表面会变得平直、规整、宽广,即使无法找到常走的路,也不会遇上不利的灾祸了。

道长便放下心不管了。

又过了一日,到了第二天傍晚,立秋和谢陵依旧没有音信,谢陵昨晚也没有回太玄观,若是按照以往惯例,他不回来便会告知一声,这次却悄无声息……

日薄西山,残阳夕照,长长的光影,微凉,穿过乔公街,斜洒道观大门上。

光影流转,日影渐斜,日落,月升——

不一会儿,星辰隐现,趁着夏夜的风,清晰旷远,浩荡繁多。

道长拿着本书坐在院子里的桂树下的石桌前,点了油灯,有一搭没一搭的闲翻着看。

道长此人十分安静,便是如此看上一夜,也习以为常,不觉厌烦。

但偏偏有人喜欢扰他——

铮铮地琵琶声从大堂的屋顶传来,嘈嘈切切的弹拨声,乱人心神。

道长不通曲乐,并不知他弹的甚么,一般也听不出好坏。

只是今日不同以往,实在是青琵琶才学没多久,这人在这上面也没有什么天赋,纵使是道长听来也觉得这琵琶弹的不怎么样……

偏偏青还要问他弹奏的如何,青坐在正对他的屋檐上,一条腿屈起,另一条腿闲闲的垂下来,慢悠悠的晃荡,偶尔拨着琵琶弦,不像名镇一方的大妖,倒像个卖唱的。

道长被问的烦了,招手让他下来:“青,我觉得,此时无声胜有声。”

青将琵琶收起来,跳下来走到道长身后,从后面搂着他,手指抚上他的侧颈,耳后也染上了对方温热的气息:“道长,你这是嘲讽我么?”

温热干燥的指尖掠过,道长握着书的手没动,眼睛却很轻的眯了一下。

片刻,身后的青又开口:“不然——我再给道长弹一首《梁间燕》?”

说着,他令一只空闲的手轻而缓慢地遮住道长眼睛,却留出了一些距离,而后便侧首吻上道长的脖颈,咬住他颈侧的一块软肉,磨了磨牙。

道长和之前姿势并无二致,只是若仔细看,便可发现,道长眉头微微皱起,更遑论手中的书,被攥的轻微折叠。

青手掌拂过道长肩头,用力翻过,又猛然将他按在身后的桌沿边上,倾身吻上他浅淡的唇。

桌沿磕上道长的背,道长轻哼一声,随后便闷进了粗重的呼吸中,手中的书再也握不住,啪的落在地上。

青的手掌离开了他的眼睛,道长抬眼望向上方的人,冷淡中又带着些微迷蒙,像秋日清晨的水雾,冷而清。

道长片刻眨了眨眼,轻轻推开他:“你不是说要弹《梁间燕》么?”

青无奈又好笑,轻声道:“道长没听过《春日宴》这首词么?一人弹,不如两人共弹之。”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

后语便消失在了道长的吻里,他不会花言巧语,也学不来青的语浅情深,,他只是从来不会拒绝他罢了。

青反客为主,按着道长加深这个吻,手指刚落在道长衣领处,远处传来“轰”的一个巨响——

青和道长同时吓了一跳,抬头向远处眺望,“这是……?”

道长平复了一下呼吸,头脑不是十分清明,开口也有点低哑:“是城中某个地方发生什么事了吧?这事一般都归朱雀台……”

“朱雀台!”青猛皱眉道。

“什么?”道长平时无波无澜的眼睛微微瞪大,带着点儿茫然无措。

青立起身,示意刚刚发生巨响的方位:“那是朱雀台的方向!”

朱雀台!

道长立时清醒过来,也朝朱雀台的方位望去,立刻又合上眼,手上快速掐算了一番。

“怎么样?”青问。

道长轻轻点了点头:“是朱雀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