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带老祖宗去自驾游! 【历史直播】 > 第17章 第十七章

带老祖宗去自驾游! 【历史直播】 第17章 第十七章

作者:谯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18 10:35:34 来源:文学城

【哇!朋友们,主播忽然想起了以前看到过的一个说法。

说是一个人如果想知道自己有没有学考古的天赋,可以让朋友找一片操场大小的野地,在里面随便埋一件东西,然后发给他一个小铲子让他去找出来。】*

安夏认真地在地图上比划出一般操场的大小——大约只占了整幅地图的几十分之一。

【我之前知道这个要求只是从事考古工作的一个门槛而已,但我没想到,原来这个门槛对比起真正的考古工作来说,竟然这么低!】

闻言,导游小姐姐笑而不语,只继续带着安夏往里走。

最后二人来到一处电子屏前停下,小姐姐抬手示意安夏可以自由探索一会儿。

见状,安夏先是好奇地点开了屏幕上“历史沿革”板块,然后制作精美的视频画面便流畅的在天幕上播放了起来。

从近一百年前被当地村民发现玉石坑开始,四十多次的考察与探索里,无数专家学者们的身影来来往往,三星堆一次次给了全世界更大的惊喜。

而人们手中的考古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一次比一次更加的复杂多样,一次比一次更加的先进精密。

从最开始老祖宗们还可以轻易理解的铲子、照相机,慢慢变成了最后上百种形态各异的精巧工具、严密结实的全透明发掘舱和安装在舱内能够全方位记录下所有文物细节的全景相机。

看着画面中那些已经超出他们理解范围的种种高科技仪器,天幕下的老祖宗们议论纷纷。

“仙人们这是在挖地里的宝贝吗?咋挖的这么小心啊?拿那个小刷子一点点刷得刷到啥时候去啊?真够费劲儿的!”

一位农夫握紧了手中刚从铺子里买的新铲子,看着天幕急得直跺脚,恨不得能飞进去帮着挖两下。

“是啊!所有挖出来的东西都要记下原本在土里的位置,巴掌大个地方密密麻麻插了上百个标记……按他们这种挖法,得挖到什么时候去啊?”

在他身旁,一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也忍不住出声附和。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赞同声响起。

“就是就是!那么大点地儿得挖那么久,我都瞅见他们从那个板子上下来后,在角落里蹲着吐呢!也难怪,他们趴在那吊起来的板子上,一趴就是一整天,那肚子可不得给压坏喽!呦,看着真心疼哎!为啥就不能站地里挖呢?”

“而且这看半天了,也没见仙人们挖出什么不得了宝贝呀?都是些灰扑扑的泥团子、破铁片,看着也不值什么钱啊,值得仙人们这么小心伺候?”

“你别说,那些象牙倒是值点钱!但也是新鲜的才值钱呀!这坑里的可都在土里埋了那么久,早就软成泥了。一共上百根啊,为啥还要找那么多人赶天热之前一个个挖出来洗干净?”

“对对对!还有那个破木箱子,都被烧过烂成那样了,直接打开就行了呗!怎么还费恁大劲,开那么多会、找那么老些大官来,就为了弄出来的时候不让它散喽?这图啥呢?”

“管他图啥呢!仙人们既然要,那就都是好东西!我嫁妆里还有块丝绸帕子,一会儿回去就给豁牙仙供上,请她转交给那个在土里找丝绸找了好几个月的仙人!你们说丝绸那么金贵的东西,这埋土里了,怎么可能还能找的到嘛?他那个天天从泥里一点点扒拉的样子,怪叫人心疼的!”

“娘,都让您别这么叫夏天仙子了,不好听!万一她生气了怎么办?”

……

“你们懂什么!”

最终,镇子上最德高望重的教书先生大喝一声,叫停了这一片混乱的场面。

“天幕里都说了,仙人们这是在‘考古’!是在‘追寻历史’!你们以为跟那群‘土夫子’一样,见天儿的挖土找宝贝,做那等损阴德的事呢?按那位老仙人说的,他们干那个什么‘考古’的,都是不许给挖出来的东西估价的!”

“所以。”他神色肃穆,斩钉截铁下了论断,“这‘考古’跟倒斗,根本就不是一码事!”

-

民间百姓尚且有人能通过这个视频看明白‘盗墓’与‘考古’的区别,高居庙堂的众位当世人杰自然能觉察出更多东西。

秦朝。

嬴政抚摸着面前的竹简,一边听着重臣们对于后世细分学科、协同配合的工作方式的各种商讨,一边默默跑了个神,脑海中不停地回忆着刚刚在画面中一闪而过的一个场景。

——明亮的房间里摆放着满满当当的铁皮柜,而所有柜子里全都按类别塞满了层层叠叠的纸质文件。而这些浩如烟海的文字记录,都已被工作人员一一扫描进了电脑里,只需要点点鼠标就能随意调阅。

嬴政又转头看了看自己桌上堆积如山的竹简,深深地叹了口气。

与此同时,在宫中的某个角落,一位掌管文书档案的小御史悄然跟始皇陛下对上了思路。

张苍出神地望着天幕上那些办公室里一闪而过的书架、档案室里科学合理的检索标签和电子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界面,神色无比痴迷。

“纸张、电脑、手机……”

“真是好东西啊!难怪后人每天开那么多讨论会,却一点不愁该如何记载。”

东汉。

在位期间大力鼓励科技发展的女君邓绥感慨万分:“不过百年而已,后世的技艺竟然就能进步到如此鬼斧神工的地步!”

而伴架的重臣之中,张衡目光晶亮,盯着天幕上一系列显微镜、温湿度仪、机械臂等精密仪器,心思百转。

东汉末年。

作为盗墓行家的曹操眯了眯眼,后世对文物信息的搜刮程度让他不由咋舌。

通过土壤的夯打方式判断年份还属于他能理解的范畴。但那从土壤里提取什么“微量元素”进行检测的技术真就是神仙手段了!

检测之后可以直接确定文物年份,知道某个陶罐子里装过什么,甚至还能判断出铸造青铜的材料不是本地矿产、从而推断出古蜀人可能是从别处迁移而来的……

还有那个象牙里的什么“锶同位素示踪法”,通过象牙就能知道这些象之前吃过哪里的植物,这真的不是天方夜谭吗?!

唐朝,贞观元年。

长孙皇后看完天幕上后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土壤中发现丝绸残留物的全过程,忍不住低头用一种全新的目光打量着自己身上的华美朝服,惊叹不已。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她情不自禁地念诵起启蒙时便学过的这句话,心中突然涌现出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激动与震撼。

同一片天空下,昨日便启程赶赴回乡为圣人守孝的孔子第三十二代孙、唐初十八学士之一的孔颖达心潮澎湃,声音高亢:

“服章之美为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

……

当视频放到了尾声,历朝历代的史官喃喃重复起结尾处考古专家为学生们演讲时对考古工作的总结。

——每一点痕迹,都可能成为解锁历史之谜的钥匙。

——所有的追问都是在探究天地的始终,人伦的秩序,教化的本源。

——知晓我们从何而来,才能更有底气的继续往前走。*

“没有寻找到确切证据前,一切只是猜测吗?”

一位史官目光幽深,神色庄严:“后世对待历史的态度,值得吾等史家之人效法啊!”

-

视频播放完毕,安夏如梦初醒,激动地对着直播间感慨:

【我的天!朋友们,没来这之前主播只知道考古是一项非常重要、非常辛苦的工作,但一直没什么具体的概念。

看完这段视频,我才真正明白了在我们看到的一件件国家宝藏背后,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怎样的一种力量,一直在默默地为我们守护着这些千年岁月遗留下的古老痕迹,一路循着这些痕迹向上攀爬,探寻着那些掩埋在层层黄土之下的真相。】

导游小姐姐听她说完这段话,眼神里的笑意更深了几分,接着又带着她来到了一台体感游戏机前。

“这是文保中心刚做出来的体感游戏,主要是用于让游客体验文物修复的过程,你可以试着操作一下,手柄在这里。”

小姐姐从机器旁摸出了连着线的手柄递给了安夏,又强调了一句:“这个手柄很灵敏哦!一定要注意力度。”

“好的!”安夏兴奋点头,期待地选择了“开始游戏”选项。

与此同时,系统同步上线了临时体感游戏模块,所有老祖宗面前都出现了一台与天幕上一模一样的虚拟游戏机。

天幕下,无数孩童瞬间眼前一亮,欢呼雀跃地学着安夏的样子开启了游戏。

游戏开始后,先是一段恢宏大气的开场CG。

青铜、玉器、金饰……

一共九件各具特色,古朴典雅的文物依次从屏幕中闪过,最后纷纷化为金乌稳稳落在了背景中的青铜神树上。

安夏好奇地随便点击了其中一只,旁边立即出现了详细的文物介绍框。

她顿时来了兴致,将每只金乌都点了一遍。

等了解完所有的文物后,她最终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黄金面具。

三秒后,一张工具完备的工作台在屏幕中缓缓展开。而工作台上,一个灰不溜秋的泥片片被郑重其事地摆在了桌面正中央。

注:体感游戏是作者编的。因为感觉光让老祖宗们看视频有点无趣,所以设定出这个游戏让他们能有一些参与感。

*1.这个说法应该来自张雪峰老师的直播。

*2.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出自《史记》司马迁

*3.服章之美为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出自《春秋左传正义》孔颖达

*4.考古的意义,参考自纪录片《又见三星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十七章(捉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