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程两家的女眷同桌谈话说笑,一扇屏风之隔,郎君们在另一桌高谈阔论。
“听闻尊兄已沿玻璃江乘船北上,赴京述职去了。也不知现下是否已驶出三峡,到江陵地界了?”程濬摇晃着杯中酒水,醉醺醺地问道。
程濬是程氏的兄长,性嗜酒,席上的青梅酿微酸可口,他一杯接一杯饮下肚,坛子里的酒水下去半坛,熏人的酒意也涌上脑袋。
“没那么快。从眉山至汴京一千余里,七百里的水路就占了大半。估计二哥仍在船上呢。”哪怕在酒席上,苏洵也是坐姿端正,腰杆笔直,找不出丝毫松懈失仪之处。
他见程濬饮至兴起,头发散乱,衣襟大开,满面通红,不由眉心微蹙,劝道:“过饮伤身,这青梅酿虽好,却不宜贪杯。若是酒醉头晕,嫂夫人恐要担心了。”
“害!替她作甚,大丈夫能饮方为豪气!”程濬不耐地摆摆手,继续之前的话题,“十年前,尊兄以二十四之龄,一考便考中进士,当时可是轰动全蜀啊。此番任满回京,少说能封个京官,留京任职吧?”
“这个——我却不知。但阿兄曾言,无论身在京城还是边陲,都是为朝廷效力,并无差别。”苏洵放下酒杯,缓缓道。
“怎会没有差别,这差别可大了去了!妹婿啊,我跟你说,这京官可比地方官高贵多了……”程濬激动得一拍桌子,细数起当京官的好处,说至兴头,飞唾喷溅。
苏洵默默放下手中木筷,与苏序对视一眼,暗暗摇头。
自从岳父身故,程家的言语做派,是越发肆无忌惮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看来以后,苏程两家,还是不要走那么近为好。
……
酒足饭饱,程家人与苏家拜别,登车回青神去了。
车厢内,程濬一身酒气,躺在郭氏腿上闭目养神。郭氏习以为常,早已熟练地开始为他按揉头部。
“苏明允那个老古板,成天端着给谁看啊。要不是看在他家出了个进士的份上,谁家会把女儿嫁给他吃苦受罪。当初要是把小妹嫁给咱们青神的富商,那聘礼——啧!”程濬冷嗤一声,皱眉命令道,“用力一点,刚才席上没吃饱饭吗?!”
郭氏低头无言,只默默加大了手中力道。
“听说这个苏明允近来开始用功读书了?希望他是真用功才好,到时也像他哥一样考个进士,捞个官当当,再给小妹挣个诰命夫人,让我也威风威风。不然,这门亲事真是结得半点用处都没有!”程濬一脸嫌弃。
“对了,那苏家三郎,你觉得如何?我瞧他,怎么跟个木头人似的,不哭也不笑,别是个傻子吧。”
郭氏与程氏亲近,程氏未嫁前,待她这个嫂嫂极好。因此,听着程濬说话越来越过分,到后来竟开始笑话程氏生的长子是个傻子,郭氏终于没忍住,反驳道:“三郎才刚满月,哪里看得出什么,只是比一般孩童安静些罢了。”
猝不及防被郭氏驳了一句,程濬很是不满,斜眼觑了郭氏一眼,冷笑:“也是,好歹小妹盼了多年,总算生了个儿子,就算是个傻子也认了。总好过你,娶你进门那么久了,肚子一点消息都没有。养只母鸡还会下蛋呢!真是白瞎我的聘礼!”
车子缓缓停在程宅大门前,程濬黑着一张脸起身下车,嘴里骂骂咧咧,,大摇大摆地弃正妻不顾,径自往西院找妾室寻欢去了。
跟在程濬后头侍候的小厮依稀能听见什么“不生蛋的母鸡”“贱人”之类的脏话,本就低着的头默默更低了些许,就差把自己耳朵捂起来,不用听到一些不该听的东西。
郭氏望着程濬远去的背影,抬手抚上小腹,默默垂泪不止。
·
春去冬来,仿佛转眼间,眉山就换了天地。冬雪簌簌落了一夜,苏家的院子里铺了厚厚一层白雪。两个婢子裹着冬衣,一大早就起来扫雪。
“这都过去快一年了,小郎君还是这样不哭不闹的,对外界事物也没什么反应。唉——”青枝一边低头清扫角落里的残雪,一边忧心忡忡地唉声叹气。
“是呀,初时还不明显,以为小郎君只是喜静罢了,但是这都快一岁了,还未开口说过话,见人时也冷淡得很,尤其是面对外人,那是一律冷脸,看都不看一眼。也只有在娘子跟前,小郎君的表情稍柔和些。”采莲跟着一同叹气。
“咦?”青枝听了,抬起头,惊讶道,“有吗?小郎君不是一直都是一幅冷淡模样么?”
采莲掀起眼帘,看她一眼,嗔道:“一大家子,就你没看出来!”
“是采莲姐姐观察得仔细”,青枝挠挠头,憨憨一笑,“怪不得阿郎和娘子都夸你细心。”
“你要是把放在吃食上的注意力分一些出来,说不准也能得娘子的一句夸。”采莲把面前最后一堆白雪扫净,直起身子,甩了甩了有些酸痛的胳膊。
“好了,院子里的雪都扫干净了。你快去给娘子准备梳洗的巾帕和热水,我要去外头买些新鲜腰子做朝食。”
“好嘞。”一听到吃的,青枝立刻精神了,语气欢快地应下,利索地收拾好残雪,径自打热水去了。
苏宅内室。
红烛燃尽,余烟袅袅。呼啸的北风被关得严实的木门窗挡在外头,屋内静悄悄一片。
被两个婢子议论的“小郎君”早早就醒了。现下,他正盘腿坐着,一脚在外,一脚在里,两只小胖手交叠放在膝上,掌心朝上,双目微闭,恍若无人。
晨起打坐,是苏衡多年来的习惯了。
是的,“多年”。苏衡其实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一岁婴孩。他清楚地记得,他前世才活到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再睁眼时,已换了人间。如果按照灵魂的年龄来算,他今年应该二十八岁了。
他这一世的名字,也叫苏衡。说起来,这名字还是他自己选的。
在苏三郎三个月大时,苏洵就琢磨着为长子取名。原本,苏洵心里选定的名字是“景先”。结果,还不会走路的苏三郎慢吞吞地看了一眼,小手往砚台上一沾,再啪”地往苏洵写好的字上一放,黑乎乎的手印霎时把纸上的字破坏掉了。
“三郎,这个墨汁可不是玩具,不能玩的。”苏洵正要将长子抱去洗手,苏三郎却眼疾手快地抓起一张纸。
那纸上,正是一个“衡”字。苏洵写了数十个备选名,“衡”是其中之一。
见长子抓着那张纸不放,苏洵突然福至心灵:“既然三郎与这个字有缘,那便叫‘苏衡’吧。”
苏衡这下终于满意了。果然,还是他原本的名字听着顺耳。
苏洵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他的长子并不是寻常婴孩。在这具不满一岁的躯壳里,装着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成年人灵魂。
苏衡本是一名孤儿,是一位好心的老道士收养了他,供他读书。来到这个陌生的时代前,苏衡即将从苦读了九年的中医大学毕业。没成想,因为一场事故,再睁眼时,他已在苏洵怀中。
既来之,则安之。因为那场事故,苏衡从医的心思也淡了。
前世的他没有体验过父母之爱,是如父如母的师傅给予他最大的关怀。这一世,生在一个父母双全之家,有父母关心,有祖父爱护,他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苏衡静心凝神,虚灵顶劲,恍恍乎如置身梦幻,徜徉于时空的长河,飘飘乎似腾云御风,依稀听见黄钟大吕的道音。
“三郎,你这醒了就坐的习惯到底是跟谁学的?这么坐着,时间久了腿会麻的。”
日头渐高,程氏眼帘微动,还未完全从一夜的好眠中醒来,便习惯性地往旁边一模,手扑了个空,睁开眼,果然看见长子在床角坐着。程氏好笑又无奈地起身凑过去,把苏衡一把抱起。
苏衡被程氏打断了恍惚缈明的坐忘状态,只好睁眼,结束了今日的打坐。
听见程氏“腿麻”的告诫,他的黑眸里闪过一丝郁闷,暗道:并不会,前世跟着师傅学打坐,从未腿麻。只是从前都是双盘,现在这具身体太弱了,连散盘都有点勉强。
未满一岁的身体就跟玻璃球似的,易碎而脆弱,处处都要依赖人。苏衡板着一张小脸,任由程氏为他换上厚厚的冬衣,再用浸了热水的巾子为他擦脸。
小孩子的皮肤都细嫩得很,苏衡脸上还带点婴儿肥,看着就像一只玉雪可爱的小团子。偏偏这只小团子还努力板着张脸,仿佛自己是个小大人一样。程氏见了就忍不住要逗逗他。
“看这小脸蛋多干净。”程氏替苏衡擦完脸,趁他不注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捏了那诱人的脸蛋一把。
苏衡后知后觉地用手捂住脸,默默看了程氏半晌,慢慢扭过身子,用后脑勺对着程氏。
程氏“噗嗤”一笑:“生气啦?好啦,好啦,不逗你了。来,阿娘抱你去正厅用朝食。”
苏衡动了动耳朵,身子岿然不动。
“好啦,阿娘答应你,再也不捏你的脸了。好不好?”程氏柔声细语地哄道。
听见这句承诺,苏衡这才慢吞吞地把身体转回来。
程氏立刻笑了,“来,阿娘抱!”
“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死则哭之,未名则不哭也。”——《仪礼·丧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苏衡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