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火,周围都是火。
谢言柒一转身就发现自己已经被火包围了,身边的东西也已经被火烧的面目全非了。
她的皮肤也被熊熊烈焰炙烤得滚烫,仿佛每一寸都在承受着难以忍受的煎熬。空气中弥漫着木棍烧焦的刺鼻气味,浓烈得令人窒息。
火光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刃,狠狠地刺痛谢言柒的眼睛,她的眼前一片模糊,已经看不清前方的道路。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将她的视线彻底封锁。
耳边传来哥哥着急的呼唤声:“怀珠,怀珠,你在哪?”
她很想回应他,但是自己的意识在慢慢的消退,自己这是要死了吗?这就是死的感觉吗?
…………
春末的皇宫百花绽放,花团锦簇,景色甚是优美。慈宁宫中,道路两旁迎春花簇拥摆放,繁花似锦,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太后端庄坐于花丛中的亭子内,面前的老臣们,言语激烈。面对如此嘈杂的场面,太后的眉宇间藏着深深的忧虑,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娘娘,先帝驾崩不久,幼帝尚且年幼,国事繁重,朝中人心惶惶。”一位年迈的大臣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显然是对当前局势的担忧。
太后轻轻点头,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疲惫。自从先帝驾崩后,自己就没有睡过一次安稳的觉,更何况自己的栩儿尚且年幼。虽然永平回来了,但朝中的事情还是需要自己去照拂一下。
“娘娘,新帝刚刚登位,根基不稳,老夫有一计,不知可不可行?”一位老臣站了出来,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忧虑,但更多的是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太后的目光落在他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期待。“李大人,但说无妨。”
李大人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娘娘,依老臣之见,当前之际,最重要的是稳定朝局,安抚人心。新帝年幼,若能有一位德高望重之人辅政,必能稳定朝中大臣的心。”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当今虽然是永平长公主辅助陛下,但是长公主殿下归根到底只是一介女娘,恐难以服众。”
他的话音未落,丞相已经站起身来,面色严肃道:“李大人,此言差矣。长公主殿下虽为女流,但其智慧与胆识不亚于任何男子。”
“况且,梁王虽有才干,但常年在边疆,对朝中事务并不熟悉,若贸然接回宫中,恐怕会引起更大的动荡。”
李大人脸色微变,坚持道:“丞相大人,梁王的才干和能力是众所周知的。他在外历练多年,对国家大事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而且,梁王对先帝忠心耿耿,对新帝也必定会尽心辅佐。”
丞相冷哼一声,反驳道:“李大人,你这是在贬低长公主殿下,同时抬高梁王。这梁王是忠心耿耿还是狼子野心呀?你知我知。”
“你……一派胡言!哼!”李大人的脸色涨红,他显然被丞相的话激怒了,但在太后面前,他不敢太过放肆,只能强压着怒气。
太后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两位重臣的争论。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她深吸了一口气,准备平息这场争论。
“娘娘,陛下来了。”贴身嬷嬷走上前,在太后耳边低语道。
“好了好了,今日的讨论就到这里。各位大人都退下吧,容本宫考虑考虑。”太后挥了挥手,面前的大臣们纷纷起身,行礼之后,陆续退出了慈宁宫。
随着大臣们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慈宁宫中恢复了宁静。太后收拾了一下心情,看着小皇帝一蹦一跳的到身边来,眼角微微上扬。
太和殿内,谢言柒在噩梦惊醒后便再也睡不着了,没有睡意的她只好起身批改剩余的文书。
她身披雪白狐裘端坐在伏案批改文书,眉眼清绝,皮肤白皙,没有瑕疵,轮廓线条柔和。
面对不解的文书,谢言柒眉头微微皱起,净白修长的手指握住毛笔,认真的在奏折上批阅。
“殿下!”
“韩相,如何?”谢言柒缓缓抬起头,面对着匆匆赶来的丞相大人韩禹,她的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忧虑的光芒。
“朝中一大半人都支持梁王回京摄政,太后似乎也有些动摇,虽然我等老臣支持殿下,但远远不够。”
谢言柒的目光在韩相的脸上停留了片刻,她能感觉到对方眼中的忧虑和急迫。
“韩相,您认为此事该如何是好?”谢言柒的声音平静,但每个字都透露出她对此事的重视。
韩相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殿下,梁王如果回京摄政,势必会引起朝中势力的重新洗牌。所以,我们必须赶在他们回京的之前先发制人。”
谢言柒点了点头,她知道丞相大人的话中之意。她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梁王常在边疆,我们便难以控制他的行动。”
“不如以陛下的名义,召他回京,表面上是商讨国事,实则在京城内布下天罗地网,一旦他踏入京城,就是我们动手的最好时机。”
韩相点头表示同意:“殿下英明,我这就去安排人手,一旦确定梁王回京就动手。”
谢言柒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看来这是一个硬仗呀!
夜幕降临,谢言柒端坐在案前,翻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她的眉头紧锁,心中却在默默盘算着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
而此时,北疆的砾川城内,使者骑着快马沿着闹哄哄的街道而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行,来到一座庄严的宅子面前,飞快上前敲响大门的门环。不久便有人给他开门,使者连忙跻身进入。
使者进入宅子后,就被带到书房。司听筠正伏案在书桌上面,认真的描画着一幅雪中红梅。
“世子爷,这是王爷给你的书信。”使者上前作揖,将信封拿出来,恭敬的呈给司听筠。司听筠接过信封,拆开一看,映入眼帘的是:回京。
司听筠眼神微凝,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身体微微向后倾。他将信笺轻轻放在桌上,不咸不淡的开腔:“告诉父亲,明日启程。”
“诺。既然世子爷收到信了,卑职就回去给王爷复命了,告辞。”使者退下后,司听筠立马吩咐下人收拾东西,准备明日的启程工作。
“世子爷,我们这么多年没有回京了,怎么突然招咱们回京呀?”一旁的贴身侍卫见使者离去,好奇的询问道。
“你以为为什么梁王不亲自回京城呢?他可是计划着一切呢!不想被新帝起疑,也不想放弃北疆的势力,只能把我给推出去,不得不说,梁王打着一把如意算盘。”司听筠懒散的躺着椅子上,手指懒散的搭在腰间,有一搭没一搭的敲打着,“新丰,收拾东西,准备回京。”
“是!”新丰立马下去准备回京的行李。
司听筠站起身,看着窗外,自言自语道:“怀珠,等我。”
司听筠站在镜前,看着自己年轻的面庞,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他记得自己曾经走过的每一步,每一个选择,以及那些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现在,命运给了他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他不禁开始思考。这一次,他要保护那个他最在乎的人,不再让历史重演。
第二日,司听筠便带着自己的亲信踏上了回京之路。一路上风尘仆仆,不多时日便到达京城。
京城的城墙高耸入云,城门紧闭,守卫森严。当他们进入城墙内,一股繁华的气息铺面而来。
街道宽敞而整洁,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店铺林立,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人们身着华丽的衣裳,笑容满面地交谈着。
司听筠带着众人来到王府门口,管家李叔站在门口迎接,见到他们真的是又激动又高兴。
“世子爷,你们终于回来了。”李叔上前作揖,立马吩咐下人将司听筠等人的行李搬进王府,接着带着司听筠走进府内。
想到司听筠舟车劳顿,李叔立马说道:“世子爷,你的房间已经打扫干净了,先去歇息片刻吧。晚些时候我再将晚膳备好。”
司听筠点了点头,跟着李叔来到自己的房间。推开房门,房间内布置得简洁雅致,打扫得干干净净。
与上辈子一模一样的布置,司听筠心中泛起一阵苦涩的回忆。在上一世,他代替梁王踏上了回京的路途,却未曾料到怀珠怀疑他回京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给梁王做内奸。
这层猜疑使得两人未能相认,最终分道扬镳,两败俱伤。重来一世,自己一定要护好他的怀珠,现在最重要的是打消谢言柒对自己的猜疑。
司听筠说干就干,立马派人去京城散播一些关于自己回京的目的,并将这件事尽量让谢言柒知晓。
“哎,你们听说了吗?听说那个司世子回京了。”
“司世子是谁?”
“哎呀,就是驻扎在边疆的梁王的儿子,如今回京据说是准备寻一桩好亲事,成家立业。”
“还不知道是哪家的官家小姐有这般好运?”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司听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