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唐.梦殇 > 第54章 54

大唐.梦殇 第54章 54

作者:鹿筱蕾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3-10 20:17:23 来源:文学城

马车急速行驶,不一会便到了附近的瑞祥药铺,待段志玄下车,马车便掉头行驶。段志玄抱着我,大步跨进瑞祥药铺,高声呼道“闾阎医工何在”

一男子缓慢从内室走出,道“在,有何---------”话未说完,看着一身血迹,忙哽咽住,慌乱的道“这位娘子怎么了,赶紧放在榻上”说完径直走近室内,须臾间,一女医工跟在其身后,男子看了一眼段志玄道“郎君与我速速回避,这位娘子出血过多,要立即止血才行”

段志玄看了一眼榻上的人影,踌躇的跟在男医工身后出了药铺。

女医工解开腰部的长条,将碗中磨成粉的三七敷在出血后,尔后拿了一条干净的布轻轻的包扎起来,将榻前两旁的帷帐放下,这才起身走至药铺外,让其二人进来。

男医工看了一眼榻上的人,皱眉想了一下,正色吩咐道“你去将仙鹤草与三七粉一起煎熬,熬成汤剂让其服下”女医工应了一声便去准备中药。

“郎君,郎君”男医工转身叫唤段志玄。

段志玄听闻呼声,适才将目光从榻上挪开,盯着男医工道“这位娘子的血可止住了”

“这位娘子暂时止住血,郎君也知道这里只是药铺,若是后续有了温病,某怕处置不当”男医工看了一眼段志玄,接着道“若郎君能请太医署的医师来诊治那是再好不过了”

段志玄沉重的点点头,转身回至榻前,看看一动不动的身影,不自觉的握紧拳头,盯着药铺外,负手不停的踱步。

正沉思中,忽听到外面传来马车驶过车轮辘辘的声音,抬头一看,李翊一行人正匆忙跨进药铺。李翊见段志玄,猛地拽着其衣袖,粗声问道“蕴儿,蕴儿呢”

段志玄紧握的拳头松开,伸手朝着榻上指了指。

一旁的男医工把病情对着李翊身后的老者一一述说。此老者正是太医署医科赫赫有名的王医师。

李翊神情忧郁的看着榻上的人影,修长的手指颤抖的将一旁的帷帐掀开,见我光洁白皙的面上潮红,李翊忙伸手在额前拭了拭,茫然的放下手,颤抖的将帷帐放下,高声呼道“王医师,王医师,舍妹面色潮红,额头发烫”

王医师急步至榻前,隔着帷帐按脉,让女医工看了看舌苔,又让女医工将湿的锦帕置于额前降温,王医师迅速的行针,而李翊与段志玄立于一旁眉头紧皱,紧张的看着王医师。

药铺内氛围瞬间寂静,须臾后,只见王医师皱起的眉微微松开,起身至案前开了一副药方交予男医工,李翊忙行至案前,蹲下来,颤声问道“王医师,舍妹如何”

王医师略一沉思,缓慢的问道“这位娘子以前可曾受伤或是落水”

“舍妹曾经两次落水,一次剑伤在手臂”

王医师道“这位娘子是因出血过多而感染的温病,我已施针,开了药方,服下几贴修养一段时日便好了”

李翊听罢点点头,抬眼望着欲言又止的王医师,眸色暗了暗,定定的瞧着王医师,轻声道“王医师,有话但说无妨”王医师良久后,终于开口“娘子两次落水,两次剑伤,这身子早已伤病缠身,禁不起病痛,若下次再有受伤,或是温病昏迷不醒,则怕会油尽灯枯”

室内再次寂静。

许久后,室内传来李翊缓慢颤抖的声音“王医师是说舍妹若无昏迷不醒便会无事”王医师点点头,李翊苦笑着接着说道“舍妹若是以后不小心受刀伤之类的便会无法治愈”停顿一下,看到王医师点头,再次问道“若是得了温病,但没有昏迷不醒,这样无大碍”

王医师回答道“对”再次俯首在案上,写了一副药方,尔后递于李翊,道“这是调理身体的药方,每天两次膳前服用,调理三月便好”

李翊略有踌躇的看着王医师,王医师抬头望了一眼后继续收拾,待起身后方才缓缓道“今日之事老夫定会守口如瓶”李翊闻言感激施了一礼,恭敬的将王医师送至铺外。

段志玄目送王医师离开后,犹豫再三,还是将今日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对李翊说道,许久后看着沉思的李翊轻声问道“蕴儿受伤之事可要向大王禀告”

李翊转头看着帷帐,思虑再三,缓缓说道“既然蕴儿在竹林受伤,都未向大王说,肯定不想让大王知道,暂且不说吧,等蕴儿醒来再问问她”二人不再言语,而李翊则是不停的换着额上的锦帕。

酉时

我睁开沉重的眼皮,抿了抿干干的嘴巴,将额头的锦帕拿掉,微弱的喊道“水,水”李翊听到声音,忙上前掀起帷帐,惊喜的道“太好了,太好了,蕴儿你终于醒了”

“阿兄,水,我要喝水”

一旁的段志玄早已从壶中倒了一杯,递到李翊手上,李翊忙把水放置我嘴边,因是躺着不小心呛了一口,李翊忙把杯子置于案上,小心翼翼的扶我起身,我抿了一口,瞧了一眼静立的段志玄,问道“阿兄,何时了”

李翊望望药铺外的天色,迟疑道“已是酉时”

“阿兄,你去准备,准备回府”

李翊迟疑的看着我,也不问什么,终是点头答应,忙在我身后塞了几个枕头,这才出门。

段志玄一动不动的站着,低头看着鞋履。

我看着低头的段志玄,复杂的开口道“今日与你偶遇,并不是偶然”低头的段志玄闻此言,终于抬头,默然的望了一眼,却不回答,我眉头微皱,压低声音道“草堂寺是早已谋划好的”段志玄“嗯”了一声,依旧僵硬的站着,我怔了一下,接着道“我阿兄待会就进来了,你把事情粗略的讲一下”

段志玄点点头,目光终于从鞋履移到我脸上,低声道“今日草堂寺,是秦王为清除府中的细作,却没想到会遇上去祈福的你”

我似笑非笑的盯着帷帐,喃喃道“早知道今日不出门了”

段志玄盯着我的笑容,张口想要说什么终是未开口,转身看到踱步而来的李翊,轻声道“六娘已无大碍,某先回府了,告辞”

段志玄看着榻上闭眼的人影,转身出去,在经过李翊身旁时,李翊倏的轻扯其衣袖,低声道“王医师所说的希望段护军能守口如瓶”段志玄听了微愣,不说什么,只是沉重的点了点头。

我躺在李翊铺的两层被褥上,随着李翊回府。

马车在街上平稳地驶过,看着神思恍惚的我,随口问道:“你把为兄支开,跟他说了什么”我苦着一张脸道“没说什么”

“没说什么的话,为何要把为兄支开”

看着一脸严肃的李翊,我不禁头疼,转脸盯着李翊,低声道“阿兄,真没说什么,我就是问问段郎有没有把我受伤之事告诉大王而已,我不想让大王知道而已”看着李翊神情未变,我接着说道“阿兄,我头疼,我先歇息,到了府里叫我”

我亦闭上眼睛假寐。李翊看着我闭上眼睛,亦不再言语,神情虽未变,却微微皱眉。

阿嫂已在府外等着,当看到我煞白的面色,没忍住眼泪流了下来,阿嫂抬手擦拭,小心翼翼的摸着我的额头,我睁开眼睛,看到阿嫂担忧的神色,冲她一笑后继续闭眼睡着。

秦王府的厅中一片静谧。

晴儿忐忑不安的站着,小心翼翼的窥视一圈,首位跽坐的王妃正静默不语的饮水,而刘总管则是恭敬的站着不发一语,越是这样安静,晴儿越是心乱如麻,只能不知所措的垂首立着。

沉默良久,秦王妃才缓缓开口“晴儿,你是哪年入的王府”晴儿低头回道“回王妃,奴婢是武德四年入的王府”

秦王妃漫不经心的将案上的佛经拾起,翻了一下,抬眼问道“这佛经是你抄写的”晴儿闻言抬头看了一眼道“是奴婢前段时间为祈福所抄写的”

“这字迹隽秀雅致,都说字如其人,想必你也曾饱读诗书,并不是那乡间的女子,为何会入我天策府”秦王妃饶有意味的看着垂首站立的晴儿。

晴儿诧异的抬头看着王妃,僵直的站在那里,唯唯诺诺的回道“正如王妃所言,奴婢是曾识字,但家中中落,为维持生计,不得不入王府做婢女”

秦王妃依旧温和的问道“那你入我王府以来,府中待你如何”

“回王妃,大王与王妃待奴婢很好,奴婢感恩戴德”额头沁出丝丝汗珠,晴儿顾不上擦拭,战战兢兢的回着。

秦王妃闻言点点头,肃声道“既然是感恩戴德,你为何要恩将仇报”

秦王妃的话,让晴儿震惊不已,慌忙中跪在地上,惊慌的道“奴婢不知王妃所言何意”

“你是个聪明人,既然把你叫来,当真不知为何事”

“奴婢不知”

秦王妃不再言语,静静的看着伏在地上的晴儿。厅内静的连呼吸声都能听到,晴儿僵硬的伏在地上,须臾后,秦王妃缓缓开口问道“你可知今日大王与我为何去草堂寺”晴儿低低的回着“大王与王妃去草堂寺自是去祈福”

秦王妃看了晴儿一眼,将手中的佛经重重的搁置在案上,语速平缓的道“表面上是去祈福不假,实则是想把府中的细作引出来,果不其然,大王与我在草堂寺尽然遇到刺杀”秦王妃身子前倾,一字一句问“那晴儿可知是谁把这个消息泄露出去的”

伏在地上的晴儿终有了波动,愕然的直起身,楞楞的盯着秦王妃。

秦王妃坐直身体,视线看向一旁的刘总管,刘总管点头,道“府中知道大王与王妃去草堂寺祈福的只有三个人,老奴,岚儿与你,大王早已派人监视,在这期间只有你出过府,而老奴与岚儿一直在府内,也未与府中任何人说过此事”

晴儿眉头紧皱,把目光转向刘总管,沙哑的质问道“奴婢与刘总管无冤无仇,为何刘总管血口喷人,刘总管又有何证据证明是奴婢泄露的消息。既然是三人,三人泄密都有可能,刘总管总不能因为奴婢出过府,就把细作的这个罪名安于奴婢头上,刘总管即使不出王府,府中这么多的人,刘总管都要接触,奴婢还认为总管泄密的可能性更大”

秦王妃微抬手制止正欲开口的刘总管,淡淡道“晴儿放心,天策府凭的是证据,绝不会诬蔑任何一个人,的确只有你们三人知道这消息,你们三人的一举一动大王都派人监视,接触过何人,都会细细盘查,经排查刘总管与岚儿无异常,唯独你去了一家食肆”

晴儿面容瞬间暗淡,颤巍巍道“奴婢今日出去乃是采办物品,肚子饿了便去了食肆,不能因为奴婢去了食肆,奴婢便是细作”

刘总管摇头道“晴儿,派人查询后方才得知你经常去那家食肆”

“那家食肆的胡饼有名,奴婢平日里爱吃胡饼,这府里的哪个人没有去过”

刘总管闻言拍了拍手,两个护卫压着一男子走了进来,晴儿抬头一看顿时错愕,刘总管道“晴儿你可认识这位郎君”

晴儿摇摇头道 “不认识”刘总管从袖中掏出一小小的锦帛,丢置晴儿眼前,问“这锦帛上的字你可认识”

晴儿看着锦帛上的字,顿时闭上了眼睛,手心因指尖的掐传来阵阵疼痛,紧握的右手终是松开,晴儿缓缓睁开眼睛,一字一句道“是奴婢泄露的消息”话音刚落,秦王妃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晴儿抬头问“这锦帛在你们手里,那何人传的消息”

刘总管看了一眼秦王妃,道“我又让别人临摹了你的字,放在了那个树下,这人”刘总管指指那男子,继续道“这人是在放锦帛时,被我们带了回来,不过至今一字未吐”刘总管说完挥挥手,护卫便将此人带了下去。

晴儿闻言,冷笑了一声。秦王妃闻声望向她,低低的反问道“天策府待你不薄,为何要致我们于死地”

晴儿挺直腰板,看向秦王妃,笑道“王妃可愿听奴婢讲个故事”

见秦王妃点头示意,晴儿缓缓道“大业年间,一郡尉遭奸人陷害,命丧黄泉,一家人中唯独其女侥幸逃出,此女从此颠沛流离,饥寒交迫,尝尽人世间的苦楚。而在流亡的路上,险些陷入魔爪,幸得一郎君相救,此郎君给了女子充足的盘缠,让其回乡,女子哪有家可归,各地起义不断,天下早已无一处是净土,遂女子便留在郎君身边为婢女报恩”

晴儿思绪收回,淡淡问道“王妃可知那女子是谁”秦王妃若有所思,轻声道“想必那郡尉之女就是你吧,救你的那位我却无法得知”

晴儿脸上蒙上一层哀戚,默然道“救奴婢的那人则是夏王窦建德”晴儿看着秦王妃微露出诧异的神情,不禁仰天大笑,恨恨的道“隋末乱世,人命贱如蝼蚁,许多起义的人虽打着拯救百姓的口号,可是杀起百姓却毫无手软,而夏王却善待百姓,连对俘虏也是以礼相待,夏王每攻下一城池,所得财物散赏众人,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为何老天这样不公,王妃请告知奴婢,为何这一代枭雄要落得如此下场,奴婢想要问问王妃,夏王非死不可吗?刘禅在川蜀统治多年,司马昭为了安抚川蜀民心,并没有杀刘禅,而是优待,夏王总比刘禅得人心,为何不能留其一命”

秦王妃淡淡道“这个朝政不是你我能议论的”

晴儿愤愤不平道“为何不能议论,王世充曾将洛阳变为人间炼狱,焚毁前朝历史典籍,谋害皇泰主杨侗,这几项罪名都该诛,当今陛下不平民愤,却只是将王世充贬为庶人,夏王呢,没有对不起这世间的百姓,他只为百姓谋福利,难道就因为夏王得民心,威胁李家的江山,陛下就留不得夏王,就要杀一儆百吗”

听晴儿一番话,秦王妃不禁恍惚,乱世之中,枭雄争霸,整个黄河上下可说天下三分,唐据长安立国,王世充据河南立郑国,窦建德据河北立夏,三者都是以推翻隋炀帝而起义,窦建德虽世代务农,从小便性情豪爽一诺千金,在孙祖安的劝说下,窦建德亦选择了反隋之路,经过击败郭绚、薛世雄,势力迅速发展起来,在河北一代民心所向,百姓拥戴,却因王世充倾巢而出,只因错一步,在虎牢关之役中便满盘皆输,押赴长安斩首。而窦建德一死,激起民愤,以刘黑阀为首的窦建德旧部,与大唐大战,并很快收回河北。而百姓则是家家户户焚香烧纸奠念窦建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