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宋道医 > 第14章 命中大劫

大宋道医 第14章 命中大劫

作者:天雨欲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15:55:47 来源:文学城

天上乌云翻墨,黑沉沉地压下来。没一会儿,眉山县就“哗啦啦”地下起了一场盛大的秋雨。雨声急促而热烈,从四面八方而来,紧紧包裹住这一方小天地。苏宅外那数十杆翠竹在雨水的浸润下,颜色越发青翠欲滴。

“阿兄,外头下雨了!”苏轼扒拉着窗户,望着外头细密的雨帘,神情很是兴奋。他已经开始期待着等雨停了,穿着草鞋去踩水坑玩。

“嗯。”苏衡默默将一把椅子推至窗前,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看着窗外的秋雨,苏轼这个小黏糕自动自觉地黏了上去。

窗外,偶尔有几滴淘气的雨水蹦跶进屋内,苏轼靠在兄长怀里,眼睛亮晶晶地,全神贯注地数着蹦进来的雨滴。

下雨天水汽氤氲,总是带着丝丝凉意。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衣橱里厚实保暖的秋衣很快就要派上用场了。

大雨下了好一阵,雨声渐渐小了,只余些许毛毛细雨,还在人间流连。

“想出去喂鱼吗?”苏衡破天荒地主动提出到外头玩耍的建议。

“好呀好呀!”苏轼小鸡啄米似地点头。

“三郎,你这是要带着四郎去哪儿呢?外头还下着雨呢。”采莲看见苏衡兄弟两从房里出来,忙问道。

“莲姨,我和阿兄就在院子里喂鱼。”苏轼扬了扬手里的“鱼食”,脆生生答道,

“外头还飘着毛毛雨呢,怎么也不带把伞。你们先等等。”采莲匆匆离去,取来了一把大油伞。

苏家院子里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中了荷花,还养了几尾灰乎乎的草鱼。深秋时节,荷花早已没了影子,只留下满池的枯荷残枝,在萧瑟的秋风里听雨声。

苏轼准备的“鱼食”其实就是早上吃剩的一个窝窝头。苏衡已经帮他把窝窝头掰得碎碎的,装进小荷包里,方便他喂鱼。

鱼食一撒下去,那几尾草鱼立刻摆动灵活的尾巴,呼啦啦围过来抢食。池子里的鱼儿吃得开心,苏轼也喂得高兴。反倒是提议出来喂鱼的苏衡,站在池边看着鱼儿抢食,神色淡淡,不知在想着什么心事。

采莲站在一旁,为兄弟两打着油伞,两位小郎君的神情,她一低头就看得清清楚楚。四郎这样才是一个小郎君该有的样子,反观三郎……

“这两个孩子,下着雨呢就跑去喂鱼。”程氏刚与苏洵为长子学医一事争执许久,因苏洵执拗不听人劝,程氏佯作生气,当场摔帕子离去,正巧路过看见苏衡兄弟俩在院中喂鱼,采莲举着把伞为两人遮挡飘忽的雨丝。

“衡儿最喜雨天,轼儿嘛,一向是他阿兄喜欢什么他便爱屋及乌,也喜欢什么。”爱妻怒而离去,苏洵到底还是追了上来。

程氏没搭理他,只专心关注池边的长子与幼子。轼儿瞧着倒是高兴得很,就是衡儿……看到长子的神情,程氏心里一疼,这下真的对苏洵生了怒意:“你瞧瞧衡儿的神色,你就非要逼他做他不喜欢的事情吗!”

“我……”苏洵语塞,他这个月以来叹气的次数比去年一整年加起来都要多了。

“我再想想,再想想。”

然而,还没等苏洵想出个结果,程氏被诊出怀孕了。

程氏抚着肚子,半威胁半认真地再次提出让苏衡学医一事。天大地大,孕妇最大。苏洵哪敢和孕中的爱妻争辩,加上他心中本来也早已松动,只差一个台阶下,便顺水推舟地答应了。

“衡儿,为父已和秦家医馆的秦郎中商量好了,每日巳时至申时秦郎中坐堂问诊,你可以在旁观看学习。这是几本基础的医书,你先拿去看看。”苏洵别别扭扭地将三本医书塞进长子怀里。

苏衡抱着医书,抿抿唇:“谢谢阿父。”

“太好了,阿兄总算开心了!”苏轼拍着小手欢呼。

嗯?一旁的苏轸歪头观察了一下长兄,苏衡依然是一副神色淡淡地模样。

“阿弟,你怎么看出来阿兄开心的。是不是有什么诀窍,快教教我。”苏轸凑到苏轼身边悄声讨教。

“嘿嘿,阿姐,我跟你说,阿兄高兴的时候眼睛是这样子的……巴拉巴拉……嘴角是这样子的……巴拉巴拉……”苏轸和苏轼两姐弟旁若无人地开始咬耳朵,苏轸时不时还抬起头瞄上苏衡几眼,然后信服地点点头。

苏衡:“……你们两个别闹了。”

明明阿父是个严肃板正的性子,阿母是个娴静温柔的性子,怎么他的阿妹与阿弟都这般能闹腾,他俩这性子也不知是随了谁。

·

秋去冬来,很快就到了岁末。眉山的百姓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迎接新年的到来。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福”字,门口也挂上了辟邪的桃符。除夕年夜饭的食材堆满了厨房,不少人家杀猪宰鸡,好不热闹。

苏家人也不例外。

苏洵早早就带着妻子儿女回了老宅,采莲厨艺极好,已经去了厨房那边帮忙。青枝与金蝉和老宅的婢子们一起忙着挂灯笼、贴福字、挂桃符、布置桌椅与准备各式器具。

大人们忙得团团转,抽不开身照顾孩子们。苏不欺与程之言在小辈中年纪最大,自告奋勇地领了照看弟弟妹妹的任务。

程之言十一岁时来苏家,至今已有三年。这三年间,除了每年年节会跟着苏洵一家回青神拜年,其余时间程之言与青神程家再无联系。只有他的二婶郭氏会偶尔来信,关心一下他的学业。

至于程之言的二叔程濬,自从潘素娘去年给他生了个儿子,他便一门心思放在宠妾和儿子身上,哪里还想得起自己还有个侄子。潘素娘近来又怀上了,程濬喜不自胜,就差把潘素娘宠上天了。郭氏在程家的日子越发不好过,好在有个孩子傍身,吃穿还是可以保证的。

程家如此风气,就连姻亲苏家也开始慢慢与之疏远。程之言对此喜闻乐见。对他而言,祖父去世后他在程家的那些年,就像一场噩梦。若不是小姑程氏每年回娘家拜年都会带上他,程之言连程家的门都不想进。

程氏今年怀孕了,不便远行,大概率不会再去青神拜年。程之言大大松了口气。今年总算可以不用回青神,看见程濬那副惹人生厌的嘴脸。

苏家的年夜饭很是丰盛。鱼辣羹、飘香炙鸡、果木烧肉、香煎肥鹅、酥炸梅鱼、腊肉炒青菜、驱寒羊肉煲、鱼丸冬瓜汤、三鲜大骨羹……荤素搭配,应有尽有,色香味俱全。

苏轼贪心,什么都想吃,恨不得自己多长一个嘴,好把桌上的美味全部扫入腹中。苏不疑也是个小吃货,满桌子好菜,堂兄弟俩你争我抢,吃得不亦乐乎。

“小堂弟,你悠着点,小心吃多了撑着。”苏不疑眼疾手快地夹走一只烧鸡腿。

“!”苏轼差点被气哭,那只鸡腿明明是他先看中的。二堂兄比他大了快九岁,居然还和他一个小孩子抢鸡腿吃。真不知羞!

苏轼鼓起脸,正要发作,碗里突然多了一颗鱼丸。原来是苏衡把自己那碗汤里的鱼丸夹给了他。

这鱼丸是采莲做的,光是去鱼刺和刮鱼蓉这两项就费了不少功夫。因此,鱼丸数量有限,每人碗中只有三五颗。这鱼丸弹牙爽口,苏轼很是爱吃,三五下就把鱼丸冬瓜汤里的鱼丸吃了个干净。

见苏衡把自己的鱼丸让给了他,苏轼感动得眼泪汪汪:“呜呜呜,还是阿兄最好了!”

“慢点吃,好吃也别吃太多,当心积食。”苏衡提醒他。

“嗯嗯!”苏轼乖巧点头。

“阿娘,你有孕在身,这鱼辣羹还是少吃些为好。”苏衡见程氏刚喝完一碗鱼辣羹,又想续第二碗,忙出生阻止。

“好,知道了,我的小郎中。”程氏摸摸苏衡的头,心中很是熨帖。

大家说说笑笑,围坐守夜,一顿年夜饭用了足足一个时辰才结束。等到子时,家家户户地门前都响起了鞭炮声,新的一年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隆重登场。

就在苏家众人互相贺过新春,准备回屋睡觉之时,变故陡生。

苏衡牵着苏轼本想回屋,结果没走几步,突然捂着心脏倒下,直接把苏轼吓出了眼泪。

“哥——!”

“这是怎么了?衡儿怎么突然倒下了。”

“快,快去请郎中过来!”

“是。”

事发突然,几个大人好一阵手忙脚乱。苏洵一把苏衡抱起,送回屋里。苏衡躺在床上,无知无觉。无论怎么呼唤刺激,苏衡就是双目紧闭,昏睡不醒。

“郎中呢?不是让人去请郎中了吗?怎么这么慢!”苏洵十分火大。

“哎呀,我想起来了,秦郎中的独女嫁去了彭山县,他今日一早便搭了辆骡车去他彭山女婿家过节了。”采莲猛然想起来。

苏洵急得跌足长叹,“慧娘,你在此照顾衡儿。我去请郎中。”

“夜深路暗,你好歹带一盏灯再去呀。”程氏急急叫道。

“不用了,我先去隔壁找杨老丈借马。”苏洵头也不回地摆摆手,把板正与仪态都抛诸脑后,火急火燎地冲出门,从杨老丈处借了马,骑着马径直请郎中去了。

眉山的两家医馆一个在城南,一个在城北。城南的秦家医馆离苏家最近,偏偏秦郎中去彭山了。苏洵只好快马加鞭,赶往城北的林家医馆。

然而,苏家众人不知,这是苏衡命中注定的一场劫难,就连匆匆赶来的林郎中也无计可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命中大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