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宋道医 > 第20章 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

大宋道医 第20章 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

作者:天雨欲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15:55:47 来源:文学城

徒弟,你来给他看看。”贵生道人捧起茶盏,呷了一口峨眉雪芽,表情很是享受。

“是。”苏衡也不推辞,“这位伯伯,还请伸手。”

胖胖男子面色犹疑,但还是把手放在脉枕上,方便苏衡把脉。

“如何?”贵生道人吹吹茶汤上的热气,挑眉问道。

“舌胖大,苔水滑,脉沉细,加之体胖易疲,这是脾肾阳虚证。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以致积水停饮。”苏衡从容道。

贵生道人满意点头,继续问:“该用何方?”

苏衡思忖片刻,抬头道:“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太子参、黄芪。”

贵生道人听得连连点头,将纸笔推过去,示意道:“开方吧。”

胖胖男子愣了半天,终于反应过来,惊恐道:“道长,就直接让您的小徒弟开方吗?这,这不太妥当吧……他才六岁呢,学医应当也没多久吧?”

贵生道人:“我徒儿又不是一般人。而且我不是在旁边把关吗?无论是诊断还是开方,无一错误。这样,乖徒儿,你给这位伯伯解释一下你开的方子。”

“是”,苏衡从容道,“真武汤温阳利水,苓桂术甘汤健脾利湿,温阳化饮,此方能补益脾肾,温阳化气。加上您有些气虚,容易乏力困倦,因此又加了补气的黄芪与太子参。”

“哦哦。”胖胖男子其实没太听懂,听得一知半解,但小神医说得头头是道,似乎很有厉害的样子。

“这是药方,请您收好。按方抓药,用水煎煮,早中晚分三次服用即可。”

“哎,好的,我晓得了。谢谢道长,谢谢小神医。”胖胖男子将药方贴身藏好,懵懵地道了谢,又懵懵地离开了。

苏衡朝守在候诊室门口的青枝点头示意,可以带下一位病人过来了。

下一位病人是个四十有余的阿婶,自述近来常腹痛泄泻,不知缘由。

苏衡在旁细听,已初步诊断这位阿婶有些脾气不足。脾胃为生化之源,脾气不足,则生化无力。可以用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之类补气健脾的药材……

苏衡还在心中斟酌药方,忽然听见屋外有人急急地敲门:“三郎在吗?”

“是采莲姐姐的声音!”青枝连忙跑去开门,“采莲姐姐,你怎么来了?”

“有急事。”采莲顾不得和青枝寒暄,疾走几步,向贵生道人行了礼,看向苏衡,“三郎君,娘子快要生了!您快回去吧。”

怎会这么突然。临产期不是还有十天,现在竟提前了。不会是出了什么意外吧?苏衡小脸一白,忙起身向贵生道人告辞:“师傅……”

“行了,这些虚礼就免了。你快回家去吧。剩下的几位病人,你师傅我自己搞定。”贵生道人直接打断了苏衡的话,摆摆手示意他尽快回家。

“谢师傅。”

·

“家中可是发生了什么意外?”一坐上车,苏衡立即向采莲问道。

“用过午食后不到一个时辰,娘子突然说腹中阵痛,而且这阵痛来得频繁。当时,阿郎已第一时间去请了张稳婆。好在阿郎下令及时,张稳婆赶到时,娘子已破了羊水。不过,三郎君也不用太着急,我出门时,家中已在张稳婆的指挥下布置妥当,娘子也用了些点心补充力气,在床上待产了。”采莲回道。

“那边好。”苏衡心下略松,看来阿娘没有大碍。

回到家中,苏洵、苏轸和苏轼已在产房外焦急等候。产房内,传来张稳婆沉着指挥的声音与程氏的阵阵痛呼。

“阿兄!”苏轼最早发现苏衡回来,立刻跳下座位,扑到兄长怀里。

“阿娘在里面生小宝宝,”,苏轼仰着小脸,眼泪汪汪,“听起来好痛。”

苏衡安抚地搂着苏轼,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小宝宝很快就出来了,阿娘会没事的。”

“嗯!”苏轼用力点头。

程氏这一胎,从黄昏生到了夜晚月出。伴随着小婴儿的一声嘹亮啼哭,漫长又痛苦的生产终于宣告结束。

“恭喜恭喜,苏二夫人生了个可爱的小郎君!”张稳婆抱着刚出生的苏六郎,喜气洋洋地走出来。

苏轸一听,顿时有些失望。她还以为这次终于能有一个香香软软的妹妹呢,怎么又是一个臭弟弟呀。希望这个弟弟不要像四郎一样,天天和她抢阿兄!

“阿娘怎么样了?我先能进去看阿娘了吗?”苏轸转眼就把对妹妹的执念抛在脑后,还是阿娘更重要。

“八娘子别心急,里头还没收拾好呢。”张稳婆柔声道。

“好吧……”

“八娘,要来看看你们的阿弟吗?”苏洵从张稳婆怀里接过襁褓,微笑着看向长女。

“要!”

苏衡、苏轼和苏轸都围了过来。

苏六郎小小一只,脸蛋还没巴掌大,看着很是瘦小。

“弟弟好小只啊,阿兄,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吗?”苏轼扭头问苏衡。

苏衡沉默一瞬,平静道:“不,你小时候更大只一些。”

“噗嗤”,苏轸在旁听了,忍不住笑出来。

苏轼恼羞成怒:“笑什么笑,阿姐你不许笑。这说明我小时候特别健康!”

“哦。”苏轸没什么诚意地用帕子捂住嘴巴,在帕子后继续笑。

苏轼气恼,但却拿他阿姐没办法。谁让他是全家最小的那个呢。不过,现在有了弟弟,他不再是最小的那个啦。

“阿父,我想抱抱弟弟!”苏轼很是稀罕这个刚出生的阿弟,觉得弟弟小小一只,看着就很乖巧的样子。

“你抱得动吗?别把你弟弟摔着了。”苏洵不放心,刚出生的幼子虽然瘦弱,但也不轻,想了想,还是没同意给苏轼抱。

“阿父,我就抱一下下!”苏轼不死心,把手伸到襁褓下,试图把弟弟抱过来。

“咦?怎么感觉湿湿的。”苏轼的胖爪子一摸上襁褓,就感觉手感不对,湿漉漉的。收回手一闻,有股淡淡地尿味。

“阿父,弟弟尿尿了!”苏轼大呼小叫起来。

宝元二年二月二十日,苏家幼子诞,以一泡童子尿,和他的二哥打了个招呼。

苏六郎出生次日,苏家发生了一件趣事。

那日,苏家一家人都在院中赏梅。苏六郎刚吃了奶,裹着又厚又暖和的襁褓在程氏怀里睡觉。苏轼和苏轸看着小小只的弟弟,很是眼馋,缠着程氏想要抱抱弟弟。

“弟弟只有一个,你们却有两个人,阿娘该给谁抱呢?”程氏故作为难道。

“给我!”

“给我给我!”

姐弟俩又争了起来。

这时,外头有两位贩卖猫儿狗儿之类小宠的商贩路过,他们一前一后运着一笼笼小动物路过苏家。不知怎么,许是笼门没关紧,关着一窝白兔的笼子竟在颠簸中被震开了。一窝白兔立即冲出笼子,四散逃去,转眼间就跑没影了。

两名小贩在原地捶胸顿足,却也无可奈何,最后只能自认倒霉,推着浪子车离开了。

那逃窜出来的白兔中,有一只格外活泼好动,“嗖”地一下就窜进了苏家虚掩的大门,没头没脑地往里冲,正正撞到苏洵的脚边,“嘭”地摔了个底朝天。

苏洵俯身,轻柔地将这只傻兔子捡起。

“哇,是小兔子,阿父,我想摸摸小兔子!”苏轼惊喜地蹦起来。

“阿父,我也想摸。”苏轸对毛茸茸的可爱小兔子也很心动。

“你们两个都想要,可是小兔子只有一只,怎么办呢?”苏洵直接把问题甩给长女和次子自行思考。

“阿姐,弟弟给你抱,这只小兔子就给我抱吧。”苏轼灵机一动。

“我想抱兔子,弟弟还是给你抱吧。”苏轸不为所动。

“我不要!”苏轼跺脚。

采莲端着茶点过来,正巧听见姐弟俩的对话,不由笑道:“三郎君方才不是很想抱六郎君么?怎么这会儿又不想抱了?”

“唉,弟弟红红的,皱巴巴的,没有小兔子可爱。”苏轼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

采莲:“刚出生的小宝宝都是这样的,六郎君的眉眼像极了娘子,等过段时间张开了,定然好看。”

“真的吗?”苏轼的视线在苏辙和程氏之间来回转,眉头皱得更紧了,“像吗?我怎么没看出来……”

苏轼年纪小小就已经有严重颜控倾向,站在原地嘀嘀咕咕了好一阵。

“兔子养着,大家一起玩。”苏衡见苏轸和苏轼两人迟迟争论不出一个结果,开口道。

仲春二月,寒梅吐蕊,素白的花瓣小巧精致,一簇簇点缀在梅枝上,暗香浮动,清影幽幽。春日的阳光穿过掩映的白梅花枝,照亮了树下少年的眉眼。

少年肤色白皙,欺霜赛雪,著一袭青衣,眼帘微垂,怀里正抱着一只白兔。

原来,苏洵竟在苏轸和苏轼姐弟俩争抢时,悄无声息地把兔子塞长子怀里了。

苏轼眼前一亮,“嗖”地一下黏过去,喜滋滋地贴着苏衡,心里像个痴汉似的“嘿嘿”直笑,嘴里嚷道:“好,我听阿兄的!”

果然还是兄长更养眼。兄长最最最好看了!

“我也听阿兄的。”苏轸乖巧点头。

“阿噗!”程氏怀里的苏六郎似乎醒了过来,吐了吐泡泡,旋即瘪着小嘴,嚎啕大哭起来,“哇——哇——”

“乖,不哭不哭啊,阿娘在这呢。”程氏轻声哄着小儿子。

苏洵瞅瞅刚出生的幼子,又看了看围着白兔的三个孩子,想起幼子正好属兔,突然福至心灵。

于是,苏家六郎有了个很可爱的小名——卯君。

不过嘛,苏轼更喜欢喊家里养的小兔子“糯米团子”,喊最小的弟弟“小兔子”。

1.“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三两、甘草一两。以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2.“真武汤方 茯苓、芍药、生姜各三两,切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