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宋道医 > 第19章 胖胖男子

大宋道医 第19章 胖胖男子

作者:天雨欲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15:55:47 来源:文学城

眉山天庆观书院每十日一休,是为旬休。苏不疑每个月最期待的就是书院旬休,他可以回家睡懒觉,一觉睡到自然醒,然后再美美地吃一顿苏家厨子做的家常菜。不用早起晨读的日子实在太美妙了!

可是,自从苏衡开始教老宅的人练习什么“唐真人安乐法”,苏不疑每个月最讨厌的就变成旬休了。偏偏祖父还很支持三郎,一众孙辈,祖父最偏心的就是三郎了。只要是三郎提出的,祖父就没有反对过。

唉,他就是全家人地位最低的那个可怜虫。苏不疑垂头丧气,连手里的书也看不下去,直接把头埋进书里,像没了骨头一样,半死不过地趴在桌上。

“二弟,这是三郎托我带给你的。”苏不欺走到苏不疑桌边,放下一张对折的宣纸,这才从容地坐到旁边的座位上。

“哈?三郎给我的?”苏不疑直起身体,一头雾水地抓过那张宣纸,打开一看,脸都绿了。

纸上赫然是苏衡为了帮助二堂兄记忆动作,专门编写的一首歌诀——

“唐真人安乐法: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不是吧——”苏不疑拿着歌诀的手都在颤抖,“难不成我都回到书院上学了,每日还要早起练操?”

苏不欺嘴边勾起微笑:“理解透彻,正是如此。”

得到确认,苏不疑立刻又趴了回去,两眼无神,生无可念:“杀了我……”

·

苏不疑对唐真人安乐法避如蛇蝎,练得生不如死,但苏轼却与他截然相反。每日清晨,都不用人来催,自己就爬起来了,屁颠屁颠地跟在苏衡身后,来到院子里打八段锦。

是的,苏衡有次说漏了嘴,被苏轼知道了“八段锦”这个名字。苏轼一听是兄长给这套功法起的名字,顿时点头拍手,夸苏衡起得好,顺便拉踩了一下贵生道人起的“破名字”。

每日和兄长一起练操,然后一同用一顿美味的朝食,再和兄长一道去书房学习。兄长看医书,他跟着阿父认字背诗。每时每刻都能和兄长贴贴,嘿嘿!就是阿姐也在,有点烦人。苏轼这般想着,瞄了旁边的苏轸一眼,偷偷撇嘴。

阿姐明明更喜欢在院子里看莲姨她们纺织,却为了能和阿兄一起在书房学习,去求了阿娘,让阿父也叫她认字背诗。而且还喜欢和他比,看谁认字认得最多,背诗背得最快,以此抢夺阿兄的夸奖。真可恶!

苏轼兀自不高兴,但是苏洵却乐开了花。

小儿子活泼好动,原本是个坐不住的性子。但他偏偏是个兄控,苏洵洞悉了这点,很快借此拿捏住他。

之前苏洵特意避开苏衡,和苏轼谈心,告诉他家里总要有人读书考取功名,为家里撑起一片天。如果苏轼不读书,那他就只能逼着苏衡读书。

可怜的小苏轼才三岁,哪懂得成年人的弯弯绕绕,速速被苏洵拿捏住了。于是,为了让苏衡能够安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苏轼只好苦着脸接受了苏洵每日长达两个时辰的启蒙教育。

于是,苏洵惊喜地发现自家小儿子也天资聪颖,一点就通。虽然性子跳脱了一点,没有长子稳重,但只要搬出长子,次子再不情愿,也会乖乖听话背书。瞧瞧,这才三岁呢,认字背诗的速度却能和比他大两岁的长女一较高下了。

苏洵满意点头,孺子可教也。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苏轼的小身体里仿佛装了个计时的漏壶,一到饭点,就会自动提醒书房里的众人:“该用午食啦!”

受苏衡的影响,苏家从原本的一日两餐改成了一日三餐,多了一餐午食。小馋猫苏轼对此很是满意。

今日的午食依旧是采莲做的。其中有一道江鱼兜子鲜美无比,苏轼最是喜欢。那江鱼兜子里面的鱼蓉可不简单,是用琉璃江里新鲜捕捞上来的鳜鱼做成的。桃花流水鳜鱼肥,这时节的鳜鱼最是肥美了。

吃着热乎乎的麦饭,再咬上一口江鱼兜子,苏轼吃得摇头晃脑,藕节似的小胖腿在桌子底来回晃悠。

“坐好了吃饭,腿放好,不许瞎晃。”苏洵板着脸小声呵斥道。

“哦!”苏轼正快乐晃悠的腿立刻僵住,悄悄并拢腿,坐正身子,偷眼看了看苏衡。见苏衡脸上淡淡,没有生气的迹象,这才暗暗松口气。

苏轼:已老实。

用过午食,按照拜师以来的惯例,苏衡要前往天庆观。未时至申时是贵生道人在观中为人诊病的时间,苏衡作为弟子,要从旁协助,同时观摩学习。

苏衡踩着上马石登上驴车,青枝提着一盒采莲事前准备好的小点心跟在后头。

苏轼依依不舍地和自家兄长挥手告别:“阿兄,早点回来。”

“嗯。”苏衡应了一声,放下车帘。

“小郎君坐稳咯!”赶车的车夫一扬鞭子,拉车的驴子便乖乖地往前行进。

“唉,又是和阿兄分别的半天。阿兄去了书院,我就连继续认字背诗的动力都没有了。”苏轼小小一只,坐在小木凳上,双手托腮,愁眉苦脸地望着大门的方向,小大人似的叹了一口气。

“哦,那你就在那儿坐着吧。”苏轸专心记忆着苏洵给她写的字卡,眼也不抬地道。

“哼,什么嘛,明明阿姐你也记挂着阿兄,盼着他早点回家。”苏轼鼓起小脸,像只气鼓鼓的小青蛙。

“喲,这是怎么了?又在那傻坐着干什么。好了,别看了。你的《诗经》背到第几首了?”苏洵一眼就看到苏轼这个“望兄石”,没好气地问起他今日的功课。

“第八……”苏轼缩了缩脑袋。

“早上交代你背的的诗背了吗?”苏洵继续输出。

“还没……”

“等你阿兄回来,你难道要告诉你阿兄今日下午无所事事,什么也没学?”苏洵打出致命一击。

苏轼小脸通红,羞得快要钻进地里去:“我,我这就去背!”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苏衡到了天庆观西北角的小院时,已有三四人在门外排着队,翘首以盼了。一见苏衡,几人都打起了精神,喜道:“哎哟,小神医来了,那贵生道长的看诊时间很快就到了。

“小神医”是眉山百姓对苏衡的调侃,实际上来看病的人都是来找贵生道人的,大家并不相信苏衡这么小便能诊病开方。苏衡对此也不在意,向排着队的几位叔叔婶婶行礼问好后,便进了里屋。

苏衡轻车熟路地布置好银针、脉枕、笔墨纸砚等一应用具。等青枝烧好水,泡好茶,苏衡这才来到贵生道人卧房门外,轻扣三下,朗声道:“师傅,时辰到了,该起身为病人看诊了。”

屋内一片死寂。苏衡在门外安静等候了一刻钟,里头才慢半拍地传出一些动静。

又过了一会儿,屋门才缓缓打开。须发整齐,羽冠鹤氅,神色高深的贵生道人从容不迫地走了出来。

看着师傅这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苏衡眨眨眼睛,忽然出声道:“师傅,下次别赖床了。外头病人们都等急了。”

贵生道人脚下一滑,一秒破功,脸上挂不住:“逆徒!空口白牙竟污蔑起你师傅来了。谁赖床了!”

“是。”苏衡垂眸敛神,一副恭恭瑾瑾,师傅说的都对的模样。

“你!”贵生道人想骂又找不到理由,傲娇地哼了一声,一甩广袖,坐到了平日里常坐的那张椅子上。

梨花木椅上被人贴心地放了一张软硬适中的垫子,脉枕和银针都被摆放在他最趁手的位置。青瓷茶盏中的茶汤香气袅袅,正是他最爱喝的峨眉雪芽。

贵生道人的神色顿时缓和了下来,虽然偶尔闹心了一点,但大多数时候,徒弟还是个贴心又聪颖的好徒弟。

在门外排队候诊的病人已被青枝领到了“候诊室”就坐等候。这“候诊室”还是苏衡提出要布置的,贵生道人觉得这是件小事,便允了。

第一位病人是个三十来岁的男子,体形肥胖,一屁股坐下来,木椅发出不堪重负的“嘎吱”声。

“道长,我今日不知怎地,时常觉得又困又累,做什么都使不上劲。您能否帮我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胖胖男子一坐下来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别急,张嘴。”贵生道人掀起眼帘。

“啊?”胖胖男子一愣。

“不够大,再张。”贵生道人耐着性子道。

“师傅是想看看您的舌头,还请您张嘴。”苏衡在旁出言解释道。

“哦哦”,胖胖男子恍然大悟,听话地张大嘴巴,“啊——”

男子张嘴吐舌,只见那舌头胖大满嘴,舌苔水滑,舌体边缘还有齿痕。

“手伸出来,我诊一下脉。”贵生道人看毕,示意男子收回舌头,伸出两手。

“道长,我这病严不严重啊?能治吗?”见贵生道人诊完脉收回手,胖胖男子又苦着脸追问。

贵生道人故作高深地捋了捋长须:“能治。”

胖胖男子闻言,还没来得及露出喜色,就听贵生道人说出了后半句。

“我徒弟能治。”

“哦。”胖胖男子先是愣了一愣,继而瞪大了双眼。

“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胖胖男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