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又在捉妖[红楼]》/子不语经年——晋江独发
黛玉原先冷得发抖,随后又累得出了身汗,此刻几近筋疲力尽,正欲上前跟柳嵩说话,中间忽然冒出一道石栅栏,挡住黛玉去路。
柳嵩忙从石墙边走来,贴在栅栏后望着黛玉,神色复杂道:“你还是找来了。”
黛玉打量他的处境,又见他的脸上苍白得缺少血色,不禁喃喃自责:“是我连累了你。”
柳嵩笑得一如往日那般:“不要多想,是我自己任性妄为。”
黛玉关心道:“是你师父关的你吗?”
柳嵩目光闪躲了一下,未置可否。
黛玉见他这个反应,猜想其中另有文章,但柳嵩此刻不便回答,她也只好不再追问。
“你什么时候能被放出去?”
柳嵩道:“我需关上七七四十九天。”
黛玉沉着道:“那我等你。”
柳嵩握着栅栏发笑:“从扬州到京城,一路还顺利吗?”
黛玉轻轻嗯了一声,又隔着栅栏对柳嵩说起她昨夜做的事:“我让秦可卿饮下我的血,应该是把她救活了,原来我的血还能救人呢。”
柳嵩一脸震惊道:“你把她救活了?”
黛玉见他这个反应,以为自己做错了,怔愣地点了点头。
柳嵩顿了顿,忽而严肃道:“你听我说,接下来你周围的人不管发生什么事,你都不能再出手相助,顺其自然即可。”
黛玉蹙眉,不解道:“难道让我冷眼旁观吗?”
如果先前预料的不错,那她们这一行人都已经被妖界盯上了,接下来若是有人遇到麻烦,难道她什么都不做吗?
柳嵩无奈道:“我们已经不知不觉改变太多事了,有违天意,再不收手会有大麻烦的。”
天意?
黛玉渐渐领悟到,柳嵩如今被关在这儿,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她不能再连累他。
黛玉只好答应他:“好,我记住了。”
“林大人上京后还顺利吗?”
“一切顺利。”
柳嵩欣慰地笑了笑,跟她说了一会儿话,脸上的气色已经红润了些。他不忍黛玉在此地逗留太久,于是催促着:“你快回去吧,让师父知道了,我可要延长禁闭了。”
黛玉不愿这么快离开,见他这个牢房只有四面墙壁,便担心起柳嵩的一日三餐。
“你的餐饭如何解决?”
柳嵩涩然:“师父让我自行解决。”
黛玉咋舌,凡人若是坐牢还有牢饭供应呢,这癞头和尚怎能不顾师徒之情,如此苛待柳嵩?
黛玉身上正好有些零钱,于是问柳嵩道:“那你喜欢吃什么?”
柳嵩不知她作何打算,没有多想便笑道:“莲子桂花糕。”
“你居然喜欢吃甜食。”黛玉也笑,“那你等我一会儿。”
柳嵩这才诧异:“你要做什么?”
黛玉已转身走开,回头答道:“我去给你买你爱吃的。”
柳嵩阻拦不住,只好叮嘱着:“你要当心啊。”
“知道了。”
黛玉随口答应一声,不以为然地沿着台阶走下去,柳嵩不放心地一直目送着。
黛玉再以隐身术搭了辆上街的马车,来到街上后暂未停止隐身,找到一间糕点铺子之后,才在无人的墙角悄悄现身,然后径直走向糕点铺。
糕点铺的掌柜精于算计,见黛玉的衣着打扮,料想她平日里不常出门,拿准黛玉不识物价后,一斤莲子桂花糕竟叫价二两银子。
黛玉心里直呼道:这么贵!
但是自己从未跟这类商贩打过交道,也不知如何讨价还价,只好将身上所有的零钱都拿出来,数了数却不够,又将头上的碧琉簪子摘下来抵上。
黛玉拎着盛莲子桂花糕的布袋走出店铺,琢磨着以后要让柳嵩赔她一根簪子,一时忘了隐身,待苍耳要提醒时,黛玉忽听身后不远处有个耳熟的声音惊奇道——
“林妹妹?”
黛玉听见宝玉的声音,吓得呆住,又不敢回头确认是不是宝玉,回过神后提着糕点匆匆走到巷角拿出手链,好在亡羊补牢犹未晚矣,终于在宝玉一行人追过来之前消失不见。
黛玉隐身后没有即刻离开,立在墙角想观察一下宝玉的反应,以便思索回府之后如何应对。
只见宝玉来到巷口四处打量,身旁还有一个容貌秀美的王孙公子,看起来比宝玉年纪略长,黛玉不知这是何人。
宝玉嘀咕着叹道:“明明就是她,怎么一眨眼功夫就不见了。”
身旁那人笑道:“宝玉这是看到了谁?”
宝玉也不隐瞒:“我以为看到了家里的一个妹妹,让王爷见笑了。”
那人道:“贾府的姑娘怎会独自出门?宝玉莫不是眼花看错了?”
宝玉讪讪道:“王爷说的是。”
随后二人折身从巷口走开,黛玉回想着方才听到的话,宝玉称那人王爷,这会是谁?
为防不测,黛玉知道自己需尽快赶回贾府。在那之前,黛玉又着急忙慌赶往那片柳树林中。
可是柳嵩居然不在这儿了。
黛玉带着糕点怔怔地站在方才会面的地方,茫然向苍耳问道:“我一来,癞头和尚就把他转到了别的地方是不是?”
苍耳也觉不可思议,只好安慰黛玉:“容我再和其他兄弟打听打听,不过林姑娘不要太担心了,反正也见到柳大哥了,七七四十九天很快就过完了。”
“七七四十九天?”黛玉喃喃重复着,已经开始担心这段日子不知会发生多少事呢。在柳嵩结束禁闭之前,她不能再去找他了。
隐身回贾府的路上,黛玉又经过方才买糕点的街巷,手上的糕点已是个累赘,黛玉想了想便暂时现身,打算将糕点送人。
沿街乞讨的流浪儿嗅到了布袋里的香味,眼巴巴地望着黛玉,黛玉将一整个布袋都递了出去:“拿去吃吧。”
这流浪儿千恩万谢。
黛玉放下东西便准备走,不料这流浪儿忽又问她:“姑娘这点心是在巷口那边的铺子里买的吗?”
黛玉点了点头。
流浪儿又道:“方才有两个公子去了那家糕点店,还问掌柜的是不是有个姑娘去过,他们要找的就是你吧?”
黛玉一听便知,宝玉和他身旁的人去糕点店找过她,愈发觉得此地不宜久留,需速回贾府才行。
黛玉有惊无险地回到大观园中,在荷塘边找了块阴凉处,假装一直待在此处。
快正午时,紫鹃寻了过来,一见黛玉便疑惑道:“姑娘头上那根碧琉簪子呢?”
黛玉这才想起那根簪子被她抵在了糕点铺,又想到宝玉之后也去过那铺子,不免有些慌神。
黛玉打定主意后便对紫鹃道:“我出门玩了一趟,那根簪子不知被我落在了何处,你要帮我保守这秘密,万不能让别人知道我出去过。”
紫鹃连连答应,心跳突突地又觉后怕:“姑娘是独自出门的吗?外面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黛玉没法跟她说柳嵩的事,只解释道:“我不过是出门散心,没别的事。”
紫鹃心有疑惑,但没再追问。
吃罢午饭,黛玉甚是乏累,睡了一会儿之后,心事重重地坐起来在书案前翻书。寻思着要不要回父亲的官邸去住,那样以后想见柳嵩还能容易些。
黛玉看书没多久,宝玉便来了,还未进屋就在门口向紫鹃等人道:“你们姑娘今日忙些什么呢?”
黛玉在屋里听见,不由得将手心捏紧。宝玉这么询问,分明是有备而来。
宝玉波澜不惊地走进里屋,黛玉客气地起身相迎,宝玉望着她道:“你头上戴的簪子怎么不见了?我今早还夸好看呢。”
紫鹃从外间进来抢先答着:“姑娘那支簪子落在荷塘那边了。”
宝玉明知她说谎,闷笑道:“你们姑娘丢了东西,你们怎么不急着去找?”
紫鹃被这么一问,不知该如何接宝玉的话,黛玉使了个眼色,紫鹃便退出去了。
黛玉见宝玉一副胸有丘壑的架势,也不打算藏着掖着了,开口便问道:“这么说来,宝哥哥是捡到我的簪子了是吗?”
宝玉不慌不忙地拿出簪子,顺着黛玉的话道:“被你说中了。”
黛玉望见他手上的簪子,心里咯噔了一下,想起那流浪儿的话,猜到了大致经过:宝玉进了糕点铺之后,赎回了簪子。
如此说来,宝玉心里其实已经确定她今日偷偷出门了。
黛玉没急着接过簪子,转过脸轻声问道:“你今日出门怎么回来得这样早,你那些朋友都散了吗?”
两人话里有话地说了几个回合,均没有将事情点破。宝玉见黛玉没有要坦白的意思,也不想弄出审问的样子,索性将此事暂且装在心里头不提,等得空的时候再仔细说开。
宝玉将簪子搁在了书案上,脸上不大自在:“这几日总觉得心神不宁,在外面待着又惦记着家里,所以便回来了。”
黛玉不冷不热地问道:“为何事心神不宁?”
宝玉有些感慨:“常听人说,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你回扬州的时候,我怕你不再回来了呢。”
黛玉淡淡道:“我这不是回来了吗?”
宝玉心思复杂地觑她一眼,然后悠悠地提醒道:“姑父刚来京城,你在我们家好好地住着,别让姑父担心。”
黛玉默默点头,随后各自端起茶杯,宝玉觉得这茶不够静心,坐了一会儿起身便要走。
黛玉无意挽留,只是想起在街上看到的和宝玉走在一起的那个人,有些好奇,于是对着宝玉的背影问道:“你今日出门是去见什么人了?”
宝玉回头道:“北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