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带老祖宗去自驾游! 【历史直播】 > 第18章 第十八章

带老祖宗去自驾游! 【历史直播】 第18章 第十八章

作者:谯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21 17:45:46 来源:文学城

“这是刚刚那张面具?!”

天幕下有人惊骇出声,怎么都无法将屏幕上这个脏污破损的泥片跟刚刚那个光彩熠熠的黄金面具联系起来。

同样的震惊也出现在了安夏心里,她无声的轻呼一声,心中对文保工作的敬佩之意又加深了几分。

这毕竟只是个用来科普的小游戏,所以并没有将整个文物修复的完整过程和真实难度完全照搬,其中省略和概括了许多具体步骤和困难。

因此,第一关便直接跨过了修复开始前的信息采集分析等准备工作,直接让游客使用镊子等工具找出面具上附着的象牙碎片和小金珠等杂物。

安夏将整个面具可疑的地方全都细细地挑拣了好几遍,但直到眼睛都快挑花了,游戏还是提示有好几处没有被找出。

最后,她反复把面具拖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一寸寸地仔细摸索,终于赶在游戏超时前,在导游的提示下成功找到了那几个藏得极其巧妙的杂物碎片。

“嚯,藏得好深啊!”安夏惊叹。

天幕下,能在答案出来前便完成关卡的观众寥寥无几,此时皆狠狠地点头赞同,对这项工作所需要的细心和耐心有了直接的认识。

终于过了第一关,安夏长呼口气,放下手柄揉了揉疲惫的眼睛,对着直播间有感而发:

【朋友们,文物修复工作的难度真得超乎想象!

现在我们看见的只是个简化后的游戏,但真正的文物修复过程中不会有游戏提示,杂物碎片的大小也不会如此规整、易被察觉,更不会有人告知文物修复专家们还剩下多少杂物没有提取出来,所有的过程都只能依赖专家们自己的专业判断,稍有不慎可能就会损毁手中的无价之宝……

天啊,心态能力缺一不可,想想都觉得他们真的是太了不起了!】

安夏感慨不已,天幕下的老祖宗们也心服口服地啧啧称赞。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医者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那台显微镜上。

有素来擅长治疗金疮伤的大夫触类旁通,联想起自己给伤者清理伤口时的过程,暗自思索:

既然文物上会有人肉很难看到的细碎杂质,那他以往为患者清理刀箭造成的伤口时,当真清理干净了吗?

或许,那些明明拔除了体内异物的伤者过后仍会高热死亡,这其中会不会与那些人眼看不到的小碎片有关呢?

想到这里,他的眼神瞬间庄重了起来,虔诚地仰视着游戏中那台显微镜。

——若是他的猜想为真,那这台机器,当真可以称得上是举世无双的神器啊!

-

游戏第二关,是让玩家用棉签、竹片和毛刷等工具对文物进行清理工作。

安夏小心翼翼的用手柄选取棉签和清洗剂,用极轻的力道将面具上的浮土清理了一遍后,看着面具里那些沟沟壑壑的角落深深吸了口气。

——就在刚才她第一次用棉签清土时,只是手上的力道稍微大了一点点而已,游戏便传来了“力度过大,文物即将变形”的提示音,吓得她立刻放开了手柄上的传感器。

“清表皮土都得这么小心,那缝缝里估计更难了。”

天幕下,同样玩到这里的一位观众替安夏说出了她的心声。

这话一点都没错。

初时,有着之前的经验,安夏用力极轻,但在面具上搓了半天,却不见一点土被搓掉。

后来,她心一急,手下的力度就用得重了些,于是……

“滴!闯关失败!”

游戏屏幕上显眼的提示框跳了出来。

这次安夏倒是成功用竹片刮掉了硬土,但同时也在金箔面具上留下了一道划痕。

而文物一旦被损伤,闯关自动失败。

“啊!这个力道好难把握!”安夏懊恼地感叹一声,选取了存档点重新开始。

失败,失败,失败……

接连又尝试了六七次之后,安夏才终于在导游小姐姐的指导下掌握到了一丝窍门,学会了在面对面具的某些脆弱之处使用巧劲,终于成功清除了面具缝隙处那些顽固的脏污。

而游戏第三关做得比较简单,只需要及时按下按键让力度条停在合适的区域,屏幕中的游戏角色便能将面具完好无损的展开。

这种设置安夏在不少游戏中见过,所以这一关她仅仅尝试了两三次就通过了。

待成功通关后,她擦了一把额上不知什么时候渗出的汗,再次感慨起文物修复工作的不易。

而天幕下,除了一些做惯了精细活的手工匠人,许多老祖宗甚至连安夏的进度都没赶上。

他们有的自持眼力好,根本没看安夏的答案,至今还在第一关打转;有的怎么也掌控不好手中的力道,回回把金箔面具戳出个大窟窿;还有的卡在第三关的力度条上,将虚拟按键按得啪啪响。

这些是跟安夏选择了同一个文物的老祖宗们的表现,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最初便没有跟随安夏的选择,而是选取了青铜神树上的其它金乌。

于是现在,他们其中一部分人正在艰难地拼接着各种各样的青铜碎片,另一部分人则在努力地捏着形状越来越奇怪的泥胚,看着破损的陶器干着急……

最终,当游戏中的倒计时归零、虚拟游戏机功能下线时,有相当一部分老祖宗没有通过任何一件文物的修复关卡,纷纷发出了懊恼的声音。

战国时期。

一位小官伸长脖子去瞅旁边人的屏幕:“兄弟,你也没把那个青铜鼎拼完呐?”

“可不是咋地!”另一名小官挠着头苦恼道,“这上头的纹路忒浅咧,好些个都瞅不清咧。”

“唉,俺也是因为这个,好几块都闹不准咋拼。”前一人同样皱着眉头附和。

这时候,其中一人猛地想起一件事,连忙用力拍拍身边人的肩膀,嗓门不自觉抬高了不少。

“兄弟,这事儿可提醒俺咧!你说咱之前给后世君子们刻的字是不是也有点浅咧?会不会以后挖出来也瞅不清写的是啥呀?”

“哎!这还真没准儿!”另一人精神一振,赶忙催促道,“快快快!还能找着那块石头不?咱再给描几笔……”

“欸!算咧,不找咧!”

话刚出口,这人又自己把这个提议否决了,转而冒出了另一个想法。

“咱俩不如再多刻几个吧!之前是不晓得后人能不能瞅见,随便刻着玩儿罢咧。但现在咱知道后人挖地挖得有多仔细咧,那咱就多刻些石头好好跟后人筛一筛!”

“行!那这次咱就刻‘公乘得,旧将曼今天都把青铜鼎拼出来咧!’”*

“哈哈,你可真有脸!”

“啊?那咱总得给自己留点面儿吧……”

“就刻这个!找石头去!”

“嘿嘿,嗯呢!”

-

游戏通关后,最后的结束CG里放出了这件文物修复过程的部分剪辑。

看着视频中专家们那些繁琐、规范、精细、高科技的操作流程,安夏和天幕下的老祖宗们都对这项工作的难度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等参观完文保中心后,导游小姐姐带着安夏先到外面的用餐处休息了一会。

不久前刚下过雨,此时的空气带着些潮意,显得有些闷。

安夏买了个蓝花楹口味的三星堆文创雪糕放在鼻端嗅闻,带着特色花香味道的冷气顿时让人头脑清醒许多。

她一边一点点嘬着甜甜的雪糕,一边打量着展馆的外观,有些好奇:“这个展馆,看着怎么有点像游泳眼镜啊。”

“哈哈。”导游小姐姐哑然失笑。

她伸手取过文创雪糕的包装袋,指着上面的青铜面具图案问道:“那你有没有觉得,它其实更像这个面具的眼睛呢?”

“啊!原来如此!”

安夏恍然大悟,连忙请她仔细讲解一下。

导游见时间差不多了,干脆一边带着安夏往展馆走,一边认真介绍起来。

【自三星堆闻名于世以来,青铜面具上极具特色的眼睛便也成为了这里最著名的特征之一。

因此,新馆在设计之初便着重采纳了这一元素,使用了玻璃幕墙及青铜材质的遮阳板,与外墙象征着土地颜色的花岗石一同形成了三星堆极具魅力的“古蜀之眼”。

而新馆的方位在整个园区中也很有讲究,在新馆建设时也重新梳理了整个园区的参观动线……】*

说话间,二人走近洞穴一般的封闭外墙,从墙面底部距地面三米高的窄缝处“钻”进了展馆内部,正犹如走进了时空的缝隙中。

博物馆内部,明亮柔和的自然光被巧妙地引到了展馆深处,光影斑驳间,神秘庄严的氛围悄然被烘托了起来。

盘旋在中庭顶部、被设计成巨大环形玉壁样式的黄铜色环形灯具上,篆刻着来源于三星堆黄金权杖上神秘古朴的鸟形纹饰。

对应着老馆的“天眼”,灯具下方360度环绕的“时空螺旋”坡道则代表着“地眼”,分别呼应了古蜀人对天空与大地的崇拜与追寻。

天幕下,老祖宗们惊叹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虽然这几天已经跟着安夏见识了不少后世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但如此富有巧思、甚至连灯光的设计都蕴含着奇妙意义的炫技之作还是头一次见到。

一下子,所有的古代建筑大师,无论是真正的还是自诩的,瞬间全都兴奋了起来,竖起耳朵用心地听着导游的讲解,品味着新馆设计师们藏在展馆内每一个角落中的心血。

跟随着这些最大程度方便游客参观场馆的设计,他们慢慢正式进入到了今天最重要的参观行程,来到了展馆的序厅。

刚一进来,安夏的目光便越过了一片黑压压的头顶,所有的注意力被那幅巨大的世界文明地图全数吸引了过去。

导游小姐姐见状,会意上前,开始为她讲解起这幅地图。

【三星堆遗址总面积约12平方千米,年代距今4800—2800年左右。

而这幅图上标注的所有遗址,按目前的考古发现来说,有极大可能与三星堆文明存续的时期重合过。

比如位于美洲的玛雅文明,大约诞生于公元前10世纪,相当于中国的西周时期。16世纪时最后的传承者阿兹特克帝国被西班牙帝国消灭;

还比如位于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文明,最早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3800年左右,最后于公元前1800年彻底崩溃;

以及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前4000年左右的苏美尔人,经历了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等时期的辉煌后逐渐衰落,大约在公元前539年被波斯人灭亡;

当然还有位于非洲的古埃及文明,最早形成于约7450年前,历经数千年璀璨,后期相继被波斯、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国家轮番占领。641年,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最终成为阿拉伯□□教的一个中心。

只有华夏文明——】*

“只有我华夏,”天幕下早有无数史官激动到涕泗横流,他们接过了导游的话,声音高昂洪亮,“代代薪火相传,绵延至今,从、未、断、绝——!!!”

镜头背后,安夏默默找出自己收藏夹里最喜欢的一首短诗,发在了直播间的公屏上——

(提示:请大家开下作话。)

五千年前,我们和古埃及人一样直面洪水;

四千年前我们和巴比伦人一样铸造青铜;

三千年前我们和古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

两千年前我们和古罗马人一样英勇征战;

一千年前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

而现在我们正和美利坚人一较长短。

五千年来,我们一直坐在世界的牌桌上,

注视着一个又一个对手崛起与消亡。

(非常有感触的一首诗,可惜没找到具体的出处)

*1.这段参考了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的“公乘得守丘刻石”。

*2.资料参考自澎湃新闻《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不负又见,一眼千年丨塑强设计领先优势》

*3.文明古国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PS:朋友们不好意思,前几天行程安排太赶,太累了实在没时间码字,今天才终于稍微有点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十八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