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湾河水 > 第34章 第三部 书风枕月

大湾河水 第34章 第三部 书风枕月

作者:木公匠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17 19:32:56 来源:文学城

24

书风:

见信安

我理解你的想法,美丽的女孩在你的怀抱,人间有多少男人可以做到“坐怀不乱”。禁欲系的男生,那是违背人性,不符合你对爱情的预期。只是,希望你们在那个的时候要注意防护措施,别有什么意外诞生会很麻烦。

我支持你追求理想。只是,目前你靠自己的经验远远不够,要经验加持练笔。尽量做到下笔不随便,合乎真正本心。结合经历听闻思考感悟,认真严肃地写出来。把生活与作文多多联系,做自己要做的文章写出内心真实的想法。我就用叶圣陶先生这句话鼓励你。“实际生活的准备很重要,写作急躁是不成的,秘诀也是没有的。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像活水自然而然流淌。”希望你顺其自然,积累足够自然会水到渠成,现在不必急于求成。

你知道吗?读书像在荒原旅行,从作者的文字里寻求灵魂深处的给养。我们读三毛的文字,不管是三毛与加纳利群岛与撒哈拉给我们的记忆,还是读书时收获感悟与之相关的故事记忆,它们都是宝贵的。客观来说,三毛的书从知识从思想从艺术等角度都不属于出类拔萃。语言文字以及情感洋溢着性情与诚恳,从而使得作品具备标志性的风格。生动活泼的文章,我们读完仿佛可以变年轻。她的散文实际就是她的日记,她在日记里分享阅读、分享经历、分享感情。

单纯可爱又独立思考的姑娘,从来不缺乏仰慕者。她告诉我们,人生各有活法,活出自己最重要最精彩最有意义。你知道吗?我最喜欢她这句话:“成熟不是为了走向复杂,而是为了抵达天真。天真的人,不代表没有见过世界的黑暗,恰恰是因为见到过,才知道天真的好。”我们应该走向纯粹。

也许,没有勇气对自身憧憬的事情付出行动,便想在别人的文字寻求实现。借以慰问希望却难以行动的饥渴。读完没有记住多少,读书不以记住东西为主要目标,但发现自己读书多,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自己,反而有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失落。只是,我觉着,写作这种事情,只要用心,肯定会有收获的。

这条道路荆棘丛生,我希望你能披荆斩棘,突破重重险阻。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找到理想,制定实现理想的计划,坚定不移地贯彻实行,遇见问题解决问题,遭遇障碍克服障碍。你把时间精确到每天,每天都有明确的目标。这些目标又是服从理想的。伊曼努尔·康德,这个人你肯定知道吧?他个子小体弱多病身体羸弱身材有点畸形的拉脱维亚裔德国作家与古典哲学创始人。你是汉语言文学生,或许你不懂哲学,没有兴趣学哲学,可他对时间的精确把握真的值得你学习!他这种人,即使他不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第四位哲学大家,就凭他给自己设定明确的人生目标,恪守自己制定的生活规则持之以恒,进而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种精神就值得后世尊敬与学习。

我相信,心之所向,路又何远。任何情况下,你都要做你自己。不要因为什么失去自己的追求,不要因为什么改变自己的原则,更不要做出让自己瞧不起的事情。不管不顾,跟着你的心意走。坚持下去就会有转机。

“大人自己什么都不懂,总是要小孩来给他们解释,这让我觉得很累。”(这句小王子曾说的话,我送你啦,你是不知道我可喜欢它啦)。

此外,我把我最喜欢的词,也抄写在信笺纸上送给你:

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25

蜗居,菊花残落,最后几瓣最是顽强,它们迷恋在枯萎的花梗上,苟延残喘着想要活下去。别离是人生主题,人生不是死别,就是生离。

没有别离,哪来的相聚,哪来的相思?只可惜,有的人别离,就再难相聚,最后存在念想深处。据说,芸芸众生必须承担自己的苦难,不像艺术家拥有幸福的救星,可以把苦难化作作品,长存于人世间。然而,他们不是艺术家,我们也不是艺术家,我们能够留给自己的唯有沉甸甸的回忆。

眼泪像溪涧的流水流落。经过泪水的滋润,她原本美丽的眼睛看起来更加妩媚,楚楚的样子可以感动世间所有人。明明是自己提出的分手,痛苦的仿佛是她自己。呼啦啦的这种情感很是复杂,有痛苦,有甜蜜,有快乐,有悲伤。可是,从教室到礼堂,从年少到年老,多少热恋男女曾向往这种爱情?

他们对爱情还不懂经营。有人说:“爱情,像花盆里的多肉需要细心呵护,顺其自然的自生自灭往往演变成消亡。”感情像事业同样需要呵护。

争吵不可避免,彼此都觉对方变了。与班级里其他异性接触会被放大,他们的吵闹成为大家眼里的笑话,只是没有人愿意公开表示。后来,呼啦啦想,那时候自己不和他吵架,他们就不会分手。彼此热恋的时间越多,陪伴朋友的时间越少,朋友就越少。这样的爱情渐渐无所适从。

天地间,时间像清澈的河流蜿蜒流淌,风还是那样和煦。彼此太熟悉太理解对方,这让他们腻烦。有天忽然意识到朋友变少,不再像以前形影相随。热情降低,激情过去,对自由的渴望在心底滋生,彼此渴望着自由。

寝室,台灯前,昏黄色的灯光照射着张童书,他手里拿着枕月的来信,他脑子却是对呼啦啦绵延不绝的思念。这种思念像磁铁不可抗拒,不得不中断他面对来信的沉思。张童书在想,他是否需要努力挽回,是否需要重新审视……他相信,只要他愿意努力,他总能挽回,可是,他在犹豫。

很久很久以后,张童书回想这段爱情,他想就是没有柳含烟,他们亦会告别。有时,离开是为更好抵达,抵达彼此内心深处。跟她的远离是张童书最大的痛苦,可有些痛苦是人生必然要经历的。唯有失去恋人,才能让男孩彻底长大,彻底长大成为完整而独立的男人。这样的男人往往领着别人往前。

分手第二天,呼啦啦从蜗居十多个月的爱巢搬出来。她的心情复杂,她希望他跑来道歉,跑来阻止她搬走……可他没有来,他让呼啦啦怨恨,她明白自己深爱着他,爱恨像树根那样不分你我般纠缠着彼此。

秋意很深,秋色很浓,秋雨淅淅沥沥。远山是枯黄色,梧叶金黄,青灰色的苍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种难以表达的美。她眼前是红色的落日,余晖从窗户外淡淡照进教室,给此刻增添了无限的凄凉。

26

张童书明白言情小说里,许许多多当初令他们觉得好笑,或说难以启齿的事情,其实就是生活。既是生活,那就曾发生在身边,只是年幼无知的自己还以为那是小说。有的人有经历以后写小说,而有的人为写小说而经历。小说往往是虚构与想象,但感动人心的小说,无论虚构,无论真实都是合情合理的。他们曾笑话,狗血的言情小说。可是,他们正经历或将要经历的事情,又何尝不狗血?大学毕业,张童书就把他们的经历藏在《书风枕月》这个故事背后。

步入婚姻的殿堂,吵架亦是美丽的回忆。那些争吵,那些烦恼,那些愤恨……往往变成同窗们婚礼现场调侃的笑话,从而增添婚礼现场的喜庆。

遗憾的是,想象不等同现实,生活远远骨感。生活不是想象,青春独有的悲痛,并非年轻人主动选择,而是生活逼迫出来的。

恋情结束,呼啦啦张童书的同窗情终结。尴尬比起吵架还要难受,让人煎熬。同窗躲着他们,不在当事人面前提起对方,哪怕只是名字。

无论是谁都无法在崩裂的石头上站稳,只因那是没有基础的地方,宛如飘在天空的白云。他们分手,确已分手。不就是分手吗?真的就是分手这么简单吗?甜蜜的说笑,美好的回忆,有趣的事情……有关彼此万千,前面已添加“曾经”这个词。就算分手,他们还是同班同学。抬头不见,低头总要看见。

同窗的爱情可以白头,可以老死不相往来。分手后,彼此删掉联系方式。虽说是彼此,实际只是呼啦啦个人删掉拉黑张童书。至于张童书,她已不得而知。花谢人走,这都是定数与命运。有些事不管对错,就回不到曾经。

曾经的幸运变成如今的尴尬,像在嘲笑他们自己。除了无可奈何的叹息,剩下就是遗忘。不是生活的全部,像角落里的惯犯时不时出来弄疼他们,让他们在夜深人静泪流。相见不如不见,纵然有情,此情只有留待自己追忆。

昔日,山盟海誓,柔情似水,如今变成谁都不愿意提起的忧伤;昔日,欢声笑语,月夜拥抱,如今只剩痛苦的回忆。此刻,落日又挂在西边。这个时候,他的喉咙像被塞了冰冷的东西,说不出话来。

课程期间,他们需要准时到教室见面,回答问题都要低头以此避免对方的目光。他的目光仿佛在凝视远方,但有意无意间,又忍不住向她看了过去。可惜,她已决心,再也不搭理他。分手后,她很冷漠。分手还可以做朋友。可是,她不想。她觉得,分手后,还有说有笑,当初的情还是爱情?张童书知道他们已无法挽回,他心里爱的姑娘确实不是呼啦啦。只是,他每次遇见呼啦啦冷漠的表情,他心里总不是滋味。他们遇见不招呼,从此就要相忘江湖?

夜深,张童书独坐东花园,他的思绪涌起。两行泪珠不能自已,从面颊缓缓滚落。天色渐渐暗淡,天地间充满寒意。没有星光,没有月色,绝望的黑暗中,他噙满泪水。有些事不管对错,发生了便已发生了。

有时候,爱情像明晃晃的太阳光,吸引着年轻男女奋不顾身地扑上去。哦,我的朋友,他们就不是人,而是投向烈火的飞蛾。等火光熄灭以后,回想曾经,才有梦醒的憔悴,只觉那样的经历太过虚幻而不真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