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但闻故人音 > 第33章 第 33 章

但闻故人音 第33章 第 33 章

作者:柒暮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7 22:53:09 来源:文学城

河水连日上涨,几近水位线。年前工部加固过河堤,长戎卫日夜坚守,轮换着人挖出淤泥,水势虽然张得凶,仍在控制范围内。

积水就不好清理,城西没修沟渠,只能等雨停,洼地被太阳晒着,泥水自然风干。

小道附近的居民暂时安置在军营中,太医们开出散湿驱毒的药方,由燕岚负责抓药,守着大锅熬,再让士兵们把汤药分给百姓,药渣洒在民宅里。

几车药材熬完后,仿佛漏了的天封上缺口,雨势渐停,一晴就是两日。

河上淤泥挖空,水位平缓下降,宁远清回营,喝了碗药茶,掀帘看帐中阖眸小憩的燕岚。

自打宫宴后,军中将领对燕岚不满。有军规在,没人会在营中动手,为了避免口舌冲突,她特意将人安置在自己常用的大帐内。

要让将士心服,必须拿出真本事,不然就算是洛闻音亲口承认的王妃,在众人眼里,也只是权贵的附庸品。

燕岚熬了几个大夜,小憩睡不熟,听到点响动,睁眼只见帐帘拂动,挑帘看出去,见宁远清正在人群里和什么人交谈。

背对着这边,看不到正脸,但红色走到哪儿都显眼。

果然不听劝,说好了不要来营中,只在府里等。

燕岚合上帘子,小坐片刻,宁远清从账外探头:“这边基本没事了,郡主早些回府,免得殿下担心。”

司天台众官看过星辰风向,往后几天都是晴天,积水应该能干透。

燕岚怕出纰漏,被人抓着尾巴,决定回府前去一趟城西,路过高地时,顺道拐进顺义侯府,带了包新做的栗子糕。

污水流进民宅,不少人家院里被泡着,水下去后地上堆满泥,长戎卫不仅帮忙打扫,还修缮受损的房屋。

淹过的木材发出股潮湿的霉味,燕岚皱鼻:“大将军有没有闻到什么味?”

宁远清使劲吸鼻子:“似乎有点腐烂的味道。”

长过战场的人,对这种味道很敏感,首先排除死人腐尸味,她让所有人停止打扫,顺着味道飘来的方向走去。

推开垮掉一半的小木门,屋子阴暗无光,矮墙边放个黑麻袋,打开一看,尽是些死掉的鸡鸭。

那些禽类毛掉了大半,皮肉上沾满黄绿粘液。

“把这些东西烧掉,在这附近活动的长戎卫单独隔开,药不能断。”燕岚担心鸡鸭因瘟病而死,有传染的风险,“这里是谁家的宅子,把人找出来,这些天去过哪儿,接触过那些人,都要问清楚。”

“这是所废宅子,没人住。”宁远清扫落墙上的蛛网,回身大声道,“叫太医入军营,挨个给百姓诊脉,再派人去熬药,你们都要喝,这是郡主的吩咐,立刻照办。”

燕岚担忧地道:“这样弄得满城皆知,不会引起恐慌吗?”

宁远清道:“满城皆知,陛下也就知道咱们尽力了。”

全天下可以说谈疫色变,消息传到宫里,刘玚派来全太医署的太医,只用半天时间,看完营中所有百姓,并配合着军医,熬药分发。

疫病有潜伏期,本来可以回家的百姓又拖延几日,直到月底,才陆续返回。

草长莺飞,杨柳绿堤,运河上船只复行,河两岸的石路重新铺过,小贩往来不绝,是派热闹景象。朝廷要论功行赏,宁远清将功补过,不赏不罚,疏通河道的将士赏些金银,这些都是旧例,燕岚已经是药丞,在尚药局无可禁封,就由刘玚御笔亲批,点到水部担任郎中。

女官拔擢为朝官,这是立国以来第二例。

洛闻音嫌官小:“前一个一升就是吏部尚书,后来还当到右相,你忙前忙后这么多天,避免了一场疫病,再怎么也该升到吏部去。”

水部归工部管,职权不大,接触不到中枢,是闲官养老的地方,而郎中虽然是水部主事官,官居从五品,却是个虚职,说白了,好处捞不到,坏事要拉下水担责。

洛闻音到东宫走动过,和刘娴君共同选出吏部考功司郎中一职,明显刘玚不同意,便以治水有功为由,平迁到水部。

老头子要把人撵出宫,又不想给权力,便拿个空头名号把人供着。

燕岚试着新官服:“好歹是个官,如果没有你派人扔的那几只鸡鸭,没准老头子都把我打发到那个旮旯角去了。”

浅绯色长袍衬得她气宇轩昂,洛闻音给她扣上金带:“这么好的脑子,放水部多可惜,如果不造点声势,老头子怎知你功高,能在官兵严防下动手脚,除了我还有谁?”

燕岚握着她的指尖,戳在自己胸前:“能从宁将军的反应猜出鸡鸭来源,除了我还有谁?”

废弃的房屋,安然无恙的百姓,这些都可以是巧合,唯独宁远清的反应不能是巧合。那天是她带的路,开的门,面对可能发生的疫病过于平静,甚至要在城中广而告之,这与安抚人心背道而驰。

“那你还是看漏了一点,那些鸡鸭是宰杀的,涂了药水才腐烂成那样,你要是个仵作,准能看出来。”洛闻音摸着金腰牌上的名字和官职,“真的决定要在朝中为官了吗?”

从校场跑马那天起,她就看出了这势头。

燕岚点头:“上一个从女官升到朝官的,是皇后的祖母,和嘉圣帝之间的君臣情谊是一段佳话,既然你管武事,我也要在文臣里占一席之地。”

“好想法,有志者事竟成。”洛闻音不吝啬夸赞,“待会儿去吃饭,眼睛不许乱看,别人倒的酒也不许喝,二更天前要回来。”

手下有新人,何俨作为上官,照规矩摆了个小宴,拉近感情的同时,交代几句相关事宜。

时辰将近,洛闻音让人备下马车,道:“我要的人来了吗?”

从北衙大营回来的云笙道:“来了,在外头候着。”

燕岚正好奇是谁,就见侍女领着个女子进来,她认得这人,春狩时跟只猴似的爬上树,看清刺客的位置。

“你以后就跟着郡主,她到哪你跟到哪,我府里不缺你住的屋子。”洛闻音拦住要跪下的人,“你依旧隶属于长戎卫,但不再归军中管辖,由我直管。”

乐晗这回是真跪了下去,磕得结实,能听到骨节撞击地面的声响。

受秦王直管,军阶上要拔高三级,可以算是一步登天。她自小耿直,在村里吃过不少亏,后来为了讨生活,凭着攀登的本领参军,临行前,那几个二流子说她死脑筋,在军营里吃不开。她没想要向上爬,只想吃一口饱饭。

面前两人是主子,也是恩人,她含泪道:“小人谢殿下提举之恩,定以此生护郡主周全。”

洛闻音皱眉,没计较这番发自肺腑的话,她要去梵真寺,简单叮嘱几句就走了。

古道两旁梅花开谢,春樱掩着绿意,稀落地缀满枝头。

落花铺了满地,随风卷上袍服,洛闻音抓起把残花,抛洒出去,好似空中下起粉白的雪。她想到年初挨着雪等待的身影,咯吱笑出声,山后斜阳横渡,燕岚应在何俨府上吃着热菜。

忽然传来声沉重地叹息,抬眼看去,一人从寺中走出,扶门怅然。

“阿姊!”洛闻音喊着跑过去,“你怎么在这儿,发生什么事了?”

多日不见,刘静姝满脸愁绪,抬头看她时挤出个笑:“父王的身体怕是不好了,我来上柱香给他祈福。”

上元后,太医屡次前往平德王老宅,老大王难过这关,众人心知肚明。

只是这氛围,洛闻音无法问别的事,好言宽慰几句,入寺去往那间竹屋。

屋内撤了火炉,摆上张四角方桌,桌上放一盘素点心,一壶山泉水。行念坐在桌前,与人谈笑风生,言语间双手合十,似乎在行道别礼。

进到屋内,洛闻音才看到门后席地而坐那人,不由笑道:“我还以为你不辞而别了,说好二月底走,今天都三月了,怎么还藏在这儿?”

一双狭长的眼勾起,金素钏起身。

她生得娇小,头顶只到洛闻音耳垂,许是曾在漠南草原流浪,五官里透出股坚韧,像一株在戈壁上顽强生长的野草。

“本打算今天去向殿下辞行,听师太说殿下要来,我便在这里等。”金素钏包了两块点心,“殿下如今身体大好,身边又有佳人陪伴,不枉我回来这一趟。”

看她挎起布包,洛闻音道:“你还没见过燕岚,太阳要下去了,不如去我府上住一晚,明早再走。”

“有缘自会相见。”金素钏洒脱地挥手,“披星戴月,朝阳追不上我。”

那身影隐于古刹间,行念依然合着双手,垂眼道:“殿下行色匆忙,必不会久留。”

洛闻音倒了碗水:“我来回答师太的问题。”

上个月行念到府中闲坐,再次提起卦象,并说此卦凶险异常,及早离京或可避难。当时她有所犹豫,没有直接给出回答,只说日后思定,再入寺拜访。

“是我该遭的难,离京也避不开。”洛闻音喝完水,“元正宴后,我的确写了请求离京的折子,但前几日烧掉了。”

行念拨动念珠:“殿下心中有人,但人生一世,比起为她人停留,更该为自己停留。”

天渐昏黄,橘色云霞溢流光,洛闻音捋动香囊的彩穗,拇指顿在燕子纹绣上。

抛锚的船在海上漂荡,没有人指引,找不到港口。

“阳春三月,贫尼要去踏青。”行念合上竹窗,“此去归期未定,殿下保重。”

一个两个都跟商量好似的,非要赶夜路,倒显得洛闻音像个送行人。她回到府中,还不到亥时,便沐浴更衣,坐在榻上等燕岚。

整整十日,这张榻上只睡一人。

等到红烛燃去一截,星辉铺洒进来,人还是没回来,洛闻音趿鞋出屋,直走到院中,对剥花生的云箫道:“去趟何府,把燕岚接回来。”

云箫刚搓掉手上的花生皮,柳映真就从前院跑来,她替身后人引路,一下台阶便道:“殿下,这是何尚书府上的管事,奉命前来......”

不等她说完,何管事拭着满头汗跪下:“事关郡主,请殿下速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