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宋道医 > 第13章 往事前尘

大宋道医 第13章 往事前尘

作者:天雨欲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15:55:47 来源:文学城

中秋月圆,家家庆团圆,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热闹无比。

位于郊区的遂溪儿童福利院却冷清一片,别说节日的花灯,就连最普通的一个纸灯笼也没挂上。唯有大门上掉漆的招牌,在夜风中发出摇摇欲坠的声音。

月色皎洁,照得福利院的水泥地面亮堂堂一片。一只小手慢吞吞地抓住被漆成黑色的围栏,小小的身子在围栏前站定,地面上顿时现出一道瘦长瘦长的影子。

这男孩是个孤儿,从小没了双亲。院长在福利院门口捡到他时,他已被冻得四肢僵硬。好在福利院对面便是一座道观,观内老道士颇通医术,立刻开了一道当归四逆汤,将人救了回来。

男孩此时久久凝望的,正是对面长乐观亮起的一盏微弱烛火。

夜风微凉,不知过了多久,观门缓缓打开,一位身着灰色道袍的老道士步履蹒跚地提着灯笼出来了。

“外头冷,你提前那么早出来做什么。”老道士年事已高,声音苍老而略带嘶哑。

“不冷。”男孩仰起头,黑玉般的眼睛里映照着灯笼的微光。

“喏,豆沙馅儿的,太甜了我不爱吃。你拿回去分了,不要在外头吹风。”老道士从怀中取出一个巴掌大的月饼,直接塞进男孩怀里。

“走,快回去。”老道士摆摆手。

男孩拗不过老道士,只好捧着月饼离开。走上最后一级台阶时,男孩脚步一顿,回头望了一眼。

月光把老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孤零零的影子慢吞吞地往前进,一步,一步,又一步,直至被道观庞大的阴影所吞没。

每年中秋,老道士都会来送月饼。那月饼从来都是豆沙馅儿的,许是加多了工业糖精,齁甜。但是,那是男孩记忆里,独属于中秋的味道。

“衡儿,这果子合口不?知道你不爱吃甜,你的这份特意嘱咐厨子少放了糖。”程氏的声音温温柔柔,瞬间将苏衡从前世的中秋记忆里唤了回来。

苏衡轻轻眨眼,低头咬了一口果子,表皮软和,馅料绵密,是豆沙馅儿的。

抬首环顾,祖父与阿父在举杯对饮,二堂兄与阿弟在争抢着一只肥美的蟹腿,堂姐们与阿妹早已吃饱,正兴致勃勃地准备拜月乞巧的物什。还有——阿娘,笑意盈盈,正垂眸看他。

前世尘雾散开,眼前正是灯火如昼,热闹人间。

苏衡又咬了一口豆沙果子,微甜的滋味在舌尖扩散:“嗯,很好吃。”

一大家子人说说笑笑,直至夜深,今年的中秋家宴才彻底宣告落幕。才几个月大的五郎早就被乳娘摇着小摇篮,醒了睡,睡了醒,反复不知多少回了。六娘、七娘还有苏轸这些年纪尚小的小娘子们,一个个地也生了困意,眼皮子都耷拉下来了。

“阿兄……二堂兄抢我蟹腿……”苏轼早就进入了梦乡,抱着苏衡的胳膊当枕头,嘴里喃喃说着梦话。

“我看孙儿孙女们都困了,今夜就在老宅住上一晚,明日再回纱縠行吧。”苏序对苏洵说道。

“是。”苏洵恭谨地颔首。

程氏与杨氏各自领着自家的孩子回房安顿,苏轼也被苏洵抱回床上安睡。

“阿父,我有话想和您说。”苏衡等苏洵安顿好苏轼,这才握紧手心,上前与他对话。

苏洵面露诧异:“何事?要紧吗?”现在已经很晚了,苏洵想不到长子有什么非说不可,连明日再说都等不及的事情。

“于我而言,要紧。”苏衡目光坚定地点头。许是今夜月色惑人,苏衡等不及明日,想当晚就想把心中决定告诉苏洵。

“好吧,你跟我来。”苏轼在床上呼呼大睡,房中并不适合说话,苏洵领着苏衡走至外头庭院。院中静谧一片,疏疏落落的几盆□□开得正盛。

“衡儿想说何事?”苏洵用眼神示意。

苏衡轻轻呼出一口气,黑玉色的眸子不闪不避地与苏洵对视,沉声道:“阿父,我想学医。”

学医?苏洵此时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以为是长子一时兴起,想要多学一门技艺,沉吟片刻,爽快答应:“可以。明日为父有空,去城中书坊替你买些医书回来。你既然感兴趣,闲暇时当做闲书看看也无不可。”

苏衡一听便知苏洵误会了,解释道:“阿父,我的意思是,我想弃文从医。”

什么?苏洵愣了一下,旋即大怒。

苏衡自幼懂事聪慧,苏洵对长子很是宠爱,从来不舍得生长子的气。除了幼时苏衡将他房中张仙像剪坏的那次,苏洵从未对苏衡发过脾气。

苏衡从小聪慧过人,过目不忘,生来就是个读书的好苗子。苏洵原本寄望苏衡能够像他二伯父苏涣一样考取进士,出人头地,没想到……

苏洵勃然大怒:“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苏衡握了握拳头,眸光坚定,清晰无比地说:“我想弃文从医。”

苏洵痛心疾首,捂着心口,脸上满是失望:“为父对你寄予厚望,你却突然说要放弃读书改去学医。你总得给我一个合理的理由!”

苏衡沉默半晌。

比起登科及第,位极人臣,前世没感受过亲情温暖的他更看重自己的家人。自他出生以来,得祖父关心,享父母爱护,感兄弟姊妹情谊,他已别无他求。惟愿家人,平安喜乐,一世无忧。

只是——天不遂人愿。前世,他虽不是文史专业的学生,但他有一位挚交好友是个骨灰级“东坡迷”。因为有这位好友老在耳边叨叨东坡事迹,苏衡对三苏未来的命运比一般人要了解得更深入些。

史载,1047年,苏序逝世。1057年,程氏身亡。1066年,苏洵亡故。基本上,每十年,苏轼就会有一位至亲离世。

如果他重新开始学医,结合前世的医术,也许有机会能延长至亲的寿命。

思及此,苏衡缓缓道:“学医可以救人,读书于我无用。”

“这是什么理由!天下的郎中都死绝了不成,偏等着你来救人?!”苏洵觉得长子简直不可理喻。也罢,衡儿现在年纪尚小,等以后他便知道了。

“今日中秋,正值喜庆佳节,我不欲与你争辩。学医之事,等之后再议。”苏洵略感心累地摆摆手。

苏衡启唇欲言,见苏洵脸色不佳,到底还是没有再坚持。

·

次日,苏洵一家收拾妥当,离开老宅,回了纱縠行。

苏衡记挂着昨夜之事,一直默默跟在苏洵身后,用一双坚定的眼睛默默盯着苏洵。程氏看出了蹊跷,奇道:“这是怎么了?衡儿你与你阿父在打什么哑谜呢?”

“我想学医,阿父不许。”苏衡直接说了出来。

“胡闹!你有读书的天分,旁人羡慕都羡慕不来,你却舍弃不要,跑去学医!为父决不允许!”苏洵勃然大怒,一双长眉倒竖,指着长子想骂又不忍骂。

昨晚,苏洵一夜没睡,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苏衡的事,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今早憋着一股气起床了,现在整个人如同一个炸药桶,一点就炸。

“阿父……”苏衡用恳求的眼神看向苏洵。

“你!你是想气死为父!”苏洵狠狠地叹一口气,放下手指,拂袖离去。

“洵郎!”程氏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拍拍苏衡的肩膀以示安抚,匆匆追了上去。

苏家三小只留在原地,六目相对。

苏轼昨晚熬了夜,今早起来原本还有些困倦,见到苏洵与苏衡闹矛盾,一下子清醒了。

“阿兄,阿父这是怎么了。”苏轼一头雾水地扯扯苏衡衣袖。

“无事。”苏衡垂下眼睫。

苏轼问不到答案,又转过头去,用眼神询问苏轸:阿姐,他们到底怎么了?苏轸冲他摇摇头,示意他不要再追问。

好吧……苏轼低头对手指,自己哼哧哼哧地分析起来。阿兄想学医,阿父生气。学医怎么了,阿兄又没犯错。阿父冲阿兄发那么大脾气,还那么凶。阿兄都没说什么。哼!

苏轼小朋友得出了自己的结论:阿兄好!阿父坏!

·

自中秋日苏衡与苏洵闹矛盾已过去一哥个月有余,父子两如今仍是僵持不下,谁也说服不了对方,谁也不愿妥协。

苏洵原本以为长子还小,小孩子嘛,忘性大。总是一时兴起想做一件事,但坚持不了多久又会抛诸脑后。没想到,都过去一个多月了,苏衡还是没放弃学医的想法。

程氏也在一旁劝他:“咱们家不图富贵。也不贪权势。只要这几个孩子平安快乐,我就心满意足了。衡儿既然真心想学医,那便遂了他的愿。那是衡儿自己选的路,你何苦非要拦着他。”

“可衡儿确实是块读书的好料子,我这不是盼着他能成才吗。”苏洵叹气。

“学医就不能成才了吗?”程氏反问。

“这,这完全是两码事!”苏洵说不过妻子,负气道,“总之,就是不行。衡儿有这般天赋,未来进士及第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放着好好的康庄大道不走,偏要自讨苦吃去学医,我不同意!”

“你啊,就是太倔了。衡儿的性子我这个当娘的最清楚。他决定的事情,从来不会改变。那你们父子俩就这么僵着吧,我不管了。”程氏一甩帕子,装作生气地走了。

“慧娘——”苏洵在原地跺脚叹气,“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往事前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