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唐太子日常 > 第15章 重阳

大唐太子日常 第15章 重阳

作者:蓝色草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01:10:19 来源:文学城

八月的最后一天,行军总管尉迟敬德押送装有突厥首领颉利和突利的囚车进入长安,为太上皇李渊和皇帝李世民献囚,其军容之盛,蔚为壮观。

自大唐建立以来,突厥就多次南下侵扰。虽然大唐和突厥曾经互有约定,但突厥的几位首领却多次违反。如今李世民初登基便拿下突厥的两个首领,如此功绩,自然在朝中的威望更盛。那些之前由李渊任命的老臣,不得不暂时蜷缩起来,收敛锋芒。

大朝会上,面对两位突厥首领献马献羊,希望放归的请求,李世民既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只是邀请两位可汗在长安住些时日。再过几日就是重阳佳节,先过了节再说。

……

李承乾听完陆德明对朝中之事的讲述,不由笑出声:“突厥人又不过重阳节,阿耶还真是狭促。”

陆德明闻言皱眉,提醒道:“中山王慎言。”

李承乾察觉自己话中失了对父亲的尊重,收敛了笑容:“是。是我失言,先生勿怪。”

陆德明无奈地摇摇头,拿起书继续给中山王讲解。

他看着李承乾伏案认真书写,心中不由想到,这对天家父子如今感情和睦,只怕比一般的小民之家父子之间的感情还要深厚。又想到当今陛下曾经弑兄囚父,如今陛下待中山王宽厚疼爱,不知将来会如何?不由便想得深了。

李承乾在纸上写完一句话,久久没有听到陆德明继续讲课,不由抬头看向陆德明,却见陆德明正望着自己发呆。

这倒是少见。

陆德明治学严谨,不苟言笑。李承乾还从未见过他发呆走神的样子,想着陆德明如今已经七十多岁,老迈力弱,放到现代早该是退休的年纪,不由道:“先生若是累了,就先歇一歇,待会儿再讲课吧。”

陆德明这才回过神,想到自己才刚教训过中山王,随即自己就犯了错,不由有些讪讪的。

李承乾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让内侍送上茶水点心。

陆德明看着放在托盘上的茶具和点心,端起一盏茶,发现里面竟然不是抹茶,而是冲泡茶,不由有些惊讶。

李承乾解释道:“我喝不惯抹茶,命人重新制作铁锅炒茶冲泡。想来是内侍弄错,把我常喝的茶给先生送了上来。先生若是喝不惯,就让人换一盏茶吧。”

陆德明摇头:“这倒是不必,瞧这茶叶在水中沉浮,倒也有几分禅意。”

他又看向送上来的点心,因为重阳将至,尚食局应景地送上了麻葛糕、菊花糕,还有嵌了榛子果仁的小蛋糕。

前两样倒也罢了,不过是应重阳的景。最后一样糕点倒确实少见,吃进嘴中绵软香甜,回味无穷。

陆德明想到家中老母亲牙齿已经掉光,吃这样绵软的点心倒是不费牙,容易消化,有心向中山王讨要一些,但一时却张不开口。

吃过茶水点心,陆德明继续给李承乾上课。

等到课上完,临要走的时候,李承乾特意让人打包了一盒子点心,给陆德明带上:“听说先生家中有老母幼孙,我特意叫人装了些点心,给老人家换换口味吧。”

陆德明见中山王如此说,就知道是自己刚才吃蛋糕发呆的时候神情上露出了马脚,却不想中山王如此细心,不由心中一热:“如此,就多谢中山王了。”

李承乾笑道:“先生用心教导我,与我有师生之谊,又何必如此客气。我送先生。”

李承乾一路把陆德明送到嘉福门处,这才往回走。他结束课程的时候,差不多也是李世民的重臣们结束商议出东宫的时候,李承乾和他们点头示意,也不多话。

……

回到自己居住的宫殿,李承乾命人把挂在自己寝殿窗前的那把巨弓取下来,用松脂干布认真保养起来。

王乳娘见状,笑道:“大郎又在擦这把弓了,可见确实对这把弓喜爱至极。”

李承乾笑道:“是啊,可惜我至今为止还是拉不开它。”

王乳娘道:“大郎如今还小呢,等再过几年,力气大了,必然就能拉开了。”

李承乾点点头,没有再多说。

……

很快就到了九月初九重阳日。

为了接待在长安“做客”的两位突厥可汗,李世民不仅在太极殿宴请太上皇李渊及群臣,还命五品以下的官员在玄武门比赛骑射,以选先勇。

宴会上,作为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自然要带领几个弟弟们为祖父李渊献酒祝寿。

回到自己的坐席之后,李承乾用余光看向坐在最上首的太上皇李渊。虽然因为阿翁执意没有迁宫,让出太极殿,导致阿耶作为皇帝只能蜷缩在东宫。但今日举行宴会,阿耶还是把宴会场所放在了阿翁的太极殿,只怕阿翁此刻心中也是滋味难辨吧。

心里正想着,七岁的李泰就端起酒杯,向坐在身边的李承乾敬酒:“大兄,臣弟敬你一杯。”

李承乾看着七岁的李泰像模像样地给自己敬酒,心中只觉得好笑。

一众弟妹之中,异母弟妹暂且不去论,同母的弟妹中他只和丽质年龄相仿,关系最好。

之后出生的雉奴、城阳、晋阳、衡山,和他的年龄相差太大。虽然都是同母弟妹,可他们读书习字的时候,他早已经在朝中听政,彼此之间也没什么话可说。

至于青雀,他从小就极为聪明。

对于他长大之后想当太子的想法,李承乾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

大家都是同母兄弟,年龄只差一岁,谁也没比谁多三头六臂,凭什么你就是太子,大唐未来的主人,而我只是一个小小的魏王?

更何况李承乾自己在贞观十年之后还做了那么多错事……

只是现在,李承乾看着端着酒杯向自己敬酒的七岁小胖墩,不由无奈摇头,他招手叫来一旁倒酒的内侍,吩咐道:“把几位皇子桌上的酒都给撤了,谁准你们给他们上酒的。再去看看几位小皇叔的案上,若是有酒,也一并撤了。”

内侍连忙称是。

李承乾接过李泰递过来的酒杯,放到内侍的托盘上:“青雀,你如今年纪尚小,不宜饮酒,让内侍给你换成饮子吧。”

李泰气急败坏,但又不好多说什么,只好闷闷地应道:“是,多谢阿兄关心。”

坐在上方李世民注意到下面的动静,召来内侍询问动静,闻言笑道:“米酒又不醉人,承乾也太过小心了。”

一旁的李渊听到这话笑道:“我看承乾做得很对,倒是越来越有长兄之风了。不像你小时候,总是馋我杯中的酒,喝醉了又爱耍酒疯,你大兄怎么都拦不住你……”

说罢,李渊想起长子建成早已经被二郎世民所杀,至今不过三个月有余,自觉失言,自顾自地喝起酒来。

听到父亲提起长兄,李世民不免觉得有些尴尬,也喝起闷酒来。

宴毕,众人散去。

李世民被人搀扶着回到东宫。

刚才在宴上父亲李渊突然提起长兄李建成,他心中不免生出一分惆怅。

他倒不至于后悔杀了兄长和弟弟,只是回想起自己年幼时和兄长相处的时光,心中滋味难辨。年幼之时他们兄弟之间感情和睦,等到隋末开创霸业,手中权势越来越大,兄弟之间反倒起了龌鹾。

他不想自己的儿子们也同自己一般和兄弟相争,干脆就往承乾住处走去。

李世民走进殿内时,李承乾正在悬腕写字。

因为李世民不许内侍通报,他一直走到李承乾身后,李承乾还没有察觉。

李世民不由将李承乾纸上写的字读了出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李世民笑赞道:“好诗,虽然用词质朴,但却能让人觉察出其中的兄弟情义。只是承乾,你何时身处异乡?你和你的弟弟们不是一直在长安吗?”

李承乾闻到阿耶身上好大一股酒味,便知道他是醉了,有些无奈道:“……阿耶,这不是我写的,是一个叫王维的人写的。只不过今日是重阳,我写出来应应景罢了。”

李世民刚才只不过是喝多了酒,有些醉了,现在也已经反应过来。他问道:“王维?我没有在朝中听说过这个名字,可是乡野遗才?”

李承乾愣了一下:“王维是太原王氏的后裔,他家倒也称不上是乡野吧。”

随即,他反应过来,明白了父亲的意思,笑道:“阿耶,你别惦记了,王维此人现在还没出生呢。别说他了,连他的父亲此时也还没出生呢。”

李世民叹道:“看来这诗也是你到千年之后学的。这王维,是我朝人吗?”

李承乾点头:“是,他在武周年间出生,在开元年间得到唐玄宗重用。”

他见李世民不解,解释道:“唐玄宗是阿耶您的曾孙。”还未出生的李治的孙子。

李世民无奈摸了摸长子的脑袋,笑道:“我的曾孙不就是承乾你的孙子,怎么还绕了这么大一圈?对了,武周是谁的年号,怎么取的这么古怪,出处为何?”

李承乾:“……”

我亲爱的阿耶,武周不是年号。需要我和您解释一下关于你的才人变成你儿子的老婆这件小事吗?顺便您的才人兼儿媳妇改了国号,大唐可能算是短暂地“灭亡”几年这种小事?

为了还没出生的雉奴的小屁股着想,李承乾生硬地转了话题:“对了,阿耶,我想起来要怎么改进方案才能造出玻璃了。”

李世民虽然隐隐能感觉到长子在转移话题,但因为此时醉了,也没有多想:“哦,要如何改进?”

还没出生的李治(小字雉奴):大兄,我谢谢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重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