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 第152章 第152章差距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第152章 第152章差距

作者:意元宝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8-29 01:45:49 来源:转码展示1

“抬起头来。zhongqiuzuowen”青芜在宫女中也算是地位较高的人, 她一说话,叫婉儿的宫女已经抬起头,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青芜不禁暗赞一声美人。

“安定公主召见。”青芜虽然惊于眼前人的美, 并没有忘记自己此来的目的。

那叫婉儿的女子闻之微微一顿, 张着樱桃小嘴惊叹地看着青芜, 十分惊讶。

“请。”青芜再次相请, 将婉儿唤回神来, “是!”

公主召见,岂有她说不的机会, 随青芜而去, 来到李初的面前,李初回过头看着婉儿,直接就问道:“姓什么?”

“奴婢上官婉儿。”自我介绍的上官婉儿垂下头, 李初虽然早有猜测,但真是上官婉儿。

李初打量她许久, 她记得上官仪当年出事到现在可是二十几年,也就是说, 眼前的上官婉儿虽然看起来像是十七八岁的样子,实际上却是二十来岁的人。

这样的人, 有才或是无才, 若是有才, 依武媚娘的性子,怎么可能会不用,若是无才,自然会销声匿迹。

但是看眼前上官婉儿的衣着, 并不像是默默无名的宫女,这就有点意思。

李初笑了笑,凝视上官婉儿问道:“你的祖父是天下闻名的有才之人,虽说你自小没有在他的教导下长大,却不知你是否有才?”

上官婉儿其实并不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竟然会碰上李初的,这样的一位公主,天下闻名,像她们这些在宫中的女眷,尤其更能切身体会这位公主的特殊。

如今的女帝,多少人面对她只要皱皱眉头都会胆颤心惊,更别说勃然大怒的时候,只有眼前的这位公主,不管女帝怎么样,纵然是怒火冲天,她都能安然无恙的退去。

上官婉儿敛下心中的万千思绪,小声地回答,“奴婢不敢与祖父相提并论。”

“若是让你去参加女科,给你机会再振上官家的声誉,你去是不去?”李初不赘言,反正这是一个选择,别管为什么李初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位的才名,李初仅仅只要一个结果,那就是眼前的这个人是否有才,是否能用,只要能用,名声一类的东西,重要也不重要。

上官婉儿再次傻眼,不由自主的咬住唇,脸色阵阵发白,目光又透着一股坚定,随后问道:“奴婢是罪臣之后,也可以?”

当年的上官仪可是被谋反定罪的,要不是因为上官婉儿是女眷,早就死了。

现在李初要让上官婉儿出仕,再振上官家,这件事第一个需要征得同意的人是武媚娘,如果武媚娘不点头,她们现在说的一切都只是一个笑话。

“只要你有能力,有才,你就可以。”李初其实一直都在想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推在最前面,她手里的人倒是有自告奋勇,也知道后果而一往无前的人。

然而李初思量再三,并不觉得她们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她的人,不代表是武媚娘的人,如果可以,李初是希望武媚娘那里可以亲自挑选出一个有才,够狠,又够坚强的人来,那样只要她和武媚娘在她的身后为她撑腰,那就什么事都没有。

李初的目光闪烁着光芒,也在等着上官婉儿的回答,上官婉儿低着头,半天没有回答,李初看穿她的心思道:“如果你担心的是陛下,我会亲自去和陛下提的,但是在此之前,让我看看你的本事,不如,明天就这个时候给一篇文章吧,就论女科。”

只有上官婉儿是个有才的人,李初才会为她去说服武媚娘,自然,李初相信武媚娘肯定会同意的。

“你不用急着回答我,明天,同样的这个时间,我会到这里,我只会等你一刻钟,过期不候,你自己想好。”李初知道这样的事一时间谁都很难拿定主意,那也没有什么关系,李初给她时间,想好之后就出现,如果想不好,错过了,只要她自己不后悔就行。

“我先走了。”看起来李初不想给眼前的人压力,所以这就准备离开,上官婉儿虽然为李初没有咄咄逼人,现在就让她做决定而松一口气,李初走得潇洒。上官婉儿连忙见礼道:“恭送公主。”

这是大唐最尊贵的公主,李初离开的时候,上官婉儿看着李初的背影久久不能回神……

李初和上官婉儿的事情一字不落的传到武媚娘的耳朵里,武媚娘听的一下子笑开,“我这个女儿果然非比寻常。”

一旁的人不断的奉承武媚娘,“安定公主最像陛下。”

武媚娘摇摇头,“不,她最像的是先帝。如果像我那就不只是现在这个样子。”

若是李初足够心狠手辣,或者是下手更果决一些,李初可能会比现在更加势大。当然,武媚娘或许早就不能容忍这样势大的李初。

想到这里,武媚娘又笑了,凡事有利有弊,总是相互的,武媚娘从来没有怀疑过李初会对自己有任何的不恭,更不会有半点谋反之心,就是因为李初从骨子里就不是一个喜好权势的人。哪怕现在武媚娘知道李初有争夺帝位的心思,要争,李初也只会用光明正大的手段来争。

有时候武媚娘恨极李初的光明正大,但是很多时候又欢喜李初的光明正大。

只有这样光明正大行事坦荡的人才足以让武媚娘信任,全心全意的托付。

“去让婉儿过来一趟。”武媚娘也是闻弦而知雅意的人,李初这一番举动究竟为了什么,武媚娘前后一联想即明白。

这也是为什么武媚娘称赞李初一句果然非比寻常的原因,虽然李初从前没有听说过上官婉儿的名头,但是就凭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李初想试试上官婉儿究竟有没有本事,若是一个有本事的人,那么从今往后就能推出去。

武媚娘召见上官婉儿,李初是不知道的,她还在等着明天的结果。

而今天,打擂台的结果更是收获颇丰。李初看到满满一沓沓的纸,都是在擂台之上各展所长双方说出来的讨论,一页页的看完,李初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果然什么都有意外之喜,天下的男人有看不起女人的,也有觉得女人可以和男人并肩而行的,瞧瞧这些人,文章写得好,容人之量亦是极好。”看文章就能看出一个人的风骨胸襟来,李初看着文章十分的高兴,旁边的卫因道:“公主,还得让他们继续再吵下去?”

“那是自然,现在才刚开始,就让他们吵,相互吵,相互学习,对大家都有好处。”学习是相互的,李初就得让他们继续吵吵到开科举那一天为止,这样一来就没有人再抓着开女科的事情不放。

就算他们想吵,如今女子展现出来的才能让他们不敢忽视,想吵?从哪里开始吵?现在的大周皇帝可就是女皇帝。

如果单纯的用男|女的身份来作为能不能参加科举的理由,古往今来,也没有女人当皇帝,现在武媚娘还不是当上了。

皇帝都能让女人来当,其他的事情也就更不必说了。凭本事当的官,谁有本事谁就当,理所当然,别管什么男的女的。

只要上面的人不闹,或者更应该说那些被武媚娘的酷吏政策吓得不敢动弹的人不出妖蛾子,其他的人翻不起大浪。

李初也算是把所有的文书和奏折全部看完,考题只有一道题自然是不可能的,第二日,上完早朝之后,李初和政事堂的诸位宰相一道商议所谓的考题。

不说,连武媚娘的同意的那道题就是李初出的最后的一道题。

至于其他的考题,可以在这个考题上延伸,但是李初提出的这道考题总是让人不由自主的想歪。

武敏之就提出这一点,希望李初能够重视。李初那叫一个甩手掌柜,甩的利落,“既然争执不下,不如去请陛下做主。”

皇帝是做什么的,就是在宰相争执不下,而且各有各的理由的情况下做下决定。

听到李初这话的人全部都看向李初,难掩诧异。

就算他们不是多管闲事的人,也听说了李初和武媚娘最近的关系闹得有些僵,但是表面上李初还是站在武媚娘这一边的,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人敢挑拨她们关系的原因。

只是正常来说,李初应该是避武媚娘而唯恐不及,李初竟然是左相,其实也是可以拿主意的,偏偏李初却不拿?

李初又不傻,她都已经跟武媚娘说了自己想争皇位。在这个时候,争就是不争,所以这些自己揽权的事情,李初能不做就最好不做。

不管在什么时候,李初都得牢牢记住这个天下现在是武媚娘的天下将来。自己能不能如愿,那是将来的事情,在武媚娘还是皇帝的时候,那么李初就得听武媚娘的。

“各执所见还是请陛下圣裁。”狄仁杰第一个同意李初去找武媚娘让武媚娘决定的。

有钱却不揽权,更不会独断专行,越过皇帝做主,李初只要记住这一点,那么将来……

狄仁杰是真的不想这样想起李初心思来,毕竟这条路想要走成太难了。

然而李初早就打定主意,不管前路有多难,她都会一往无前,任何胆敢拦在她前面的人,她也敢一个个尽除去。

从昨天开始武媚娘就知道李初今天肯定会和政事堂的诸位宰相前来商量考题的事情,眼见人都齐全的,而且有异义的人正好是李初和武敏之。

等他们两个把话说明白,肯定告诉武媚娘,做这个决定在武媚娘。

“其他人的想法?”想要问到武媚娘的想法,武媚娘也得问问其他人都是什么想法,现在站在对立面的是李初和武敏之,又有多少人是站在他们两个的身后,也就意味着站在武媚娘的身后。

一件事,武媚娘想的可要多了,几个宰相本来在李初和武敏之争执的时候都不敢出声,这个时候当着武媚娘的面,一个个倒是积极的发表意见。

总的来说,李初的理由大部分的宰相都是认同的,用天下来做考题,让考生们写出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也是对考生们的考验。

能够想出解决办法的人,而且能为朝中所能容。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也是大周需要培养的。

“问题不会因为我们的忽视而不存在,只有解决问题或者是解决矛盾,才能保证一个王朝的繁荣,避之不谈,虽然眼下对我们来说是好事,但对将来绝对不是。江山传承,谁不希望能够千秋万代,否则也不会在当年费尽心力的打下这片江山,治理这片江山。先祖不畏艰难创下这份家业,因畏于人言,畏于少部份人的利益,而不顾大部份的利益?真正撑起家国天下的还是那大部分人。”

这些话也就只有李初敢说出来,也只有李初说出来才不会让人觉得太过突兀。

武敏之和李初所处的位置不一样,考虑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不同,李初要的是这江山稳定,是千秋万代的传承,可是武敏之想的是当前。只要眼下的江山稳固,将来的事,那是下一代的事,与他们又有何干系。

太多的人都是存着武敏之一样的想法,只想稳定一时,将来的问题将来再说。

但这并不代表李初会和他们一样,要知道,李初的目标是下一任的皇帝,就算在武媚娘的手里,这些问题不会爆发出来,将来到李初的手里,那就绝对有可能一下子爆发。

与其等到将来问题出现,矛盾无法缓和,必须想出解决的办法还不如在现在就开始想想怎么样缓和矛盾,解决问题。

武媚娘轻声一叹,要说武敏之和李初的差距,大概就是这份所处位置的不同吧。

其实很多年以前,李初考虑的都已经是江山如何稳固,如何能让大唐的天下继续传承下去。

李初提出税改就是想减轻百姓的负担,也是为了让国库能够有钱。

土地流失,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士族兴起,税赋是一降再降,要不是有那些商业税的支持,国库早就空了。

所以在很早以前,李初就已经在着手准备解决这些问题,现在不过是把问题挑出来,希望天下人乃至皇帝都可以正视这个问题。

“臣附议!”狄仁杰第一个同意李初的说法,也觉得发现问题不好当作不知道,既然他们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不如集思广益,让天下人来帮忙,想主意,或许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好办法。

有这个想法的人不仅仅是狄仁杰一个,其他的几位宰相,真正心存天下,心存百姓的,也很希望这一世的繁华能够再延续下去。

“臣附议!”一个两个的人都站出来,他们能够体会到李初为长远打算,想要江山稳固,繁华延续的初衷,所以或许这一条路会很难走,但是他们愿意迎难走下去,希望将来有一天,他们这份心能够得到同样的回报。

武媚娘明白了,只要是站在长远的角度着想,都不可能不同意李初提出的这个考题,武媚娘自然和李初想的是一样的。

“好,这个考题朕同意啦。”武媚娘是想用这个考题是探出究竟谁是站在李初这一边,又有谁是站在武敏之这一边的,让武媚娘既是失望又是欢喜的。

欢喜这些宰相真正心存天下,几乎都是和李初一样的人,也就意味着将来有一天他们会和李初站在一起。

失望的是,枉费武媚娘早早的就把武敏之安排入政事堂,但是直到现在为止,武敏之并没有完全融入政事堂。

这两者之间的差距更让武媚娘心下失落,难道武家的人就这么比不上李氏的子孙吗?

就算李初是武媚娘生的,但是武媚娘第一反应都是,武敏之怎么就那么不如李初?

得亏武媚娘没有把话说出来,说出来李初得怼她一句。

她和武敏之是站在同样的一个起点的?也不想想教导李初的人都是谁?

不说李治和武媚娘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李初系统的四个太后,哪一个不是了不得的人物,武敏之呢?

按李初来说,武敏之能有今日成就已经不错,只是武媚娘要求的太高反倒显得武敏之更加不如李初。

“还有其他的考题有争议的吗?”最难的一道题定下了,那么就来说说其他的考题吧。

武媚娘示意其他人赶紧把想说的要说的话说完,一个两个的宰相,赶紧把手头的事情上报给武媚娘。

总的来说,除了李初这一道题备受争议之外,其他的考题算是中规中矩。

也因此没有什么人表示反对,那就意味着考题终于全部都定下。

“科考的制度是不是也应该改一改?”在其他人忙着收拾今天讨论的所有问题之后,李初忽然冒出这样一句话。

本来一群都准备收拾回家的人,听到李初这一句齐齐的扭转头盯着李初,武媚娘道:“说说看。”

“素日大唐的科考都是明卷考之,在考试之前,全都先往个宰相的府邸递送文章,也就是说,最后能够选中能够参加科考的人,都是经过宰相筛选出来的。不如这一次以密卷考之,天下想来参加科考的举子都在规定的那一天进入考场。让他们一道答题,考完之后,将他们所有的考卷全部密封,让人专门改卷,选出优劣。最后开殿试,以陛下亲自监考,取天下之才。”李初把一连串的操作方法全都说出来,武媚娘的眼睛立刻亮了。

“这只怕有些不妥。”又开女科,又是密卷改之的,怎么听起来都让人有些不安。

“有何不妥?密卷考试,密卷批阅最是公平不过,否则的话像以前一样开卷批阅,只看名字家世,有多少心存芥蒂的人就把那些寒门出身的士子刷下去了。这样的例子需要我把那些式子的文章翻出来做证据吗?”李初可不是信口开河,而是确实已经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所以李初才敢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更别说这一次的科考可是还开了女科的,男的女的全都一起考,要是再让他们像以前一样的改考卷,先把人的名字看清楚,再看文章,至少所有参加科考的女子全都给刷下来。

当然不能否认武媚娘为了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才会让李初作为主考官出现。

然而这样的办法治标不治本,也不公平,不如按李初出的主意,把这些人名籍贯全都糊起来,谁也不知道谁是谁,就按文章的优劣来评比,再是公平不过。

“还有,家中只要有参加科考的人,所有的主考和监考、最后的改卷人都应该避讳,谁若是不避,一旦查出来,考生的成绩做罢。”作为一个应试教育出来的人,所有的硬性条件还有限制人的办法,李初脑子里多了去。

李初一个接一个的条件丢出来,偏偏还让人没有办法提出反对的理由。

说来说去,李初也仅仅是想让科考变得公正,不再像以前一样,都有一己之喜好说了算。

“甚好!”武媚娘听的那叫一个眼睛发亮,李初一套接一套的,都是为了取天下人才为大周所用。

从前的科举考试因为刚刚完善不久,而且有很多问题也没有暴露出来。但是这一次一旦开了女科,让女人也可以参加科考,一定会有很多人针对她们的。

只有抓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像李初说的那样,把所有的人名、籍贯全部都糊起来,就以文章的优劣取之。

只有所有人都认为文章是好的,那么才可以取这个人才。

绝对的公平公正,就算最后取出来的人才不少,也绝对没有人有异议。

皇帝都已经叫好,说好了,他们还敢有什么问题。

只是科举这样一改,很多人想动手脚就没那么容易了。

但这就是李初和武媚娘一同希望能够达到的目的,那些人想要浑水摸鱼或者是提拔自家的人,不好意思,你要是有本事那没意见,如果你没有本事,就好好安安分分的待着。

武媚娘的心情很好,她可以想象得到这样的科举制度一改,接下来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局面!世族们在想提拔自家人也就没那么容易。

当然啦,这么多年来,艺族的影响力在不断的削减,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不断的寻找机会,希望可以翻身把歌唱。

算盘打的再精,他们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机会,如今的他们若是安守本分,凭本事和能力在武媚娘的面前说话,武媚娘愿意听他们的,若不然,就让他们自己好好的呆着。

宰相们都已经无话可说,也算是默许了李初的所有提议。武媚娘和宰相们再议起其的事情,确定他们也没有其他的话要说才把人打发出去,独独留下李初。

反正就算武媚娘不把她留下,李初也是要留的,她得去看看上官婉儿。

“让婉儿进来。”留下李初,武媚娘立刻让人换上官婉儿进来。

得,李初马上明白了,昨天的事,武媚娘都已经知道,看起来也是认同李初的想法的,都在李初的预料之中,只是通过武媚娘把上官婉儿推出来,其实也没什么。

很快上官婉儿走了进来,见到李初和武媚娘,上官婉儿恭恭敬敬地拜下,“陛下,公主。”

“平身吧。”武媚娘挥手让她站起来说话,上官婉儿拜谢之后站起来。

“说说看,你想让她做什么?”武媚娘虽然有所猜测,希望能够从李初的嘴里亲口说出来。

很多时候李初总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想法。武媚娘已经尝试过很多次,就比如科举的事情,这样的一改科举取才的方式,显然要公正很多,让上官婉儿出手,李初或许会有其他的想法。

“我还不知道她是不是有能力有才干的人。”换句话来说,李初的所有计划都是要在上官婉儿是不是有本事的基础上实施的。

武媚娘莞尔一笑,李初啊李初,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一样的慎重,挺好的。

“婉儿,将你的文章给安定公主看看。”心情很好的武媚娘也就不在意自己和李初之间的那点隔阂,意示上官婉儿将文章送到李初的面前,让李初查看。文章好不好,有没有本事,李初得看仔细。

“诺!”上官婉儿恭恭敬敬的将袖中的文章拿出来,双手奉上,曲和上前接过,送到李初的手里,李初打开上官婉儿所写的文章,从头到尾看得很仔细。

看完之后,李初将文章卷起来,目不转睛的瞅着上官婉儿道:“这么说来你是心甘情愿当这出头鸟?”

上官婉儿显得有些紧张,浑身都在轻轻发颤,“陛下说过,公主也说过,这是奴婢的机会。”

点点头,李初确实不能否认,这是上官婉儿最好的机会。

“可是你知道你要担多少风险?到了最后你能不能活着,还是个未知之数。”李初做事就喜欢把丑话说在前头,骗人坑人的事,要坑李初也会坑敌人,而不会坑自己要用的人。

“奴婢知道,可是奴婢无怨无悔。”上官婉儿已经想好了,自然也会清楚将要面临的是多少风险,多少的刀枪箭雨,但是上官婉儿不怕。

李初挑眉观望着上官婉儿的神色变化,上官婉儿的神情坚定,那一副豁出去的模样,让李初不由自主的笑了。

“不错,你只要有这种豁出去的想法,就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所谓蛮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有人会因为你是女人而小看你,但是只要你够狠,谁都不敢欺负你。”李初不介意在这个时候告诉上官婉儿一个道理,上官婉儿细细品味李初话里的意思,连连点头,“公主说的,奴婢谨记在心。”

在宫中沉浮多年的人,怎么会不懂这个道理?只是总结的没有李初这样粗暴。

“你现在可以告诉我你打算怎么用她。”武媚娘不管李初怎么教导上官婉儿,她只是想知道李初打算怎么把上官婉儿推在最前面?

“怎么打算不重要,如果上官婉儿可以凭自己的本事考中进士,才有可能准备下一步的计划,在此之前,她就是一个宫女。”

武媚娘听着李初的话,拧紧眉头,虽然李初说的很在理,但是武媚娘想要知道的是李初的全盘计划。

可是李初却不愿意现在就把自己所有的计划告诉武媚娘。

“陛下何必心急,知道的太多就没有惊喜了,不如一步一步的看。”李初很清楚武媚娘此时此刻的想法,按照武媚娘的性格,她是希望将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掌心内,不允许有任何的事情脱离自己的掌控。

可是李初不是别人,而且李初从来也不在武媚娘的掌控之内。

拿对付别人的办法来对付李初,武媚娘只有吃亏的份。

“人,陛下可愿意让我带走?”虽然不愿意把全盘计划告诉武媚娘,但是李初需要上官婉儿的,就得征询武媚娘一句是否愿意让李初带走上官婉儿。

若是别的人,武媚娘绝对会说一句不愿意,和李初硬碰硬,武媚娘占不到半分便宜。尤其现在是开女科的关键,上官婉儿更是李初的棋子,也是武媚娘的棋子,再斗气,那也不能拿天下江山还有武媚娘自己的皇位来斗。

“带走。但是接下来如果有任何的计划,你得告诉我,不要一意孤行。”武媚娘觉得自己和李初得有言在先,否则依李初的性格,再加上她们母女现在的关系,李初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好都不一定告诉武媚娘。

李初听着抬眼撇过武媚娘,神情淡漠的回答,“所谓见机行事。再多的计划也赶不上变化,我不可能料事如神,未卜先知。”

换句话来说,李初并不答应武媚娘提出的条件。什么事事要告诉武媚娘,李初自己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怎么告诉武媚娘?

“你……”武媚娘被李初一通胡搅蛮缠,气的不轻瞪大眼睛警告的死盯着李初,“你就是这样对待我的态度?”

“只是就事论事,陛下何必动怒?如果陛下不愿意把上官婉儿给我,不给便不给吧。”说了那么多,中心思想还不是愿不愿意把上官婉儿给李初,武媚娘非要把一切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偏偏李初就是不配合,武媚娘真要是不乐意好啊,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李初宁愿不要上官婉儿也绝对不惯着武媚娘这个毛病。

想想看,那些许多的事情还不就是因为李初不断的退让,让武媚娘觉得李初是个好欺负的,但凡只要武媚娘做的事情,到最后李初都会原谅武媚娘。

人都是有底线的,如果一次武媚娘记不住李初的底线在哪里,那么李初每做一件事都会提醒武媚娘自己的底线,直到有一天,武媚娘牢牢的记住李初的底线,再不会犯下同样的错误这件事才算了了。

“带上她滚。”李初能够有恃无恐,不怕武媚娘不把上官婉儿给他,可是武媚娘就没有那样的底气,毕竟现在女科的事情就等着李初去办。上官婉儿在李初的手里一定会被用到极致,这一点会比在她手里更好。

就算要把人给李初,武媚娘心里攒着火怎么能不宣泄一二。

“陛下,臣马上滚!”李初没有因为武媚娘说的一个滚字心生不满,反而顺着武媚娘的话应一声滚。

只是说滚而已,又不是真的滚,还不是自然而然的走出去。

可是武媚娘听到李初半分没有波动的应着一个滚字那叫一个七窍生烟,却得生生咽下这口怒气。

只是一旁的人哪一个听的不是浑身直颤抖,从来没有见过武媚娘生这么大的气。也就只有李初没有半分异样,其他人都被吓得动都不敢动弹。

“走吧。”这两个字是冲上官婉儿说的。李初不失礼数的和武媚娘告退,最后才朝上官婉儿,喊上一句,把那吓的恨不得缩成一团的上官婉儿换回神来,一道离开宫殿。

跟在李初的身后,上官婉儿不断的拿眼神打量李初,同时也在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李初就一点不害怕武媚娘呢?

明明武媚娘勃然大怒的样子最是吓人,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威严让他们如履薄冰。

怎么李初就好像完全没有看到武媚娘的怒意,也感受不到她身上的寒意?

“要看,只管光明正大的看,不用偷偷摸摸的。”上官婉儿不断打量李初的眼神,李初怎么可能全然没有察觉。干脆了当的告诉上官婉儿,想看她只管放心大胆的看。末了李初停下转头俏皮的和上官婉儿说道:“放心,我不吃人。”

这样的李初是上官婉儿绝对没有想到的,怔怔的看向李初,眨了眨眼睛,想要确定自己是不是看错或是听错了。

“长这么大出过皇宫吗?”李初没管时候的自己在上官婉儿的心里变成了什么样子,问起上官婉儿。

“没有的。奴婢是犯官之后,没有出宫的权利。”上官婉儿仅仅是陈述一个事实,却让李初想起来当年上官仪的事,李初也算是在其中推了一把。

当年坑了上官仪一家,现在又要利用上官婉儿,李初在想自己算是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但是这也是上官婉儿唯一有可能翻身的机会,虽然是李初对上官婉儿提出诱惑的,但是选择权也在上官婉儿的手上。

李初不需要一味的活在过去,也不需要再考虑究竟要不要因为以前发生的事而利用上官婉儿。上官仪当年为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价,现在李初同样也需要为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价,其实也是公平的。

想明白这一点,李初脸色恢复平静冲上官婉儿道:“以后可以到处游玩,看看我们神都洛阳是什么样子。”

刚刚的一瞬间,上官婉儿分明能够感受到李初身上的气息有些一滞,可是李初又很快恢复了。在上官婉儿却以为李初会因为当年的事而可能对她有所补偿的时候,李初的语气已经恢复了一开始的平静。

“在我面前不要动太多的小心思,你要知道你现在是一颗棋子,如果你让我觉得你没有用,反而会给我带来麻烦,那么我就会舍弃你。如果你被我所舍弃,也就意味着你会被陛下所舍弃。”上官婉儿心神不稳的时候,李初的声音已经在她的耳边响起。

乍然听到此话,上官婉儿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慌乱的解释,“公主奴婢不敢,奴婢绝无此心。”

“你刚刚一句话不就是想试探我对当年你的祖父之死有没有丝毫的愧疚,因此而对你有所补偿。你得明白一个道理,谁都需要为他做的一切付出代价,不仅是你的祖父,我,也包括你。”当年的上官仪,如果不是他冒头太激进,武媚娘就不会枪打出头鸟,第一个把他拉下马,震慑天下。

而且因为上官仪看不起女人,更是有意挑拨武媚娘和李治之间的关系,恰恰是李初最不喜欢的,所以哪怕当时的李弘想为上官仪求情,李初都拦下了。

现在上官婉儿想让李初为当年的事后悔,不好意思,就算再来一次李初还是会依然坚定不移的站在武媚娘那一边。

上官婉儿汗淋如雨,没想到她的心思李初竟然全部看透。

“若是你记不住这句话,现在回头还来得及。”李初可不希望把一个敌人拉到自己的身边,虽然从一开始李初就料想上官婉儿定然不会安分,可是李初也自问自己能驾驭的了上官婉儿,现在就是她收伏上官婉儿的最好时间。

让上官婉儿这个时候回头,那就等于是李初放弃上官婉儿这个棋子。

上官婉儿打了一个冷战,连忙跪下,“公主,还请公主原谅奴婢这一次,奴婢保证以后再也不敢。”

被李初放弃,也就等于会被武媚娘放弃,那么上官婉儿将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不可以,怎么可以呢?上官婉儿等了那么久,等了那么多年,终于等到开女科这一个大好机会,这是她重振上官家的唯一机会。

她不可以被李初放弃,也不可以被武媚娘放弃,一旦被她们放弃之后,这一辈子上官婉儿都没有机会翻身。只要能够活下去吗,只要能够重振上管家,就算现在推她出来的两个人就是当年毁掉他们上官家的人,上官婉儿也绝不后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