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 第153章 第153章来了来了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第153章 第153章来了来了

作者:意元宝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8-29 01:45:49 来源:转码展示1

看到没有丝毫迟疑跪下的上官婉儿, 李初在想,这样一个识时务的女人,只要经过朝廷的历练,将来绝对不负李初和武媚娘所望。jiujiuzuowen

“那么你要记住自己的初衷, 记住自己此时此刻的想法。就算我和陛下是害了你们上官家的人, 但是现在你想重振上官家能靠的也只有我们, 我们利用你成为棋子, 就是拿准你想重振上官家的这点心思。一旦你让我们觉得你不值得我们利用, 那么你知道自己是什么下场?”李初走进在上官婉儿的耳边, 轻声细语的询问。

注意着上官婉儿的身体在颤抖,眼底尽是恐惧, 小脸阵阵发白。

“奴婢知道, 奴婢一定谨记公主的教诲。”此时此刻的上官婉儿兴不起半分反抗的心思,如果说刚刚她还不知道为什么李初会不怕武媚娘,现在她已经明白, 因为从本质上,李初是和武媚娘一样的人。

人才, 人才,能为她们所用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 一个有才能的人却处处想和她们作对,不好意思, 她们定然会毫不犹豫的舍弃这个人才。

“记住更要做到。”李初是个有要求的人, 并不是只想上官婉儿记住而不去做。

“是, 奴婢一定会做到。”现在的上官婉儿如同一只蚂蚁,如果武媚娘或是李初想掐死她易如反掌。

上官婉儿不能死,上官家就只剩下她一个人,她绝对不能死。

当年的是非对错, 也根本没办法再寻找。

报仇,这是上官婉儿从来不敢兴起的念头,武媚娘太强大,每每看到武媚娘时,上官婉儿就止不住的发颤。但凡起一点对武媚娘不好的念头,武媚娘就会立刻看过来,那睿智的双眼好像看破她的全部心思。

到了最后,上官婉儿根本就没有半分报仇的意思,只想对武媚娘无条件的服从,因为只有绝对的服从才能让她活下去。

刚刚看到李初的时候,因为不同于武媚娘的老练,上官婉儿以为她可以从李初这里下手,或许能够得到更多利于自己的帮助。

万万没有想到,没错,李初是不像武媚娘那样大权在握,所以霸气外漏,但是并不代表李初比武媚娘好忽悠。

只是一句话而已,上官婉儿却自己把全部心思暴露在了李初的面前。

相比起武媚娘沉着内敛,就算看破一个人的心思也绝不说破,李初却恰恰相反。

当着上官婉儿的面点出上官婉儿所有的心思,也将上官婉儿所有的恐惧披露出来。

如果上官婉儿能够安守本分,以后安安心心的当李初和武媚娘的棋子,那么她们就会给上官婉儿想要的一切,比如振兴上官家。

这样无言的交易,虽然对上官婉儿来说绝对的不公平,但是,上官婉儿和她们之间有什么公平可言?

生死都在她们的一念之间,上官婉儿能够活下来,就已经是她们的宽宏大量。

上官婉儿背后已经叫汗水渗湿,脸上冒着虚汗,就连牙齿都开始打架了。

她害怕,她是真的很害怕。

究竟自己刚刚是怎么起了这样的念头,想要让李初因为当年的事情对她有所补偿?她就没有想过自己在李初的面前算是什么。

“起来吧。”上官婉儿的反应算是让李初相对满意的,所以李初伸手将上官婉儿扶起来。

上官婉儿的腿软的根本动弹不得,若不是李初扶着,她根本站不起来。

“胆子却不够大。”李初扶着上官婉儿,能够感受到上官婉儿将所有的重力都放在她的手上。如是评价了一句。

“公主,有胆子在你面前面不改色的人没有几个。再说,你刚刚明明动怒了。”卫因在这个时候不忘戳李初的脊梁骨,结果被慈心一眼瞪过来,吓得卫因赶紧捂住自己的嘴。

“我看你就不怕我的,不管我怎么生气,你是一个转头也敢这么跟我说话。”戳李初脊梁骨的人能有几个,卫因绝对是第一个。

因为慈心在不敢说话的卫因冲李初扮了一个鬼脸,慈心的眼刀子再次甩出去,这下卫因是真的不敢吱声。

李初意示一旁的青芜来扶着上官婉儿点,这才往公主府的方向去。

*

接下来,洛阳女子所设的擂台还在继续,并且越来越热闹,李初从头到尾都没有出面,倒是把上官婉儿推了出去。

武媚娘自己说过的,不论出身,也不论性别,只论人才。

上官这个姓一亮出去,好多人都想到上官仪,毕竟当年上官仪的名头挺大,又有文才,除了迂腐了些,其他都很不错。

当年上官仪被下狱的时候,也有不少人为上官仪求情,可惜武媚娘是要铲除异己,不管再多的人为上官仪求情,上官仪依然难逃一死。

本来都以为上官仪会绝后,没想到竟然还有一个孙女,更是一个承继上官仪才华的孙女。

如果说在上官婉儿出来之前,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争论算是打个平手。自从上官婉儿出现之后,开始一边倒,女子这边占据上风。

上官婉儿确实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女子,引经据典,吟诗作对,样样精通,正可谓是个全才。

再加上她对朝中局势也算颇有了解,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到了最后所向披靡,没有一个男子能在她手里占得便宜。

这一下子再说,女子不如男,很多人都没办法说出口。

女子们算是扬眉吐气一回,高兴的嘴都合不拢,可是有人高声大喊,“就算你能引经据典,吟诗作对,有本事你考中进士,我们在朝堂上见真章。”

“此言不虚。”所有人都认可,不管他们在这擂台之上吵的有多激烈,谁赢谁输,真正分出胜负的地方并不在这里,而是在朝堂,谁在最后能够考中进士,能够站在明堂之上,成为明堂中的一员,那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刚刚胜利一回的女子们一下子清醒过来,在这里吵,吵赢了男子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有真正考中进士,那才是真赢。

不过有了上官婉儿艳压群芳的表现,也为所有女子狠狠打了一回气。让她们看到希望,并不是男人们就不可战胜。只要她们有真本事,完全可以让男人屈服认输。

卯足了劲,几乎出现在擂台之上的女人一道都报名参加科举,同时朝廷也颁下这一次科考改制诏书。

相关的流程一公布,可谓引起一片哗然,当然大部分都是认可这样的考试改革,毕竟比起之前各地士子往宰相处投文章定,甚至开卷取士的方案,这可要公正得多。

六月初八,大周自建朝以来的第一回科举考试开始,男的女的都进了同样的考场,做的同样的题目,限定同样的时间交卷。

所有的试卷全部糊名,改卷的人只看文章不看名字,这就是真正的以才取士。

考了整整三天,李初也在刚建成由武媚娘正式赐名为贡院的考场里呆了三天,待考完之后,李初放松准备回家,却叫狄仁杰拦住,“公主,你是主考官,不能走。”

“狄大人的精力真行,你就不累吗?”李初着实没能忍住问上一句,狄仁杰无奈地一叹,“科举之事关系重大,公主难道不急?”

第一次开女科,如果说李初不着急,狄仁杰都不信,李初道:“狄大人,再急也不急于一时,而且有很多人都比我急,我自然不需要着急。你也放一放,总得给人机会,让人表现这样才好。”

得,狄仁杰明了,李初有意放缓,何尝不是等人出手,要是一股作气把事情全都解决定下,就没有旁人出手的机会,那多可惜。

“公主,还是以稳为妥。”狄仁杰苦口婆心地劝告李初,希望李初能够听进去,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再挑起什么事来。

“狄大人知道,不是我不想稳,是有太多的人不想稳,瞧着吧,用不了多久,无事都会掀起三层浪,更何况这样改古今之制的事。”李初打从一开始开女科就知道事情没有那么容易,古往今来根深蒂固,天生对于女人的歧视,太多的人不能接受女人出来当官。

虽然有一个女皇帝,却也是莫可奈何而接受的,武媚娘连《大云经》都翻出来,只为了证明女人可以当皇帝的,所以到现在,大部份人都接受女人能当皇帝这件事,现在李初提出开女科,这就是在有女皇帝的基础上,让女人出来当官。但再有女人出来搅动风云,多少迂腐的人不能接受?

李初仅仅是把这些有可能的事指出来,狄仁杰心里比谁都清楚,那么一些人,绝对不可能让这第一回女科顺顺利利的完成的。

“公主。只要事情迅速解决,他们再想翻起浪来也没有那么容易,到这个份上,公主,民心安定,不起杀戮更好。”狄仁杰能够嗅到异样的味道,清楚的知道李初想要把人引出来,接下来极有可能大开杀戒,到时候会有多少要死,狄仁杰无法想像。

“狄大人,这些人如果不是杀一儆佰,想要震慑可就没有那么容易。再说,杀杀他们的威风,也可以正正朝廷的风气。天下的人,如果提出利于家国天下的事,就算是忠言逆耳也该听,若是心存他念,为一己之利,或是为一己所不能容,人人得以诛之,这样不好?”李初试图说服狄仁杰,但是狄仁杰难道不是想说服李初?

狄仁杰道:“然公主所愿,却非陛下所想,若依陛下,接下来的事不由公主说了算。”

如果这件事能由李初完全做主,那么狄仁杰不担心李初会牵连,可是李初的背后有武媚娘,依武媚娘的性子,狄仁杰怎么能不担心,武媚娘在等着事情闹大,那些她没能除去的人,她会借李初之手,把那些人全除去,到时候……

说来李初确实一下子忘记武媚娘了,那在她身后的这个皇帝,心狠手辣得天下皆知,李初能保证自己不会诛连,武媚娘却是会绝对的诛连,狄仁杰担心的人不是李初,而是武媚娘。

想到这里,李初一时没有说话,狄仁杰赶紧的道:“公主,请公主三思。”

没有办法,这个时候不请李初三思都不行,要不然真让李初放缓脚步,等那些人全都冒出头来,狄仁杰自问没有能力把那些人拉出去,到时候又将是一场血雨腥风。

李初深深地吸一口气,好的吧,想杀人震慑,也不能成为武媚娘的棋子,她也是忘记一件事,虽然她是下棋的人,可是在武媚娘的棋盘中,她也不过是一颗棋子罢了。

“狄大人请。”李初必须是一个听得进劝的人,所以李初冲狄仁杰说话,请狄仁杰一道走。

跟着狄仁杰去,李初是一道批考卷,看着一个个主考官全都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断的查看上面的考卷,李初招手,让慈心他们一个个都过来,“我们到隔壁去。”

也就是说,要把考卷搬到隔壁去。狄仁杰瞪大眼睛,不明所以的看着李初。

“狄大人和诸位大人批阅其他的考卷,我只看文章。”李初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意示狄仁杰和其他人商量着办。

反正在狄仁杰看来,只要李初不闹事,应该说是没有设套让人钻,狄仁杰是不会在意李初怎么做其他事情的。

立刻让人将所有文章归类搬到李初的面前,李初也就让人搬到隔壁间去。

“一人一份一起读。”李初素来果断,正座下示意他们每人拿一篇文章全都一起给她读。

四人都是识字的,读文章这种都是小事,卫因最是积极,赶紧拿起一份读起来,李初闭起眼睛,其他三个人也一道读起来,李初看了看,还是觉得人有点少,这样太没有速度了。

“曲和,去找都几个识文断字的人来让他们读。”四个人读完文章也就那样,并没有让李初特别惊艳的,因此李初示意他们拿上来,在一份份文章上面写下自己的评价。但是这样的效率还是让李初不满意,那要怎么办,找多几个人来一起读。

李初这校样的批卷方式,谁都没有见过,但是谁又敢提出意见?

曲和无二话,赶紧去找多几个人,很快读文章的声音传出去,在旁边忙着改卷的其他人都听见,听见也觉得纳闷儿,李初这么批卷是什么意思?

有人撺掇狄仁杰过去看看,毕竟说来说去这么多宰相里面和李初交情不错的也就只有一个狄仁杰。

好些话,狄仁杰说出来那比他们有用的多,所以对于李初改卷的方法有问题或是有质疑的人,也就是希望狄仁杰能够过去看看。

“我随狄大人一道去。”其中有一个毛遂自荐,他是一向傲骨铮铮的李昭德,狄仁杰一看他出面,那自是高兴,连忙地道:“请。”

两人一道往隔壁去,正好看到九个人在屋里每人拿着一份文章,正读着起劲。李初闭目养神,似乎在听着文章,一时之间,狄仁杰和李昭德都没有过去打扰李初。

等九个人的声音都停下,分别将手中的文章给李初递过去,李初执起笔在这文章上面写下评语。

等九份文章都写完了,李初才开口道:“狄大人和李大人既然都来了,不如进来看看。这是我刚刚点评完的文章,请两位大人指教。”

李初既然敢做,就不怕有人来盯着,干脆的将九份文章全部意示曲和给狄仁杰和李昭德送上去。

站在外面一道厅九人诵读文章的两人听的那叫一个头昏脑涨,一时不能辨别,究竟哪一篇文章好每一篇文章不好。

可是李初没有半分迟疑的一气呵成,写下关于九篇文章的评价,这就让他们惊叹不已。

但是惊叹归惊叹,他们还是想看看李初的点评究竟写的公不公正。

李初能够明白他们的担心,自觉将考卷评论送上去给他们,狄仁杰和李昭德都是求之不得,赶紧伸手接过。

“继续。”李初把已经点评好的文章送给狄仁杰和李昭德,示意其他人接着给她读文章。

九人不敢迟疑,歇了有一会了,赶紧的读起来。

“公主殿下。”李初又是迅速地听完九篇文章,并且写下自己的评语,那边狄仁杰和李昭德终于是把先前的文章看完,李初写的点评十分中肯,就算让他们来写,他们也是李初一样的意思。

只是想到李初是九篇文章一起听,而且随后一气呵成写出来的评价,内心的震惊是无法说出来的。

“两位大人没有什么问题?”李初放下笔,直接询问这两位有没有其他的意见。

“不敢,公主点评,十分中肯,臣等没有意见。”既然李初点评的没有问题,他们哪里会有其他意见?回去和其他人说起也能理直气壮。

“有劳两位大人。”李初怎么会不知道他们两个是被推出来的,并不是他们自己愿意过来的。辛苦他们跑一趟验证李初的能力。

狄仁杰心中轻轻一叹,不得不说,李初这份看透人心的本事,实在让人惊奇不已。

吕太后:“当我们四个都是摆设吗?”

没错,几位太后也是出了力的,当然大部分是李初在听,毕竟这些评语都是李初写的,如果李初听不懂,或者是无法辨别九篇文章都有什么内容,那么李初也是不敢这样叫人读的。

已经确定李初这份能力毋庸置疑,而且评论写的十分中肯,文章的好坏李初一语指出,犀利见血,他们两个真没有办法挑出刺来。

李初这里把所有的文章都批阅完后,那边的几个人加起来都没有李初这样的效率。

等李初把所有的文章全给搬回去,一个个看到李初让人搬回来的文章全都惊呆了。

“公主全都已经批阅完毕?”有人虽然听到狄仁杰和李朝德肯定的告诉他们,李初批阅考卷的办法虽然奇特,但是绝对没有问题。可是看到李初这么高的效率,让他们有些担忧。

“诸位若是不信,可以抽查。”李初很坦然的示意他们上前来,随便抽一份考卷出来看看李初的点评是不是公允的。

就算真有这份心,他们也不敢当着李初的面说出来。

“另外,我已经把文章写的不错的挑出来,这上面的十几份都算是对大周朝堂一针见血的好文章。”李初不仅点评完,更能捡出优劣来。

“诸位大人可以着重看看,如果对我上面的点评有什么不满意,我们再讨论。”李初是一个包容的人。虽然很多时候李初会据理力争,而且也没多少人道理说的过李初。可是要是对于这些文章有不同的见解,李初愿意和他们一起讨论讨论的。

李初把阅卷最难的一部份用最快的速度解决,而且完全不怕任何人抽查的态度,让人心里颇是惊叹。

“狄大人,我可以回府休息了吗?”最难的工作,李初啃完了,就问问狄仁杰,她现在可不可以走了?

“公主请。”狄仁杰就算再想拦着李初,可是李初已经没有在挖坑等人跳的心思,现在最难的考卷已批阅让李初解决了,狄仁杰也不好让李初再继续留下来。

终于能让狄仁杰松口放人,李初干脆利落的走人。

等李初一走,立刻有人上去把李初点评的文章拿过来看。不看还心存疑惑,看完之后都得对他们这位公主殿下心服口服。

“九个人一起念的文章,公主殿下不仅能分辨出优劣,更能写出这样一针见血的点评,了不得了不得!”不服都不行,人不如人就得认一个服字。

“可不是吗,一开始我以为这位公主殿下是闹着玩。毕竟,虽然公主这些年表现都不错。可是文采方面却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是这些评价可以看出,公主也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人。”

七嘴八舌地开始讨论起李初,也说明了这些年来他们对李初的轻看。

看来他们虽然是当宰相的,还是过于轻率,怎么就认为身为公主的李初之所以能让武媚娘提拔成为左相,这会是武媚娘闹着玩的呢。

关乎家国天下的事武媚娘什么时候拿来当玩笑?若是没有本事的人,绝对不可能让武媚娘提拔成为宰相,就如同他们一个个。

“还是赶紧批阅其他的考卷吧看看。安定公主已经把这么多的文章看完也点评,我们还有大半的考卷没有批完。”不要总想着夸李初,赶紧想想怎么把他们手中的这些考卷批阅完毕吧。

没错,这才是他们最要紧的事。

连着辛苦好几天李初回到公主府倒头就睡,一睡睡到第二天中午还是被人上门来闹醒的。

敢到李初的公主府上闹事的人可没有几个,但是那么几个小萝卜头李初也确实没有办法。

“姑姑,姑姑。”李初早就已经把李贤的几个孩子全部接回洛阳,都住在李初的公主府,平常没事的时候他们不会闹李初,但是今天听说李初竟然没有起来,一个两个的都闹到李初的面前,吵着嚷着让李初赶紧起床。

李初有什么办法呢,只能从被窝里起来。命人梳洗后,召唤三个小萝卜头上来,最大的一个都十五六岁了,最小的才十岁,见到李初起来恭恭敬敬的和李初拜见,“姑姑今天怎么没有上朝?”

开口问李初的是最小的李守义,一脸不解地追问,李初解释道:“因为最近忙着改卷,不用上朝。”

“那为什么姑姑不去改卷,而是在这里睡觉?”李守义继续发问,李初道:“因为我把我要批阅的考卷已经全部批完,剩下的就有劳其他的大人,什么时候他们把那一份做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见你的皇祖母。”

李初得说明不是自己偷懒,而是因为自己速度太快,效率太高,把要做的事情先一步做完,所以就能够回家呼呼大睡。

“那姑姑为什么不帮忙?”李守义真是什么都敢问,不过李初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的,笑笑地道:“因为姑姑也想偷懒。”

“姑姑也会想要偷懒的吗?”惊叹的好像才发现李初竟然会有这样的一面,李守义瞪大眼睛盯着李初。

李初指着李守义的鼻子道:“谁都会有偷懒之心,只要把分内的事情做好,而且偷懒也不会影响任何人,是可以偷偷懒的。”

“姑姑,你这样教三弟不好!”身为老大的李光顺一本正经的提醒李初,李初道:“那你们几个不去读书,来闹腾我做什么?”

被李初那么一问,兄弟三人都想起来自己也算是偷懒的那一拨人。

“大哥,大哥,不是你说要来看姑姑的吗?你也想知道这一次科考的题目是什么,所以才会积极的赶过来。”李守义第一个把自家的兄弟给卖了,李光顺微拧紧眉头,脸色有些不好。

李初一下子笑开了,“所以说你们一个两个想参加科举考试吗?”

“姑姑,我想。”第一个开口表达自己内心所想的人正是李守义。

“我想向天下人证明,我们李氏宗亲,太宗后人都是有本事的人。绝对不会不如女人。”李守义更是把自己受到的鄙视,还有那些压力全都告诉李初了。

一听有什么不明白的,肯定是在外头被不少人说了难听的话打击到了。

“不如女人怎么啦?你们都是女人生的,听你们的语气可以不如男人,就不能不如女人是不是?”李初得把这些人的想法扭转过来,一个两个都看不起女人的样子,谁喜欢他们?

“守义前面的一番话我很喜欢,就这一句让我很不高兴。天底下的人可以比才比德,却不应该拿性别来比。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他的德才在你之上,你就应该敬重,也应该学习是不是?”想要改变歧视女人,就得从下一代开始,比如眼前的这几个萝卜头,他们都是李初接回来的,让他们变得和李贤一样,绝对不是李初所愿。

李守义抓了抓头,总觉得有哪些地方不对劲,可是一时半会儿又说不出来。

“可是姑姑,如果天下都有女人出头,那我们男人的位置在哪里?”李光顺这一番话说出来,李初知道他代表的就是天下男人的想法。

“没有女人难道就没有男人和你们争位置了吗?想要自己有位置,首先得有本事,更要有容人之量。因为女人比你们能干,抢了你们的位置,这和男人有什么差别?因为是女人,所以你们就看不起,因为是女人,你们就处处认为她们应该在你们之下对你们俯首称臣?”

“你们这些想法,你们这些规矩都是谁定的,难道是自古以来就有?并不是。这些规矩都是你们男人定的,而且是你们男人想要打压女人,不想让女人和你们并肩前行而定下的。天地生而分阴阳,本来两者就是平等的,为什么你们要定下规矩把女人压制在你们之下?如果说谁强大,谁就可以定规矩,那么现在女人强大起来是不是也可以把你们男人踩在脚下?”

虽然李光顺认为现在女人当皇帝或者是李初提出让女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出去当官都是他不认可的。

但是面对李初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时之间,李光顺都不知道如何接话。

规矩都是人定的,李初说的话没有错,而且那些压制女人的规矩也是男人定下的,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人告诉天底下的人,女人永远居于男人之下。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能为家国尽力,都应该认可是不是?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在乎这个性别?只要有能力的人能够为国家尽忠,也能为百姓出力,那么这一个人就是一个有用之人,对于皇帝来说,也是一个有用之臣。百姓爱戴,皇帝重用,难道不是理所当然?”

不得不说,李初很会说服人,至少现在的李光顺没有再觉得女人当官,或者是成为皇帝有那么不能容忍的。

“光顺你要记住一件事,这天下是你皇祖母的天下。你现在说的这番话在我这里可以说,出了这个门口一句都不可以提起。”李初会用道理说服李光顺他们兄弟,但是到武媚娘那里,武媚娘可不会和他们讲那么多道理。

本来和李初说的正开心的李光顺忽然打了一个冷战,他是总算想起来自己祖母的厉害。像武媚娘那样的人,如果一旦知道李光顺对他作为皇帝,或者是让女人当官的事有所不满,武媚娘绝对会杀一儆佰。

“是,我不会,我绝对不会。”李光顺眼中都是恐惧,脸色煞白。

李初拍拍他的肩膀,“你要知道,像我们这样的人,想活命就得谨言慎行。我如此,你也得如此。”

想想李贤的结局,有多少是因为李贤自己作的前车之鉴,李初并不希望李光顺他们兄弟三人步李贤的后尘。

那就让他们牢牢的记住一句话,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谨言慎行。现在李光顺说的那些话绝对不可以让武媚娘听到,否则的话,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

“姑姑,我们都记下了!”听李初说的严肃,他们哪里敢不放在心上,毕竟连李初都说害怕,他们早就经历过父亲被加害的阴影,也吃尽苦头,怎么还敢和李初相提并论。

所以他们应该要比李初更谨言慎行,更小心翼翼,绝对不能落人把柄。

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记住这件事,李初倒是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将来的人生,李初可不希望这些亲人成为自己的敌人,那么就得从现在开始,让他们完全接受女人当皇帝,还有女人当官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没有什么值得他们针对的。

所以从前为他们寻找的老师,现在就得添上几个,比如上官婉儿。

只有一个上官婉儿不够,李初思来想去,认为还有其他人更适合。

看不起女人的人就得用德行和文采征服他们。

“公主,陛下召见。”李初心里在想如何教导几个小侄子,哪怕李初想偷个懒都不行,武媚娘召见。

“都去上课,等考卷下来之后,我会拿几篇不错的文章回来给你们看,然后你们记得看完写观后感。”李初心里早有打算,现在就打发几个小侄子,赶紧走,上课去。

三人乖乖的听话去上课。

李初其实很纳闷武媚娘这个时候传她进宫的原因,难道是几位大人连夜把所有的考卷全都批完?

想到那么多的考卷,虽然说批卷的人不少。这样连夜的赶出来很是辛苦。

想归想,李初还是赶紧更衣梳洗,吃了早点立刻进宫。

进宫见武媚娘却看到狄仁杰和几位宰相都在,只是一个个脸色凝重的,看起来不太对劲,李初能怎么办,见礼后装傻充愣的半天没有吱声。

“你看看。”就算李初想不吱声,可是武媚娘把她叫进来,就是希望李初可以出声的。

武媚娘让人给李初送来几份卷子,李初伸手接过,仔细一看,这才发现这几份卷子上面的内容竟然是一模一样的。

彼时,李初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来了!

虽然因为狄仁杰而打消念头,不想再惹事的李初,看到这几份一模一样的卷子,那叫一个兴奋。

“卷子是一模一样的,想说是舞弊吗?”李初全部看完卷子的内容都是一模一样,没有半点差别。

李初就想问问几位宰相都是什么意思,或者是武媚娘又是什么意思?

“进宫来的时候没有听到消息?”武媚娘扫过李初一眼,带着不解的询问。

李初摇摇头,她真是没在来宫里的路上听到什么消息。

“作弊一事已经传扬出去,说是你为了让女子通过科举考试,所以将考题有意泄露给女子们。方才这几份一模一样的考卷,我们都已经看过,都是女子。”武媚娘把消息告诉李初,就是希望李初能够正视这些问题。

“不错,手笔挺大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想出这个主意的人也算是不错,只是这么几个女孩子。也不知是有才还是无能?

“公主,此事就算想查也没那么容易。”狄仁杰提醒李初,本来李初作为主考官,而且出任左相,百官之首就已经若人非议,这样的事情传扬出去只会对李初的名声更不好,所有人都会认为李初为了让女人可以当官,不择手段,而且,也绝对有这个理由。

李初拿着这几份试卷,眼中闪过轻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道:“没什么难的,把她们几个抓起来分开审,从她们的供词里挑出错来。这一点想必狄大人比我在行。至于说我有意透露考卷为女子所知,就让他们拿出证据来。”

“我如果猜的不错,他们手里绝对没有证据,只会煽动天下学子,尤其是那些男的学子在宫门前示威,只为了逼迫作罢这一次的科举,当然,他们最重要的目的更是让天下的女子从今往后都没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

都不用猜李初就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武媚娘何尝不是因为这些人的出手而兴奋,一眼撇过李初带着几分趣味的道:“若如此,你当如何?”

“既然他们把台子给我们搭好了,不顺势为之,岂不枉费他们一片苦心。查案的事有劳狄大人,其他的事看我的。”李初半点没有因为这突发事件而觉得心急如焚,看来看去,总觉得李初分明是在等这些事情发生的感觉。

不仅是狄仁杰有这个念头,旁边的几位宰相同样有。

狄仁杰比他们更担心,因为从一开始狄仁杰就知道李初其实是早就准备好挖坑等着人来跳的,现在一个两个的全都出手,想要跳下来李初求之不得。

想到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劝服李初不要挑事,没想到那些人竟然那么不安分。

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狄仁杰看看上面的武媚娘,又看了看旁边的李初,再想劝人的话,不敢当着武媚娘的面说出来,毕竟若是狄仁杰一味偏袒这些挑事的人,在武媚娘那里便落了下乘,将来狄仁杰想说什么,那就难了。

武媚娘道:“此事如何处置要看你怎么应付。那么狄爱卿,这几个人,你把人抓起来仔细询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