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唐.梦殇 > 第18章 身世之谜

大唐.梦殇 第18章 身世之谜

作者:鹿筱蕾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3-10 20:17:23 来源:文学城

回到天策府后,按着李世民的吩咐,先去给秦王妃处报告一番,才去忙别的事情。刘大娘这几日工作已然上手,我不用再去帮忙,因李世民不在府中,难得忙中偷闲,清闲了一段时日。

一日复一日,天气逐渐进入深秋。王府内跟往常一样,都是些家长里短的小事,无聊时入耳皆是小道消息,听说韦珪良家与燕贵人不合。又听说李承乾与李泰两兄弟打架。

深秋的季节,风从四面吹来,金黄的叶子翩翩飘落,撒下满地的寂寞。凉风袭来,吹散了地上的尘埃,吹走了满地的落叶。也许是季节的原因,我比平日增加一份伤感,正沉思中,笃笃笃门外传来阵阵的敲门声,我起身拉开门,刘总管站在门外。

“二娘,王妃召你”刘总管道。我关好房门跟在刘总管身后,走了一段路,发现不是去王妃房内的方向,看了一眼前行的刘总管一眼,满头雾水跟随刘总管来到王府的正堂。

我低着头进去,规规矩矩的行个礼“奴婢见过王妃”堂上传来王妃悦耳的声音“崔二娘,你看看谁来了。”

我抬头环视一圈,堂内已坐着李靖和一岁数大的男子,这男子甚是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目不转睛的看着男子的面孔,突然想起他是古代崔芸熙的叔伯,刚来到唐朝时来过王府。

“叔伯”我起身走向男子,我坐在男子的身侧,朝着对面的李靖微微颔首,不知为何这二人会在一起,继而悄悄的问道“叔伯来这里有何事?”

崔芸熙的叔伯深深的看我一眼,无奈轻轻的拍拍我的肩膀,轻叹一声,猝然起身,信步走到堂中间,扑的一声,跪在地上道“启禀王妃,贱民有事禀告”

“老人家有事请讲”秦王妃手一抬,柔声回着。

叔伯挺直身体,跽坐在地,沉声道“禀王妃,贱民今日前来如实禀告王妃,其实芸熙并不是贱民的亲侄女,芸熙是------------”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我诧异的看着叔伯,出声打断道“叔伯”我起身来到叔伯身边,焦急的问道“叔伯,你在说什么?”

叔伯看了我一眼,饱经风霜的脸上展开一丝笑容,稳了稳心绪,继续道“王妃,芸熙是贱民在大业元年七夕节捡到的孩子,那时我去街上采置物品,看到两岁的芸熙站在路边,一个人独自玩耍,我猜肯定是跟家里走散,我领着芸熙在路边等了几天,都没有人来找她,于是就养育芸熙至此。”

我怔怔的跽坐,诧异的盯着叔伯,万万没有想到古代的崔芸熙竟有这样曲折的身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恐怕这古代的崔芸熙直至死都不知她的身世?养育多年竟没有血缘关系,面对苍苍的老人,我很想对他说我不是你的侄女,我是个陌生人。话虽简单,却很难说出口,只能我代崔芸熙感同身受。

秦王妃眼神一转,视线在堂下几人身上流转,心中已了然,继而不紧不慢的问道“老人家,那你是不是找到崔二娘的家人了?”

叔伯释然一笑“是的,贱民已然找到芸熙的家人”叔伯沧桑的脸上闪过痛楚,真相一旦公布,或许会失去芸熙,“芸熙的家人就是-----”手指朝着李靖方向一指,沉声道“李长史。”

叔伯话一出全场震惊,满室寂静,我愕然的看着李靖,秦王妃却未流露出诧异的神色,只是淡然看向李靖,轻声询问“李长史,此事是真的吗?”

李靖见状,起身来到中间,在我身侧跽坐,朝着王妃施礼,沉稳回着“回王妃,近日李某才确定芸熙是我失散多年的妹妹”

我僵硬的坐着,心情难以述说,因为我的记忆里没有这些人,对于突然冒出的家人,完全不知该怎么反应。

秦王妃抿了一口茶,继续询问“李长史,你怎么证明崔二娘是你失散多年的妹妹”李靖侧首看了我一眼,道“叔伯所说与李某妹妹丢失时辰吻合,李某记得小时候妹妹顽皮,曾从高处跌下,导致颈上留了伤疤,王妃可一验”

秦王妃看了一眼婢女丽箐,丽箐走至我身后,手轻轻一拨,颈后一伤疤赫然映入眼帘,丽箐朝着王妃点头示意,秦王妃道“若是李长史仅凭一处伤疤,便说崔二娘是你的妹妹,还是有些牵强,不知李长史可还有其他凭证”

李靖低头从怀中掏出一手镯,递于一侧的丽箐,道“这手镯本是妹妹满月时,家严家慈特意打造,手镯内刻着蕴字”秦王妃拿起丽箐递来的手镯,细细的看着,却有一蕴字,看完便递于丽箐,丽箐走过来还给李靖,李靖接过手镯,柔声道“这手镯本是一对,另一只在芸熙手里,请王妃一验”

手镯?

我看着腕中的手镯,忙摘下来,慌乱中拔了许久才将手镯摘下,我平息心情,颤抖的拿着手镯一看,成色与李靖手中一摸一样,手镯中也有一蕴字,我略微一抖,忙将手镯递于丽箐,丽箐拿在手上仔细看着,看完对着秦王妃微微颔首。

秦王妃略一沉思,柔声道“崔二娘毕竟是我府中的婢女,我要为其负责,除了李长史所说的伤疤与手镯,可还有别的佐证”

李靖闻言摇摇头,房内再次陷入寂静,一旁的刘总管出声道“王妃,老奴到有一方法”“什么方法”

刘总管恭敬的回着“老奴曾听闻南朝时期,萧综的母亲吴淑媛原是齐宫昏候的妃子,因貌美被梁武帝看中,入宫七月便生下萧综,但众人皆怀疑萧综并非梁武帝亲生。这萧综长大后,去掘了东昏候的墓,并用自己的血滴在尸骨上,果真能渗入尸骨,但萧综半信半疑,后又杀了自己的儿子,用自己的血滴在儿子尸骨上,血液渗入尸骨,后来萧综投奔北魏,改名萧赞,并为东昏候服丧三年”

秦王妃听后摇摇头,道“此法不妥,李长史双亲早已寿终,断不能因要认亲,而对已逝之人大不敬”

刘总管略一沉思,继续道“王妃,可以合血,将李长史与崔二娘的血滴一滴在器皿终,若是俩人的血融合则是亲人,不融合则不是亲人”秦王妃闻言,认真思索其可行性。

不会吧,我一个现代人自是不相信滴血认亲,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只听见秦王妃缓缓道“此法可行”闻听王妃如此说,只能悉听尊便。

秦王妃命人拿来针和器皿,李靖毫不犹豫的扎破手指,挤出几滴血。我望着自己的手指,很难下手,只能硬着头皮上,针在皮肤上划了好几次都没划破,只好让一侧的丽箐帮忙。

时间仿佛静止了,所有的人视线集中在刘总管手里的器皿。刘总管晃晃手中的器皿,没过多久,分离两端的血竟然慢慢融为一体。时间仿佛定格,所有人傻在原地,直直的望着当事人。

秦王妃率先开口“这样不会有人疑心了”秦王妃略一顿,询问道“崔二娘乃我府中的私属奴婢,不知李长史有何打算”

李靖闻言,随即跽坐,尔后恭敬的一叩首,沉声道“李某恳请王妃,让芸熙随我回李府”

秦王妃闻言,并未出声,指尖轻捏杯身,缓缓的摩挲着,低头沉思,许久后,秦王妃摩挲的指腹停下,眸中恢复以往的柔和,笑道“既是李长史所愿,我准了便是”李靖闻言,松了一口气,复又一叩首,激动的道“多谢王妃”

秦王妃嫣然一笑,道“刘总管,你去把崔二娘的户籍拿来,以便李长史将手实报至坊里正那里”“是”刘总管恭敬的回着,便退到了堂外。

秦王妃说完便起身,亦缓步走到堂外。叔伯亦长叹一声,欣慰的拍拍我,步履蹒跚的走了出去,我看着叔伯那佝偻的背影,眼中一酸,抬头却见李靖眼圈微微泛红,直直的望着我。

看着李靖失而复得的神情,我不禁唏嘘,古代崔芸熙的生活我没有参与,所有的事事非非我不曾知道,更体会不到这失而复得的亲情。

“芸熙,我终于找到你了,自从你走丢后,我一直自责,为何没有看好你。这二十多年,我不断的寻找,不断的寻找,从未放弃。因为我相信总归会找到你的。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你了。”李靖颤抖的声音,不停的哽咽

看着李靖悲痛欲绝的模样,我虽没有肝肠寸断的痛楚,眼睛却是酸酸的,看到李靖声具泪下的哭诉,顿时两行清泪淌下来,一时不知如何开口,半晌后才道“李长史,你无需自责,我们这不是又见面了吗”

李靖哽咽的问道“你唤我什么”我不自在的看着他,低声道“我一时改不了口,还请见谅”“芸熙,我等这天等了好久,家慈家严可以安息了。”安静的氛围中夹杂着悲伤,屋内的李靖正静静诉说往日的一切。

20年前,正是杨广即位的那年秋天。

李靖带着最小的妹妹--李蕴来到热闹的集市玩耍,看到有人在对弈,非常喜爱围棋的李靖,牵着妹妹观看棋局。没过多久,耐不住心里的渴望,想要一较高低,兴奋的参与对弈。棋局结束,人群渐渐渐渐散去,这才发现妹妹不在身边,找遍整个集市,都未发现妹妹的身影。自此以后活在自责中,再也不碰棋盘。

直到在天策府看到我手上的手镯,跟自己手里的手镯一摸一样,这才在万丈深渊中,看到一丝希望。后回到扬州后,派人查访,终于确认崔芸熙就是自己在集市中弄丢的妹妹。

听完李靖的述说后,天色已暗了下来,李靖透过缝隙,看道天色已暗,柔声道“现在天色已晚,我要在坊门关前回去了,明日我再来接你回府”

李靖手中紧握户籍,却不想离开,踌躇一会,终是抬脚离开,走了几步脚步突然停住,转身道“今日我已把叔伯一家接到府中居住,这样你们就不用分开了,为兄要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我点点头,李靖略带忧伤的神色看着我,复叹一口气,转身离去,看其颀长的背影落寞的走着,我不忍心,遂开口唤道“阿兄”

颀长的身影听到呼唤,脚步停滞,却没有转身,只见身影一颤一颤,毫无任何声音,李靖抬手悄然拭去眼角的泪滴,继而右手一挥,抬脚离开。

偌大的堂中,只剩下我一人,孤寂的站着,这一切来的太突然,我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本来在现代我并不了解唐朝的户籍制度,直至到了这里,才慢慢了解了,不过能摆脱私属奴婢,对我来说亦是一件好事。

我无力的回到房中,看了一圈,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收拾的,只是简单的收拾了几件衣物和饰品,还有李建成送的狼皮亦打理妥当,剩下的便送于翠儿和萍儿,俩人依依不舍的呆在我的房间,翠儿泪眼朦胧,哽咽道“二娘,你真的要走了吗,我舍不舍你”

我上前一步,手轻轻擦拭翠儿面颊的泪水,拍了拍其后背,温和道“我也舍不得你们”看了一眼萍儿后继续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翠儿抽噎的点头,萍儿只是静坐一旁,我视线在俩人脸上来回扫视,嘱咐道“你们在王府做事,定要灵活,人这一生,不图别的,只图平安便好”

“嗯,我们记住了”

还记得初来乍到,看到的便是这俩人,也是亏了这两人的照顾,我才能在这一窍不通的唐朝生存下来,若是有什么不舍,对于她两真是心存感激,想到这儿,我朝着俩人恭敬的施礼,翠儿与萍儿忙扶我,我搭着二人的胳膊,真诚的说“二娘在此谢过两位娘子的照顾之恩”

又与俩人闲谈一会,俩人这才拿着东西,依依不舍的离开。待俩人离开后,我却无法入睡,看着房内的一切,有点不舍,自从来到这里,一直居住在这里,现在要离开了,我要把它们记在脑海里。

喧闹了一天的王府像疲惫不堪的人酣睡,偶尔传来打更的声音,一切笼罩在黑夜中。屋内黑色的油灯、被熏得漆黑的罩子沉重地扣在灯焰上,火焰无可奈何地摆动着……

这一夜,我却无法入眠,在榻上辗转反侧,终是到了早上,收拾妥当后,一一与刘总管,刘大娘话别,看了看时辰,等王妃用完早膳,这才去秦王妃房中告别。跟王妃寒暄一阵便起身告辞,回来时路过李世民的书房,我推开沉重的木门,在王府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不必再去说割舍不下什么,因为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我看着房内的一切,这里承载了太多的聚散离首,不经意间来到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在心中烙下美好的记忆。我看着房中的一切,找寻我走过的足迹,想起曾经的一点一滴,一切渐渐远去。

我缓步行至案前,最后一次将案上的归置妥当,又把书房打扫一番,最后坐在案前,轻轻的抚摸案上的每一件物品,提笔写封信,放在李世民的案上。因李世民不在长安,不能当面辞别,只能以书信代替辞别。

我起身时看了一眼案上的信,怕被风吹走,复又将信夹在李世民平时看的书中。我回头望望房内的一切,头也不回的掩门离去。

留下一室的孤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