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驻军基地,湿冷的海风呼啸着。食堂内,倒是热火朝天。
虽然都是基础的主食和简单的菜肴,但是海鱼和贝壳类管够。。
只是驻扎在海岛上的军人们吃海鲜都要吃吐了,清汤寡水的,不是清蒸就是白灼,没有一点油水。但这次过年,炊事班终于换了个做法。
红烧海带鱼,蒜蓉花甲,白灼淡菜,还烧了一大锅海带猪蹄汤。
素炒青菜,木耳炒千张,白菜炖粉条,麻婆豆腐,清炒莴笋,醋溜土豆丝,番茄炒鸡蛋。
岛上供应困难,经常受天气的影响物资输送不及时。素菜还可以自己种植,但养殖实在供应不了岛上所有部队军人,所以肉类供应不足。
林樾刚从家归队,带了条腊肉回来,给自己带的二团的兵加个菜,请炊事班做了个包菜炒腊肉。
炊事班一说出来,食堂此起彼伏“谢谢林团长!!!”血气方刚的青年们,本就是饭量大的时候,这会听到加餐有肉可不就闹开了锅。
年后,部队照常巡逻,最近没轮到二团出任务,林樾驻守基地,除了带兵训练,就是在办公室写训练计划。
下班前林樾将一份书面报告放在政委桌上,敬礼正准备走,被路过的路师长叫住了。
“明天晚上上我家来一趟,一起聚个餐。”
“是,师长。都有谁啊?”林樾接着问道。
“就一团团长王开,政委,还有我家里人。你人来就好了,收拾精神点。”
第二天晚上,林樾提了点水果来到师长家,院子门没锁,他敲了敲门。
“小林吗,直接进来吧。”路师长回道。
林樾推开门,走到客厅,路师长夫人正迎上来,“小林,来都来了,拿什么东西。”
“就一些水果,柳姨,我又上门来蹭饭了。”
柳主任笑道,“客气啥,快去坐着,菜都好了,一会儿就开饭。”小林算是她跟老路看着成长起来的,是个可靠的,相貌前途都不错。要是能跟自己侄女处上就好了。
林樾坐下时还没觉得什么,只跟师长,政委和一团团长等人闲谈。但随即没多久,就见柳姨和一个女人端着菜走进来,路师长的小儿子路铮跟在后面。
“好了,菜上齐了。”随后众人落座。
不知有意无意,林樾的座位正对在那个女人。饭前,路师长简单提了一嘴,说女人是柳姨的弟弟的女儿柳惠天,过年来部队探亲。“都不是外人,大家别客气,开动吧。”
饭后,众人起身告辞,政委跟师长还有事聊,就让路铮去送送两个人团长,柳主任朝路铮眨眨眼示意。
路铮直接带着两人出门了,“林哥,王哥,走吧。”
路上,路铮左摩右蹭,眼看要到岔路口了,终于迫于家中母亲的要求,状若不经意的将话题转到了柳惠天这个堂姐身上。
“我堂姐是军文工团的,今年就转到咱们这块军区了,以后说不定能经常见到。”
林樾没什么反应,倒是王开似乎感兴趣,旁敲侧击了许多关于柳惠天的其他信息。
终于到了岔路口,林樾开口,“就送到这儿,你不是明天就要回军校了,快回去收拾吧。”
路铮终于解脱,逃也似的跑了。
“兄弟,师长和柳主任的意思你看出来了吧。”王开直肠子,藏不住事,那可是师长侄女。他直接对林樾说,“你要是没这个想法,兄弟就上了?”
林樾耸耸肩,“随你!”摆摆手,“我回宿舍啦!”
林樾当然看出了师长的用意,只是说到处对象结婚,以前的林樾会直接表示没有想法,不感兴趣。
但现在他的脑海里却浮现出一双的笑盈盈杏眼,一条松散的马尾辫,和甜滋滋的奶糖。
也不知道李枝念在信城怎么样了,钢铁厂主任的事情解决了吗?新年过得怎么样?开心吗?有给自己写信吗?会不会……想起自己?
遥望明月,以寄相思。
路铮回到家,政委已经走了,柳主任将儿子拉在厨房门口,问他两个团长什么反应,“特别是小林!”
路铮尴尬到跳脚,“妈,下次别叫我做这种事,我尴尬到不知道咋开口。”
“这有啥,不久一句话的事,有啥好尴尬的。”柳主任顺手甩了一巴掌到路铮手臂上,“快说,他们啥反应,有问啥吗?”
“林哥还是没有什么回应,根本不好奇,不感兴趣,我提起堂姐,他都不吭声。倒是王哥问了几个问题。”
“害,看来是不成了!”柳主任叹道。
“林哥不是一直这样吗,之前多少人来打听他,都找到您这让您帮忙牵线,他都没有反应,不感兴趣。我看林哥不喜欢女人。”路铮语出惊人。
“瞎说啥。”路师长走出来,瞪了路铮一眼。
“那就是林哥不急,他也没多大啊,干嘛急着催他结婚。”路铮耸耸肩。
“啥没多大,他都26了,眼看着就要30了。他下面的一个营长,人家比他还小的,都生俩孩子了,他连个对象都没有。”路师长恨铁不成钢。“我明天亲自问问他,他到底想找个啥样的!今年再不把个人问题解决了,我就撤他的职!”
路铮撇撇嘴,“得了吧,还撤他的职,你舍得吗?林哥比我跟您还亲呢,他就是您另一个儿子……”
柳主任作势要打他,路铮连忙跑到了房间。
傍晚,柳主任跟柳惠天简单透露了两个团长的反应。
“年后,等你调到咱这个军区,姑妈再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再给你介绍。”
柳惠天确实比较喜欢林樾的长相,身高也更高,但是对方无意,也就作罢。“没事,姑妈,看缘分吧。”
小朱驻扎在更偏远小岛上,进岛只能先坐船到本岛上,再从本岛上换船,看有没有到小岛上的货船,有时还要搭当地乡亲的渔船。
小朱到N市准备上船时给林樾办公室打了个电话。因此这会儿一下船就看到林樾等在码头。
“来得够早啊,等好久了吧,人没到齐,发船晚了点。”
“没,就来了一会儿。”林樾回道。
“呐,你要的东西给你,你真神了,咋知道信城会发生大事的。”小朱把一叠报纸从包里拿出来,递给他,“过年期间,钢铁厂车间主任贪污被抓了,说是上任一年内就贪污了公款了2000多块钱!都上报纸了!”
小朱咂舌,“1年贪2000块钱,我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攒下这么多钱啊!”
林樾收过报纸问,“咋处决的?”
“报纸上说是10年徒刑,我走的时候刚好要押送到邻省的监狱去,路上还被他差点逃了。”
“没有吃枪子?”思索了片刻。“对了,你在N市有看到我的信吗?”
岛上交通不便,信件一般是寄到N市码头旁的邮局,部队定期会派人去取信件和邮件,如果有出任务,或归路路过的军人,也可以凭身份信息领取。一般路过的人都会看两眼是否有认识人的信件,有的话会帮战友领取送到部队。
小朱摇头:“没有啊。”
送走小朱后,林樾回到办公室,展开报纸仔细查看了相关报道。可能是不知道自己要看的是哪天的报纸,小朱从腊月二十七到正月初三的信城报纸都买了一份带送过来。按照顺序,看到了关于钢铁厂车间主任贪污的消息,到了孙平被押送到的具体监狱名称。监狱附近驻扎的军队刚好有林樾认识的战友。
看完整篇报道后,又接着随意翻看了后面的几张报纸,却出乎意料地看到了李枝念地照片和一篇报道。这就是小朱说的惊喜吧。
报道上写得正是李枝念见义勇为,冬日勇敢救助落水儿童,也就是林樾外甥江山的事。
确实是意外之喜,想念了近一周的人就这么出现在眼前,虽然只是一张刊印在报纸上灰白的半身照。但就算没有色彩,也能看出照片上的人年轻,漂亮,一双眼眸像是会说话,透过纸张,正笑盈盈看着你一般。
林樾将这份报道连同照片一起裁剪下来。
压在办公桌的玻璃下,没一会儿又取了出来,“不行,枝枝的照片怎么能被别人看到呢?”
夹在了常用的笔记本里,不到片刻又觉得不妥取了出来,“笔记本拿来拿去,要是弄丢了怎么办?”只恨小朱没多买几份回来。
最终给收在了抽屉里。
“虽然李同志没有给我写信,但我可以写给她。第一封信写啥好呢?”林樾苦恼,想起两人同行去县城的路上,李枝念曾问他关于海岛的生活。
于是这晚,在月光的映照下,他伏案写下了部队大伙一起吃年夜饭,写了岛上的海风,写潮起潮落,写海浪拍打礁石。
最后一句落笔,“你会喜欢这样的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